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2年09月26日   江西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 索 引 号:GCX0001/2022- ***

    发文机关: 广昌县政府办

  • 文   号:广府办发〔2022〕 (略)

    成文日期: 2022-09-26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0-1409:21浏览次数:来源:广昌县政府办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昌县

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略) 区管委会,翠雷山垦殖场, (略) 门:

《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9月26日

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广昌县人民政府

二零二二年九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6

(一)广昌县概况

(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三)地质灾害概况及特征

(四)“上一轮”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述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9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防治分区......................23

(一)地质灾害综合易发程度分区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23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五)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升及装备现代化

五、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27

(一)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

(三)专项调查

(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

(五)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六)基层防灾能力建设

六、保障措施....................................................................30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支持

(三)加强资金保障

(四)强化考核评价

(五)强化依法依规防治

(六)强化宣传培训

七、附则............................................................................32

附件

1.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说明

附图

1.广昌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1/ *** )

2.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 *** )

附表

1.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规划一览表

2.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分区说明表


3.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分区说明表

4.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经费估算一览表


前言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切实保护地质环境,促进我县 (略) 会的可持续发展, (略)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略) 关于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抚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广昌县国土空间规划、其他防灾减灾方面规划及政策等文件要求,结合广昌县灾情、县情实际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制定《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略) 指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本规划是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 (略) 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本规划适用范围为广昌县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2021~2025年。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广昌县概况

广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县始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而得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物流第一县”。下辖5个镇、6个乡、129个行政村、1374个村民小组,全县土地面积1612km2,人口 *** 万,人口密度147人/km2

(略) (略) 的武夷山西麓,地理位置为东经116°06′-116°34′,北纬26°30′-26°59′,东邻福建建宁、宁化,南连石城,西毗宁都,北与南丰相连,现属江西省抚州市管辖。

县内交通便利, (略) 及206国道从北向南贯通全县, (略) 、 (略) 等省道干线与邻省、邻县相通,另有县道8条,连接县内各乡镇和行政村。拟 (略) 、 (略) 等,都有利于广昌县融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发挥承东启西、辐射周边的区位优势。目前境内 (略) 总里程为832km。

十三五”时期, (略) 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县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比“十二五”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 *** 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 ***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 元。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 *** ∶ *** ∶ *** 调整到2020年的16∶48∶36。

区内有矿产17种,主要有钾长石、锂辉石、硅藻土、高岭土、萤石、粘土、建筑石材、稀土和钨等,全县采矿以钾长石、采石场及粘土矿为主。

广昌县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较丰富,青龙湖风景区、古寺龙凤岩、滴水岩、摩崖石刻、千年古刹定心寺、驿前明清古建筑群、 (略) 、宋代雁塔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

区内水利工程设施较为完备,中型及小(一)型水库有青桐水库、中坊水库、杨溪水库、石咀水库、芙蓉山库、官陂水库、高坑水库、塘背水库、南头水库等。 (略)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等。

根据《广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20年建成区面积约10km2,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15km2

(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

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 ℃,多年年平均降雨量 *** mm,月降水分配很不均匀,3~6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5%,是诱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历年来,最大年降雨量为2356mm(1997年)、最小年降雨量为 *** mm(1971年)、年均大暴雨日数0.7,暴雨日数4.6。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空间分布上, (略) 降水量较大,旴江、水南一带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mm以上。南部降水量较小,赤水一带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400mm。降雨量由南西向北东成阶梯状逐步增多。

2.水文

区内水系属抚河流域,境内河溪较发育,旴江为县内主要河流,境内全长 *** km,发源于武夷山西麓和雩山支脉东侧,自南西向北纵贯全境。区域内流域面积1225km2

3.地形地貌

武夷山脉 (略) (略) ,雩山 (略) ,构成一个由边及里,自南向北倾斜,开口朝北状如箕形的山间盆地地形。山地海拔多在500-1000m间, (略) 的牛牯岽标高1250m; (略) 丘陵岗地起伏,唯沿河两岸地势较为低平,多峡长谷地分布。

县域内地貌类型有中低山、高丘陵、低丘陵、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分 (略) (略) ,由燕山期花岗岩及震旦系、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其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 *** %,山顶标高一般为600~1250m,沟谷多呈“V”字形,地形坡度30~40°;高丘陵区分 (略) (略) ,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震旦系变质岩等组成分布,其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 *** %,山顶标高一般为300~500m,沟谷多呈“U”字形,地形坡度15~25°;低丘陵区 (略) ,主要由白垩系红色碎屑岩组成,其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 *** %,山顶标高一般为200~300m,沟谷多平缓,地形坡度10~25°;河谷平原区主要沿旴江及头陂镇呈带状或零星的山间沟谷分布,其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4.9%,地形坡度一般小于5°。

