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拟审批公示:2023年8月2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一新建丁字口750千伏变电站工程。新建站址位于茫崖市冷湖镇,新建2台2100兆伏安主变压器,750千伏出线2回,330千伏出线10回,至

拟审批公示:2023年8月2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关于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一新建丁字口750千伏变电站工程。新建站址位于茫崖市冷湖镇,新建2台2100兆伏安主变压器,750千伏出线2回,330千伏出线10回,至

2023年08月23日   青海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青海*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南山东路116号

邮编:*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

电话

1



青海*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略) 、大柴旦行委


(略)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 (略) (一)新建*字口750千伏变电站工程。新建站 (略) 冷湖镇,新建2台2100兆伏安主变压器,750千伏出线2回,330千伏出线10回,至鱼卡两回750千伏出线侧安装2组300兆乏高压电抗器,每台主变低压侧装设1组90兆乏低压电容器、1组90兆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二)扩建鱼卡75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站址位于大柴旦行委大柴旦镇,本期在站内扩建2个750千伏出线间隔,扩建2个330千伏出线间隔,至*字口两回750千伏出线侧装设2组210兆乏高压电抗器,330千伏出线侧装设2组(60+90)兆乏高压电抗器,每台主变低压侧装设2组90兆乏低压电抗器。(三)新建鱼卡-*字口双回750千伏线路。新建线路起于鱼卡750千伏变电站,止于拟建*字口750千伏变电站,采用两个单回750千伏交流线路并行架设(过渡期降压至330千伏运行),线路长度约2×236千米。线路途经海西州大柴旦行委(2×145.2千米)、 (略) (2×90.8千米)。(四)新建鱼卡750千伏变电站侧330千伏过渡线路。新建线路起于鱼卡750千伏变电站西侧330千伏出线间隔,止于拟建750千伏鱼卡-*字口Ⅰ、Ⅱ回线路鱼卡站外第3基塔,按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2×1.5千米。线路位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五)新建*字口750千伏变电站侧330千伏过渡线路。新建线路由*字口变电站750千伏鱼卡I、鱼卡II间隔向南、东的出线,与330千伏红砂山、黑石山间隔向北的出线,在*字口站外出线终端塔附近进行搭接,按两条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2×1.3千米。线路位于 (略) 。(六)迁改110千伏绿梁山-赛什腾山牵Ⅱ回线路。拟对原110千伏绿梁山-赛什腾山牵II回线路进行迁改,拆除原线路700米,新建110千伏线路长度1千米,重新紧放线3.9千米。线路位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

(一)严格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抬升导线对地高度,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鱼卡-*字口750千伏输电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距离不得小于17.5米,鱼卡750千伏变电站侧330千伏过渡线路和*字口750千伏变电站侧330千伏过渡线路通过非居民区时,导线对地距离不得小于8.5米,确保工程变电站和沿线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控制限值10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微特斯拉。

(二)严格落实噪声污染控制措施。优化变电站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防振、减振等降噪措施。变电站和沿线施工场所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类别要求。变电站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输电线路运营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确保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周围区域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相应功能区要求。(三)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线路路径,远离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禁止在青海冷湖雅丹国家级沙漠自然公园内设置施工营地等临时场地。进一步做好取弃土场、砂石料场、牵张场、施工场地的优化整合,减少临时占地数量和面积。优化全线挖填方平衡设计,采取强化土石方管理、加强综合利用等方式减少弃渣,弃渣排向指定弃渣场,避免产生次生生态破坏。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设计,采取永临结合方式统筹布设沿线临时工程,优先利用永久占地布设,通过优先使用现有道路、控制新建塔基面积、加大档距减少塔基数量、采用挖孔基础、加强边坡支护等措施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工程占地和地表开挖。进一步优化防风固沙措施,采用草方格沙障、砾石压盖,分层开挖回填等措施降低工程扰动沙地影响。施工中做好工程施工场地草皮和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及养护工作,用于后期生态恢复。加强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对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区采取优化措施减缓影响。施工过程中具备条件的同步开展生态修复,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平整临时占地,根据沿线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生态、景观恢复,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四)严格落实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场地控尘措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控尘要求,对塔基开挖土方等裸露场地,应加盖防尘网并定期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施工期间使用污染物排放达标的运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应使用达标排放且经编码登记的车辆,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易产尘施工作业。(五)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变电站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定期清运至就近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置,禁止外排。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时,应高塔一跨过河,禁止扰动水体。(六)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变电站施工土方不得随意弃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收集。施工现场布设垃圾收集装置,严禁随意丢弃。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在站内统一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废油、废旧蓄电池等危险废物,须现场及时回收交由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置,转移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规定。(七)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施,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设置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的事故油池,做好事故油池及贮油坑防渗处理,防止事故工况下设备溢油进入外环境造成污染。公众参与:建设单位基本按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0971-*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