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2023年05月09日   吉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按照国家、 (略)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一部署,梨树县人民政府于2020年8月组织编制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规划成果已形成初步意见稿,为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开性,按照《 (略)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略) 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下为《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说明。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 (略) 作出的重大部署。梨树县划是梨树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梨树县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梨树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 (略) 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建设,着力实施“一核三区”、“一谷三主”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格局和要素配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

  6.《中 (略)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7.《中共中央 (略) 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

  8.《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9.《 (略)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10.《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

  11.《 (略) (略) 人民政府 (略)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吉发〔2019〕20号)

  12.《 (略) 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

  13.《 (略) 土地管理条例》(**日修订)

  14.《 (略) 黑土地保护条例》

  15.《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6.《“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专项规划》

  17.《 (略) 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18.《 (略) 辽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

  19.《 (略)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

  20.《 (略)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21.《 (略)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22.《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3.《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

  24.《梨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本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县域为梨树县全部行政辖区,包括18个乡镇,总面积2967.50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包括包括富强街道、康平街道、霍家店街道、梨树经济开发区、大烟筒村、泉眼沟村、北杏山村、园艺村、冬平安村、霍家店村、南杏山村和夏家堡子村,总面积2055.19公顷。

  规划期限为2021年到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展望到2050年。

  4、规划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战略引领、坚持协同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目标愿景

  落实“黑土地保护”战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梨树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保障粮食安全,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略)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长 (略) 圈重要节点作用,加快承接长春、四平产业外溢,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实施东辽河沿线生态共治,共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支 (略) 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

   (略) “四梨同城化”战略部署。深入推动四梨同城化战略,在四平与梨树连接区域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谋划设立丛泉新区,以丛泉新区为支点撬动农业科创走廊建设,构建“一心一轴一廊两园”的空间结构,打造 (略) 发展区。

  落实梨树县“中国北方农谷”发展指引。以建设“一核四区”为战略引领,发挥农谷的核心带动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区、棚膜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创新发展集聚区,形成产业示范带动力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强的四大特色兴农产业区。

  6、阶段目标

  到2025年,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北方“农谷”初步建成,“梨树模式”升级版初步成型,三类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方式更加高效,生态环境更加好转、商品粮基地更加稳固。四梨同城化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城市能级和量级有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到2035年,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舒适宜居,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四梨同城化发展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50年,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全面形成,绿色宜居 (略) 全面建成。

  7、空间发展策略

  稳粮富农。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大力推广“梨树模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粮食产量,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保育。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托主要河流和道路构建生态保护廊道和网络,加强水环境治理,完善农田防护林网,有序推进矿山综合整治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稳定性、完整性。

  集聚协调。引导要素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培育优势产业和创新平台,提高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略) 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加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重点镇,提升交通联系,打造城镇经济带,形成点轴联动新格局。加快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品质提升。延续城镇发展脉络,完善绿地和开敞空间体系, (略) 生 (略) 修补,按照社区生活圈建设标准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以渐进式微更新,撬动民生福祉大跨步提升。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地域魅力,提升发展活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略) 。

  8、区域协同

  推进四梨同城化发展,加强南北区域协同。坚持规划同筹、园区同建、产业同兴、开放同畅、服务同城、交通同网、生态同治的总方针,推进四梨同城化发展,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水平,增强区域集聚和承载效应,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在四平与梨树连接区域建立产业科创园、孵化园,以及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在靠近四平中心城区的梨树区域内,促进二产向梨树布局,以及发展物流业;在梨树中西部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融合、区域差异化发展。提高区域道路交通、环保、电力、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通达便利程度。促进区域内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同质化。开展规划协同衔接,创建一体化政策联动机制,统筹区域内产业、投资、土地、招商引资等协同政策。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略) 场一体化建设。 (略) 共同做好东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辽河生态培育带。

  推进长四辽工业轴发展,加强东西空间联动。依托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基础,抢抓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建设全面提速的新机遇,打造梨树县长四辽工业发展轴,全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食品加工、基础化工等产业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发展,建设国家(食品类)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略) 新型化工基地、 (略) 长春应化所中试基地, (略) 工业走廊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心、化工产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9、总体格局