4.地层及岩浆岩

1)地层

规划区内出露的地层: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岩类主要有变质岩类、岩浆岩类、碎屑岩类、松散岩类,面积分别为677km2、535km2、310km2、90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42%、 *** %、 *** %、5.6%。

规划区内东西两侧为隆起带,武夷山断陷带和雩山断陷带为东西两翼,中部为甘竹-赤水白垩系红层,构成一个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西翼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地层为震旦系及寒武纪,构造形迹主要有韧性变形带和挤压破碎带,走向呈北东、北北东向,其规模普遍较大,常形成糜棱岩、糜棱岩化岩石和碎裂岩,具有多期次活动特点;东翼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压扭性挤压破碎带,宽几米至几十米走向为北东向,地层为震旦系,带内岩石普遍具强烈的硅化破碎、片理化。

(2)岩浆岩

县域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花岗岩类岩石。主 (略) 、 (略) 的千善、水南、尖峰、新安、塘坊一带。西部有零星小岩株分布,出露面积约53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 %。其中,以加里东期岩体分布最广,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云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仅在苦竹、前山一带有多个呈岩滴和小岩株状的侵入体分布,岩性为中—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5.构造

广昌县位于华夏板块北缘,区内构造复杂多样,基底褶皱发育,盖层褶皱变化大,中生代火山盆地及红盆广布,深断裂、韧性剪切带、热动力变质带、推滑覆构造具有明显的特色,上述构造形迹组成的北东、北北东、北西向几个方向构造复合交织,构造一幅复杂的图案,反映出本区构造演化受大区域板块拼贴及板内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

6.新构造活动

白垩纪末期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多数是在燕山构造运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以大面积间歇性上升为总趋势,中部上升幅度较小,但整体上升幅度越来越慢,地貌表现为以低丘岗地和河谷盆地为主,河流两岸广泛分布三级阶地,沉积了分布较广泛、厚度约2~20米第四系松散物。

7.地震

(略) 武夷山北西麓,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参数为0.05g,基本上属于稳定地区。据《广昌县志》记载:广昌县历史纪录的地震有七次,其中县境内三次,受境外地震影响二次,另有府城地震纪录二次。这七次地震发生时间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春、正德十六年(1521年)、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一月,清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1926年2月、1941年9月、1978年6月(据赣州地区地震资料)。 (略) 地震台《地震纪录》载,1971—2020年没有发现震中在广昌的地震。

(三)地质灾害概况及特征

广昌县属丘陵区和多雨区,是江西省最为严重的暴雨型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

1.地质灾害危害

据统计,广昌县历史以来共发生地质 (略) ,造成33人伤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 万元。县内地质灾害单体规模一般为数十方至数千方,虽然地质灾害规模普遍较小,但造成的危害较大。

广昌县滑坡、崩塌、泥石 (略) 分是由降雨诱发,当岩土体因降雨达到饱和状态后,崩塌、滑坡从初始变形到滑移成灾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排查中难以识别,造成的危害很大,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的难点和重点,往往一轮强 (略) 部地区诱发大量灾害,损失巨大。

总体上,广昌县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规模小、危害大以及山区密度大等特点。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的增多,山区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仍将不断增加,全县地质灾害仍将呈现突发性、群发性、多发性的态势。

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广昌县地质灾害分布较广泛,各个乡镇均有分布,崩滑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旴江镇、头陂镇、塘坊乡、驿前镇、尖峰乡、水南圩乡等。该区域多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上覆残坡积和风化土层厚度较大,在人为破坏和强降雨诱发下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其它以岗地和河谷冲积平原为主的区域崩滑流地质灾害分布相对较少。

3.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

广昌县地质灾害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和岩土类型等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有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外,还多与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建房为人类工程活动主因)诱发因素密切相关,具有暴雨型地质灾害区的典型特征。

4.灾害类型与规模等级

截至2020年12月底,广昌县现有各类地质灾害隐 (略) 。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述如下:

(1)滑坡:滑坡地灾点是广昌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略) ,占全县地质灾害点总数的 *** %。滑坡隐患险情等 (略) , (略) ,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滑坡多由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诱发,威胁人口1596人,威胁财产2159万元。

(2)崩塌:崩塌地 (略) ,占全县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8%,崩塌险情等 (略) , (略) 。总体上以表层强风化层和土质塌方为主。崩塌主要由人为因素(包括建房切坡、筑路切坡、采矿开挖等)和自然因素(主要为集中强降雨)共同诱发,大部分崩塌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具有突发性,目前崩塌隐患点共威胁人口606人,威胁财产 *** 万元。

