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关于《贵阳市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关于《贵阳市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2023年08月15日   贵州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日, (略) 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组织召开了《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会议,审查方式为专家现场检查+出具函审意见,验收小组由验收报告编制单位(贵 (略) ),环评编制单位(贵阳 (略) )、运营单位及验收单位( (略) 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环境监测单位(贵州聚信 (略) )及特邀3名专家( (略) 赖炯萍、 (略) 杨显辉、贵州 (略) 张鹤馨)组成。验收小组现场查看并核实了本项目建设运营期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等规定,现将项目环保执行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日至**日。公示期间,本项目相关单位将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反映问题,并对公众反映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作为项目配套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验收依据之一。

一、项目基本情况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略) 南明区内,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太慈大沟:

①外源截污:于太慈大沟延伸段起点至新发装饰城段沟内两侧新建管径DN600截污管,长约4600m。

②内源治理: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淤进行沟管内淤泥清掏。

③内衬处理:对太慈大沟内壁作内衬处理,大约处理35000m2

④沟口改造:在沟口排口位置新建步道桥,桥下作为排水通道。

⑤辅助治理:支沟排口污水错接整改约3处,道路管网错接整改约30处,管道清淤约 2000m。

(2)袜厂大沟:

①外源截污:于袜厂大沟延伸段沟内新建 DN300 污水管,长度 800m,收集沿线污水进入贵棉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源头新建引流槽10m。

②内源治理: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淤进行管道内部淤泥清淤处理。

③内衬处理:对袜厂大沟内壁作内衬处理,大约处理6400m2

④辅助治理:支沟排口污水错接整改约12 处。

(3)市东大沟:

①外源截污:新建DN300 污水管225m;沟内设置漏斗收集、沟外设置截流井三座进行末端截流。

②内源治理: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淤进行管道内部淤泥清淤处理。沟口改造:在沟口排口位置新建步道桥,桥下作为排水通道。

③支沟治理:改造工程量污水错接整改10处,管线疏通约2.0km ;污水管进行清掏检测4210m ,修复管道1160m。
本项目已取得南明区发改局关于《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立项的批复(南发改项字〔2020〕152号,并于2020年9月委托贵阳 (略) 编制《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略) 生态环境局《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的函》。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 (2019年版)》,项目不属于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

二、项目变动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对比《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对《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筑环表【2020】318号”、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2020.12.13),项目未发生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施工期

①废水:

根据现场核实,项目产生的废水与环评中一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依托周边公共设施进行如厕和洗手。

疏干基坑尾排水:在河道水体疏干过程中,为进一步疏干水体,需要在排水口设置疏干基坑,并对基坑尾水进行强制抽排,为了减少对下游水体的影响,这部分的废水由环卫部门外运至新庄污泥处置中心进行处理。

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施工单位对较为集中、水量较大的废水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收集,并设置废水沉淀池进行处理,当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 8978-1999)及其修改单“环【1999】285 号”三级标准后,就近排 (略) 污水管网。

淤泥干化渗滤液:本项目淤泥就近选择开阔地带进行干化,干化过程中产 生的污水由环卫部门外运至新庄污泥处置中心进行处理;脱水后的淤 (略) 乌当区下坝乡谷定村汤家寨小冲沙坡弃土场进行处理,该倒土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黑臭水体清淤底泥处置的通知》(筑黑臭水体整治办通(2019)(10号)确定为黑臭水体清淤底泥的处置场地。

②废气:

本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机器的燃油废气、清淤过程产生的恶臭、建材装卸、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和汽车尾气等。

(1) 扬尘

根据现场调查核实: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方开挖、物料运输以及物料装卸、堆放等过程;道路扬尘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往来过程。项目施工期设置围挡、定期洒水、覆盖防尘网、运输车辆篷布遮盖、设置洗车平台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符合《 (略) 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要求。

