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关于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项目拟审批公示

关于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项目拟审批公示

2023年08月28日   贵州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日期:**

项目名称: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

建设单位:望 (略)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 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1.扬尘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扬尘来自开挖工程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及材料运输过程中粉尘逸散。项目进行开挖工程时,及时洒水降尘。材料堆场设置临时苫盖,厂区道路运输时采用洒水抑尘,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施工厂界周围设置围挡,可减少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采取的施工扬尘防治措施有:①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时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②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洒水,减少汽车行驶扬尘;③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④灰渣、水泥等易起尘材料运输时应采用密闭式运输;⑤起尘原材料覆盖堆放;⑥所有来往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应用帆布遮盖;⑦在施工区域边界处设置临时移动围挡,围挡高2m、长约20m。2.废水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施工高峰期人数为10人,施工人员来自附近村寨,不提供食宿。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为入厕废水,根据《用水定额》(DB52/T725-2019),员工用水按80L/人?d 计算,用水量为0.8m3/d,产污系数按0.8计,则废水量为0.64m3/d,经现有的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施工期间沉淀池、排水沟、水池等建设及车辆冲洗时产生生产废水(2.5m3/d),经临时沉淀池(5.0m3)沉淀后回用做洒水降尘及车辆冲洗。3.噪声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为减小施工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方应满足以下要求:1)施工设备选用合格的低噪声设备,并进行基础减震;2)通过合理布局,将施工产噪设备距施工场界5m以上,再在施工场地周围修建2.0m高围墙阻挡;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在午间12:00至14:00、夜间22:00至次日6:00作业;4)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5)加强管理,按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控制运输车辆车速、设置禁鸣等。 4.固体废物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剥离表土暂存在堆土场一角,施工开挖产生的土石全部用于场地回填;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0.05t,主要组分有渣土、废钢筋、废铁丝等,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部分集中收集后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部分用作矿山道路或进场道路填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量为5kg/d,经集中收集后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5.生态环境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在取得用地相关手续后方可动工建设,施工工期约8个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进场道路及矿山道路修建、开挖地表等造成原有地貌破坏、植被等消失。(1)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项目占地将改变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施工期矿区道路、进场道路及排水沟的建设使原有林地向其他用地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表植被生长,从而使这些土地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生产区和生活区利用桑郎镇八合村岩燃砂石场遗留设施,本次建设对其扰动较小。因此,本项目整体施工扰动面积较小,且未占用生产力较高的耕地,基本不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施工期严格控制用地范围,禁止超界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2)对植被的影响工程建设进行植被清除、开挖地表,造成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完全破坏,施工同时影响区域一定范围的植被生长。施工运输、施工机械、人员践踏等也将会使施工区及周围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占地范围植被为白栎、火棘、芒萁等常见植物,未发现珍稀濒危植被分布,从植物种类来看,施工活动所破坏和影响的植物基本为常见种,分布范围广、生物量大,项目施工不会导致区域植被灭绝,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施工期设置材料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临时沉淀池设置在破碎筛分厂房西南侧沉淀池位置,不对植被进行破坏,主要受扬尘影响。在采用洒水降尘后对植被影响较小。项目采取的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有:①施工时应采取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各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施工区域进行,以免造成周围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和干扰动物的栖息环境。本项目尽可能的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施工,减少用地及植被破坏;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禁在规定的施工范围外砍伐树木;③施工期合理采用洒水降尘,降低粉尘对植被的影响。(3)对动物的影响 项目建设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等必然对动物生存的环境产生破坏,一些动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而不复存在,多种蛇类、鸟类及兽类的多种鼠类,因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而失去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被迫转移它处,使其生存空间受到压缩。由于影响区域内相似生境分布较广,项目施工对动物生境影响小。