(3)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在区内分布较多, (略) ,占全县地质灾害点总数的 *** %。隐患体 (略) , (略) 。不稳定斜坡主要由人为因素(包括建房切坡、筑路切坡、采矿开挖等)和自然因素(主要为集中强降雨)共同诱发,大部分崩塌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目前崩塌隐患点共威胁人口789人,威胁财产 *** 万元。

(4)泥石流:泥石流在全县分布较少, (略) ,占比0.2%。泥石流险情等 (略) 。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主要指暴雨),其次为人为因素诱发。目前泥石流共威胁人口4人,威胁财产4万元。

(四)“上一轮”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述

“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期间,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略) 门密切配合,全县自然资源系 (略) 群众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上一轮”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调查精度逐步提高,隐患数量进一步查明

广昌县在201 (略) 完成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查明了全县的地质灾害点数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完成了广昌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此外,全县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专项调查、应急调查, (略) 群众共同参与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等,基本形成了多尺度、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

2.监测预警稳步推进,减灾成效显著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气象、 (略) 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略) 门合作共建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试验、示范区等,进一步提高我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初步建成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431人,建立地质灾害专 (略) ,简 (略) ;三是广昌 (略) (略) 门建立了联合预警预报会商制度,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保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快速传递到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受威胁群众手中。

3.综合治理与搬迁移民积极推进

“上一轮”规划期间,广昌县共投入资金472万元, (略)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保护人口1056人,保护财产1550万元,其中省级及以上财政投入25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来源投入222万元。

4.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健全

广昌县地质灾害应急专 (略) *** 已基本建成,以 (略) 为核心,聘请省级地勘单位作为技术支撑,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灾险情后,各 (略) 门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 (略) 置建议,指导当地开展地 (略) 置工作,避免二次伤害,减轻灾害损失。

5.防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广泛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书,强化党委、 (略) 门“一把手”责任。二是建立了较完善的预案及规划体系。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形成了中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年度方案、单点有预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灾管理体制。三是完善了防灾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值班、巡排查、灾(险)情速报和应急调查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制度,及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及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6.基层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完成了广昌县范围的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全面落实群测群防制度,基本实现了乡(镇) (略) 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二是开展了广昌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出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开展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 (略) 置、宣传演练、工程治理及农村切坡建房评估管理等在内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从灾后治理转移到灾前预防上来。建设工作总体上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突出对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控及基层防灾能力的提高。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调查精度不够,隐患掌控不全

广昌县虽然完成了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1:5万地质灾害调查野外调查工作。但是从调查成果和调查工作来看,受目前调查精度、 (略) 限,以及地质灾害本身具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的影响,隐患识别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全县仍有一定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没有查明。 (略) 发生地质灾害分析,每年发生的地质灾 (略) 分不在已掌握的隐患点范围内。

2.专业监测少,预警精度不高

(略) 分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专业监测设备、人工简易监测,但对地面塌陷灾害的监测较少,且相对于总的地质灾害隐患来说,专业、 (略) 占比例很低。为群测群防员配备了通讯终端, (略) 分群测群防员仅能进行目视巡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目前广昌县正在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地灾巡查工作。

3.宣传培训仍有空白,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有待增强

广昌县造成人员伤亡的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大部分与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有关。近年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伤亡事故, (略) 分为居民冒雨清理房后水沟,被二次崩 (略) 致,这 (略) 会公众防灾意识依然有待提高。

4.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

自“十三五”规划期间以来,广昌县开展了大批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影响进一步加剧。此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村民逐渐富裕,对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极其强烈,农民切坡建房有增多趋势,同时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切坡规模进一步扩大。 (略) 建房、建库蓄水、采矿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5.极端气候引发的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

(略) 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岩石风化剧烈,具备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质条件。 (略) 门预测,自本世纪前期开始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球气候变化趋于活跃,降雨、台风、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局地强降雨过程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将会加剧,今后地质灾害仍将呈高发态势。

(六)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十四五”规划期间,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从自然因素分析, (略) 丘陵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面积较大。据 (略) 的专家预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暴雨、台风、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增大,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可能出现新变化,更具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二是从人为工程因素分析,因历史原因遗留的地质灾害隐患较多,短时期难以全面根治与恢复,且相当长的时期广昌县 (略) 于高增长,工程建设活动将进一步改变和破坏原有地质环境,不断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 (略)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略)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紧密结合广昌县作为抚州市南大门,建立中国著名的莲乡,物流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激情广昌、和谐广昌、 (略) 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救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略) 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牢固树 (略) 的发展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略) 会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从灾后治理向灾前预防转移,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调查监测、预警预报、 (略) 置、宣传培训、监督管理工作,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把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做到灾害发生之前和工程规划与建设之前,提高预防效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政府主导,群测群防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

