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云南华电丽江玉龙上白麦中心升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情况公示

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云南华电丽江玉龙上白麦中心升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情况公示

2024年01月29日   云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云南华电丽江玉龙上白麦中心升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现将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88-*

传真:0888-*

通讯地址: (略) 古城区象山路

邮编:*

项目名称

云南华电丽江玉龙上白麦中心升压站项目

建设地点

(略) 玉龙县鸣音镇鸣音村

建设单位

华电(玉龙) (略)

评价单位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丽江电网220kV变电站落点不足,仅有3座220kV变电站(220kV丽江变、凤鸣变、华坪变),且为链式结构布置,运行方式极不灵活,检修方式下,需要采取减供负荷、电磁环网合环等运行方式,方能降低或化解电网事故事件风险。

升压站周边规划的新能源远期最大规划容量约800MW,上白麦光伏(100MW),大坪坝二期光伏(130MW),头台里都光伏(60MW),太和光伏(72MW),海西光伏(20MW),鸣音风电(预留)),银厂沟光伏(70MW),嘎尔村光伏(120MW)),大坪坝一期光伏电站(170MW)、宝山崩落光伏电站(50MW),为避免新增电源面临的弃电风险,为满足丽江用电负荷增长需求,改善该地区220kV网架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有必要新建220kV上白麦升压站工程。

主要环保措施:

施工期:1、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1*生植物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避让

优化设计,优化选址选线,尽量保留现有自然植被,尤其是针叶林;施工禁止超计划占地,尽可能少占植被。

(2)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措施

①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包括生态保护的科普知识、相关法规、本项目拟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等;

②为了加强项目建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制订相应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感,禁止随意破坏植被的活动,切实做好占用区周边植被的生态保护工作;

③加强森林防火方面知识宣传,禁止野外用火;

(3)植被恢复和补偿措施

对于永久用地、临时用地占地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待工程完工后再回填用于植被恢复。

在施工过程中若 (略)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应加强保护,如果不占用的话应采取挂牌保护措施,如占用需铲除的,应事先征得当地林业部门同意,或按照林业部门要求采取移栽处理,在环境保护经费预算中要安排经费,用于紧急抢救和监测工作之用。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应分阶段分区进行,在某单项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抚育,不必等全部工程结束后再统一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升压站景观绿化采用乔灌草高低搭配的方式,降低地表裸露和增强下渗能力,提升站区环境质量,树种选择上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景观及防护效果,乔木有香樟、小叶榕、八月桂、银杏、马樱花树、冬樱花、垂柳等;灌木有金叶女贞、栒子、小檗等;草本有早熟禾、鸭茅、三叶草、荞麦等;升压站边坡采用框架植草护坡和撒草绿化护坡进行绿化;杆塔除4个塔腿以外区域撒草绿化。

植被恢复方案设计应遵循“恢复功能性强,经济可行”等原则,主要从修复区内植被的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重点考虑区内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环境及护路等生态功能和作用。植被恢复树种应选择本地种,如高山松、丽江云杉等,禁止引入外来物种。

工程施工开挖时,应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单独收集并保存表层土,暂时堆放于施工区,用于今后的植被恢复覆土,以恢复土壤理性;临时表土堆采取苫布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对于在坡度大于15°的区域,施工时应及时在坡脚处设置草袋挡土墙挡护或坡面种植草本植物等防护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在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立即覆土恢复植被,采用本地物种进行植被恢复。

1.2*生动物保护措施

(1)施工活动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扰动和破坏,减少对于野生动物生境的影响。

(2)减少施工噪音对动物的干扰。

(3)进入场区的车辆应慢速行驶,在遇到雉类横穿道路时应减速或停驶,避免车辆行驶造成的鸟类伤亡。

(4)加强对场区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升压站管理人员捕食、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5)开展施工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工程施工、材料运输等对动物栖息生境、数量等进行监控。

(6)为避免升压站夜间灯光吸引鸟类,影响其夜间飞行,升压站应装遮光玻璃窗。

(7)对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雀鹰、普通鵟、红隼,应加强保护,尽量不要破坏其生境,避免在其繁殖期进行施工作业;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对它们的干扰,禁止逮捕。

