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专项规划】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

【专项规划】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

2021年06月10日   山东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专项规划】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 年)

各镇人民政府、山 (略) ,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枣庄市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 年)》,已经《山亭区人民政府关于枣庄市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 年)的批复》(山政复〔 * 〕5号)批复,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枣庄市山亭 (略)

??????????????????????????????? * 年6月10日


枣庄市山亭区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 年)

为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略) 会安全事件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不含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 (略) 会稳定, (略) 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时限为 *** 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 (略) ,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精准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坚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基本盘,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加强业务融合与重构,推进应急保障事业更上新的台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加富裕、秀美、和谐的”幸福新山亭 (略) 市安全环境。

  1. 基础与现状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山亭区位于 (略) ,地处北纬34°54′00″至35°19′20″和东经 * °14′00″至 * °44′20″之间。东邻苍山县、费县、平邑,西邻滕州市, (略) 市接壤,南与市中区、薛城区毗邻。 (略) 39公里,东南西北斜长47.5公里,总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山亭区地势东高西低,呈自然倾斜状,东部为海拔 * 米左右的低丘陵山区,西部为海拔 * 米以下的冲积平原。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全区有大、小山头 * 多个,海拔在 * 米以上的 * 个。枣庄市最高的3座山峰即翼云山、摩天岭、抱犊崮均在山亭境内。境内山地丘陵面积 * 万亩,平原面积13.6万亩,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和9%。山亭属于温带季风型大 * 性气候,大 * 度为65.18%, (略) 风向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5m/s,夏季平均风速2.6m/s,冬季平均风速2.3m/s,瞬时最大风速14.1m/s,风向年主导风向ENE,夏季主导风向E,冬季主导风向ENE。但受海洋一定程度的调节和影响,气候资源丰富,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山亭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3.5℃,其中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6.7℃,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2℃,累年极端最低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40.1℃。无霜期平均 * 天左右,最长 * 天,最短 * 天。平均初霜期多出现在10月下旬,终霜期为4月上旬,历年冻土最大深度29cm。山亭光能资源丰富,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长达 * ~ * 小时,太阳总辐射年均 * .6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总量为59千卡/平方厘米。除1月份平均气温在-2~2℃之间外,其他各月均在0℃以上。年积温为 * .2~ * .3℃。山亭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 * 毫米,70%集中在6—9月份,约为 * 毫米,其他月份年降水量约为总量的30%,约 *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高月相对湿度80%(7月、8月),最低月相对湿度58%(2月、3月)。暴雨次数少,强度不大,时间集中,受地形影响大,一般很少发生,防洪能力50年一遇,洪峰量 * m3/s, (略) 水深5米。暴雨平均初日为6月22日,终日为8月29日,初终间日数约为69天。多年平均暴雨量为 * .7毫米。雷击天气发生较少,有则多发生在6—9月份,7—8月份为重点月份。

2.经济指标

山亭区 * 年总人口53.74万人,常住人口48.2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8.82万人,城镇化率39.01%。 (略) 平稳, * 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 * .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7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55亿元。产业结构为15.5:37.5:47。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公共安全情况

山亭区现辖十个镇(街)和山亭经济开发区,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总人口53.74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2万人;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53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家,为枣庄 (略) ,位于西集镇化工园区,原料及产品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该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三级;一般化工生产企业1家(正常运营), (略) 51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3家,烟花爆 (略) 55家;涉氨制冷企业21家。途经山亭区的长输油气管道企业3家:冀宁线( (略) (略) 临沂作业区),在山亭区范围内全长49.05公里(临沂作业区冀宁干线17.05公里、临沂支线32公里);干线长度17.05公里,在山亭区桑 (略) 一座,经过7个高后果区,位置在西集镇2个,桑村镇3个,城头镇2个;支线管道长度32公里。管道从桑村镇芹沃村进入,终 (略) 村,途经桑村、山城、徐庄3个镇,29个村,管道桩号为L0-L32。在山亭区徐庄镇有阀室一座。经过9个高后果区,位置在桑村镇1个,山城街道4个,徐庄镇4个;鲁皖线( (略) (略) (略) ), (略) 在山亭区管辖范围内: (略) 头镇、桑村镇、西集镇,共19.5公里,3个高后果区,2个一级交通设施区,1个二级人口密集区;枣港线( (略) (略) 枣庄作业区):港枣成品油管道途径山亭区境内分两段:一段 (略) 西侧至蒋沟东南侧1.5公里;另一段途经西集镇北官庄村、新河村、西集村、东集村、茅山村、李新庄村、小龙沃村、两 (略) 镇西金山腰村、凫山村、焦山头村、河南新村西南侧11.5公里,合计13公里。 (略) ,为港枣管 (略) 韩路的交通设施型高后果区,高后果区等级一级。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资源优势,能源项目建设呈现“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风力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 兆瓦,居全省县域前列。新台高速、S83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城乡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完成李东线、冯木线、李幸线等重点县乡道路改扩 * 公里,新建改建通村道路及村内主街 * 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 * %自然村通硬化道路, * %行政村硬化穿村主街。开通公交线路36条,实现村村通公交、镇 (略) 、移动支付、 (略) 络、掌上公交和车辆安全预警“六个全覆盖”。全区共有11公办养老机构,5家民营养老机构。共有工作人员 * 人,收住老人 * 。全区 * 年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71家,其中政府机关7家, (略) 5家,医院、 (略) 和学校13家,易燃易爆单位1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6家,火灾高危单位8家。境内河流纵横,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有较大支流14条, (略) 郭河、十字河、西泇河、峄城大沙河;大型水库2座(岩马、庄里),中型水库1座(石嘴子),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44座。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代表景点有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葫芦套风景区等。林地面积达到46.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8.3%, (略) (略) 在山亭区境内,经营面积10万亩,全部属于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被授予“中国经济林之乡”、“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荣誉称号,是全省的重点防火区县,国家一级火险区。山亭区安全风险高,应急基础薄弱,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比较薄弱,随着传统工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建设等事业的推进,安全生产压力大,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的任务十分繁重。

