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文山分局拟对江山文和柏尚酒店周边市政道路等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文山分局拟对江山文和柏尚酒店周边市政道路等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的公示

2024年01月08日   云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江山文和柏 (略) 政道路等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将异议书面材料送达我局。逾期无人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我局将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决定。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6—*

通信地址: (略) 西山路167号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文山分局

**日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环评类别

环评编制单位

项目总投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环评审查情况

备注

江山文和柏 (略) 政道路建设项目

(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略) (略) 城区

新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 (略)

总投资386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0.69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江山文和柏 (略) 政道路,长度880.767m,永久占地35230.69m2,配套管网工程8810m。

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围挡

①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围挡材料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

②围墙外立面有破损的要立即更换或者修复,保持围板立面的整洁清爽。

③基坑围挡严格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道路扬尘防治措施

①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对主要作业区、行车区进行硬化。地面硬化形式包括混凝土路面、钢板路面、预制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砖路等。

②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用蓬布遮盖,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对不慎洒落地面的建筑材料,应及时进行清理。

③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车,定期定时洒水,降低粉尘产生量,运输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④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应进行洒水抑尘。对离开施工道路的运输车,应进行轮胎冲洗后放行,尽量减少将土、泥、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⑤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卡车在施工场地的车速10km/h,其他区域30km/h。

3)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①在施工时,路基应及时分层压实,并定期进行洒水降尘。

②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土方开挖阶段在基坑周边安排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降尘。

③积沙路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大风天应停止施工作业或增加洒水频次,避免扬尘产生。

4)堆场扬尘防治措施

①粉性施工材料集中堆放并使用篷布覆盖。

②施工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加盖篷布或其他防止洒落措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洒落。

③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扬尘对施工便道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建筑土方开挖后应当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对裸露的砂土可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或料斗封闭。

5)沥青封层摊铺废气防治措施

①项目区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均向沥青搅拌站统一外购。

②铺浇沥青封层时,应避开风向针对附近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时段,选择居民大多外出上班或劳作、家中人较少的时段进行施工,或采取路段临时封闭等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车辆尾气防治措施

①工程车辆必须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才能上路行驶;

②燃油机械应选择绿色环保型号,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③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运输过程禁止超载,运输线路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施工期间对当地的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只要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将不再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施工期经借用周边厕所处理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不外排。

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开挖、回填土方等施工作业应避免在雨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

②在施工场地建立沉砂池以收集冲洗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水,经沉砂池预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防尘,严禁直接排出。

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机械和设备维修不在本项目内进行。

④施工期产生大量堆土、弃土等堆放应远离地面水体,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除。

⑤施工结束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砂池、泥浆固化场等设施覆土掩埋。

3)地表径流污水防治措施

①为了减少降雨和地表径流对路基的冲刷,确保路面排水畅通,路基不受水浸,应做好施工期排水措施。雨水及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汇入沉砂池处理后排放。

②施工材料堆放应有防雨水冲刷措施,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不得乱堆乱放,禁止倾倒在水体附近,及时清运至规定地点或按规定处理。

施工期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上述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做好预防大雨、暴雨的应急预案。在落实上述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噪声

①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入场施工,从源头上降低施工噪声。

②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车辆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且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③对强噪声设备采取一定的隔声、减振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相对固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等,应选择有隔声并远离环境保护目标的地方安置,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以减小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提前三天将施工计划告知作业区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住户,争取其理解及支持,同时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经其同意后方可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⑤合理安排工期,加强对施工场地的设备管理,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采取诸如分段浇筑等方式,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高噪声、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快速施工,施工作业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进行,以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休息。

2)车辆噪声

在进行物料运输、废土石转运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禁止在夜间进行,途径敏感点时应减速、禁鸣,以减少对附近居民住宅的影响,施工场地地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3)振动

选用低振动设备,减小振动的产生;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路基压实、整型碾压等施工时间,禁止在人群休息时间进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固废

