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萍乡市汇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湘江源头(萍乡经开区东壁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生态修复)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萍乡市汇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湘江源头(萍乡经开区东壁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生态修复)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2022年04月07日   江西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萍乡市 (略) 湘江源头(萍乡经开区东壁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生态修复)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799- ***

传真:0799- ***

通讯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开发区苏州 (略)

项目名称

湘江源头(萍乡经开区东壁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项目(生态修复)

建设地点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壁片区

建设单位

萍乡市 (略)

环评机构

江西 (略)

建设项目 概况

项目占地面积约4.4km2,主要建设内容为废弃石灰矿山修复3800亩;周边区域农业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治理800亩;白源河周边区域3000亩荒地进行生态植被修复;东壁片区白源河周边地质灾害塌陷治理 *** 立方米等配套设施。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包括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等机械,它们以柴油为燃料,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在燃烧汽油、柴油时排放的尾气含有THC、CO、NO2等大气污染物,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 (略) )要求,2017年底前,全国机动车辆应使用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企业使用施工设施燃油应采用符合《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标准要求燃油。

(2)施工期主要污染为土石方装卸、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因子为TSP,主要影响交通沿线和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增大。

根据《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蓝天碧水净土?2021行动计划》施工工地要做到“六个100%”,即工地周边100%设置围挡。施工工地必须在地块四周安装临时围挡或建实体围墙。临时围挡要与地面紧密结合,高度不得低于2米,实体围墙要有基础和墙帽,高度不得低于2.5米;物料堆放100%苫盖。现场堆放砂、石、土方,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等散体、流体物料必须采取全封闭苫盖措施,达到无空隙的苫盖标准;出工地车辆100%冲洗。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在出入口大门内侧设置冲洗平台,其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需定期清理: (略) 接通水管,并配备压力不小于8兆帕(8Mpa)的高压水枪等冲洗设备。明确专人负责冲洗车辆,确保出场的垃圾,土石方,物料及大型运输车辆100%清洗干净,不得将泥土带出现场;在出入口设置监控摄像头,监控录像资料不得少于一个月。所有施工工地建筑施工 (略) 100%硬化。施工现 (略) 必须混凝土硬化,并及时清扫洒水降尘,达到车辆行驶无扬尘的标准;自动喷淋系统100%配备。所有建筑工地必须配备喷雾除尘设施,在施工现场内进行土方开挖、物料装卸、垃圾清运、材料切割等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时必须进行喷雾抑尘,有条件的施工工地还要在施工围挡和塔吊上安装喷雾除尘设施;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建筑工地内暂不开发的场地应当100%绿化或采用绿色防尘网苫盖,或喷洒抑尘剂进行固化。

根据《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施工工地以下六点:(一)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对围挡进行维护。(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举报电话等信息。(三)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 (略) 和物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对其他裸露场地进行覆盖或者临时绿化,对土方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或者密闭等措施。(四)建设工程施 (略) 应当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施工车辆冲洗干 (略) 行驶, (略) 应当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五)道路挖掘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及 (略) 面,并采取洒水等措施防治扬尘污染;道路挖掘施工完成后应 (略) 面;临时便道 (略) 理并定时洒水。(六)施工单位应当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 (略) 向下倾倒或者抛洒各类物料和建筑垃圾。拆除建(构)筑物,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风抑尘设备,采取持续加压喷淋等措施。需爆破作业的,应当在爆破作业区外围洒水喷淋。

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抑尘措施,如施工场地洒水抑尘、配置工地细目滞尘防护网,采用商品混凝土,做到施工现 (略) 泥土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这些措施将降低扬尘量50~70%,可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渣土车运输车辆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土方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保证物料、土方不露出。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运输车辆限速行驶、 (略) 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运输扬尘的有效手段。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废水

本项目施工废水包括地面冲洗、渣土运输车辆冲洗、施工设备冲洗、泥浆水和基坑废水,其中主要污染物有CODCr、石油类、SS,其浓度分别为25~200mg/L、10~30mg/L、500~4000mg/L。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施工机械冷却水,并且在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等各类工序中将产生清洗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施工期间禁止各类废水任意外排,应在施工现场开挖排水明沟,设置若干不同规模的沉淀池,收集的施工泥浆水经三级沉淀分离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可用于地面和车辆冲洗、抑尘洒水等,而沉淀物 (略) 理;施工场地施工废水 (略) 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 -2020)中建筑施工水质标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作业各工序用水量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有关,难以定量分析。为减小施工废水对区域地表水的影响,本项目拟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①建设单位严禁任 (略) 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施工泥 (略) 理后回用施工场地。同时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避免污染地面径流;在施工工地周界应设置排水明沟。

