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202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服务 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 | 2021-06-22 | 项目编号 | 点击查看 |
招标预算 | 18.0万元 | 资质要求 | 点击查看 |
采购规模走势
![]() ![]() |
点击查看 | 招标方式
![]() |
点击查看 |
潜在报名单位
![]() ![]() |
点击查看 | 潜在中标人
![]() ![]() |
点击查看 |
招标单位 | 点击查看 | ||
代理机构 | 点击查看 | ||
招标状态 | 【已截止】 |
项目信息 | |||
---|---|---|---|
采购项目名称 | (略) *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服务采购项目 | ||
采购单位 | (略) 市疾 (略) | 交易编号 | WWSJKZX- *** |
采购方式 | 邀请 | 资金来源 | |
联系人 | 楚文虎 | 联系电话 | *** |
是否重大项目 | 否 | 是否精准扶贫项目 | 否 |
公告信息 | |||
---|---|---|---|
公告性质 | 正常公告 | ||
公告(报名)开始时间 | *** * : * : * | 报名截止时间 | *** * : * : * |
竞价开始时间 | *** * : * : * | 竞价结束时间 | *** * : * : * |
是否允许多次竞价 | 否 | 降价幅度 | 未设置降价幅度 |
延时报价 | 未设置延时报价 | 评标标准 | 最低价中标法 |
采购标段信息
序号 | 标段名称 | 标段编号 | 采购类别 | 最高限价(元) |
---|---|---|---|---|
1 | (略) *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服务采购项目 * | * | 服务类 | *** .0 |
公告内容
(略) 市疾控 (略)
根据《 (略) 投标法》、《 (略) 省招标投标条例》( (略) 第 * 号)、《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 (略) 令第 * 号)和《 (略) 采购 (略) 的通知》(武政办函[ * 号)等有关规定,拟对 (略) 市疾控 (略) ,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前来投标。
* 、招标单位: (略) 市疾 (略)
* 、项目编号:WWSJKZX- ***
* 、项目名称: (略) *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服务采购项目
* 、招标内容: (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服务采购(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 、招标方式:邀请招标
* 、预算控制价: *** .0元
* 、服务期限:按 (略)
* 、投标人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 * 十 * 条规定;
2.投标供应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及有效的营业执照;
3.投标供应商须应具有计量认证合格证书(CMA)、实验室认可(CNAS)或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且通过省级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覆盖 (略) 检测项目,符合本项目监测内容;
4. (略) 会信誉(“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 *** 截图);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中标后不得分包、转包。
* 、报名、资质审核及竞价时间:
* 日上午8: * 至 * 日下午 * : *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楚文虎 联系电话: ***
(略) 市疾 (略)
* 日
附件:
服务内容
为切实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 (略) 、国家卫生健康委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开展用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通过开展用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掌 (略) 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估危害因素暴露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监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质量,逐步提升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支撑机构的检测能力水平,为监管执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步促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基础管理和监测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本次采购主要是对 * 户用 (略) (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 * 户用 (略) (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监测内容