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和建设垃圾。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有限用于项目区低洼处回填,回填剩余 (略) 管理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置。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路面材料由路面施工点随时分类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建材包装材料经分类收集,实现综合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2)生活垃圾

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并定期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处置点。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生态资源保护

①植物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设计、尽量缩小用地规模。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施工队*组织和管理,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文明施工,不强砍林灌草丛和果树作物,降低植被损害。建设单位要做好路基等开挖地段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落实水土保持保护措施。绿化栽植当地植物,严禁使用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的外来种。

②动物保护措施

工程沿线未发现受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但也必须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文明施工,减少施工人员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遇到常见的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一般野生动物捕杀。

③生态景观保护方案

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当地地形条件、景观控制点、保护对象、风景资源等,选择合适当地特色的颜色和特性的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美学、提升文化品味,使得建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冲击减至最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将道路融合到周边景观中,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树木、花草等把公路对视觉的影响减小,突出自然美,提高自然景观的价值和增进道路的吸引力。

2)水土流水防治措施

①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施工前期应重点做好排水、拦挡等临时措施。

②落实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在暴雨和强降雨条件下进行土建施工作业;施工后期及时跟进水土流失永久防治措施,以免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

③施工前应先修建截水沟再进行路基施工,尽可能减小坡面径流冲刷程度;路基边坡成形后,应及时布设路面绿化措施,以免地表裸露时间过长,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护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沥青路面施工和检修时使用商品沥青砼,避免在临近环境保护目标有影响的风向和时段施工。

2)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绿化、利用植物来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或洒水抑尘。

3)相关单位落实与汽车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防治措施、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道路路面雨水径流。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 (略) 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2)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设施;做好路面维护保养措施,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加强路面绿化管理及养护。

3)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

4)环卫部门须做好路面清洁工作,防止生活垃圾随降水进入雨水排水沟,进而排入附近河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选用低噪声的路面结构及材料,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利用植被降低车辆噪声,设置限速标志,严格按道路规划控制车速。

3)加强道路的维护保养,发现坑洼不平路面及时维护,降低车辆行驶噪声。

4)限制高噪声型号车辆进入,避免堵塞,减少刹车、起动的次数,从而降低由起动、刹车引起的噪声。

5)敏感点周边附近路段设置禁鸣标识、减速带,加强道路运行交通管理。(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丢弃的饮料袋、易拉罐、树叶等,城市环卫、路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工作,清理的固体废物及时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必须担负生态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管理责任,依法补偿征地费用。

2)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资,并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完成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工程选择适宜的本土物种,适时对工程区内外空地、裸露地、空隙地、绿化用地进行植树种草,并加强管理和养护。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在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对申报危险品运输的车辆的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运证及危险品行车单实施检查,必要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手续不全的车辆禁止上路,并在车上安装危险品运输标志。

2)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实行全程监控,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高速行驶。

3)风暴、大雾天气禁止运输危险品车辆上路。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通过专家技术评审。


2

文山海哲 (略) 危险废物收集试点技改项目

文山海哲 (略)

(略) (略) 新平街道高末社区马厂居民小组乌凹塘

扩建、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 (略)

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6万元

在现有“回收废矿物油(HW08)暂存、转运建设项目”用地范围的基础上建设相关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增加HW08、HW09、HW12、HW29、HW34、HW35、HW36、HW46、HW49、HW50危废收集类别,最终形成年收集、转运危险废物5000吨规模。

施工期:

一、废气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场地的扬尘及燃油机械尾气。

(1)施工期粉尘

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本项目在施工期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根据住建部《关于 (略) 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有关要求,建筑单位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现场封闭管理百分之百

施工现场硬质围挡应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工地不低于1.8m,做到坚固、平稳、整洁、美观。在建工程外立面应用安全网实现全封闭围护。

2)场区道路硬化百分之百

主要通道、进出道路、加工区及办公生活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3)渣土物料蓬盖百分之百