(二)应急保障现状

1.初步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1)理顺体制机制。区应急管理机构组建以来,不断梳理管理体制和机制, (略) 门、 (略) (抗旱防汛 (略) 、森林草地 (略) 、抗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的职能职责,有序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 (略) 成员和16个安 (略) 。调整了区防汛抗旱 (略) ,制定了区防 (略) 工作规则和会商制度,建立 (略) 成员、十个镇(街) (略) 业信息联络通道,完善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调整成立了区森林草地 (略) , (略) (略) 机制。 (略) ,建立了镇村两级 (略) * ,部署了灾害风险点普查。区 (略) 已正式印发《关于 (略) 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职责分工的通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属地管理、军地协同、区域作战”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形成。

(2)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自然灾害会商研判制度,每季度以区减灾委的名义印发风险形势分析报告,自然灾害会商研判制度正在逐步建立;与城乡水务、气象、 (略) 门合作,共享和统一雨情数据发布渠道;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完善军民联合机制,把民兵纳入联调联战应急力量;联合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和绿化)、农业农村、 (略) 门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灾情调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等。

(3)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根据省市《关于 (略) 上部署视频会议系统的紧急通知》要求, (略) 汛 (略) 视频会议室增加了一套视频会议系统,实现 (略) 的“扁平化”视频调度。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山亭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工作, * 年财政预算安排“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专项资金 * 万元,联合山东胜软科技、 (略) 、 (略) 编制《平台建设方案》作为招标备选。与“ (略) (略) ”结合,正在积极建设“山亭区应急指挥平台”。

(4)应急准备工作持续加强。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机构改革以来,修订区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共42个,镇街总体应急预案10个,各级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二是加强实战演练。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结合预案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演练, * 年3月27日,全市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在 (略) 。三是应急工程项目稳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气象水文工程、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农业工程、地质灾害整治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工程防御能力明显增强。四是保险业的保障作用日益增强。 * 年以来,积极推进灾害民生保险,每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保费 * 万元,为全区群众提供 * 万元的意外事故保障额度。安责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 * 年参保企业 * 家,实现承保保费92.9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7.49亿元。

2.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形成

(1)健全生产经营单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山亭区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狠抓机 (略) ,督促工贸、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和 (略) 业领域企业发动全员排查辨识隐患,实现企业事故隐患自查自治。全区共有 * 家企业注册使用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强化安责险+双体系服务手段, (略) 络授课、集中培训、入企服务等手段,加大培训服务力度,举办双重预防体 (略) 培训班14期,培训各类企业 * 余家次。强化标杆带动、培训驱动、执法推动、督查促动“四动”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全面管控安全风险,时刻扎紧预防事故风险的制度笼子。全区高危及工贸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信息平台 (略) 率达到 * %。

(2)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森林防火方面,开展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价,实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建立灾害预防体系。气象灾害方面,每年汛前汛中汛后定期不定期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将气象服务防汛工作常态化;完成37座病险小型水库和2座中型病险闸坝除险加固,实施郭河、十字河、城河等4段河道和12条小流域治理。地质灾害方面,开展汛期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督查,完成山亭区徐庄、 (略) 崩塌地灾隐患搬迁,彻底消除了崩塌地灾隐患威胁。扎实开展镇域路域环境整治和农村人居环 (略) 动,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 户。城乡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完成李东线、冯木线、李幸线等重点县乡道路改扩 * 公里,新建改建通村道路及村内主街 * 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 * %自然村通硬化道路, * %行政村硬化穿村主街。开通公交线路36条,实现村村通公交、镇 (略) 、移动支付、 (略) 络、掌上公交和车辆安全预警“六个全覆盖”。火灾防控方面, (略)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模式,对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