  构建“一带四区、一核两轴”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依托东辽河打造生态培育带,加强污染防治、河道治理、造林绿化,推进流域生态治理。建设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深化农业主体功能。以梨树中心城区“一主”、四梨同城发展轴和长四辽工业发展轴“两轴”为骨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区域增长极。

  构建“一带四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依托梨树黑土地资源,打造梨树黑土地经济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提升黑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粮食安全。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建设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差异化发展。布局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建设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榆树台镇白猪现代农业园、喇嘛甸镇绿色瓜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孤家子镇绿色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林海镇优质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 (略) 场竞争力。

  差异化引导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

  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农业产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在孤家子镇、刘家馆子镇、沈洋镇等大力发展以农事为主题,集休闲、观光、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特色资源保护与现代村居建设有机融合、交相辉映的乡村旅游区。

  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玉米种植区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功能性玉米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积极发展稻米种植加工,重点以梨树县绿色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统筹布局绿色稻米种植、加工、生产性服务、休闲等功能,推进农业产前、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建设设备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引领作用突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以梨树县绿色瓜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以林海镇为中心,发展乡镇近郊棚膜园区;以四棵树乡、胜利乡等沿线乡镇为支点,发展沿线棚膜园区。鼓励蔬菜集中产区、规模化园区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设高效节能节地连栋智能温室,配套建设工厂化集中育苗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设施农业的发展,提高设施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整合东部产业空间布局,以蔡家镇为中心推广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促进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东河镇、双河乡等节点镇建设,加强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领域产业合作,推动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四平最具成长性的产业高地、 (略) 南部最具吸引力的开放平台,形成支撑梨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转型、开放融合发展的综合隆起带。

  构建“一带三廊一网”的生态空间格局。着力打造东辽河生态培育带,推进东辽河生态治理,改善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依托招苏台河、兴开河、四梨同城发展轴构建生态廊道,开展生态长廊建设。按照能绿尽绿、宜水引水的原则,通过“见缝插绿”,构建梨树蓝绿网络,打造水绿交融的生态梨树。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连续性客观规律,依据生态系统要素、类型和保护要求,打造水资源保护性河流生态廊道和景观型线状生态廊道两类生态廊道。水资源保护型河流生态廊道依托东辽河、招苏台河、兴开河建设,提高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和净化水质功能,保护水资源和水生生物;景观型线状生态廊道依托四乾线、梨十大街、集双高速、牙四公路开展建设,推动绿色大通道项目实施,提高区域景观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网络体系,加强自然山水格局和生态家底保护,以林地草地、河流库塘、交通防护绿地为主体,构建纵横成网、连续完整、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着力打造水岸绿廊,稳步提升重大交通廊道沿线绿化,实现重要生态源地有效连通,提升整体生态服务功能。

  构建“一核四心两轴”的城镇空间格局。打造梨树中心城区发展核心,提升综合服务职能,集聚人口和产业, (略) 能级。建设孤家子镇、榆树台镇、喇嘛甸镇、蔡家镇四个重点乡镇,提升公共服务和农业生产服务能力,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人口吸纳能力。依托232国道(四乾线)打造四梨同城发展轴,辐射带动孤家子、榆树台、白山乡等乡镇发展;依托102国道打造长四辽工业发展轴,辐射带动蔡家、喇嘛甸、林海、刘家馆子等乡镇发展, (略) 长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农业观光旅游。

  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积极应对人口流失趋势,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开展就地就近城镇化,逐步吸引人口回流,规划近期至2025年,县域常住人口规模45.44万人,城镇化水平37.81%;规划远期至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规模43.29万人,城镇化水平6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巩固好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果,实施城镇化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梨 (略) 进程。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 (略) 民化;推动创业园区和服务平台建设,做好资源整合工作,走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至2035年,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等级结构。