施工现场内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要篷盖。

4)洒水清扫保洁百分之百

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卫生保洁,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二次洒水降尘,遇到干旱和大风天气时,应增加洒水降尘次数,确保无浮土扬尘。开挖、回填等土方作业时,要辅以洒水压尘等措施。工程竣工后,施工现场的临设、围挡、垃圾等必须及时清理完毕,清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5)物料封闭运输百分之百

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渣土应采取封闭搬运、存储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防尘措施。严禁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禁止无牌无证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6)出入车辆清洗百分之百

项目进出口设置有一个洗车池,运输车辆进出厂通过洗车池时,洗车池里的水对车辆轮胎清洗,洗车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施工扬尘对较近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会随之消除。

(2)施工期燃油机械尾气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作业产生的尾气,主要含有NOx、CO等,由于这部分污染物排放强度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项目地势平坦,有利于废气稀释、扩散,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机械布局,可有效的降低施工燃油机械尾气对较近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会随之消除。

(3)防渗、防腐废气

项目在进行防渗、防腐、防漏处理时使用的材料及涂料会所产生少量的废气、异味,项目所用材料涂料采用符合国家相关绿色环保标准的产品,合理安排喷涂作业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涂料异味,并做好通排风工作,采取适当措施后,防渗防腐改造期间废气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二、废水

(1)施工生活污水

施工人数平均5人/d,施工时间约90天,施工人员不在场区内食宿,施工期工人依托现有项目水冲厕。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洗手废水和冲厕废水,用水量以15L/人·d计,则施工人员用水量为0.075m3/d,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6.75m3。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预计为0.06m3/d,施工期生活污水总量为5.4m3。施工人员产生的污水量较小,经原有项目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周边农户拉运用作周边农田肥料。

(2)施工废水

本项目在原有项目内进行改造,施工期包括新建仓库、建设隔间和围堰、安装油罐、扩建应急池、建设相应环保设施。清洗施工工具会产生废水,此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期抑尘,不外排。

三、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及建筑施工噪声,噪声具有间歇性且持续时间较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为减缓施工噪声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如下措施:

①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应尽量避免在施工现场的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造成局部声级过高。

②施工方应对物件装卸、搬运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③施工方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昼间12:00~2:00、夜间22:00~7:00施工)。

④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

四、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仓库的建设、油罐的安装、废弃建筑材料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为水泥凝结废渣、废弃建材等,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运至住建部门指定地点堆存;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人均0.2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kg/d,则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9t,统一收集后并入原有项目生活垃圾一同清运处置。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次项目建设在原址上进行,不增加建设用地,周边无生态保护区、名胜古迹,周边已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城镇化程度较高;本项目在原有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施工期较短,施工量较小,项目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

1、废气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厂界外500m范围内未分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拟在各储油罐呼吸阀处连接管道(大管套小管)对小呼吸废气、HW09、HW29、HW46暂存隔间废气进行收集,收集后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本项目拟将废酸存放区设置为微负压状态,废气经收集后由一套酸雾吸收装置+活性炭吸附处理,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通过分析,DA001排气筒中非*烷总烃,DA002排气筒中硫酸雾、氯化氢、氮氧化物均能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因此该项目对整个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当地大气环境功能现状。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委托周边的村民清掏,作为周边旱地的肥料。综上所述,项目可实现废水零排放,运营期对周围水环境无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周边的水环境功能。

3、噪声

项目实行一班制,每班8小时,集气风机运行24小时。项目运营期间,噪声来源于破碎机、打包机、输油泵、风机等设备,噪声源均分布于封闭式仓库内,且产噪设备同时运行的可能性不大,通过厂房隔声、基础减震、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东、南、西、北侧贡献值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且厂界周围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项目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在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只要采取环评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后,均可做到厂界达标排放。项目区生产噪声不会改变声环境功能,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废

(1)生活垃圾

本次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由现有项目厂区内进行调配。据调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kg/d,1.2t/a,依托原有生活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化粪池污泥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化粪池污泥(约0.2t/a)同生活污水一起定期委托周边村民清掏用作农田肥料。