3.合理避让,重点治理

对于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实行合理避让,如工程建设避让和贫困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移民搬迁等。对于难以避让而且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要有计划的安排工程治理。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不同地区地质 (略) 会发展水平,做到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优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先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防治,优先重大的地质灾害治理。对地质灾害易发的贫困地区,在治理资金与项目安排上应予以倾斜。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发挥示范推动作用。

5.依法依规,科学减灾

完善与现行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配套管理制度与细则,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研究与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效率和水平。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完成广昌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覆盖,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建设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显著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实施地灾避险移民搬迁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力争完成全县威胁人口30人以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 (略) 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装备精良的各级专业化地 (略) *** ,力 (略) *** 驻守山区丘陵县实现全覆盖,显著增强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增强全民防灾意识,提高预防、辨别、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2.具体目标

(1)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广昌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摸清全县地质灾害隐风险患点。

(2)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实现易发区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全覆盖,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普适型监测 (略) ,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率。

(3)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作,基本消除威胁30人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对已经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检修维护,全面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

(4)全面提升基层防灾能力。广昌县推 (略) *** 覆盖乡镇技术服务工作机制,完成11个乡镇的基层防灾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装备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风险 (略) 突能力,逐步推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制度。

专栏1 “十四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预期目标值

风险调查与评价

1.1/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乡镇)

11

2.地质灾害风险排查(乡镇/年)

11

3.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县)

1

监测预警

4.地质灾害隐患普适型监测点(处)

19

5.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乡镇)

11

综合治理

6.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处)

2

7.地质灾害隐患点排危除险(处)

5

基层

能力建设

8.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县)

1

9. (略) *** 包县技术服务(乡镇、区)

11

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防治分区(一)地质灾害综合易发程度分区

根据全县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地质构造、降雨条件和人为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条件与影响因素,综合各灾种发生情况分析,全县划分地质灾害综合高易发区3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综合中易发区1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综合低易发区2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综合不易发区1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高、中、低、不易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 %、 *** %、 *** %、2.69%。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体现以人为本, (略) 会经济发展、 (略) 和人类工程活动特点,进行地质灾害防治重要程度分区。全县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1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2个,面积 *** 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重点、次重点防治区面积,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 *** %、 *** %、 *** %。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依据现有的地质灾害情况、地质灾害隐患体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等,明确了“十四五”规划期间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目标与任务,具体防治工作任务如下: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1.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

以地质灾害调查1∶5万资料为基础,从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为切入点,分析其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确定各类致灾因子的影响程度,建立由地质灾害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及承灾体组成的风险性评价模型,开展广昌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工作。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镇规划区、工业园区及特殊小镇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把用地审批和规划审查环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强建设项目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从源头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专项调查

开展山地丘陵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切坡建房调查,实施农村切坡建房批前审查工作,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先治理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切坡建房监管巡查。

4.加强年度汛期地质灾害调查

编制与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落实防灾责任和细化任务分工,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的年度“三查”工作,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实时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与重要险情、灾情速报制度;配合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 (略) 置等工作。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主要包括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简易监测预警点建设和专业监测预警点建设。建设以行政组织管理为主干,以群测群防为基础,以具有地质灾害防治 (略) *** 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已有的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应急管理、水利、 (略) 门),使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过去较松散型向系统管理型转变,最终建成区域上宏观预警与具体灾点预警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充分发挥间接和直接的防灾减灾作用。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以乡镇为单元,逐步健全村落、 (略) 、 (略) *** “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群测群防工作制度,进一步充实基 (略) *** ,为群测群防员配备基本巡查装备和监测预警装备,提高群测群防员补贴,强化基层防灾宣传,加强专业培训和避险培训。

2.监测预警点建设

针对有变形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简易监测预警设备(裂缝伸缩仪、报警仪等)。

推进专业监测预警点建设,对有变形迹象且威胁人口大于15人且近期未安排搬迁治理的崩滑流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多种监测预警设备对灾体变形特征进行监测,并实现采集自动化和实时监测。

3.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编制,落实预防措施,落实防灾责任,签订责任书,明确负责人,编制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

(略) 门联合协作,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三级动态巡查监管系统,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地质灾害自动化预警预报。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

