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鱼台县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决策草案

《鱼台县创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决策草案

2023年07月14日   山东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 (略) 、市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部署安排,进一步整合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全域化旅游发展格局,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民兴旅、全域旅游、全面改革、全力突破”方针,突出“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文旅品牌定位,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深化旅游体制改革,着力完善统筹协调、综合执法、资源整合和服务保障等机制,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二)坚持党政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强化“旅游+”理念,推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健康产业、城乡建设、交通建设、现代科技、创意文化、生态建设等融合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放大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主打产品、主题形象和产业体系,形成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五)坚持合理利用,保护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守住生态发展底线,科学合理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游客满意、市民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让外来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又能促进本地居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真正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快乐产业和幸福产业。

三、创建时限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自 2023年7月开始,至2024年12月底结束。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7月)。召开鱼台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成立鱼台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明确各镇街、各部门责任分工,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实施阶段(2023年7月—2024年12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争取2024年前成功创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略) 级旅游度假区。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要求,开展自查自评, (略) 、市审核,确保2024年底前顺利通过验收。

(三)巩固深化阶段(2025年)。 (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四、工作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 优化发展格局

1.坚持规划引领。编制《鱼台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加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多规融合,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将全域旅游相关内容纳入规划。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与连续性,充分发挥规划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2.优化发展思路。按照“水*统筹、城乡一体、协同发展、覆盖全域”的原则,逐步实现“一目标、三名片、三提升、七重点”的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一目标,打造“ (略) 文化旅游强县”的总体目标;两名片,擦亮“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三张名片;三提升,加快提升文化旅游的群众满意度、经济贡献度和社会知名度;七重点,聚焦传统文化“两创”、聚焦文艺精品创作、聚焦公共服务供给、聚焦遗产保护利用、聚焦文旅产业发展、 (略) 场 (略) 场推广交流。

3.推进深度融合。与孝贤文化深度融合,依托闵子祠、樊子祠、樊迟墓、鲁隐公观鱼处等历史遗存遗迹,完善设施,布置芦衣顺母、舞雩(yú)从游、鸣琴而治等孝贤体验场景,设立亲子参与项目,打造儒家特色孝贤文化传承地。 (略) ,开展以“孝养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孝德教育活动,打响孝贤文化旅游品牌。与运河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滨湖水城”品牌,实施惠河、柳清湖、旧城海子三大湿地提升工程,打造惠河、幸福河、西支河、大运河水上旅游环线,加快建设大运河畔、微山湖岸湿地休闲旅游地。突出游、购、娱、吃、住、行“一条龙”服务,调研布局以休闲娱乐、特色小吃、观光旅游等为主题的“运河水街”。突出“生态宜居”特色,布局打造昼夜观景、四季看花、常年康养的“运河小镇”,吸引济宁、徐州等周边居民来鱼台观光旅游、购房定居。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依托靶场,打造军事教育基地。以袁家村、随海村、程庄寨村、周堂村等村落为依托,以随海惨案、周堂地道战、郭耕夫历史人物事件等红色历史文化为支撑,以党政培训和研学旅游带动红色精品体验游。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继续大力弘扬稻改精神,讲述稻改故事,串联稻改馆、稻米博物馆、稻田画基地主题线路,让游客体验备种、播种、插秧和罩鱼、钓虾、下地笼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举办桃花节、龙虾节、芦花节等主题节庆活动,让游客春看百花、夏游湿地、秋鉴美食、冬享康养。

(二)丰富产品供给 推进文旅融合

1.推进乡村旅游业态丰富化。推出春季赏花、夏季亲水、秋季采摘、冬季休闲全时段产品,成立游艇俱乐部,打造房车营地、垂钓营地,支持举办自行车赛事、环湿地马拉松、河堤骑行赛、休闲垂钓赛等活动,集中打造一批重量级、尖端放电、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全域旅游 全景鱼台”旅游景点。

2.推进旅游风味餐饮特色化。提高餐饮品牌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深入挖掘鱼台本土文化,开发地方小吃、乡土风味、养生餐饮等特色菜肴与绿色食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特色性强、服务好、回头率高的餐饮“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推出老砦羊蹄、唐马羊汤、王庙辣子鸡、李阁熏蹄、王鲁麻辣鱼、张黄鳝鱼汤等“一镇一美食”招牌菜,打造以“生态食材”“家乡味”为主题的名店、名厨、名菜。

3.推动旅游住宿接待精品化。聚焦孝贤故里,引导住宿设施提升品质、增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在城区推动中档酒店及经济型酒店,在乡村打造一批精致的民宿和度假酒店。鼓励发展与地域风貌、文化特质、产业特色相吻合的创意酒店和精品民宿,有序发展稻居、水居、房车营地、帐篷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形成以度假酒店、精品民宿为引领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