(3)社会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大力实施“平安山亭”“法治山亭”“食安山亭”建设,创新“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建成启用区、镇、 (略)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4)公共卫生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医疗卫计基层基础三年提升计划, (略) 综合病房楼建成运营, (略) 完成升级改造。1 (略) 成功创建山东省卫生乡镇。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我区获批为全省首批DRG付费试点区。

(5)编制全区灾害风险区划图,建设灾害风险数据库。通过叠加全区森林防灭火基础资源数据,标注 (略) 、重点防控区域、重点视频监控点和 (略) * 的人员装备等基本信息,链接森林消防专家信息库、森林消防重要装备信息库 (略) * 信息库等重要数据,制作完善森林防灭火电子地图,提升森林防灭 (略) 置信息化水平。建立了气象地 (略)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平台和筹简易会商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天气实况资料,最大限度掌握了我区基本气象数据,建成了人工影响天气设施,研究制定了《山亭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做出了充分准备。

3.初步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1)编制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制定了《山亭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 *** 年),对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储备体系、队 * 装备、要素配置、 (略) 络、运输体 (略) 系统规划,对生活保障类、医疗卫生类、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应急物资类别类型、物资功能、 (略) 了明确,为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略) 置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提供了规划和制度保障。

(2)进一步扩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卫生防疫物资储备。投资20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化物资储备库,完善 (略) 、山亭区疾 (略) 、 (略) 物质库为支撑的区、镇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体系,全区共储备防疫物资3大类30余种共计 * 余万元,满足传染病物资不少于1个月的储备。建立企业储备制度,区应急物资企业储 (略) , (略) 为我区储备了 * 万元的应急物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物资储备。 (略) 从 * 年至今, * 续采购了7.52万元的应急装备物资,主要包括无人机、移动照明设备、检测仪、防化服等,确保出现事故能用的上。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重点加强了救援设备、专用物资等的储备, (略) 监测 (略) 保养维修,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汛期前落实抢险储备物资价值15万元。强化应急设施建设,提升完善区镇 (略) 所,熊耳山国家防震减 (略) ,山亭区丰泽湖公园应急救援停机坪已建成,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略) 建成枣庄市省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其 (略) 和各镇街也分别建立了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两座大型水库和一座中型水库已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完成防汛灾害防御物资仓库的更新改造。森林防火能力基础能力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共22个,其中原有视频监控 (略) 5个, * 年新安装视频监控点1 (略) 。智能语音卡口43个。市 (略) ;区(市) (略) ,镇(街、场)储备室(点)15个,森林防火车辆16辆(指挥车7辆、运兵车9辆),各类森林防火机具(风力灭火机 * 台、背负式水枪30、串联水泵18台,二号三号工具 * 件,防火服 * 套、防火弹19箱、油锯35把、 (略) 、 (略) 、油桶36个。 (略) 建设森林防火通道62.4公里, (略) 共建设林区拦水坝、蓄水池(窖)26个。

(3)认真落实应急物资的征用和补偿制度。应急储备物资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枣庄市转发的《关于印发<山东省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补偿对象,坚持“统一领导、依法依规、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实事求是、适当补偿”的补偿原则,规范补偿标准。救援补偿费主要包括人工费、设备(车辆)租赁费、耗材费以及其他费用;规定补偿期限, (略) * 应当在抢险救援任务结束后15日内, (略) 门、单位提出救援补偿书面申请。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绩效目标编报机制,规范我 (略) * 参与应急救援的征用和补偿,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4.应急救援力量进一步加强

(1) (略) * 方面:以消防救援力量为 (略) * 初步建成,整合10个镇街、 (略) 、区政 (略) (略) 基干民兵森林消防力量,组建了 * 人的兼职森林 (略) ,设立17个 (略) 。按照省市关于建设森 (略) * 的要求,在全市率先招录完成30人的森林消 (略) * ,通过市级统一集训后,与市级 (略) 50人共同入住 (略) (略) , (略) 保障经费已落实,为提高森林防灭火能力 (略) * 保障。山亭辖区目前有区 (略) 、区 (略) (市 (略) 驻扎山亭)、液氨泄 (略) (企业救援力量)等3支专业力量。各镇街、 (略) 门和有关重点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专兼职 (略) * ,形成了专兼 (略) * 体系,同时,积极发挥同红十字会、 (略) 等社会救援力量作用,形成群众积极参 (略) 。发挥民兵联调联战应急力量, (略) 作用发挥明显。

表1 各 (略) * 具体情况

消防、安全 (略) * 具体情况

队 * 名称

队 * 数量(支)

人员数量(人)

(略) *

1

30

市级森 (略) *

1

50

区级森 (略) *

1

30

基干民兵森 (略) *

1

31

翼云涉氨泄露应急救 (略)

1

5

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 (略) *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 (略) *

2

61

枣 (略) (略)

1

12

(略) (略)

1

12

山亭区 (略) (略) *

1

31

(略) (略) 抢险组

1

5

(略) (略)

1

16

山亭区交通运输 (略) (略)