(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广昌县实际情况, (略) 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对险情紧迫且可简易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危除险;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治理难度大且具备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避险移民搬迁;开展已实施完成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复查,对受损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时采取清淤、加固、维修、修缮等措施进行维护,确保防治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十四五”规划期间拟开展近期防治需完成综合治理或搬迁地质灾害 (略) 。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在现有运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控体系基础上,基于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结果,综合考虑地质、地形、诱发因素、承灾体等,划定更为精确和精细的风险防范区。

(五)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升及装备现代化

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GIS、GPS等高新技术手段,构建一个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和发布、应急 (略) 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各级应急指挥机构、 (略) 、监测 (略) 门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形成满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子系统、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发布子系统、防御值守管理子系统、防御预案管理子系统、防御资源调度子系统、灾情险情分析子系统、防御决策专家支持子系统、防御培训与演练管理子系统、 (略) *** 评估子系统和专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等。

提高各级技 (略) *** 装备水平,配备高效、专业融合、经济实用的地质灾害调查、巡排查、监测、远程会商等先进装备。

五、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一)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

1.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

在地质灾害调查(1/5万)成果基础上,补充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活动性、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极高、高、中、低四级划分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提出相应防灾减灾对策,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2020年广昌县已率先开展县(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完成全县下辖的8个乡镇(共11个乡镇)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区划,项目拟投入资金107万元。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十四五”规划中将继续加强各项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查明区内中、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及危险性,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分区(块)确定危险性等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说明各区(块)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并分区(块)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预计在2022年、2024年各投入15万,拟投入资金30万。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工作制度,为广昌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配备基本监测预警装备,提高群测群防员补贴,加强基层防灾宣传,进行专业培训和避险演练。

2.监测预警点建设

推进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按照《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规划(2016-2030)》和抚州市三年行动方案中相关任务要求,对有变形迹象且威胁人口大于15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结合广昌县地质灾害基层防灾能力建设, (略) 崩滑流地质灾害普适型自动化监测预警点建设,该项目费用均由中央专项资金出资,其中广昌 (略) 监测预警点2021年实施, (略) 监测预警点2022 年~2025年实施。

(三)专项调查

全面完成广昌县山地丘陵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切坡建房调查,2022年完成山区农房切坡建房排查,2024年完成乡镇规划区范围内建筑边坡排查,“十四五”规划期内开展完成建筑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计在2022年投入10万、2024年投入10万,拟投入资金20万。

(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

综合治理分为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工程治理对象是需经过详细的勘查、设计后方可进行施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排危除险对象是经过简易工程措 (略) 置后、即可解除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适用于治理难度小、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较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避险移民搬迁是指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搬迁,主动避让地质灾害。

十四五”规划期间拟开展近期防治需完成综合治理地质灾害 (略) 。( (略) 、 (略) ),解除受威胁人数257人,威胁财产 *** 万元,“上一轮”规划期间未完 (略) 工程治理项目须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完成终验工作。

(五)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广昌县预计在2023年开展“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工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目前没有变形迹象但具有成灾风险的地区实施风险管控,探索风 (略) 径,积累管理经验,形成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和技术标准,形成全县双控管理模式,项目拟投入资金100万元。

(六)基层防灾能力建设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施广昌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经费估算 *** 万元。其中2021年经费估算为300万元,2022年经费估算为 *** 万元。

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地位,县地质灾 (略) 门具体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县应急管理、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运输、水利、气象、民政、公安、旅游、教育、卫生、扶 (略) 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联防、联控、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

(二)加强政策支持

支持解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用地,将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落实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安置用地指标。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避险移民搬迁帮扶机制,一是尽量将安置地选择在集镇或工业园区周边,方便搬迁移民务工就业;二是对搬迁移民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三是保障搬迁移民合法权益,移民原有权益不伤害,现有权益可增加,未来权益可预期;四是将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作为建设重点, (略) 、幼儿园、 (略) 、文化室等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三)加强资金保障

按照《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因自然因素发生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全力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经费及项目经费。采取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 (略) 会捐助、招商引资、 (略) 会资金依法依规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和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保险机制。

(四)强化考核评价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标准,并将中央和地方地质灾害 (略) 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组织专门班子对专项资金进行年度绩效评价和重点项目专项评价,确保专项资金的 (略) 会效益。

(五)强化依法依规防治

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与政策,依法行政,加强监管,以法促管、以法促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预报、险情与灾情速报、应急管理、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制度。结合广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法规政策体系,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标准,依法依规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规范化和有序有效监督管理。

(六)强化宣传培训

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加强《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地质灾害预防、治理、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普及, (略) 会公众对地质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全民防灾意识,提高预防、辨别、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及防灾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综合能力。

七、附则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附表、规划附图。

广昌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规划的解释。

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常委会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办、 (略)

政工科、 (略) 、 (略) 。

广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9月27日印发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