此外,动物在转移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伤害,致使种群数量减少,但这种影响范围有限,多局限于永久占地区,项目占地面积较小,不会对周围其他动物群造成大面积的影响。 工程建设中的人员车辆往来、施工占地、以及施工人员的频繁活动等严重地干扰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对一些动物产生威胁驱赶作用,特别是听觉和视觉灵敏的鸟类和一些兽类,因受这类影响而被迫从施工区逃离他处,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会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逐渐消除;施工人员的大量入驻可能出现捕食野生动物的不良风气,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及有效管理,可以避免此类影响。(4)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工业场地遗留了桑郎镇八合村岩燃砂石场的碎石,办公生活区为裸露地表,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施工机械扰动,植被受损,地表结皮被破坏,在大雨或大风情况下,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项目需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保措施,加强管理,文明规范施工;环评建议项目不在大风及雨季施工,随着施工工作开展,现场部分裸露地表硬化,水土流失影响随之减小。(5)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项目西南侧紧邻永久基本农田,施工期产生的粉尘来自周边土壤,属原有土壤中成分,不新增污染物进入土壤中,对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影响甚微。施工期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的影响,扬尘降落在农作物叶面上并吸收水分,成为深灰色的一层薄壳,降低叶面的光合作用,堵塞毛孔,阻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调湿和机体代谢功能,造成叶尖失水、干枯、落叶和减产。粉尘能破坏叶面表层的蜡质和表皮茸毛,使农作物生长减退。施工期粉尘采用洒水降尘的方式,并在施工区域边界处设置临时移动围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用作农肥,生产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后用于洒水降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多余土石方、建筑垃圾暂存在堆土场,施工期用于道路回填,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对永久基本农田影响较小。㈡运营期1.废气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开采废气项目开采工序为凿岩和爆破,凿岩和爆破时产生粉尘,同时爆破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有CO2、CO、NOx等。粉尘产生系数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1011石灰石石膏开采行业系数手册为1.42×10-2千克/吨·产品,项目生产规模为20万t/a,则开采产生的颗粒物为2.28t/a。项目开采时采用雾炮机洒水降尘,降尘率约为90%,则排放量约0.23t/a,为无组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参考《工程爆破中的灾害及其控制》,每吨炸药爆炸时大约产生NOx:14.6kg,CO:5.3kg。项目全年需炸药量为26t,则项目爆破NOx产生量为0.38t/a,CO产生量为0.14t/a,为无组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破碎、筛分及皮带运输粉尘爆破后的矿石采用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碎石经带式输送机传送至振动筛,破碎、筛分及皮带运输过程产生粉尘。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1011石灰石石膏开采行业系数手册:石灰石破碎过程颗粒物产污系数为 3.07×10-2千克/吨?产品,石灰石筛分过程颗粒物产污系数为0.40千克/吨?产品。本项目生产规模为20万吨,则破碎产生的颗粒物为6.14t/a、筛分产生的颗粒物为80t/a。皮带密闭运输产生粉尘较少,基本可以忽略,环评不进行量化。本项目破碎、筛分及皮带运输均在厂房内,破碎筛分系统及运输皮带密闭,在运输皮带进出口处设置喷淋设施,沉降后进入产品,按产生量的8%无组织排放在厂房内,无组织排放量为6.89t/a,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矿区内运输扬尘汽车在运输矿石及碎石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扬尘,环评要求运输车辆低速行驶,在场地出口处设置车轮清洗池,对运输车辆夹带的泥土进行清洗,进场道路洒水除尘,并定期清扫,外运车辆采取封闭运输,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4)装卸粉尘项目物料装卸包括矿石原料、剥离表土及破碎产品,年装卸量为*t、年装卸10552车次,装卸扬尘产生量为1.47t/a,利用开采平台雾炮机及堆料场喷淋设施洒水降尘,沉降在厂房、开采区及周边区域,为无组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5)堆料场粉尘矿山工业场地设有碎石堆料场1个(2000m2),在干燥多风气候条件下,堆料场因风蚀作用产生扬尘。堆料场起尘量约为0.17t/a,堆料场位于破碎筛分厂房内,在堆料场处设置喷淋设施,确保砂石粒料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产生粉尘大部分进入石料中,少量无组织排放沉降在厂房内,按产生量的8%计,约0.01t/a沉降在厂房内,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6)堆土场扬尘项目堆土场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理论计算起尘量为4.17t/a。项目堆土场采取洒水降尘的措施进行处理后,降尘率为80%,则堆土场逸散粉尘为0.834t/a,为无组织排放。堆土场采用帆布覆盖,基本无粉尘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7)食堂废气项目设有厨房,每天就餐人数12人。厨房拟设1个灶头,燃料为电,共设1个基准灶头,每个灶头的排风量为2000m3/h,厨房每天运行约4h,油烟产生浓度为1.375mg/m3,产生量为2.86kg/a,经抽油烟机抽排至厨房屋顶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8)开采机械废气和机动车尾气开采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汽油、柴油作能源,生产设备的运行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尾气主要含有NOx、CO等污染物。本项目设备和运输汽车少,运输量不大,外排尾气量小,且作业范围相对较大,周围扩散条件较好,机械尾气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轻微。2.废水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生活污水根据《用水定额》(DB52/T725-2019),员工用水按 80L/人?d 计算;则生活用水量为0.96m3/d(249.6m3/a),产污系数按0.8计,则项目生活污水量约为 0.77m3/d(199.68m3/a);食堂用水按20L/人?餐计,项目为所有员工提供一日三餐,则食堂用水量为0.72m3/d(187.2m3/a),产污系数按0.8计,则食堂废水量为0.58m3/d(149.76m3/a)。食堂废水经隔油池(1m3)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18m3),经收集沉淀后能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定期清掏用作农肥。