1

35

各镇 (略)

10

*

西集镇防汛抗旱 (略)

1

30

桑村镇防汛抗旱 (略)

1

30

徐庄镇防汛抗旱 (略)

1

10

总计

25

*


(2) (略) * 方面: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等)过 (略) 和技术支撑作用,制定了《山亭区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规范应急管理专家各项工作。目前矿山、工贸、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电力、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 (略) 业领域,共 (略) *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 (略) 委员会12人,充分发挥专家在卫生 (略) 建议、技术指导等作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山亭 (略) 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成员32名。 (略) * 管理制 (略) * 建设不断加强,为山亭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3)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 * 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应急救援直升机停机坪,工程位于山亭区丰泽湖休闲公园湖心岛,北纬35°5"36”,东经 * °25"23”。该区域濒临 (略) ,抱犊崮路北侧,交通便利,西面为丰泽湖水面,空域开阔,视野良好,搭建了“空中生命救援通道”。在山亭 (略) 建成国标I类地 (略) 所,有效利用面积10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4万人居住。可通达性、应急棚宿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供水供电、排污、厕所及垃圾清运、消防及等各类设施均按标准设置。为确保功能发挥, (略) 启用、安置、疏散、演习等 (略) 所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方案。除高标准建设I类地 (略) 所外, (略) 、医院以及其 (略) 所建设 (略) 所,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应急疏散功能。

(4)教育培训广泛开展。 (略) 、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略) “七进”活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月”和“5.12”国家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面向公众 (略) 馆加快建设。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 (略) 动和特种作业人员大比武活动深入开展。综 (略) 区创建文物推进,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三、风险和突出问题

(一)公共安全领域还存在重大风险

1.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我区干旱水患矛盾严重,“旱涝急转”有所加剧,“北方天气南方化”的特征凸显。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极旱、极涝、极热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较大,台风北上影响,受灾风险逐年加大。郯庐地震带纵贯南北,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震源浅、灾害后果严重的特点,公元 * (略) 大地震是有史 (略) 破坏最为强烈的地震,波及我区,熊耳山双龙大裂谷为地震遗址;地形地貌多样,地质灾害不容忽视;为森林防火国家一级火险区和山东省森林防火重点县,主要林区可燃物具备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的客观条件,林业和农业有害生物叠加侵袭,对农林业构成严重威胁。

2.造成事故的风险较多。新产业、新业态、新原料、新工艺为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对监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工矿产业聚集、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等火灾防控重点目标数量不断增加,“三合一”场所,物流仓储等新问题日益凸显,道路交通运输业拓展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生产经营领域呈现风险聚集特点,防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3.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严峻。人口流动、物流加速,传染病疫情、食品药品安全、动物疫情和其他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风险不可忽视,一旦发生, (略) 会影响。

4.社会矛盾多样多发。随着改革深入、 (略) 调整,因利益纷争等引 (略) 矛盾造成的群体性事 (略) 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公众对安全的需求及对政府公共安全治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邻避类群体事件增多。网络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网络舆情易引发群体焦虑、不安全感心态等。

(二)工作机制还未健全

1.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应急管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尚在制定完善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应急管理 (略) 在探索、构建期,应急资源和力量的整合、 (略) 门专业预防和应急救援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应急指挥平台横向联动不畅通、纵向联动还不快捷,难以满足“跨行业、跨层级、多灾种”应急指挥需求。有关应 (略) 门之间转职能未转人员, (略) 政主管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职责不清,工作存在推诿现象,新机构承担的职责落实缺乏熟悉情况的人员;基层应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未建成闭环的工作体系,影响工作在末端的落实;应 (略) 门还未形成工作合力,相关工作 (略) 磨合。

2.部分单位“重救灾、轻减灾”思想仍然存在。防灾减灾经费投入不足,基层抵御灾害的能力仍显薄弱。

3.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不足。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御、信息化建设、物资储备、应急装备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救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4.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高。防灾减灾科技人才相对匮乏,先进的救灾应急装备配备不足,防灾减灾先进技术应用不到位。

5.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渠道和机制亟待完善,社 (略) 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挥。

(三)应急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

1. (略) 建设数量较少。目前, (略) (略) 2个,数量、规模以及车辆器材装备配备均无法满足目前山亭区经济发展需要;乡镇政 (略) 9个,经费保障、人员管理和车辆装备配备等不能满足执勤需要;市政消火栓建设滞后,未能和新建道路同步施工建设,已建设市政消火栓完好率较低。

2.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防火阻隔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国有重点林区缺少森 (略) ,不能满足预防和扑救较大森林火灾的需要。扑火装备和物资储备数量少,不能满足森林 (略) 置需要。以水灭火设施少,缺少大型以水灭火装备和航空护林灭火手段,扑火手段单一。