(3)过滤吸附介质(棉纱和消防沙等)

本项目在装卸车、危废暂存过程中会有少量废液滴落在地面上,采用棉纱或者消防沙对滴落物进行清理,废棉纱及消防沙属于“HW49其他废物、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0.02t/a,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同本项目危废一同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4)滴漏液

本项目在危险废物储存过程中,半固态、液态物如发生滴漏,会产生滴漏液,滴漏液将流入导流沟,进入导流槽,最终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同本项目危废一同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滴漏液属于“HW49其他废物、900-042-49、环境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沾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废物”,根据建设方提供,滴漏液产生量以0.1t/a计。

(5)废劳保品

员工日常操作过程中劳保品会沾染上液态危废,项目定期对员工劳保品(日常工作防护用品、废拖把、废抹布等)进行更换,废劳保品属于“HW49其他废物、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约0.01t/a,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同本项目危废一同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6)罐底污泥

项目罐装物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罐底污泥,罐底污泥产生量约为0.8t/a,每次灌装前,通过对罐底污泥进行搅拌后使之和罐装物质混合在一起后由罐车运输至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其中重复合齿轮油(HW08-900-214-08)过滤池过滤后产生的污泥使用专用密闭容器装盛后与本项目危废一同委托清运处置。

(7)废活性炭

本项目设置一套“单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有机废气,活性炭越接近饱和时的吸附效率越低,为确保活性炭稳定达到一定吸附效率,在活性炭饱和前就要进行更换。本项目废活性炭产生量约为0.61t/a。本项目活性炭吸附装置设计装填量为0.2t,更换频率为3次/年,更换出来的废活性炭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HW49其他废物”中非特定行业中废物代码为900-039-49,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相关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8)初期雨水池污泥

项目区周边建设有雨水沟,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沟收集至初期雨水池内,初期雨水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后期雨水排至周边雨水沟渠。初期雨水池池污泥产生量约为0.05t/a,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清掏后清运处置。。

综上所述, (略) (略) 新平街道高末社区马厂居民小组乌凹塘,实际占地总面积666.7m2,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平面布置合理。项目选址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运营期废水仅生活污水,废水、废气、噪声、固废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处置后,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项目区及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且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通过分析,项目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有效、可行。在认真落实环评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保证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下,项目建设不会降低和改变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通过专家技术评审。


2

(略) 城南开发片 (略) (略) 政道路建设项目

(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略) 城南开发片区

新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 (略)

总投资16433.2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13.46万元

项目建设内 (略) 场20m路、规划学校25m路、 (略) 场16m路和规划学校16m路共4条道路,长度共计1833.418m,永久占地约58667.627m2。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包括规划学校25m路和规划学校16m路的建设,二期工 (略) 场20 (略) 场16m路的建设。

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围挡

①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围挡材料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

②围墙外立面有破损的要立即更换或者修复,保持围板立面的整洁清爽。

③基坑围挡严格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道路扬尘防治措施

①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对主要作业区、行车区进行硬化。地面硬化形式包括混凝土路面、钢板路面、预制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砖路等。

②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用蓬布遮盖,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对不慎洒落地面的建筑材料,应及时进行清理。

③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车,定期定时洒水,降低粉尘产生量,运输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④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应进行洒水抑尘。对离开施工道路的运输车,应进行轮胎冲洗后放行,尽量减少将土、泥、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⑤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卡车在施工场地的车速10km/h,其他区域30km/h。

3)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①在施工时,路基应及时分层压实,并定期进行洒水降尘。

②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土方开挖阶段在基坑周边安排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降尘。

③积沙路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大风天应停止施工作业或增加洒水频次,避免扬尘产生。

4)堆场扬尘防治措施

①粉性施工材料集中堆放并使用篷布覆盖。

②施工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加盖篷布或其他防止洒落措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洒落。

③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扬尘对施工便道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建筑土方开挖后应当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对裸露的砂土可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或料斗封闭。