  中心城区为梨树县中心城区, (略) 功能核心承载区。

  重点镇共4个,为孤家子镇、喇嘛甸镇、榆树台镇、蔡家镇,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

  一般镇(乡)共13个,为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小城子镇、金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林海镇、白山乡、万发镇、东河镇、双河乡,重点完善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农村地域生产、集散中心。

  规划到2035年,构建三级城镇规模结构。梨树县中心城区为常住人口10-20万小城镇;孤家子镇为常住人口5-10万小城镇,刘家馆子镇、林海镇、四棵树乡、喇嘛甸镇、白山乡、胜利乡、沈洋镇、榆树台镇、泉眼岭乡、小宽镇、金山乡、万发镇、蔡家镇、东河镇、双河乡、小城子镇为常住人口1-5万小城镇。

  规划到2035年,县域城镇形成综合服务型、观光旅游型、农业生产型三种职能类型。

  综合服务型城镇为中心城区,重点提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及产业用地占比,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支撑四梨同城化协同发展。

  观光旅游型城镇为蔡家镇、白山乡、沈洋镇、刘家馆子镇、孤家子镇,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基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比,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重点打造休闲农业、红色旅游。

  农业生产型城镇为林海镇、四棵树乡、胜利乡、喇嘛甸镇、万发镇、东河镇、榆树台镇、泉眼岭乡、金山乡、双河乡、小城子镇、小宽镇,主要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为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0、支撑体系

  深入落实“一主六双”发展战略,紧抓长平一体化、四梨同城化等重大机遇,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以完善交通设施布局为出发点,提升对外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内部路网的优化调整,依托国道102、四乾线、牙四公路交通运输廊道建设,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建成“外通内联、快速通畅、绿色智慧、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开发边界内,强调功能复合,促进职住平衡,保障日常生活便捷,配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服务、市政公用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至2035年,城镇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开发边界以外地区,以农村社区为单元,建设乡村社区生活圈,提升农村地区宜居水平。集中布局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业服务、 (略) 政、绿化空间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至2035年,集聚提升类村庄乡村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水资源管理,改善城乡供水体系,坚持水质与水量并重,构建“源头—水龙头”多级屏障,建设安全高效的供水体系,重点完善中心城区、重点镇供水系统。推动城镇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辐射,全面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

  完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坚持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收集与处理相协调、兼顾再生利用原则。新建区域严格实施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已建区域因地制宜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控制合流制污染。村镇建设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有效收集、就近处理、达标排放。

   (略) 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在配套建设海绵设施时,应当根据降雨特点、地形坡度、用地类型、开发强度、土壤渗透性、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按照整体效果最优原则合理选择“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筑与小区建设应当因地制宜采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断接雨落管,加强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滞蓄能力,老旧小区改造应当统筹解决积水内涝、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等问题,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公园和绿地建设应当采取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塘、生态堤岸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增强公园和绿 (略) 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滞蓄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建立高效、低碳的供热体系,发展多种方式、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安全清洁供热体系,建设多能互补、绿色高效的清洁供热系统,鼓励实施天然气锅炉房烟气余热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2035年,中心城区集中供暖率100%,各乡镇镇区集中供暖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安全、绿色的供电体系,强化供电网络结构,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积极推进光伏,发展微电网供电系统,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至2035年,全县供电可靠性达到100%,全年用电负荷预测约为39.66MW。

  构建多源多向、灵活调度的燃气体系,建立互联互通、安全保障的管网输配系统,提升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绿色安全的供气格局。推动天然气下乡,在有条件的乡村逐步推进天然气供应,至2035年,全县使用天然气管道供气率达80%以上。

  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的通信体系,扩容骨干互联网带宽,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大幅提升设施承载能力。加快全光网络建设和高速光纤接入进程,进一步扩大光纤宽带网络提速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至2035年,电信覆盖率达到100%。