3.应急物资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短板。现有物资种类不齐全、规模小、缺少高精尖物资,难于满足应对较大级别突发事件的保障需求。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尚未形成有效体系,水文监测、地震预警、生命搜索等应急物资缺口较大, (略) 会化储备意识还不高,仓储管理水平低,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设施较为陈旧,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全区应急物资、装备、 (略) * 等信息资源分散。

四、规划目标

(一) * 年总体目标

到 * 年,建成山亭区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特色鲜明、全面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现代化应急保障体系,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 * 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0.8%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 (略) 置率 * %, (略) 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率达 * %,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25‰以内,城乡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重要河道重点河段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各类安全风险精准识别、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

2.应急指挥体系权威高效。应 (略) 融合率达 * %,安全韧性和抗毁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建成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系统,7×24小时应急指挥高效畅通;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灵敏、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指挥、科学决策、 (略) 置。

3.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各类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壮大;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紧急救援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用物资按日均消耗上限不少于1个月储备;突发急 (略) (略) 置率达98%以上,重大灾害事故实现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阻断道路抢险抢通能力明显增强;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4.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支撑更加稳固。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综 (略) 区; (略) 格化管理更加规范,城乡公共安全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健全。

5.公众安全文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系统完善的公众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二) * 年中期目标

到 * 年,初步建成枣庄市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重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能够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全面有效防控和应对。

1.风险防控目标

(1)自然灾害领域。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0.5以内;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45‰以内。

(2)事故灾难领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道路交通死亡率万车控制在1.35以内;年度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低于0.25;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

(3)公共卫生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Ⅰ类)应急物资储备达到保障 * 人1个月医疗救治的规模;突发医学紧急救援类(Ⅱ类)应急储备物资达到保障 * 人10天紧急医学救援的规模。

(4)社会安全领域。大规模群体性聚 (略) 置率 * %;网络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管控;网络舆情及时有效应对。

2.能力保障目标

(1)加强应急指挥能力。建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建成,提供7×24小时的应急指挥保障。

(2)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风险调查评 (略) 机制;筑牢传染病疫 (略) 络, (略) (略) ,各哨点医疗卫生机构为阵地,基层村居为监测哨点 (略) 络;建成全区公共安全风险一张图;实现监测预警信息精准发布。

(3)加强物资保障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应急和防御物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储备体系;救灾物资储备满足启动二级以上响应人员紧急转移安置需要;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4)加强应急力量保障能力。 (略) 业领域专业防御和救援力量实现全覆盖;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

(5)医疗救援保障能力。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 (略) (略) 建设,强化 (略) ,积极 (略) “平战结合”的传染病负压病床建设,标准化建设发热门诊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核酸日检测能力达标;各级紧 (略) * 、 (略) * 进一步加强,完 (略) (社 (略) )发热哨点诊室功能,确保有效运转。提高中西医结合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建立健全公共卫 (略) 置中西医协作机制。 (略) 建立区突发公共卫生事 (略) 。

(6)运输和通信保障能力。阻断道路应急抢通能力明显增强;应急调运机制健全完善,应急绿色通道畅通; (略) (略) 覆盖率 * %;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重点保障率 * %;

(7)科技装备保障能力。非煤矿山智能化开采水平明显提升;危险化学品危险工艺装置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

(8)加强基层基础能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县 (略) 区,镇(街)、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社会公众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率显著提高。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略) 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1.建立统一高效指挥机构

构建由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统领, (略) 门密切配合,统一指挥、 (略) 置和专家支撑协调一致、有机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

(1)统一指挥。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纵横联动、平战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各 (略) ( (略) ),负责研究决策应急管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各类突发 (略) 置工作。指 (略) ,负责日常工作。镇(街)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2) (略) 置。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 (略) 置能力建设,分领域统筹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准备、监测与预警、 (略) 置与救援、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3)专家支撑。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制度,分领域 (略) ,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 (略) ,组织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与情景推演等工作,参与突 (略) 置工作。

2.完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建设与市 (略) 为中枢, (略) 门(行业、单位) (略) 为节点,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指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略) (略) ,建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为本辖区内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和非常态下 (略) 置,提供信息集成、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技术支撑。

(2) (略) 置平台。发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领域应急信息系统作用,扩充完善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模拟演练等功能,实现与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对接联通。

3. (略) 应急指挥平台

根据重大 (略) (略) 置需要, (略) (略) (略) , (略) 功能,实现前后方的协同应对与信息互通。

(1)现场指挥。 (略) 指挥官制度,实施扁平化管理,统一组织、统一指挥、 (略) 应急力量, (略) (略) 置工作。

(2) (略) 配置。 (略) (略) ,配备应急指挥车或移动指挥方舱、应急通信设备、现场侦测设备、必备应急物资、单兵装备等, (略) (略) 单元化、模块化。

(二)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构建覆盖各领域的公 (略) 络,增强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测预警能力,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加强风险调查监测

(1)风险调查。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综合风险普查,先试点后推广,摸清风险底数,查明抗灾能力,建设风险数据库,绘制风险一张图,加强风险动态管理。