(2) 车辆和施工机械废气

根据现场调查核实,本项目施工为线状分布,各施工线施工的机械及运输车辆较小,尾气的排放量也较小,且项目选用先进施工机械、加强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少使用燃油设备等措施,施工期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淤泥恶臭

根据核实,本项目工程施工在冬季枯水季节进行,冬季气温较低,细菌活性较低,淤泥及漂浮物转移时产生的恶臭污染相对较低,本项目施工时采取设置施工挡墙,尽量减少施工扰动,以减轻恶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项目对装载机车斗进行加盖封闭,装载机卸湿污泥时有员工进行现场指挥,防止湿污泥在料斗外洒落。对于少量洒落在料斗附近的湿污泥,立即人工清除。

③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使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施工机械主要为推土机 、挖掘机等,根据核实:本项目施工期设置声障墙,并采用低噪声机械、对施工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进行基础减震处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午休夜间施工、合理布局、加强设备维修等降噪措施。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施工点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的要求。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项目施工时在12:00~14:00和22:00~06:00期间不施工,且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使动力机械设备均匀地使用。

(2) 针对施工场地距离当地居民较近的,项目施工时在声源与敏感点之间设立屏障,待前一施工段结束后移动到下一施工段,夜间不施工。

(3) 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加强管理,运输车辆所经过的道路禁止鸣笛。

(4)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各种大型设备设专人定时检查、维修和保养。

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厂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且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受影响的环境要素会恢复到现状水平。

④固体废物 :

根据调查核实:施工期产生的挖方,均全部回填,无弃方,针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开挖土方暂存在项目管线施工用地范围内,不随意堆放;堆弃物形成坡面,使用稻草进行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施工垃圾除部分用于回收,剩余部分堆放达一定量时应及时外运,运输车辆按规定时间和线路运输建筑垃圾;本项目清掏后的淤泥就近选择开阔地带建设底泥干化场地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淤 (略) 乌当区下坝乡谷定村汤家寨小冲沙坡弃土场进行处理,该倒土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黑臭水体清淤底泥处置的通知》(筑黑臭水体整治办通(2019)(10号)确定为黑臭水体清淤底泥的处置场地。

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

⑤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

根据现场勘查核实,本项目主要的水生生态为南明河,其余均是大沟。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建设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省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敏感区,且项目 (略) 生态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项目施工期严格控制划定的施工界限,控制施工作业带,不随意扩大施工范围,合理规划土石方堆置场地,远离水体,并对其进行覆盖,并在周围设围挡物,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及清运,减少下雨天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工程开挖造成的取土坑和回填好的坑,及时压实整平,场地恢复其原有植被,并植草种树扩大绿化面积;管线的走向和位置避开地形复杂、地质不利的地段。

现场勘查核实,项目在完工后及时恢复土地复垦及河道的绿化。 临时用地选用在景观绿化带中,且尽量减少临时用地的设置。在施工后期和营运初期,按环评要求实施施工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对河道沿岸、河堤植被进行了建设,增加了绿地面积,以补偿由于项目建成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在施工场地周边根据地势和治理范围布设临时截、排水沟以及沉砂池,使水体能够重力自流进入管网。在施工厂区进行了围挡,合理有序的堆放施工材料,轻拿轻放,雨污水经临时排水沟收集后排放管网,每天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对堆料场进行了遮挡,防止雨水冲刷而被清除。

水生生态影响主要是清淤过程对水体和底泥的扰动造成悬浮物浓度增高以及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对河内水生生态的影响,此外沟渠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河流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但清淤后新生界而层为较清洁的底泥层,长远来讲,将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这些生物多是由于河流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清除掉大部分这些生物可对河流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河道整治的结束,污水水质得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境将重新得到恢复和改善。且本项目主要的水生生态为南明河,其余均是大沟。

因此,整治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时可以接受的。

(2)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不存在明显水环境污染源、大气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固体废物。整治工程完成后,项目无相关产排污工程,废水主要是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其经项目敷设的集污管道运送 (略) 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新庄污水处理厂、太慈污水处理厂。