(2)车辆清洗废水工业场地设立车辆进出口车轮清洗池,清洗池有少量废水产生(1.2m3/d),设置车轮清洗池(4m3),车轮清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车轮清洗,不外排。(3)淋溶水项目开采区面积较大,且开采时间较长,裸露地表在下雨季节会产生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为SS。项目最大暴雨日雨水量为1001m3/d,按15min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项目淋溶水量为10.43m3,设置2个沉淀池(单个容积15m3),淋溶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3.噪声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设备、爆破。设备多为移动、间断噪声源,运输车辆主要为线性、间断噪声源,爆破噪声为瞬时噪声源。项目采取的措施有:1)从声源上控制,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2)采用隔声降噪、减震及建筑隔声。项目空压机设置基础减振、隔声,空压机进气安装消声器等。对于振动大的设备(部件),应配备减振装置,部分设备位于厂房内;3)加强进出场车辆管理,场区内限速、禁止鸣笛,严禁夜间进出车辆鸣笛;4)加强设备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5)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控制爆破时间,禁止在午间12:00至14:00、夜间22:00至次日6:00爆破,将山石爆破偶发噪声的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6)本 (略) 进行,爆破前在周围设置告示,提醒周围居民,不要到项目周边活动;7)爆破时环评要求所有的人员都应撤离到300m的爆破警戒线外。4.振动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矿石开采过程中的爆破工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这些能量对岩石做功外,还可产生多种危害,如冲击波、振动等。项 (略) 进行爆破,因此本项目工 (略) 安排, (略) 制定的爆破方案进行工作。项目采取深孔爆破的方式,炸药用量少,为小范围爆破。项目周边760m范围内无居民点,爆破产生的振动基本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振动影响随爆破结束而消失。本项目严格控制炸药用量、规范开展爆破作业、控制爆破时间,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振动作业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可控。5.固体废物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项目预计年剥离表土5844t(2250m3),在堆土场单独设置一角进行表土堆放,后期用于绿化或复垦;项目剥采比为0.01,即1m3的矿石约需剥离0.01m3的土石,本项目设计规模为20万t/a,则年产生废弃土石2000m3(5195t),矿山共产生废弃土石约41560t,堆放在堆土场,用作回填绿化用土;项目沉淀池及车轮清洗池底泥为碎石和泥土,年产生约1t,底泥定期清掏,堆放在堆土场,后期用作回填绿化用土;项目破碎筛分厂房沉降的粉尘为6.99t/a,定期打扫,清运至堆土场,后期用作回填绿化用土;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6t/a,项目在厂区合理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生活垃圾,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隔油池处理食堂废水时会产生一定量油渣(0.1t/a),单独收集,委托取得餐厨垃圾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收运;项目厨余垃圾产生量为6kg/d(1.56t/a),单独收集,委托取得餐厨垃圾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收运。(2)危险废物项目设备检修时产生废机油,产生量约为0.0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其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和含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14-08 ,暂存在危废暂存间(2m2),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6.生态环境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工程占地的影响 项目对土地利用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永久性占用土地。项目开采将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影响土体结构,减弱原有地表的固土保水能力,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容易造成滑坡、崩塌;开采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对自然景观风貌造成一定影响。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是开采区,根据本项目使用林地审查意见的报告,本项目使用林地面积为2.3036hm2,按森林类别分为一般商品林,按林地类型分为用材林和能源林,按林地保护等级分为Ⅳ级保护林地,按调查因子中起源分为天然林,占地不涉及公益林,已办理使用林地手续。项目采取边开采边恢复的方式,退役后对开采区、工业场地和进场道路进行生态恢复,尽量恢复为原有土地利用类型。(2)对植物的影响 运营期主要是矿山开采和矿石、弃土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附近的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粉尘降落在植物叶面上并吸收水分,成为深灰色的一层薄壳,降低叶面的光合作用,堵塞毛孔,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调湿和机体代谢功能,造成叶尖失水、干枯、落叶和减产。粉尘能破坏叶面表层的蜡质和表皮茸毛,使植物生长减退;开采行为会对开采区植被造成破坏。项目建设可能破坏的植被多为该区域常见种类,不会减少项目所在区域内的植被类型,但会造成其数量的减少。此外,由于开采区植被数量和覆盖率下降,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项目实施后,所占土地上原有的地表植被将被破坏。为尽可能减小项目对地表植被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环评要求:开采过程中,加强管理,要采取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将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造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后的水保方案进行实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服务期满后,对开采区未恢复区域覆土绿化,对之前恢复不佳区域进行补种,使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通过采取以上生态恢复措施后,区域生态环境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对区域生物量的影响将会逐渐得到恢复。(3)对动物的影响本项目建设会对开采区内动物的分布及栖息地产生一些影响,造成鸟类迁巢、动物迁徙等,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宣传工作,其影响是可以控制的,且区域内动物多为周围常见物种,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会迁徙到适合生活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因此,项目建设对评价区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影响不大。