4.推动旅游购物服务便利化。用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商品设计水平,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重点开发孝贤文化纪念品、土特产品与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鱼台好礼”商品,推出10件鱼台旅游必购商品。培育一批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建立文创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

5.推进旅游娱乐演艺现场化。深入挖掘鱼台历史文化资源,策划设计具有鱼台特色的主题文化演艺娱乐活动。积极推进“文艺演出进景区”,鼓励景区打造《隐公观鱼》《闵子骞》《古城秀》等主题化特色演出和灯光秀。 (略) 休闲娱乐水准,培育构建大型主题游乐项目。

(三)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宜游环境

1.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景区及其周边环境整治”等组合拳,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空气、水质治理监测工作。科学确定各旅游景区最大承载力,完善高峰期预案,严格控制游客接待量。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面提升旅游交通沿线及景区的绿化水平。严厉打击排污行为,在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点建设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实施乡村餐饮民宿“三改一整”(改厨、改厕、改客房、 (略) 落)。

2.实现旅游交通设施便捷化。推进各镇街与县城的旅游公交化,提高县城与镇街、县城与乡村间旅游公交化率,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人性化、精细化道路空间和交通设计,建设旅游景区乡间土路、草皮路等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创造不用开车也可以实现便利旅游的绿色交通环境。积极鼓励、引导、规范共享自行车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旅游公共交通接驳换乘及短距离旅游中的作用。

3.推进旅游交通体系智慧化。建设智慧旅游交通体系,倡导智慧旅行,实现旅游交通信息化和智慧化。提高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包括景区道路周边停车管理全覆盖,完善旧城海子、鱼稼里等景区景点周边交通疏导方案,规范旅游大巴停放管理,打通未实施次干路和支路,综合整治道路空间。

(四)加强网络营销 打响文旅品牌

1.提升文旅品牌形象。围绕“鱼米之乡 孝贤故里 滨湖水城”主题形象,持续提升鱼台县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制作高质量宣传片并在国家级媒体专题播放,在济南、徐州、郑州、合肥、南京等重要客源地举办专题推介活动。 (略) 场化运作,统一鱼台县品牌形象,着力打造鱼台县龙虾节、鱼台县摸鱼节等节事品牌,推进文化旅游节事品牌产业化。

2.聚力文旅品牌创建。坚持精品化战略,推进旧城海子景区争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施A级旅游景区建管提质工程。突出孝贤、民俗、生态主题,全力打造中小学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省、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文旅融合样板村、A 级景区村庄。

3.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依托惠河旅游带优势资源,以惠河为主线,串联鱼稼里广场、旧城海子、鱼城桃花源等景区景点,规划观光游、度假游、房车游、康养游等优质线路,引导游客触摸乡村肌理、品味乡村文化,重新“解码”乡村,体验乡村休闲生活。加 (略) 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运河休闲游主题线路。推动旅游线路全面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五)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接待水平

1.加强行业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文明旅游、安全有序。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制定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开展景区应急演练,健全救援体系,及时发布水上旅游安全预警,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在重要节点开展安全大检查,形成全域旅游安全监管工作新常态。

2. (略) 场环境。建立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联合执法三大机制,强化安全综合监管,持 (略) 场环境。

建立全县文旅企业诚信档案与“红黑榜”。设立旅游先行赔付资金,在重点旅游乡镇、景区村庄设立旅游消费维权站,做好旅游举报投诉受理处理。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鱼台县文旅志愿者服务队*建设。

3.持续优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落实上级关于老人、军人、学生、残疾人等人群的优惠政策。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史馆等场所向游客免费开放,研究制 (略) 及其周边地区公众的门票优惠政策。

(六)实施创新推动 优化体制机制

1.强化政策机制创新。深入贯彻落实《鱼台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县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整合各方资金集中投入。设立鱼台县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支 100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放大效应。加强文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村镇的金融信贷支持。统筹文化旅游发展用地,建立健全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用地会商机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增加文旅发展用地,鼓励利用厂矿废弃地、荒滩等开发建设文旅项目。

2.强化人才支撑创新。建设鱼台县文化旅游智库,依托国内高校、文旅科研机构以及知名文旅企业,强化对我县文旅发展的智力支持。吸引规划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文创研发等高层次文旅专业人才。利用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开展文化旅游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鱼台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部署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或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和旅游局。各镇街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摆上突出位置,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参与创建工作。

(二)强化协作配合。县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

综合协调机制。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

求,细化责任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县、乡两级创建办要统

筹协调创建工作,做好综合服务,加强对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

细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及时调度创建工作进度。其他各有关

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

稳步有序推进。

(三)营造舆论氛围。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

自身资源,开展全域旅游形象宣传,人人都做讲好鱼台故事、展

示鱼台良好形象的代言人。

(四)加强督导考核。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将对全县各级 (略) 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调度并及时通报;建立日常督导和考核机制,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工作开展迅速、效果显著的,予以表扬和推广;对工作进展迟缓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创建工作受到不良影响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