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2023年11月29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2023年11月29日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

2023年11月29日   江苏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至**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15-*,传真:0515-*,E-MAIL:*@*63.com;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复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连申线黄响河至淮河入海水道段航道整治工程

响水县、滨海县

(略) 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华设 (略)

该工程按Ⅱ级航道标准建设,起于通榆河与黄响河交汇处,经废黄河地涵、大套船闸,终于通榆河与淮河入海水道交汇处,全长33.947公里,其中涉及响水县通榆河洪圩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滨海县通榆河东坎应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共计3.307公里航道不纳入本次整治范围内,航道整治总里程30.640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航道工程(护岸、疏浚)、新建大套二线船闸工程、桥梁工程、废黄河地涵改造以及附属配套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一)严格按照《报告书》确定的地点、性质、规模进行建设。施工期应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手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做到规范施工、文明施工。

(二)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施工期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复绿等生态恢复措施,淤泥干化场淤泥应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临时用地的复耕用土和沿线其他交通项目回填用土。严格执行《 (略) 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略) 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 (略) 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严禁向生态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内倾倒、排放废渣、生活垃圾、污水及其他废弃物。

(三)强化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涉水施工范围,施工期严禁各类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施工前主动与相关水厂进行对接,加强施工期水质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施工对取水口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饮用水安全。严格落实《关于印发防范清淤疏浚工程对水质影响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1〕185号)相关要求,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省考断面水质保障应对方案,不得对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洪圩、堆根2处考核断面水质产生影响。施工营地租用工程沿线现有村庄,生活污水进入当地系统。施工船舶生活污水、船舶含油废水和垃圾根据海事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收集后妥善处置,不得直接排入通榆河、废黄河中。运营期大套船闸闸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远调站生活污水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在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航道两侧设置警示牌,过往船舶在进入该区域时应谨慎航行。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在保护目标附近施工应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减小因机械磨损或设备故障而增加的噪声。在居民区等声环境保护目标附近禁止夜间从事高噪声施工作业和物料运输,防止噪声扰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加强对船舶的运行管理,对航道沿线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场地设置施工围挡,加强施工区管理,施工现场加强清扫和洒水,砂石堆场做好防尘措施。合理确定堆土场、淤泥干化场、航道沿线物料堆场与居民点的控制距离,施工所用沥青外购,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封闭作业。加强淤泥干化场恶臭污染控制措施,场界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大套船闸食堂应采用清洁能源,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六)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环保管理要求,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实现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你单位应依法依规做好弃土安全回用处置工作,施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需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并妥善处置。淤泥干化场应采取防渗措施,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七)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航道和船舶管理,避免发生碰撞等引发环境污染。建立规范、高效的应急防控体系和制度,加强与当地政府、海事部门和相关取水单位的应急联动,制定并完善项目应急预案。落实船舶溢油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该工程共涉及改建桥梁6座,均一跨过河,不设置水中桥墩,除大套船闸闸桥(主线桥、检修桥)桥面径流经收集后接入当地雨水管网,其余5座桥梁均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隔油沉淀池和事故池。

(八)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

(九)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该项目建成后须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将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竣工环保验收内容。

(十)在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公众的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回应和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已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标签: 建设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