5)沥青封层摊铺废气防治措施

①项目区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均向沥青搅拌站统一外购。

②铺浇沥青封层时,应避开风向针对附近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时段,选择居民大多外出上班或劳作、家中人较少的时段进行施工,或采取路段临时封闭等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车辆尾气防治措施

①工程车辆必须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才能上路行驶;

②燃油机械应选择绿色环保型号,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③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运输过程禁止超载,运输线路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施工期间对当地的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只要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将不再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施工期较清洁部分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周边居民清掏作农肥。

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开挖、回填土方等施工作业应避免在雨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

②在沿路基边坡底部以及临时设施区四周设置排水沟,在施工场地运输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池,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洗车废水经排水沟排入临时沉砂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防尘,严禁直接排出。

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机械和设备维修不在本项目内进行。

④施工期工地中产生的大量堆土、弃土等,废土石堆放应远离地面水体,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除。

⑤施工结束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砂池、泥浆固化场、临时堆场、施工营地等设施覆土掩埋。

⑥防止混凝土渗漏,影响到盘龙河水体水质,在围堰焊接完毕后应对焊缝认真检查,对壁板和隔舱板焊缝进行渗透检查,确保围堰密闭,保证围堰内施工作业时,废水、污泥等不向盘龙河渗漏。

⑦针对桥梁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的泥浆水,应抽吸至施工期设置的沉砂池,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泥浆和钻渣一同由泥浆车拉走外运处理,禁止泥浆和钻渣进入盘龙河。

⑧项目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养护,加强水上作业的监管力度,施工船舶产生含油污水收集后外运处理,杜绝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严禁向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

⑨在整个桥梁水中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工艺,围堰设置范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对水体的扰动范围和程度,不宜过大以免大范围扰动水体。

3)地表径流污水防治措施

①为了减少降雨和地表径流对路基的冲刷,确保路面排水畅通,路基不受水浸,应做好施工期排水措施。雨水及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汇入沉砂池处理后排放。

②规范堆放施工材料、对易被雨水冲刷汇入外环境的路段优先修建截洪水沟、挡墙及截洪水沟,对废渣进行有效拦挡,并加强施工管理,严禁废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禁止倾倒在盘龙河附近,及时清运至规定地点或按规定处理。

③施工期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上述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做好预防大雨、暴雨的应急预案。

在落实上述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噪声

①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入场施工,从源头上降低施工噪声。

②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车辆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且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③对强噪声设备采取一定的隔声、减振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相对固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等,应选择有隔声并远离环境保护目标的地方安置,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以减小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提前三天将施工计划告知作业区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住户,争取其理解及支持,同时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经其同意后方可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⑤合理安排工期,加强对施工场地的设备管理,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采取诸如分段浇筑等方式,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高噪声、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快速施工,施工作业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进行,以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休息。

2)车辆噪声

在进行物料运输、废土石转运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途径敏感点时应减速、禁鸣,以减少对附近居民住宅的影响,施工场地地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3)振动

选用低振动设备,减小振动的产生;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路基压实、整型碾压等施工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进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固废

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和建设垃圾。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有限用于项目区低洼处回填。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路面材料由路面施工点随时分类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建材包装材料经分类收集,实现综合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2)生活垃圾

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并定期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处置点。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生态资源保护

①植物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设计、尽量缩小用地规模。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施工队*组织和管理,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文明施工,不强砍林灌草丛和果树作物,降低植被损害。建设单位要做好路基等开挖地段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落实水土保持保护措施。绿化栽植当地植物,严禁使用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的外来种。

②动物保护措施

工程沿线未发现受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但也必须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文明施工,减少施工人员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遇到常见的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一般野生动物捕杀。

③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桥梁钻孔作业禁止在台风和洪水发生时进行水下开挖,弃土由自卸车运至指定消纳场处置,严禁将土方倒入河道中。同时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严格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避免机械油污污染水体。禁止将含泥沙、油污、生活污水、垃圾、废弃物直接排入水域,有毒有害、油料等化学品应远离岸边储存并采取防渗防漏的措施,防止污染水体水质,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境。