  建立以乡镇为中心,具有高效机械化处理能力的邮政体系,完善农村邮站及邮路建设,实现村屯次日达,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至2035年,寄递网点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环卫设施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和全链条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体系,合理布局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构建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储运模式,各乡镇至少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对乡镇周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转运。完善各镇区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建立相应的垃圾清运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完善城区公共厕所服务网络,实行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至2035年,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80%,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完成东辽河、兴开河、招苏台河等河道治理骨干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 (略) 调蓄设施建设,建立防汛排涝指挥系统,完善以水库、河流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拦、排、滞、分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

  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结合水利情况,统筹划定雨、洪水蓄滞和行洪控制范围,具备防洪设施的河段应将行洪通道、防洪设施及相应的保护距离划入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无防洪设施的自然河道区域应将标准洪水情景淹没范围划入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水库应将泄洪通道划入洪涝风险控制线。加强洪涝风险控制线范围内平时监管,严禁建设任何与防洪控涝设施无关的建(构)筑物及设施,确保行洪泄洪通道畅通。

  加强消防工程建设,根据消防站责任区划分必须满足“消防队接到报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略) 消防站。全县建立统一的森林防火系统,中心城区建指挥中心和一级消防站,孤家子镇、榆树台镇、喇嘛甸镇和蔡家镇立二级消防站,一般乡镇建设小型消防站,乡镇及村庄尚不具备建设消防站的条件时,设置消防值班室,配备消防通信设备和灭火设施;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工作,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人防工程建设,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人防设施防护能力,注重人 (略) 基础设施相结合。重要经济目标单位新建、续建、加固改造时,应配套建设满足要求的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专业队工程,以保证在遭受空袭或发 (略) 的正常运转。对于目前不具备条件自行建设满足要求的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专业队工程的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在以重要经济目标为中心一定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其它工业及民用建筑时,应为重要经济目标配建人防专业队工程及配套工程,构建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的人防工程体系。

  加强抗震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多尺度地震活动断层探查业务,形成常态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机制,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将分散在交通不便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居民点予以搬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快抗震救灾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步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实施“村庄避险”工程;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

  加强防疫工程建设, (略) 、 (略) 为防疫指挥中心,加强应急保障、储备库建设,完善社区医疗急救设施配套,充分结合既有体育、会展、院校等场馆做好应急医疗功能转换改造,做好防疫应急预案。各乡 (略) 设置防疫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应急避难工程建设,按照“分区救灾、快速疏散、有机联系”的原则, (略) 公路网、主干道为主通道,控制道路两侧建筑设防标准和建设高度,确保通道有效宽度满足疏散要求,建设安全、可靠、高冗余的多层级疏散救援通道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建设,强化危险源及环境风险源管理与控制,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汽车加油、加气站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开辟消防通道,严控危险品企业安全防护距离。

  11、保障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 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强化纵向传导和横向衔接,建立“县-乡镇”以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

  乡镇规划指引,坚持刚性管控与战略引导相结合,强化“用途、结构、边界、名录、指标、清单、时序”等多方式传导。各乡镇应单独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采取镇村联编模式,传导落实县级总规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邻近乡镇可联合编制。

  详细规划指引,全面传导总体规划要求,分解落实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底线管控、空间格局、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到各规划单元,统筹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作为评估既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适用性、符合性和整合、修编或新编详细规划的编制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区分类、分级分阶段组织编制各规划单元的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分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明确单元主导功能定位以及应落实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线和 蓝线、开发强度分区等控制传导要求,并制定用途分类细化的基本规则。城镇开发边界外,采用镇村联编、村村联编或单独编制的方式,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在村民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相关用地、乡村社区生活圈配置标准等方面提出引导性要求。

  专项规划指引,按照“一个部门、一类规划”的原则,建立县级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尚未编制的专项规划要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下编制,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对。经依法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已经编制完成的专项规划进行实施评估,重点评估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相符性,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的,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的,按要相关规定进行规划修改和调整。

  建立动态检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健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

  按照国家、 (略)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统一部署,梨树县人民政府于2020年8月组织编制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规划成果已形成初步意见稿,为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开性,按照《 (略)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略) 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下为《梨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说明。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 (略) 作出的重大部署。梨树县划是梨树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梨树县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梨树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紧紧抓住推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 (略) 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建设,着力实施“一核三区”、“一谷三主”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格局和要素配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

