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土地挂牌 > 晋安区卫生健康局“十四五”中期规划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晋安区卫生健康局“十四五”中期规划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23年06月02日   福建
土地挂牌
招标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得到稳步推进。

一、“十四五”中期工作总结

(一)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扩大优质医疗服务供给, (略) 妇产、省儿童、省疾控、 (略) (略) (略) 优质医疗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累计投资约13亿 (略) 、 (略) 、区疾控 (略) 改扩建项目,并先后对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提升改造或新址建设,基本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拥有自有用房。同时,我区每年都将“大型医疗设备设施添置”列为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和群众健康获得感。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72家,总床位5441张,千人均床位数6.84张、医生3.62人、注册护士4.34人,能基本满足辖区群众的日常医疗需求。2021年至今,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 6.83张增长到6.8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 3.44人增长到3.6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 4.26人增长到4.34人。

(二)建强区级“龙头”医院

1.加快“一院三区”项目建设速度。 (略) “一院三区”建设和“创 (略) ”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我局积 (略) 区的改扩建项目, (略) 区一期已于2019年投入使用,二期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设施设备配备,7月份对外开诊; (略) 区一期已进入扫尾阶段,将于7月底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封顶,将于9月底竣工建设; (略) 区正在进行设施设备的配备,及人员培训,于6月前投入使用。 (略) 感染病防治大楼2022年9月已取得由晋安区发改局批复的《 (略) (略) 感染病防治大楼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但因10月本土疫情突发,未能及时启动该项目建设,现已向区政府报告申请采用全过程咨询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及容缺规划指标函申请全过程挂标,力争2023年7月动工建设。

2. (略) 重点学科建设。 (略) 二期投入使用后,我局重 (略) 急危重症医学科、妇科盆底专科、创伤专科等重点学科建设,全 (略) 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计划采购创伤多身位抢救床、呼吸机(含高流量氧疗)、经骨穿刺输液系统等医疗设备,让全区特别是北峰山区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实现“上车即救治”,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略) (略) 、重点学科团队开展共建活动的力度,派出辖区医疗骨干约20 (略) 进修; (略) 内外一流 (略) 兼职从事医教研活动,持 (略) “医、教、研、防”能力齐头并进,力争在2024年达到“ (略) ”规模,让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3.推 (略) 建设。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 (略) (略) 建设,通过加大投入、与有资质单位合作共建等方式, (略) 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安全防护等级, (略) 建成集在线咨询、智能问诊、慢病管理、分级诊疗等业务于一体 (略) ; (略) 卫健委统一部署的预约平台, (略) 预约就诊比例,并落实不少于30%预约号源供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预约,推动区、乡两级医疗机构实行双向转诊,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建立医改推进落实机制。不断完善区医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机制,建立重要医改政策部门协商决策机制和任务督办、工作通报等组织推进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晋安区 (略) 院长年薪制绩效管理办法》《 (略) 晋安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集成改革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医改政策,从机制上建立起 (略) 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医疗、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管理效率持续提高,医 (略) 患者满意 (略) (略) 前列。

2.强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鼓山镇、 (略) 、岳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茶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 (略) 级“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2022年上半年 (略) 已通过“ (略) ”省级评审,全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率达44.44%, (略) 里要求的到2025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率达25%,推荐标准达 (略) 第一。在此基础上,持续以基层医疗资源扩容为契机,巩固4个“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和1个“ (略) ”,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 (略) 省级精品中医馆、茶园街道社区卫 (略) 级精品中医馆 (略) 、市级验收,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此外,深入推进和拓展智慧医疗建设工作,依托信息化建设,串联起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并建成了 (略) 为中心、 (略) 为支点的医疗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和双向转诊。