④生态景观保护方案

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当地地形条件、景观控制点、保护对象、风景资源等,选择合适当地特色的颜色和特性的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美学、提升文化品味,使得建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冲击减至最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将道路融合到周边景观中,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树木、花草等把公路对视觉的影响减小,突出自然美,提高自然景观的价值和增进道路的吸引力。

2)水土流水防治措施

①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施工前期应重点做好排水、拦挡等临时措施。

②落实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在暴雨和强降雨条件下进行土建施工作业;施工后期及时跟进水土流失永久防治措施,及时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以免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

③施工前应先修建截水沟再进行路基施工,尽可能减小坡面径流冲刷程度;路基边坡成形后,应及时布设路面绿化措施,以免地表裸露时间过长,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④合理安排跨河桥梁桩基作业时序,宜在枯水季节进行,并采用先进工艺,缩短作业时间。

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护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沥青路面施工和检修时使用商品沥青砼,避免在临近环境保护目标有影响的风向和时段施工。

2)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绿化、利用植物来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或洒水抑尘。

3)相关单位落实与汽车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防治措施、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道路沿线设置了雨水收集管网,并间隔设置沉砂井,路面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 (略) 政雨水管网,不直接排入盘龙河。

2)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 (略) 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3)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设施;做好路面维护保养措施,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加强路面绿化管理及养护。

4)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

5)环卫部门须做好路面清洁工作,防止生活垃圾随降水进入雨水排水沟,进而排入附近河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选用低噪声的路面结构及材料,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利用植被降低车辆噪声,设置限速标志,严格按道路规划控制车速。

3)加强道路的维护保养,发现坑洼不平路面及时维护,降低车辆行驶噪声。

4)限制高噪声型号车辆进入,避免堵塞,减少刹车、起动的次数,从而降低由起动、刹车引起的噪声。

5)敏感点周边设置禁鸣标识,加强道路运行交通管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丢弃的饮料袋、易拉罐、树叶等,城市环卫、路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工作,清理的固体废物及时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必须担负生态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管理责任,依法补偿征地费用。

2)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资,并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完成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工程选择适宜的本土物种,适时对工程区内外空地、裸露地、空隙地、绿化用地进行植树种草,并加强管理和养护。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在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对申报危险品运输的车辆的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运证及危险品行车单实施检查,必要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手续不全的车辆禁止上路,并在车上安装危险品运输标志。

2)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实行全程监控,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高速行驶。

3)风暴、大雾天气禁止运输危险品车辆上路。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通过专家技术评审。


3

(略) 政道路桥梁(二期)项目— (略) 政道路(桥梁)、 (略) 政道路(桥梁)

(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略) 城南开发片区

新建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 (略)

总投资24987.9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41.5万元

本项 (略) 政道路、 (略) 政道路共2条道路和2条道路各一座桥涵的建设,长度共计1490.7m,永久占地约47274.8m2

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围挡

①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围挡材料坚固、耐用,外形美观,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

②围墙外立面有破损的要立即更换或者修复,保持围板立面的整洁清爽。

③基坑围挡严格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道路扬尘防治措施

①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对主要作业区、行车区进行硬化。地面硬化形式包括混凝土路面、钢板路面、预制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砖路等。

②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用蓬布遮盖,实行密闭运输,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对不慎洒落地面的建筑材料,应及时进行清理。

③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车,定期定时洒水,降低粉尘产生量,运输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④对于建设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扬尘,应进行洒水抑尘。对离开施工道路的运输车,应进行轮胎冲洗后放行,尽量减少将土、泥、碎片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上。

⑤限制施工区内运输车辆的速度,卡车在施工场地的车速10km/h,其他区域30km/h。

3)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①在施工时,路基应及时分层压实,并定期进行洒水降尘。

②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土方开挖阶段在基坑周边安排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降尘。

③积沙路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大风天应停止施工作业或增加洒水频次,避免扬尘产生。