项目营运期主要产生的污染为恶臭,在主要臭气发生源周围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如夹竹桃、棕润等。厂界四周种植抗污能力综合值较大的乔木,如榕树、芒果、麻谏、女贞等,即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减少恶臭。

3、运行期影响调查结论:

本项目营运期不存在明显水环境污染源、大气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固体废物。整治工程完成后,项目无相关产排污工程,废水主要是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其经项目敷设的集污管道运送 (略) 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新庄污水处理厂、贵棉污水处理厂、虹桥污水处理厂。

项目营运期主要产生的污染为恶臭,在主要臭气发生源周围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如夹竹桃、棕润等。厂界四周种植抗污能力综合值较大的乔木,如榕树、芒果、麻谏、女贞等,即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减少恶臭。

四、整改内容

五、整改落实

六、验收结论

(1)生态环境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及影响调查

根据现场勘查核实,本项目主要的水生生态为南明河河,其余均是大沟。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建设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省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敏感区,且项目 (略) 生态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项目施工期严格控制划定的施工界限,控制施工作业带,不随意扩大施工范围,合理规划土石方堆置场地,远离水体,并对其进行覆盖,并在周围设围挡物,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及清运,减少下雨天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工程开挖造成的取土坑和回填好的坑,及时压实整平,场地恢复其原有植被,并植草种树扩大绿化面积;管线的走向和位置避开地形复杂、地质不利的地段。

现场勘查核实,项目在完工后及时恢复土地复垦及河道的绿化。 临时用地选用在景观绿化带中,且尽量减少临时用地的设置。在施工后期和营运初期,按环评要求实施施工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对河道沿岸、河堤植被进行了建设,增加了绿地面积,以补偿由于项目建成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失。施工单位进场后,立即在施工场地周边根据地势和治理范围布设临时截、排水沟以及沉砂池,使水体能够重力自流进入管网。在施工厂区进行了围挡,合理有序的堆放施工材料,轻拿轻放,雨污水经临时排水沟收集后排放管网,每天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对堆料场进行了遮挡,防止雨水冲刷而被清除。

水生生态影响主要是清淤过程对水体和底泥的扰动造成悬浮物浓度增高以及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对河内水生生态的影响,此外沟渠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河流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但清淤后新生界而层为较清洁的底泥层,长远来讲,将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这些生物多是由于河流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清除掉大部分这些生物可对河流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河道整治的结束,污水水质得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境将重新得到恢复和改善。且本项目主要的水生生态为南明河,其余均是大沟。

因此,整治工程对水生生态影响时可以接受的。

(2)大气环境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及影响调查

本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机器的燃油废气、清淤过程产生的恶臭、建材装卸、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和汽车尾气等。

(1) 扬尘

根据现场调查核实: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方开挖、物料运输以及物料装卸、堆放等过程;道路扬尘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往来过程。项目施工期设置围挡、定期洒水、覆盖防尘网、运输车辆篷布遮盖、设置洗车平台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符合《 (略) 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要求。

(2) 车辆和施工机械废气

根据现场调查核实,本项目施工为线状分布,各施工线施工的机械及运输车辆较小,尾气的排放量也较小,且项目选用先进施工机械、加强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少使用燃油设备等措施,施工期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淤泥恶臭

根据核实,本项目工程施工在冬季枯水季节进行,冬季气温较低,细菌活性较低,淤泥及漂浮物转移时产生的恶臭污染相对较低,本项目施工时采取设置施工挡墙,尽量减少施工扰动,以减轻恶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项目对装载机车斗进行加盖封闭,装载机卸湿污泥时有员工进行现场指挥,防止湿污泥在料斗外洒落。对于少量洒落在料斗附近的湿污泥,立即人工清除。