②在场区车辆清洗台边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容积不小于15m3,收集清洗废水、地表涌水及建筑保养废水,沉淀后用于车辆清洗场区降尘。施工期施工废水 (略) 理后回用,减少了施工期对周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③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 (略) 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的油类污染物负荷。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水质相似,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数最高峰为30人,施工期为20个月,平均用水量按50L/(人·日)计,排污系数按0.8计,则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排放的污水量为720m3。根据类比资料,COD浓度300mg/L,NH3-N浓度为30 mg/L,则项目施工期产生的COD为0.216t/施工期,NH3-N约0.0216t/施工期。依托附近居 (略) (略) 理,对地表水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机械噪声

企业建设过程中各类施工设备运行时,在距 (略) 的噪声值高达85~105dB(A);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对施工人员、周围居民、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减轻施工期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略) 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 (略) 部声级过高。

②采取降噪措施: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消音器和隔离 (略) 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

③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过程中减少碰撞噪声,并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在装卸进程中,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

④建立临时声障:对于位置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室内进行操作,不能在操作间的,可适当建立临时单面声屏障。

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夜间施工量。因特殊需要确需在 20 时至次日 8 时进行施工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 (略) 在地的区建 (略) 门提出申请,同时 (略) 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在夜间施工。

(2)施工期噪声敏感点保护措施

项目临近周边敏感点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①将本项目临近敏感点施工围挡加高,或设临时隔声屏障。

②调整施工计划,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③由于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很难达标,如施工工艺需要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必须上 (略) 门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并应在夜间施工前三天在施工场地周边粘贴告示,将夜间施工的时间、持续的天数告知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噪声影响降至最低;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居民给予相应补偿。

④对施工噪声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与项目周边居民 (略) 会关系,加强沟通,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共同理解。

(三)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建立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 (略) 面摩擦产生噪声;

②尽量减少夜间运输;

③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噪声敏感区时应限速;

④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⑤减少或杜绝鸣笛。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建筑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包装袋、施工渣土、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包装袋、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等均回收利用,不得随意倾倒和堆放。

为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工程施工单位加强管理,由施工监理单位、建设方统一加强区域内的建设管理。产生的建筑 (略) 理;建筑垃圾及时清理。所有的施工废料和建筑垃圾能综合利用的则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 (略) 门制定的建筑垃圾 (略) 置。上述建筑垃圾均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略) (略) 要求执行:

①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城府市容环 (略) (略) 置,防治污染环境。渣土应优先综合利用, (略) 基础、河堤筑坝材料等。

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 (略) 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 (略) 门 (略) 线、运行时间,不得丢失、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散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④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需临时堆放的应就地堆存,不得占用周围绿地。临时堆存需采用覆防尘网,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大风起尘。

实施上述管理和综合利用后,建筑垃圾对区域环境不会构成影响。

(2)开挖土方

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进行场地平整和开挖(绿化种植工程),会产生一定量土石方,项目在原地进行生态修复,土方石产生量较少,项目土石方量约 *** m3(自然方),填方量为8000m3。项目产生弃方总量为2000m3。对土石方即挖即运,弃方及 (略) 门调配至萍乡市内其他建筑施工工地使用,多余的渣土由有城市渣土运输资 (略) 理。

环评要求临时堆场需做好以下措施:①设渗水导流沟、雨水导排沟及拦挡措施;②密目防尘网覆盖; (略) 理,避免产生扬尘和防止水土流失;④设沉淀池(50m3),收集底泥暂存晾晒渗水,废水经沉淀、 (略) 理后回用于本项目土方开挖、 (略) 及场地平整洒水降尘,不外排。

(3)生活垃圾

在施工营地和人员较集中的地方设置垃圾箱以收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后统 (略) 门处理。施工区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孽生,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为生态修复工程营运期无废气、废水等产生。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项目绿化带的建设能美化周围环境,改善当地景观,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