4)堆场扬尘防治措施

①粉性施工材料集中堆放并使用篷布覆盖。

②施工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加盖篷布或其他防止洒落措施,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洒落。

③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扬尘对施工便道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建筑土方开挖后应当尽快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固化等措施;对裸露的砂土可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或料斗封闭。

5)沥青封层摊铺废气防治措施

①项目区不设置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混凝土均向沥青搅拌站统一外购。

②铺浇沥青封层时,应避开风向针对附近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时段,选择居民大多外出上班或劳作、家中人较少的时段进行施工,或采取路段临时封闭等方法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车辆尾气防治措施

①工程车辆必须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才能上路行驶;

②燃油机械应选择绿色环保型号,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③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运输过程禁止超载,运输线路避开居民密集区和学校。

施工期间对当地的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只要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此外,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将不再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施工期较清洁部分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定期委托周边居民清掏作农肥。

2)施工废水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开挖、回填土方等施工作业应避免在雨季等不利气象条件下进行。

②在沿路基边坡底部以及临时设施区四周设置排水沟,在施工场地运输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池,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洗车废水经排水沟排入临时沉砂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防尘,严禁直接排出。

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机械和设备维修不在本项目内进行。

④施工期工地中产生的大量堆土、弃土等,废土石堆放应远离地面水体,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组织清除。

⑤施工结束后,临时排水沟、临时沉砂池、泥浆固化场、临时堆场、施工营地等设施覆土掩埋。

⑥防止混凝土渗漏,影响到布都河水体水质,在围堰焊接完毕后应对焊缝认真检查,对壁板和隔舱板焊缝进行渗透检查,确保围堰密闭,保证围堰内施工作业时,废水、污泥等不向布都河渗漏。

⑦针对桥梁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的泥浆水,应抽吸至施工期设置的沉砂池,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泥浆和钻渣一同由泥浆车拉走外运处理,禁止泥浆和钻渣进入布都河。

⑧项目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养护,加强水上作业的监管力度,施工船舶产生含油污水收集后外运处理,杜绝燃油、机油的跑、冒、滴、漏,严禁向水体倾倒残余燃油、机油、建材废料和建筑垃圾。

⑨在整个桥梁水中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工艺,围堰设置范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对水体的扰动范围和程度,不宜过大以免大范围扰动水体。

3)地表径流污水防治措施

①为了减少降雨和地表径流对路基的冲刷,确保路面排水畅通,路基不受水浸,应做好施工期排水措施。雨水及地表径流经排水沟汇入沉砂池处理后排放。

②规范堆放施工材料、对易被雨水冲刷汇入外环境的路段优先修建截洪水沟、挡墙及截洪水沟,对废渣进行有效拦挡,并加强施工管理,严禁废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禁止倾倒在布都河附近,及时清运至规定地点或按规定处理。

③施工期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上述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做好预防大雨、暴雨的应急预案。

在落实上述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噪声

①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入场施工,从源头上降低施工噪声。

②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车辆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且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③对强噪声设备采取一定的隔声、减振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相对固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等,应选择有隔声并远离环境保护目标的地方安置,在靠近敏感点区域施工时设置围挡,以减小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提前三天将施工计划告知作业区周边可能受影响的住户,争取其理解及支持,同时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经其同意后方可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⑤合理安排工期,加强对施工场地的设备管理,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采取诸如分段浇筑等方式,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高噪声、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快速施工,施工作业应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进行,以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休息。

2)车辆噪声

在进行物料运输、废土石转运时,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途径敏感点时应减速、禁鸣,以减少对附近居民住宅的影响,施工场地地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3)振动

选用低振动设备,减小振动的产生;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路基压实、整型碾压等施工时间,避开人群休息时间(中午12:00-14:00、夜间22:00-6:00)进行。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固废

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和建设垃圾。开挖产生的土石方有限用于项目区低洼处回填。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路面材料由路面施工点随时分类收集,废弃模板、钢筋、建材包装材料经分类收集,实现综合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部分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2)生活垃圾