  6.《中 (略) 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7.《中共中央 (略) 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

  8.《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9.《 (略)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10.《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

  11.《 (略) (略) 人民政府 (略)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吉发〔2019〕20号)

  12.《 (略) 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

  13.《 (略) 土地管理条例》(**日修订)

  14.《 (略) 黑土地保护条例》

  15.《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6.《“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专项规划》

  17.《 (略) 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18.《 (略) 辽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

  19.《 (略)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

  20.《 (略)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21.《 (略)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22.《 (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3.《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

  24.《梨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本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县域为梨树县全部行政辖区,包括18个乡镇,总面积2967.50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包括包括富强街道、康平街道、霍家店街道、梨树经济开发区、大烟筒村、泉眼沟村、北杏山村、园艺村、冬平安村、霍家店村、南杏山村和夏家堡子村,总面积2055.19公顷。

  规划期限为2021年到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展望到2050年。

  4、规划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战略引领、坚持协同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目标愿景

  落实“黑土地保护”战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梨树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保障粮食安全,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略)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长 (略) 圈重要节点作用,加快承接长春、四平产业外溢,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实施东辽河沿线生态共治,共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集成示范,支 (略) 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

   (略) “四梨同城化”战略部署。深入推动四梨同城化战略,在四平与梨树连接区域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谋划设立丛泉新区,以丛泉新区为支点撬动农业科创走廊建设,构建“一心一轴一廊两园”的空间结构,打造 (略) 发展区。

  落实梨树县“中国北方农谷”发展指引。以建设“一核四区”为战略引领,发挥农谷的核心带动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区、棚膜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创新发展集聚区,形成产业示范带动力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强的四大特色兴农产业区。

  6、阶段目标

  到2025年,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北方“农谷”初步建成,“梨树模式”升级版初步成型,三类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方式更加高效,生态环境更加好转、商品粮基地更加稳固。四梨同城化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城市能级和量级有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到2035年,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舒适宜居,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四梨同城化发展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50年,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全面形成,绿色宜居 (略) 全面建成。

  7、空间发展策略

  稳粮富农。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大力推广“梨树模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粮食产量,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保育。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托主要河流和道路构建生态保护廊道和网络,加强水环境治理,完善农田防护林网,有序推进矿山综合整治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连续性、稳定性、完整性。

  集聚协调。引导要素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培育优势产业和创新平台,提高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略) 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加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培育重点镇,提升交通联系,打造城镇经济带,形成点轴联动新格局。加快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品质提升。延续城镇发展脉络,完善绿地和开敞空间体系, (略) 生 (略) 修补,按照社区生活圈建设标准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以渐进式微更新,撬动民生福祉大跨步提升。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地域魅力,提升发展活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略) 。

  8、区域协同

  推进四梨同城化发展,加强南北区域协同。坚持规划同筹、园区同建、产业同兴、开放同畅、服务同城、交通同网、生态同治的总方针,推进四梨同城化发展,提高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水平,增强区域集聚和承载效应,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在四平与梨树连接区域建立产业科创园、孵化园,以及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在靠近四平中心城区的梨树区域内,促进二产向梨树布局,以及发展物流业;在梨树中西部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融合、区域差异化发展。提高区域道路交通、环保、电力、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通达便利程度。促进区域内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同质化。开展规划协同衔接,创建一体化政策联动机制,统筹区域内产业、投资、土地、招商引资等协同政策。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略) 场一体化建设。 (略) 共同做好东辽河、招苏台河、条子河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辽河生态培育带。

  推进长四辽工业轴发展,加强东西空间联动。依托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基础,抢抓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建设全面提速的新机遇,打造梨树县长四辽工业发展轴,全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食品加工、基础化工等产业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发展,建设国家(食品类)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略) 新型化工基地、 (略) 长春应化所中试基地, (略) 工业走廊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心、化工产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9、总体格局