(1)开展职业病防治基本情况调查和用人单位申报指导。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 (略) 全面调查、核查验证资料,填写《 (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调查完成后,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现场指导 (略) 职业病危害初次申报或更新申报,已申报但申报数据有误的也应指导其完成更新申报。未指导 (略) 申报工作的,将视为监测工作未完成。
(2) 开展职业病 (略) 检测。承担检测相关机构对监测对象企业存在职业病危 (略) 所和 (略) 全面调查后,选取足 (略) 现场采样、记录及检测。重点监测因素包括煤尘、 矽尘、石棉尘、苯、 * 苯、 * * 苯、铅、锰及其化合物等,具体参照《 * 年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 (略) 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 (略) 业、重点监测岗位、环节、必监测和选监测危害因素要求。
(3)及时上报数据并反馈调查和检测发现问题。检测机构在调查和检测完成后,及时将调查和监测发现的问题反馈市、县区卫健、监督、 (略) 门,同时,按照项目方 (略) 要求,及时完成“ (略) 职业病危害监测系统”有关信息及数据填报。
3、监测要求
(1)检测机构要严 (略) 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开展监测相关调查、申报指导、现场检测及反馈报告等工作。职业病 (略) 检测采取抽样 (略) ,选 (略) (略) (略) 抽样检测。煤矿检测入井设备须附合防爆要求,设备要有煤矿安全标志。
(2)检测机构要对用人单位职业病 (略) 全面调查,填报《 (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调查表由用人单位负责人(其委托人)签字,加盖公章。调查完成后,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现场指导 (略) 职业病危害初次申报或更新申报,已申报但申报数据有误的也应指导其完成更新申报。未指导 (略) 申报工作的,将视为监测工作未完成。
(3)检测机构应在入企调查后 * 周内,将调查发现问题、指导用人单位申报情况等,书面报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在检测结果出具后1周内,将检测发现超标情况,函告市、县卫生监督机构。以上两类书面报送资料同时抄送市、县 (略) 政部门。未及时反馈调查与检测发现问题的,将视为监测工作未完成。
(4)检测机构积极配合省、市、 (略) 完成监测质量控制考核,包括调查资料、原始记录审核、现场验证等。
4、检测方法
(1)连续2年纳入监测范围的大中型用人单位应尽量避免重复监测同 * 岗位和工作地点。
(2)每个用人单位粉尘或化学毒物监测岗位不少于4个,每个岗位应至少选取1个监测点,监测点应 (略) 在工作地点内选取;当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少于4个时, (略) 进行监测。
(3)当用人单位中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粉尘和/或化学毒物时,每个因素需分别选取不少于4岗位,每个岗位应至少选取1个工作地点作为监测点。
(4) (略) 业用人单位监测时优先选择重点岗位,如不满足数量要求可增加存在重点监测因素的其他岗位。
(5)3年内( * 年7月以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中出现由重 (略) 致的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或确诊职业病的 (略) 检测。
(6)除石棉粉尘外,检测粉尘应同时检测游离 * 氧化硅含量。对明确性质为煤尘、矽尘和水泥尘的,仅需开展呼尘检测;不明确粉尘性质的需同时检测总尘和呼尘。最终监测结果以游离 * 氧化硅含量监测结果为依据,如最终判定为GBZ2.1中有呼吸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则上报呼尘浓度,仅有总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则上报总粉尘浓度。
(7)粉尘短时间浓度(CPE) (略) 定点短时间检测,采样时间段不少于两个,且应包括可能最高浓度的时间段;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优先采用个体采样方式检测, (略) 个体采样的,依据定点短时间或长时间检测结果和 (略) 计算。
(8)化学毒物短时间浓度(CSTE、CME、CPE) (略) 定点短时间检测,采样时间段不少于两个,且应包括可能最高浓度的时间段;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优先采用个体采样方式, (略) 个体采样的,依据定点短时间或长时间检测结果和 (略) 计算。
(9)使用有机溶剂的用人单位,在成分未知的情况下,必须开展定性分析,明确主要成分,然后按照定性 (略) 检测。
( * )每个用人单位接触噪声岗位监测不少于4个,如果小于4个的, (略) 进行监测。针对大中型企业,对监测岗位内的不少于 * (略) 所(原则上选择 * dB(A) (略) 所)进行监测,小微 (略) 有噪声 (略) 检测,每个监测点检测1次。岗位噪声等效声级优先采用个体检测方式检测,若无条件采取个体检测,依据接触时间计算岗位8小时等效A声级或 * 小时等效A声级(LEX,8h/LEX,w)。禁止使用个体 (略) 定点检测。监测用人单位噪声的同时,至少选择 * 种粉尘或 (略) 监测。
( * )粉尘应按照GBZ/T * (略) 采样、检测;化学物质应按照GBZ/T * 和GBZ/T * 系列 (略) 采样、检测;噪声应按照GBZ/T * . (略) 检测。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完毕后,要将收集的调查表原件、检测原始记录(复印件)和报告上报 (略) 市项目办,并将调查、监测等数据录入监测信息系统。
6、省级正式方案发布后,监测内容、方法、要求如有变动, (略) 及时与检测机构沟通,按正式方案 (略) 。
采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