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并定期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处置点。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5)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1)生态资源保护

①植物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设计、尽量缩小用地规模。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施工队*组织和管理,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文明施工,不强砍林灌草丛和果树作物,降低植被损害。建设单位要做好路基等开挖地段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落实水土保持保护措施。绿化栽植当地植物,严禁使用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的外来种。

②动物保护措施

工程沿线未发现受国家和地方保护的野生动物,但也必须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文明施工,减少施工人员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遇到常见的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一般野生动物捕杀。

③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桥梁钻孔作业禁止在台风和洪水发生时进行水下开挖,弃土由自卸车运至指定消纳场处置,严禁将土方倒入河道中。同时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严格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避免机械油污污染水体。禁止将含泥沙、油污、生活污水、垃圾、废弃物直接排入水域,有毒有害、油料等化学品应远离岸边储存并采取防渗防漏的措施,防止污染水体水质,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境。

④生态景观保护方案

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当地地形条件、景观控制点、保护对象、风景资源等,选择合适当地特色的颜色和特性的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美学、提升文化品味,使得建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冲击减至最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将道路融合到周边景观中,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树木、花草等把公路对视觉的影响减小,突出自然美,提高自然景观的价值和增进道路的吸引力。

2)水土流水防治措施

①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施工前期应重点做好排水、拦挡等临时措施。

②落实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在暴雨和强降雨条件下进行土建施工作业;施工后期及时跟进水土流失永久防治措施,及时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以免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

③施工前应先修建截水沟再进行路基施工,尽可能减小坡面径流冲刷程度;路基边坡成形后,应及时布设路面绿化措施,以免地表裸露时间过长,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④合理安排跨河桥梁桩基作业时序,宜在枯水季节进行,并采用先进工艺,缩短作业时间。

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护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沥青路面施工和检修时使用商品沥青砼,避免在临近环境保护目标有影响的风向和时段施工。

2)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绿化、利用植物来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或洒水抑尘。

3)相关单位落实与汽车空气污染有关的全国性或地方性防治措施、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实行例行监测。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道路沿线设置了雨水收集管网,并间隔设置沉砂井,部分路面雨水因地势原因经雨水管网收集后顺地势排入布都河,其余 (略) 政雨水管网的全部收集 (略) 政管网,不直接排入布都河。

2)做好雨污管网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沿线两侧截污范围内的污 (略) 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3)及时疏通堵塞的排水设施;做好路面维护保养措施,对受损路面及时修复;加强路面绿化管理及养护。

4)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

5)环卫部门须做好路面清洁工作,防止生活垃圾随降水进入雨水排水沟,进而排入附近河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选用低噪声的路面结构及材料,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加强道路绿化带建设,利用植被降低车辆噪声,设置限速标志,严格按道路规划控制车速。

3)加强道路的维护保养,发现坑洼不平路面及时维护,降低车辆行驶噪声。

4)限制高噪声型号车辆进入,避免堵塞,减少刹车、起动的次数,从而降低由起动、刹车引起的噪声。

5)敏感点周边,特别是七都古镇附近路段设置禁鸣标识、减速带,加强道路运行交通管理,远期进行噪声监测,结合远期实际车流量必要时采取声屏障等措施。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丢弃的饮料袋、易拉罐、树叶等,城市环卫、路政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工作,清理的固体废物及时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设单位必须担负生态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管理责任,依法补偿征地费用。

2)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资,并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完成绿化工程建设,绿化工程选择适宜的本土物种,适时对工程区内外空地、裸露地、空隙地、绿化用地进行植树种草,并加强管理和养护。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在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对申报危险品运输的车辆的准运证、驾驶证和押运证及危险品行车单实施检查,必要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手续不全的车辆禁止上路,并在车上安装危险品运输标志。

2)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实行全程监控,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高速行驶。

3)风暴、大雾天气禁止运输危险品车辆上路。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通过专家技术评审。


标签: 政道路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您已成功参与促销活动!
稍候客服经理将会与您联系,请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