(2)风险监测。 (略) (略) ,加强重点区域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技术手段,构建物联感知、视频感知、全民 (略) 络,建立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监测模式。构建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职业病 (略) 络,明确各级单位、各重要岗位工作职责,形成相关事件及时发现、报告的密 (略) 络。

(3)信息集成。推进公共安全风险监测和数据规范化建设, (略) 业领域风险监测信息,建 (略) 门、专业机构、 (略) 会公众的公共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信息汇集、储存、分析和共享。搭建综合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完善基层 (略) 络平台, (略) 病学数据云分析功能,为政府、专业机构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风险趋势研判

(1)完善机制。加强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定期开展公共安全风险研判,完善联合会商机制,动态掌握公共安全形势。针对重大风险、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 (略) 门联合值班会商制度,提升综合分析研判能力。

(2)加强研究。 (略) 、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关联分析,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的强度、灾害等级、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可能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提升巨灾预测分析研判精准度。

(3)风险防控。 (略) 业领域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提升重要设施防灾能力,完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3.加强风险评估与应对

(1)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单一灾种或多灾种耦合情景,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应急能力等多重因素,确定动态风险的影响程度,健全完善灾害影响资料。

(2)风险预警。健全预警发布制度,明确预警级别标准,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和流程,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

(3)风险应对。建立风险分级应对机制,针对预警级别,分级启动应急响应和应急机制,落实风险应对责任,科学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略) 会影响。建立舆情 (略) 置机制,及 (略) 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4)灾后重建。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做好灾情报告、核查、评估工作。及时开展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全力做好饮用水、粮油、蔬菜、电力、运输等保障,尽 (略) 会秩序。制定完善灾区扶持政策,加快损毁工程修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学规 (略) ,推 (略) 会发展,重建美好家园。

(三)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理顺应急物资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政府储备为基础,社会化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快速调运机制,构建应急物资智慧化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1.健全应急物资管理体制机制

(1)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略) 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体制。

(2)管理机制。强 (略) 门组织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目录, (略) 门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范围和权限,完善应急物资管理 (略) 机制。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和应急物资生产调度、采购、储备、管理、调配、运输、回收、报废等各项制度,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应急物资紧急征用和补偿等制度。规范捐赠物资管理和使用。

2.完善应急物资采储调配体系

(1)储备计划。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标准,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政府储备、社会化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的比例及数量,优化应急 (略) 。

(2)政府储备。按照统分结合和仓配一体化模式,优化重要应急物 (略) (略) (略) ,加快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专业防御物资储备库、部门专业物资储备点的建设。依 (略) *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储备。拓宽应急物资采储渠道,加强政府储备物资管理,强化政府储备物资储备和管理情况督导检查。

(3)社会化储备。建 (略) 会化储备制度,统筹利用企业、个人仓储设施,采取签订协议储备合同、协议供货合同、委托代储等多种方式,实 (略) 会化储备。推广应急物资集装单元化,鼓励、引导、指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4)生产能力储备。健全应急物资生产、供销企业名录和重点企业储备数据库,编制应急物资供应链分布图。建立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增强应急转产能力,畅通应急物资生产供应渠道,实现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相衔接,确保极端情况下应急物资峰值需求的生产供应。

(5)物资调配。建立应急物资数据库和快速调配、采购机制,加强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供应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完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确保应急需要时,应急物资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

(6)日常管理。建立应急物资日常调拨机制和循环更新机制,充分利用储备资源,发挥储备物资循环利用和服务效能,避免资源浪费,适时倒库更新,确保物资质量。

3.提升应急物资智慧管理能力

(1)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级、 (略) 门(单位)、各企业互联共享的全省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采集和监测各级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全面实现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配、使用、回收及募捐等全过程智慧化管理。

(2)储备库智能化。在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全面推广应用智能仓储技术,通过应急物资储备库信息系统与全省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储备物资的远程监管及数字化调配。

(四)完善应急力量保障体系

发展壮大各 (略) * ,加 (略) * 培训,强 (略) * 服务管理,提 (略) *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1.壮 (略) *

制定消防救援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对标应急救援主 (略) 定位,健全指挥机制, (略) , (略) 点,提升高层建筑、地下工程、 (略) 市综合体、化工等专业灭火救援和地震、山岳、水域、洪涝等多灾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 (略) (略) 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加强政 (略) * 建设,构建“ (略) ”与“ (略) ”优势互补、力量互通、紧密衔接、集约高效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加强现有专 (略) * 建设,增配专业救援装备,提高专业救援能力。

2. (略) 会应急救援力量

(1) (略) * 。 (略) 会动员机制,发挥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 (略) 会公众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中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应急 (略) * 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2) (略) 区力量。推动企业、社区建设专兼 (略) * 、 (略) (略)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发挥其在公共安全信息报告、 (略) 置、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作用。

3. (略) * 应急救援技能

结合各 (略) * 特点,加强日常训练、应急演练、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武警、 (略) 动力量与 (略) * 、综合 (略) * 、各 (略) (略) 会救援力量的联调联战联训,全面提 (略) * 的协同 (略) 置水平。