  构建“一带四区、一核两轴”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依托东辽河打造生态培育带,加强污染防治、河道治理、造林绿化,推进流域生态治理。建设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深化农业主体功能。以梨树中心城区“一主”、四梨同城发展轴和长四辽工业发展轴“两轴”为骨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区域增长极。

  构建“一带四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依托梨树黑土地资源,打造梨树黑土地经济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提升黑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粮食安全。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建设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差异化发展。布局优质玉米生产核心功能区,建设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榆树台镇白猪现代农业园、喇嘛甸镇绿色瓜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孤家子镇绿色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林海镇优质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 (略) 场竞争力。

  差异化引导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

  西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区。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农业产业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在孤家子镇、刘家馆子镇、沈洋镇等大力发展以农事为主题,集休闲、观光、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特色资源保护与现代村居建设有机融合、交相辉映的乡村旅游区。

  中部现代农业先行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玉米种植区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功能性玉米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积极发展稻米种植加工,重点以梨树县绿色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统筹布局绿色稻米种植、加工、生产性服务、休闲等功能,推进农业产前、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建设设备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引领作用突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南部棚膜经济示范区。以梨树县绿色瓜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以林海镇为中心,发展乡镇近郊棚膜园区;以四棵树乡、胜利乡等沿线乡镇为支点,发展沿线棚膜园区。鼓励蔬菜集中产区、规模化园区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建设高效节能节地连栋智能温室,配套建设工厂化集中育苗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设施农业的发展,提高设施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东部创新发展集聚区。整合东部产业空间布局,以蔡家镇为中心推广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促进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东河镇、双河乡等节点镇建设,加强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领域产业合作,推动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四平最具成长性的产业高地、 (略) 南部最具吸引力的开放平台,形成支撑梨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转型、开放融合发展的综合隆起带。

  构建“一带三廊一网”的生态空间格局。着力打造东辽河生态培育带,推进东辽河生态治理,改善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依托招苏台河、兴开河、四梨同城发展轴构建生态廊道,开展生态长廊建设。按照能绿尽绿、宜水引水的原则,通过“见缝插绿”,构建梨树蓝绿网络,打造水绿交融的生态梨树。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连续性客观规律,依据生态系统要素、类型和保护要求,打造水资源保护性河流生态廊道和景观型线状生态廊道两类生态廊道。水资源保护型河流生态廊道依托东辽河、招苏台河、兴开河建设,提高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和净化水质功能,保护水资源和水生生物;景观型线状生态廊道依托四乾线、梨十大街、集双高速、牙四公路开展建设,推动绿色大通道项目实施,提高区域景观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网络体系,加强自然山水格局和生态家底保护,以林地草地、河流库塘、交通防护绿地为主体,构建纵横成网、连续完整、景观优美、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着力打造水岸绿廊,稳步提升重大交通廊道沿线绿化,实现重要生态源地有效连通,提升整体生态服务功能。

  构建“一核四心两轴”的城镇空间格局。打造梨树中心城区发展核心,提升综合服务职能,集聚人口和产业, (略) 能级。建设孤家子镇、榆树台镇、喇嘛甸镇、蔡家镇四个重点乡镇,提升公共服务和农业生产服务能力,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人口吸纳能力。依托232国道(四乾线)打造四梨同城发展轴,辐射带动孤家子、榆树台、白山乡等乡镇发展;依托102国道打造长四辽工业发展轴,辐射带动蔡家、喇嘛甸、林海、刘家馆子等乡镇发展, (略) 长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农业观光旅游。

  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积极应对人口流失趋势,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开展就地就近城镇化,逐步吸引人口回流,规划近期至2025年,县域常住人口规模45.44万人,城镇化水平37.81%;规划远期至2035年,县域常住人口规模43.29万人,城镇化水平62%。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巩固好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果,实施城镇化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梨 (略) 进程。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 (略) 民化;推动创业园区和服务平台建设,做好资源整合工作,走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至2035年,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等级结构。