(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项目占地4.625hm2,项目建设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考虑到本矿区区域内无珍稀动植物,项目区域外一定环境皆与本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相同,动物迁徙有合适的迁入地,植物可在采矿结束后进行移植和恢复,本项目开发区域范围较小,区域内人为活动稀少,矿区所占用土地类型多为林地,没有发现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植物,项目占地不会使物种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且项目对剥离表土进行暂存,原有植被洒落的种子在表土中,随着运营期生态修复的开展,原有植被种类逐步恢复,对当地区域内动植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影响较小。因此,开采区对周围环境生物多样性影响很小。(5)对景观的影响项目评价区域为较为常见的山区林地、灌草地景观,构成景观的要素为林地、草地,人工种植林等不同斑块。但各斑块或生态系统由于受项目建设的干扰,其稳定性会随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影响较大的是露天开采区,不仅地貌发生变化,景观影响显著,而且其生态功能也将丧失。本项目建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项目占地范围内原有的自然景观,例如:项目的实施对原地表形态、地层层序、植被等发生直接的破坏,随着采矿不断深入,原有林地会形成裸露岩石、边坡等一些人为的劣质景观,造成与周围自然景观的不相协调;堆土场、道路建成后,会对原有的景观进行分隔,造成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非连续性,对原有的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采用边开采边恢复的方式,待服务期满后,对开采区采坑进行回填,充分利用堆土场剩余土石方进行回填,并对开采形成的台阶利用剥离的表土对其进行覆土、植被恢复。随着植被的恢复,本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程度会有所降低,在可接受范围内。(6)水土流失影响 露天开采过程中,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剥离、地形改变、废土、石堆积等,都会扩大和增强土壤侵蚀的范围和强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影响。地表清除及压占地表植被的过程,均严重破坏原有地表植被,增大了地表的松散程度,降低了地表的抗蚀性,加大了水土流失强度。对采矿剥离土石造成大量松散岩土体的堆放,一旦暴雨季节来临,引发堆体滑坡、滑塌及泥石流的可能性大,对斜坡及冲沟下方、道路的危害程度大。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仅严重影响本身的安全,也会对项目周边的冲沟和洼地形成淤积,同时可能对下游农作物造成损失。项目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后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影响可控。(7)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项目西南侧紧邻永久基本农田,运行期矿山开采及石料加工主要产生的粉尘,粉尘属原有土壤中成分,不新增污染物进入土壤中,对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影响甚微。运营期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的影响,扬尘降落在农作物叶面上并吸收水分,成为深灰色的一层薄壳,降低叶面的光合作用,堵塞毛孔,阻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调湿和机体代谢功能,造成叶尖失水、干枯、落叶和减产。粉尘能破坏叶面表层的蜡质和表皮茸毛,使农作物生长减退。开采、运输粉尘采用洒水降尘的方式,破碎筛分、堆料场粉尘沉降在厂房内,并在临近基本农田侧设置围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淋溶水经多级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车轮清洗废水经车轮清洗池沉淀后循环利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附近村寨生活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多余土石方、粉尘暂存在堆土场,用于开采平台及采空区覆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对永久基本农田影响较小。(8)项目采取的生态环境减缓措施①环评建议项目按开采进度进行开采区植被清除工作,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尽量减少清除面积,禁止大面积清除使地表长期裸露;②严格按项目开采方案进行开采,禁止越界开采,减少植被的破坏;③按照项目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方案(三合一)的相关要求,进行“边开采,边恢复”;④开采区应做好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层及时运至堆土场妥善堆存,堆土场设置围墙及排水沟,以降低水土流失;⑤开采区及工业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上宽0.5m、下宽0.4m、深0.45m,截面为梯形,疏排大气降水。开采区内大气降水经沉淀后用于防尘洒水;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动植物保护意识;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严禁偷猎、捕杀野生动物;⑧夜间不进行作业,尽量不使用发电设备,不影响动物的休息;⑨优选低噪声设备,避免对周围声环境造成影响;⑩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后的水保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实施,进行景观营造。

"XMGK":"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位于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牛寨,总占地面积为46250m2,于2021年6月取得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为0.036km2,开采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规模为20万t/a,开采标高为+906.0m~+810.0m,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有效期为2021年6月至2031年6月。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8.16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2.54%。

公示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联系电话: 0859-* 传真: 0859-* 通讯地址: 黔 (略) 沙井街财富广场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 邮编: *

建设地点: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贵州 (略)

项目名称:望谟县桑郎镇八合村岩然坡 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

标签: 岩矿 开采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