3.提升人才队*发展。制定出台《晋安区关于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对紧缺人才实行简化程序精准引进,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开展卫生健康公开招聘工作,2022年拟录用37人。同时加大对北峰山区卫技人才的补贴和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通过“师带徒”结对模式,发挥传、帮、带作用,激活“引、育、留、用”全链条,为推进健康晋安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村卫生所一体化建设和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建设,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结核病患者管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避孕药具管理等十六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逐年递增5元,从2021年每人每年70元(不含重大公共生项目人均9元)提高到2023年每人每年80元(不含重大公共生项目人均9元)。截至目前,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率、综合监测完成率、预警信息响应与分析处置率均为98%以上,传染病报告率达99%以上。

(四)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模式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略) 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的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略) 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推 (略) 建设,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卫生信息平台,推 (略) 、 (略) 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数据库,实时归集居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推动疾病防控、妇幼保健、检查检验等分散业务数据整合形成居民健康“大数据”。通过统一规划,把辖区基层公立医疗单位数据和应用进行整合,建立了安全、标准的区域影像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心电诊断中心、质控管理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同时依托双向转诊系统, (略) 与9家基层公立医疗单位在远程心电系统、实验室检验系统、影像系统数据上的互联互通互认,构建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医疗需求。

(五)扎实推进健康晋安建设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卫生镇村创建为抓手,加大力度完善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每年部署开展“灭鼠”“灭蟑”“灭蚊蝇”等外环境“除四害”消杀工作。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2个、在创国家卫生乡镇1个, (略) 级卫生村55个、省级卫生社区65个,省级卫生村(社区)建成比例为61.8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同时,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量,我区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以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垃圾点环境卫生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夯实村居整治主体责任,清理各类生活垃圾,有效改善了垃圾气味扩散、污水横流等问题。

2.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深入推动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疾控队*建设,全力提升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工作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目标,充分发挥应急指挥体系的调度处置作用,平稳有序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类*管”各项工作,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逐步健全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

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2022年新建健身路径30条、篮球场2个、智能健身驿站1个,目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面积220.9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平方米, (略) 第一。同时,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探索体育健身活动新方式,逐步丰富辖区体育文化生活,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三八节、老年节等赛事活动,切实满足了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

4.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并推动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切实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目前,全区共有西园老年公寓、 (略) 、 (略) 等医养结合机构6家,推动我区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目前共有安宁疗护床位8张,2023年底前新增完成安宁疗护床位建设11张。此外, (略) 、 (略) 、 (略) 、 (略) 等7家医疗卫生单位已全面铺开家庭病床建设工作,辖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

二、“十四五”中期工作思路

1.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卫健、医保、财政、人社等部门联席会议协商制度,推进“三医”全联、深动。 (略) 对区绩效指标,力争出台“医院高质量发展”、“ (略) 人员控制数管理”、“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配套方案,提升医改综合施策叠加效应。

2.继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聚焦“一院三区”建设工作,力 (略) (略) 区二期尽快投入使用, (略) 区 (略) 感染性疾病科大楼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院三区”相关工作落地见效。同时,推动寿山 (略) 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 (略) 创建“ (略) ”。

3.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强化疾病预防和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检测与干预职能,提升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的管理能力。强化地方病防治工作,及重点人群健康促进,提升地方病监测和防治能力。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直报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协同监测、信息共享、会商分析制度,加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形势分析研判,依法落实情况通报和信息发布。

4.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疫情防控、家庭发展等基本公共卫生功能。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医疗康复护理和转诊等服务。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服务能力较强的达到推荐标准,重点提升包括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康复等能力。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坚持数量、质量、效果并重,注重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做好儿童免疫接种、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加快卫生人才队*建设。加大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麻醉等紧缺专业人才招聘。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到2025年城乡每万居民拥有4-5名合格的全科医师目标。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省、 (略) 校和大型医疗单位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

6.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 (略) 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队*建设,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作用。鼓励医疗机构为重点人群提供中药预防方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疫病防控、疾病康复、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

7.加大老年医疗健康资源供给。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降低 65周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到2025年,为老年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绿色通道的比例达100%。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扩大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

8.实施健康晋安专项行动。强化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区、镇、村三级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参与健康晋安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提升全年龄层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强化规划引领,明确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整合资源扶持区内“龙头”企业,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产业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略) 晋安区卫生健康局

**日

标签: 规划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