4. (略) * 管理服务

(1)制度保障。加 (略) * 标准化建设, (略) *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尽快出台各 (略) * 建设规范,完 (略) * 资格认证、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检查考核、评比表彰等各项制度。

(2)政策保障。认真研究解 (略) * 建设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基 (略) * 医疗、工伤、抚恤,以及 (略) 应急救援任务时免交过路费等政策。

(3)信息化支撑。把各 (略) * 的基础信息纳入 (略) 门、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实 (略) * 日常管理考核 (略) 动管理、指挥和调度的信息化、可视化。

(五)完善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着重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 (略) 置能力

(1)预警防控。 (略) 标准化建设, (略) 人员配备、房屋建设、仪器设备、职能落实标准化。完善传染病预警系统,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食用农 (略) 、进口冷链食品储运加工销售企业、交通枢纽等单位、场所的 (略) ,健全各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日常 (略) 络,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 (略) 病学调查,构建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大数据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防控能力。

(2)医疗救治。健全二 (略) ( (略) 、 (略) )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实验室, (略) 增加应对传染病救治的负压床位,完 (略) ( (略) )发热哨点诊室功能,保证有效运转。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 (略) (略) * 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能够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求的专业人才。

(3)应急联动。加强对疾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 (略) 门参与的卫生应急联防联动机制,统筹做好疫情期间疾病治疗、物资保障、交通运输、 (略) 、治安维护等各项工作。实施差异化精准防控和精细化管理,把防控 (略) 市社区和农村村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联防联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2.提升重特大事故灾 (略) 置能力

(1)院前急救与转运救治。 (略) 前急救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实现各类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目标。优化救灾和极端 (略) 紧急医学救援力量装备配置方案,强化远程投送能力和保障能力,打造立体 (略) 络。

(2) (略) 置。分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医务人员、急救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资源配置方案,实现功能的模块化、单元化。

3.提升灾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灾后疾病防控。健全灾后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机制,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实施干预措施,提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水平。加强灾后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2)灾后心理卫生服务。将灾后心理健康治疗纳入救灾工作体系,加强心理支持和精神卫生干预,指 (略) 资格的人员开展受灾人群及家属个 (略) 工作,确保重大灾难后有需求的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助服务。

(六)完善应急运输和通信保障体系

加强应 (略) * 建设,完善应 (略) 络,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运输和通信保障。

1.加强应 (略) * 建设

加强公路运 (略) * 建设,依托交通运输骨干企业,组建交通运 (略) * 和交通工 (略) * ,建 (略) * 信息库和特种车辆、装备信息库,加强动态管理,定期组织演练。

2.健全保障预案完善协调机制

根 (略) 门职责,制定运输保障工作预案, (略) 门职责分工,畅通沟通联系渠道,为应急物资快速调运提供有效保障。突发事件应急期间,优化改进交通管控措施,优先保障运送应急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各类应急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医护及救援人员应急运输的高效畅通。

3.健 (略) 络保障机制

(略) 门应当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指导通信运营企业完善应 (略) 络,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同时,指导通信运营企业新技术、新业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提高复杂 (略) 络应急保障能力,在突发事件应急期间,及时组织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确保通信畅通。

(七)完善应急科技装备保障体系

开展应急救援装备应用, (略) 会化技术服务,提高全区应急装备保障科技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提升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1)专用救援装备。加强专用救援装备配备,提高建(构)筑物废墟救援、矿难救援、 (略) 置、森林事故救援、危险化学品应急、工程抢险、转移避险等突发事件救援装备水平。

(2)通用应急装备。发展 (略) 保障和生命救护等方面通用应急装备,加大无人机、救援机器人、现场指挥调度应急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等全方位、多样化的智慧装备配置,提升通用应急装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2. (略) 会化服务水平

(1)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委托购买技术服务,有序 (略) 需求。 (略) 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服务需求和供给资源的共享对接。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服务力量,提升综合服务支撑能力。

(2)社会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教育、安全评价、检验检测、隐患排查等技术服务,推进风险监测、应急救援、灾情评估、 (略) 会化服务。构建保险机构参与公共安全新模式,发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灾害民生保险等保险服务。

(八)提高基层基础应急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提升公共安全文化素质,进一步整合基层应急资源,增强基层基础应急保障能力。

1.完善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

(1)法规制度。加大应急管理普法、执法力度,推 (略) 政执法“三项制度”, (略) 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应急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2)预案体系。完善覆盖全灾种、各行业、多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桌面推演和实战化、常态化应急演练。 (略) 会应急演练计划,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 (略) 业企业、 (略) 经营单位至 (略) 一次应急演练,其他企业 (略) 一次应急演练。强化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1)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围绕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和政务管理五大业务域,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 (略) 络体系,纵向贯通市县乡三级节点,横向 (略) 门、行业、领域、单位,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2)信息技术应用。加快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推进云计算、大数据、 (略) 、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在应急领域广泛应用,增强信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提升应急管理核心能力。