(3)水环境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及影响调查

根据现场核实,项目产生的废水与环评中一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依托周边公共设施进行如厕和洗手。

疏干基坑尾排水:在河道水体疏干过程中,为进一步疏干水体,需要在排水口设置疏干基坑,并对基坑尾水进行强制抽排,为了减少对下游水体的影响,这部分的废水由环卫部门外运至新庄污泥处置中心进行处理。

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施工单位对较为集中、水量较大的废水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收集,并设置废水沉淀池进行处理,当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 8978-1999)及其修改单“环【1999】285 号”三级标准后,就近排 (略) 污水管网。

淤泥干化渗滤液:本项目淤泥就近选择开阔地带进行干化,干化过程中产 生的污水由环卫部门外运至新庄污泥处置中心进行处理;脱水后的淤 (略) 乌当区下坝乡谷定村汤家寨小冲沙坡弃土场进行处理(相关协议见附件4),该倒土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黑臭水体清淤底泥处置的通知》(筑黑臭水体整治办通(2019)(10号)(见附件5)确定为黑臭水体清淤底泥的处置场地。

(4)声环境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及影响调查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使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施工机械主要为推土机 、挖掘机等,根据核实:本项目施工期设置声障墙,并采用低噪声机械、对施工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进行基础减震处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午休夜间施工、合理布局、加强设备维修等降噪措施。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施工点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的要求。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项目施工时在12:00~14:00和22:00~06:00期间不施工,且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使动力机械设备均匀地使用。

(2) 针对施工场地距离当地居民较近的,项目施工时在声源与敏感点之间设立屏障,待前一施工段结束后移动到下一施工段,夜间不施工。

(3) 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加强管理,运输车辆所经过的道路禁止鸣笛。

(4)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各种大型设备设专人定时检查、维修和保养。

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厂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且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受影响的环境要素会恢复到现状水平。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根据调查核实:施工期产生的挖方,均全部回填,无弃方,针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开挖土方暂存在项目管线施工用地范围内,不随意堆放;堆弃物形成坡面,使用稻草进行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施工垃圾除部分用于回收,剩余部分堆放达一定量时应及时外运,运输车辆按规定时间和线路运输建筑垃圾;本项目清掏后的淤泥就近选择开阔地带建设底泥干化场地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淤 (略) 乌当区下坝乡谷定村汤家寨小冲沙坡弃土场进行处理(相关协议见附件4),该倒土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略) 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黑臭水体清淤底泥处置的通知》(筑黑臭水体整治办通(2019)(10号)(见附件5)确定为黑臭水体清淤底泥的处置场地。

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

3、运行期影响调查结论:

本项目营运期不存在明显水环境污染源、大气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固体废物。整治工程完成后,项目无相关产排污工程,废水主要是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其经项目敷设的集污管道运送 (略) 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新庄污水处理厂、贵棉污水处理厂、虹桥污水处理厂。

项目营运期主要产生的污染为恶臭,在主要臭气发生源周围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如夹竹桃、棕润等。厂界四周种植抗污能力综合值较大的乔木,如榕树、芒果、麻谏、女贞等,即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减少恶臭。

根据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和现场检查,项目环保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所规定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达到竣工环保验收要求。验收组经认真讨论,一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竣工验收条件,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正式投入运行。

本次公示将验收报告全本、专家意见和修改清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

七、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一、建设单位、运营单位、验收单位

单位名称: (略) 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

地址: (略) 南明区箭道南巷 6 号

联系人:吴俊瑶

联系电话:*

二、验收报告编制

单位名称:贵 (略)

通讯地址: (略) 南明区遵义路万象国际A座18楼6号

联系人:刘慧星

联系电话:*

三、环境监测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聚信 (略)

通讯地址: (略) 观山湖区*航物流园10栋6楼

联系人:贾大娜

联系电话:*

附件:

附件1: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附件2: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附件3:审—*+ (略) 南明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地表水+(2)(正本)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