  中心城区为梨树县中心城区, (略) 功能核心承载区。

  重点镇共4个,为孤家子镇、喇嘛甸镇、榆树台镇、蔡家镇,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

  一般镇(乡)共13个,为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小城子镇、金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林海镇、白山乡、万发镇、东河镇、双河乡,重点完善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农村地域生产、集散中心。

  规划到2035年,构建三级城镇规模结构。梨树县中心城区为常住人口10-20万小城镇;孤家子镇为常住人口5-10万小城镇,刘家馆子镇、林海镇、四棵树乡、喇嘛甸镇、白山乡、胜利乡、沈洋镇、榆树台镇、泉眼岭乡、小宽镇、金山乡、万发镇、蔡家镇、东河镇、双河乡、小城子镇为常住人口1-5万小城镇。

  规划到2035年,县域城镇形成综合服务型、观光旅游型、农业生产型三种职能类型。

  综合服务型城镇为中心城区,重点提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及产业用地占比,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支撑四梨同城化协同发展。

  观光旅游型城镇为蔡家镇、白山乡、沈洋镇、刘家馆子镇、孤家子镇,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基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比,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重点打造休闲农业、红色旅游。

  农业生产型城镇为林海镇、四棵树乡、胜利乡、喇嘛甸镇、万发镇、东河镇、榆树台镇、泉眼岭乡、金山乡、双河乡、小城子镇、小宽镇,主要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为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0、支撑体系

  深入落实“一主六双”发展战略,紧抓长平一体化、四梨同城化等重大机遇,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以完善交通设施布局为出发点,提升对外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内部路网的优化调整,依托国道102、四乾线、牙四公路交通运输廊道建设,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建成“外通内联、快速通畅、绿色智慧、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开发边界内,强调功能复合,促进职住平衡,保障日常生活便捷,配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养老服务、商业服务、市政公用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至2035年,城镇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开发边界以外地区,以农村社区为单元,建设乡村社区生活圈,提升农村地区宜居水平。集中布局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业服务、 (略) 政、绿化空间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至2035年,集聚提升类村庄乡村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水资源管理,改善城乡供水体系,坚持水质与水量并重,构建“源头—水龙头”多级屏障,建设安全高效的供水体系,重点完善中心城区、重点镇供水系统。推动城镇供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辐射,全面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

  完善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坚持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收集与处理相协调、兼顾再生利用原则。新建区域严格实施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设,已建区域因地制宜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控制合流制污染。村镇建设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有效收集、就近处理、达标排放。

   (略) 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在配套建设海绵设施时,应当根据降雨特点、地形坡度、用地类型、开发强度、土壤渗透性、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按照整体效果最优原则合理选择“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筑与小区建设应当因地制宜采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断接雨落管,加强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滞蓄能力,老旧小区改造应当统筹解决积水内涝、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等问题,补齐排水设施短板;公园和绿地建设应当采取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塘、生态堤岸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增强公园和绿 (略) 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滞蓄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建立高效、低碳的供热体系,发展多种方式、多种能源相结合的安全清洁供热体系,建设多能互补、绿色高效的清洁供热系统,鼓励实施天然气锅炉房烟气余热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2035年,中心城区集中供暖率100%,各乡镇镇区集中供暖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安全、绿色的供电体系,强化供电网络结构,提高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积极推进光伏,发展微电网供电系统,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至2035年,全县供电可靠性达到100%,全年用电负荷预测约为39.66MW。

  构建多源多向、灵活调度的燃气体系,建立互联互通、安全保障的管网输配系统,提升天然气基础设施开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绿色安全的供气格局。推动天然气下乡,在有条件的乡村逐步推进天然气供应,至2035年,全县使用天然气管道供气率达80%以上。

  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的通信体系,扩容骨干互联网带宽,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大幅提升设施承载能力。加快全光网络建设和高速光纤接入进程,进一步扩大光纤宽带网络提速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至2035年,电信覆盖率达到100%。

  建立以乡镇为中心,具有高效机械化处理能力的邮政体系,完善农村邮站及邮路建设,实现村屯次日达,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至2035年,寄递网点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

