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5月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丁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5月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丁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

2024年05月07日   贵州
审批公示  附件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0851-*( (略) 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 真:0851-*

通讯地址: (略) 南明区遵义路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略) 南明区遵义路2 (略) 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 编:*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

习水县寨坝镇

中国 (略) (略) (页岩气项目部)

贵州柏年 (略)

*页16#钻采工程作为页岩气开发井生产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施工期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储层改造测试三部分,运营期为地面采气工程。

*页16#钻采工程共建设9口页岩气井,*页16-1HF井为勘探井,先实施施工期(包括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压裂测试),*页16-1HF井在测试完毕后,若有工业开采价值,再对其余8口井进行钻井、储层改造测试,在8口井储层改造测试完毕后,平台内9口井进行试采和地面采气工程建设;钻采工程投产后单井产气量3.6万m3/d,总产气规模约为32.4×104m3/d。

项目总投资40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25万元,占总投资的2.53%。

(1)施工期

1.大气环境

钻前工程施工时间很短,完成后影响即可消失,无长期影响,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小。

项目进场公路较短,路面经夯实硬化采取洒水降尘车辆清洗等措施后,车辆运输产生的路面扬尘少,且由于运输车辆少,且运输停留时间短,汽车尾气排放量少,运输车辆废气对当地居民影响很小,在当地环境可接受范围内。

项目目的层获取的页岩气不含硫化氢,测试放喷页岩气经燃烧后产物主要为NOx、CO2和H2O,采用测试定产放喷模式,单井测试放喷时间在2d左右,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甚微,在当地环境可接受范围内。

柴油发电机废气:柴油发电机仅断电情况下使用,工作时间短,废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即SO2≤550mg/m3、NOx≤240mg/m3、烟尘≤120mg/m3和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对当地环境空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值很小,对周围环境的大气质量影响有限。

钻井工程期间及储层改造期间施工营地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建筑屋顶1.5m达标排放,项目地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油烟扩散性较好,确食堂使用时间短,影响时间短,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油烟环保措施可行,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本项目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A2O+MBR膜处理工艺,使用过程中产生H2S、NH3,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放气口无组织排放,产生的恶臭废气量很少,影响范围小,对周边居民影响很小。

2.声环境

钻前施工噪声影响随钻前工程施工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工期约2个月),不会造成长期环境影响;

钻井过程为连续24小时作业,昼、夜噪声值变化不大,钻井工程对周边居民点昼、夜间声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围墙、绿化等措施减缓环境影响措施,对影响较大的居民点采取隔声窗措施,确保居民点不受噪声影响。

储层改造测试采取分段压裂,工程对周边居民点昼、夜间声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围墙、绿化等措施减缓环境影响措施,对影响较大的居民点采取隔声窗措施,确保居民点不受噪声影响。

3.地表水环境

钻前施工主要为土建施工,施工期废水产生量较少,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无钻前工程施工废水外排;

整个钻井过程(12个月)钻井废水采取污水罐、污水池、清水池等储存设施暂存后回用于压裂液的配置,整个钻井过程无污废水直接排入当地地表水体,钻井生产废水对当地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页16-1HF井储层改造期间压裂返排通过罐车输送至旺隆回注钻处理后回注;后续8口井采用双井拉链式压裂,实施时前两口井的压裂返排液用于下两口井压裂返排液的配制,最后一口井*页16-9HF井压裂返排液采用罐车运输至旺隆回注站处理后回注。

项目区域为缺水区域,钻井工程取水在项目红线西南侧吹角河支流有拦水坝蓄水,项目丰水期及平水期取水仅占该蓄水容量的2%,枯水期钻井工程在新池水库取水,取水量占新池水库枯水期7.5%,项目钻井工程取水对吹角河支流及新池水库影响很小。

储层改造测试用水优先回用周边其他页岩气井可回用的压裂液进行压裂,采取调蓄取水及提前进行清水池取水储存是可以实现的取水满足要求,储层改造测试控制在丰水期及平水期,枯水期不进行压裂液配置的河道取水,同时采取提前取水及分段取水,必须确保项目取水后吹角河支流满足最小生态流量。

在丰水期、平水期做好取水调蓄方案,取水可以满足吹角河支流的最小生态流量,均不会对吹角河支流造成较大影响。取水影响随钻井工程及储层改造测试施工期影响后结束,吹角河支流水量恢复正常,对河道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环境