3.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1)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公共安全教育。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机构建设,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提升应急宣传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重点 (略) (略) 置和技能培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略) 馆建设。 (略) 、 (略) 地设施,建 (略) 。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安 (略) 。鼓励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略) 上科普宣教平台和应 (略) 。

4.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1)基层组织体系。建立以镇(街)为重点,以社区(村)为基础, (略) 为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重大安全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2)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深化镇(街)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 (略) 政村(社区) (略) (点)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创建标准规范,深入推进综 (略) 区创建工作, (略) 区(村)应急规范化水平。

(3)基层应急防控力量。加强基层应急 (略) * 建设,做好险情快报、信息核查、政策宣传、协助管控、服务群众等工作,实现重大风险信息直报,提升基层第一时间应急响应能力。

六、重点工程(一) (略) 建设工程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各 (略) ,为各级区委、 (略) 置突发事件提 (略) 所,具备值班调度、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综合会商、推演演练、情报分析、新闻发布、运行保障等功能。建设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包括应急指挥车、单兵系统等,为 (略) 处 (略) 所,具备远程会商、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现场全景概览、现场保障等功能。 (略) 信息平台为载体,全面构建系统化、立体化、智慧化的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实现公共安全风险全要素、全过程监测、研判与预警,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二)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工程

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建设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库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应急物资集装单元化建设。统筹各类应急储备物资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或认证一批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单位。

(三)公 (略) 建设工程

针对山亭区作为全国一级火险区和山东省森林防火重点县的实际,为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积极争取 (略) * 营房与我 (略) * 营房建设合建,与区级物资储备库通盘考虑,采取企业代建、政府租赁模式建设,同时兼备训练、培训等功能形成立足山亭,辐射全市公共安全文 (略) 和应 (略) 。

(四) (略) 馆基地建设工程

统筹科普 (略) 馆资源,加快综合性应 (略) 建设,建 (略) 会公众 (略) 馆,为应急管理人员、 (略) * 、重点岗位员工、社会公众等, (略) 会化服务。

(五)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开展全区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各灾种风险、多灾合一风险、跨灾种演进风险和隐患底数。建立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掌握重点区域抗灾能力。

(六)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略) 市防洪排涝、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为主的防洪排涝提升工程,以引调水工程、城市备用水源为主的抗旱供水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主要支流建成完善的防洪体系,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完成现有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得到巩固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七)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继续对地震灾害易发区已建成的 (略) 抗震设防的居民小区、校舍、医院、重要交通线、 (略) 络、 (略) 房、水 (略) 抗震性能鉴定,鉴定不 (略) 抗震加固。 (略) 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安全设计,提高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建 (略) 所。

(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除险排危工作。加大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除险排危。统筹开展地质灾害避险集中安置和工程治理工作,威胁人口多、财产损失巨大的,特别是村庄、重要基础设施附近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工程治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与脱贫攻坚、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衔接,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

(九)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

森林草地防 (略)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维护和更新常规防火设施和防火装备的基础上,投资 * 余万元,充分利用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整合矿山资源违法监控系统,扩大监控范围, (略) 格化、多维度监控,新建区级森林防火预警系统, (略) (略) 和莲 (略) 位安装视频监控高清热感应摄像探头24个、其他摄像头10个、新 (略) 6处,智能语音卡口35个。 (略) 络,由区到镇街(林草单位)到护林员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将防火分片分区落实到边,确保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 (略) 格化管理体系。

(十)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

把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作为夯实事故预防管理基础的重要抓手,对农村公路上存在急弯陡坡、临水靠崖、危险桥涵、平面交叉道口、视距不良路段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建立全区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基础数据库,积极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对老旧破损 (略) 更换、维修, (略) 提供安全保障。同时根据枣庄市农村公路条例要求对已交付各镇街管养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 (略) 指导和监督。

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 (略) 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坚决抓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略) 署落地落实。建立规划落实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督查抽查,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

(二)完善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将应 (略) 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开展。 (略) 门要加大应急管理投入力度,在应急物资储备、风险防控、应急力量建设等方面确保资金投入效果。拓宽应急管理投入渠道,探索建立政府、 (略) 会共同承担的应急管理投入长效机制,吸引 (略) 会资金参与安全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对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的用地需求;在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的立项、环评、规划、审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承担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任务的企业落实免税优惠政策,为救灾物资储备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

(四)加快人才培养

加强应急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国内外交流考察,开拓视野,不断提高专业化执法能力,出台激励政策,吸引优秀的应急管理和技术人才到枣庄市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引进高端专家,加大奖励补贴力度。

(五)注重绩效评估

加强宣传培训,增强 (略) 对规划战略性、导向性、重要性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规划发展方向, (略) 力。开展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跟踪评估,强化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加大表扬奖励力度,按规定对在传染病防控、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奖励。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