  完善环卫设施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和全链条可追溯的闭环管理体系,合理布局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构建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储运模式,各乡镇至少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对乡镇周边村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转运。完善各镇区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建立相应的垃圾清运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完善城区公共厕所服务网络,实行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至2035年,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80%,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完成东辽河、兴开河、招苏台河等河道治理骨干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 (略) 调蓄设施建设,建立防汛排涝指挥系统,完善以水库、河流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拦、排、滞、分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

  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结合水利情况,统筹划定雨、洪水蓄滞和行洪控制范围,具备防洪设施的河段应将行洪通道、防洪设施及相应的保护距离划入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无防洪设施的自然河道区域应将标准洪水情景淹没范围划入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水库应将泄洪通道划入洪涝风险控制线。加强洪涝风险控制线范围内平时监管,严禁建设任何与防洪控涝设施无关的建(构)筑物及设施,确保行洪泄洪通道畅通。

  加强消防工程建设,根据消防站责任区划分必须满足“消防队接到报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略) 消防站。全县建立统一的森林防火系统,中心城区建指挥中心和一级消防站,孤家子镇、榆树台镇、喇嘛甸镇和蔡家镇立二级消防站,一般乡镇建设小型消防站,乡镇及村庄尚不具备建设消防站的条件时,设置消防值班室,配备消防通信设备和灭火设施;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工作,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人防工程建设,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人防设施防护能力,注重人 (略) 基础设施相结合。重要经济目标单位新建、续建、加固改造时,应配套建设满足要求的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专业队工程,以保证在遭受空袭或发 (略) 的正常运转。对于目前不具备条件自行建设满足要求的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和专业队工程的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在以重要经济目标为中心一定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其它工业及民用建筑时,应为重要经济目标配建人防专业队工程及配套工程,构建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的人防工程体系。

  加强抗震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多尺度地震活动断层探查业务,形成常态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机制,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将分散在交通不便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居民点予以搬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快抗震救灾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步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实施“村庄避险”工程;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

  加强防疫工程建设, (略) 、 (略) 为防疫指挥中心,加强应急保障、储备库建设,完善社区医疗急救设施配套,充分结合既有体育、会展、院校等场馆做好应急医疗功能转换改造,做好防疫应急预案。各乡 (略) 设置防疫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应急避难工程建设,按照“分区救灾、快速疏散、有机联系”的原则, (略) 公路网、主干道为主通道,控制道路两侧建筑设防标准和建设高度,确保通道有效宽度满足疏散要求,建设安全、可靠、高冗余的多层级疏散救援通道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建设,强化危险源及环境风险源管理与控制,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汽车加油、加气站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采用近远期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开辟消防通道,严控危险品企业安全防护距离。

  11、保障机制

  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 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强化纵向传导和横向衔接,建立“县-乡镇”以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

  乡镇规划指引,坚持刚性管控与战略引导相结合,强化“用途、结构、边界、名录、指标、清单、时序”等多方式传导。各乡镇应单独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可采取镇村联编模式,传导落实县级总规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邻近乡镇可联合编制。

  详细规划指引,全面传导总体规划要求,分解落实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底线管控、空间格局、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到各规划单元,统筹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作为评估既有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适用性、符合性和整合、修编或新编详细规划的编制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区分类、分级分阶段组织编制各规划单元的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内,划分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明确单元主导功能定位以及应落实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线和 蓝线、开发强度分区等控制传导要求,并制定用途分类细化的基本规则。城镇开发边界外,采用镇村联编、村村联编或单独编制的方式,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在村民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相关用地、乡村社区生活圈配置标准等方面提出引导性要求。

  专项规划指引,按照“一个部门、一类规划”的原则,建立县级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尚未编制的专项规划要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下编制,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对。经依法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已经编制完成的专项规划进行实施评估,重点评估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相符性,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的,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的,按要相关规定进行规划修改和调整。

  建立动态检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制定近期行动计划,健全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您已成功参与促销活动!
稍候客服经理将会与您联系,请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