正常运行下本项目无废水进入外环境,不会造成地下水环境影响。

事故状态下,项目污水进入地下水中后对地下水影响极大,且污染物迁移出露后会对地表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的对流弥散、含水层的阻隔作用下,向下游逐渐迁移,污染物超标和影响距离逐渐增加,影响距离随污染物团逐渐迁移,地下水影响距离逐渐增加,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浓度较大且超标污染地下水,随时间污染物团下移,对下游地下水取水影响严重,污染物经地下水迁移在出露点出露后,还存在对地表水的长期影响且存在超标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严格措施避免事故状态下进入地下水。

因此,本项目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及管理措施降低事故发生,事故发生下可以及时收集废水降低污染污扩散,若污水泄露事故,在及时收集废水下还应加强对保护目标的跟踪监测,迅速采取相关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等。总体而言,在做好防渗、防漏及堵漏措施的前提下,本次建设项目在地下水环境保护可接受范围内。

4.土壤环境

钻前施工将对井场、放喷池等占地范围内表层土进行剥离和收集,分层压实堆放在井场旁的表土临时堆放区内,待钻井工程完成后作为临时占地复垦、复植用土恢复原有土壤耕种及绿化功能;

本项目正常运行下无污染物通过进入项目周边土壤环境中,不会造成项目周边土壤污染。

事故状态下废水中石油类通过地面漫流及垂直入渗进入土壤中,经预测石油类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对土壤影响很小。

项目井场及配套区域均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防渗层发生破损可能性极低,井场四周均设置了雨水沟、截污沟及污水池可有效实现井场内的雨污分流,正常情况下无井场污废水进入井场外土壤环境。项目严格完善源头控制措施和分区防渗措施,降低事故发生,降低土壤污染事故的发生。

5.生态环境

施工期结束后临时用地回填覆土复植、复垦,恢复赤水河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区植被及其功能,恢复后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采取水土植被恢复应实现乔木、灌木、草本的立体化恢复,加快水源涵养功能的恢复,降低降雨导致的水土流失。施工期结束后对临时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立即恢复,保证其耕地质量。

(二)运营期

1.大气环境

测试开采废气:排放时间段,通过放空管(8m)进行点火燃烧后排放,其废气中污染物主要为氮氧化物、CO2和H2O,产生量很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设备检修废气:设备检修时间比较短,且气量较小,点火装置往往不能点火,天然气直接通过放散管引高放散排放(H=8m),由于所输送的页岩气不含硫化氢,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烷等烃类,且为瞬时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水套炉废气:水套炉燃用平台自产页岩气,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低,经自带的8m高排气筒排放,水套炉污染物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NOx≤200mg/m3,TSP≤20mg/m3),水套炉仅运行一年,影响时间短,对环境影响很小。

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建筑屋顶1.5m达标排放,项目地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油烟扩散性较好,确食堂使用时间短,影响时间短,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2.声环境

在井场四周采取围墙、厂界西侧敏感点采取隔声窗等措施进行降噪的情况下,地面采气阶段所有敏感点预测值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昼间标准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

3.地表水环境

运营初期阶段(测试阶段)返排液生产初期气田水通过废水罐及污水池暂存,正式生产稳定期站场设置废水罐收集气田水,污水池作为应急收集池使用,气田水收集后通过个罐车输送至旺隆回注站处理后回注,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4.土壤环境

井场采取了“雨污分流”,运营阶段气田水全部通过污水罐及污水池收集,并定期通过罐车输送至旺隆回注钻处理后回注。项目运营期正常情况下气田水不会进入外环境;事故状态下污水重力自流进入污水池中,将污水池作为应急池,并采取重点防渗措施,降低气田水泄露导致的环境污染风险;当事故状态下气田水中石油类通过地面漫流及垂直入渗进入土壤中,经预测石油类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对土壤影响很小。

正常情况下无井场污废水进入井场外土壤环境。项目严格完善气田水源头控制措施和分区防渗措施,可大大降低事故发生,降低土壤污染事故的发生。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公示稿).pdf

评估意见

〔2024〕书76号关于对《*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pdf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说明.pdf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影响公众参与办法与途径.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略) 生态环境厅环评处0851-*、*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附件下载
  附件文件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5月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丁页16#钻采工程建设项目 下载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您已成功参与促销活动!
稍候客服经理将会与您联系,请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