1.3生态景观保护措施

加强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景观美学设计,使新建建筑物、构筑物较好地融入当地景观环境中,增强与原有景观的相融性,营造新的特色景观。

1.4水土流失减缓措施

(1)主体工程已列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1)工程措施:升压站区道路硬化区雨水管网489m,进站道路排水沟124m。

2)植物措施:升压站区绿化工程区园林绿化438m2,边坡绿化3116m2

(2)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工程量

1)工程措施:升压站区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298.53 m3,道路硬化区表土剥离737.67 m3,绿化工程区表土剥离355.4 m3,进站道路区表土剥离59.60 m3;输电线路区塔基区表土剥离304.98m3

2)植物措施:输电线路区塔基区撒草绿化1549.44m2,塔基施工场地撒草绿化3384m2,人抬道路撒草绿化8400m2,牵张场900m2

3)临时措施:升压站区建构筑物区无纺布覆盖1000m2,道路硬化区临时排水沟489m,临时沉沙池1座,临时拦挡94m,无纺布覆盖2500m2,绿化工程区无纺布覆盖3700m2,进站道路区临时排水沟124m,无纺布覆盖3700m2;输电线路区塔基区编织袋填筑(拆除)304.98m3,无纺布覆盖。

2、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为有效减轻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的不利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法规,本项目施工期间应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

①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和文明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工序编制施工期内扬尘污染防治任务书,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责任到每个施工工序。

②分段进行施工,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夜间不施工。

③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④加强路面维护及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管理,尽可能防止运输的物料泼洒,运输车辆加蓬盖、装卸场地在装卸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

⑤配备洒水车,对各施工场地经常洒水。

⑥各施工段应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其职责是指导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工程弃土、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堆放,场地恢复和硬化,清除进出施工现场道路上的泥土、弃料以及车辆、轮胎上的泥土,防止二次扬尘污染;对一些质轻、易飞扬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等的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如设简易堆放棚等,避免风吹损失和二次污染。

⑦施工期环保对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纳入施工监理专项工作,施工期环保管理人员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巡查,发现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等问题,及时上报并妥善和合理解决。

⑧表土临时堆存采用土工布或防尘网遮盖,定期洒水降尘。

经采取以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场界扬尘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3、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为减轻施工期施工活动对地表水的不利影响,本次评价提出如下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建筑施工废水: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沙桶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洒水抑尘、工程养护和其它施工环节,严禁外排。

②生活污水:在升压站设置移动式卫生间,定期清运并在工程结束后进行拆除。

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设计及规范规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表土不乱堆乱倒,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将泥渣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

④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

⑤确保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连续、通畅,发现堵塞或损坏,应当立即疏通或修复。

⑥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粉状物料进行遮盖防雨。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对下游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4、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周边关心点声环境质量,项目仍应采取以下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施工期间禁止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混凝土浇灌、桩基冲孔、钻孔桩成型等生产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除外。确需夜间施工的,须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周边居民。

②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在施工操作上加强环保措施,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产生高噪声的施工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等防护措施,如安装经隔声处理的构筑物内。

③合理布置机械设备,高噪声作业设备应根据作业半径及现场条件,优先设置于远离场界的部位;移动式高噪声设备应尽量安排优先完成场界近点作业,避免长期作业。

④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施工期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振动噪声,保证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

⑤运输车辆在通过村庄路段时要减慢车速,禁止鸣笛,同时禁止在夜间运输材料。

⑥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项目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还应与周边村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村民应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的共同理解。此外,施工期间应设热线投诉电话,接受噪声扰民的投诉,并对投诉情况进行积极治理。

5、固体废物影响保护措施

①废弃土石方:项目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在场地内回填,不设置弃渣场,禁止乱弃渣。

②生活垃圾:在施工场地设置一定数量垃圾桶,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与周边村庄垃圾一同处置。

③粪便:项目施工厕所产生的粪便定期清掏。厕所进行防渗、防水处理。

④临时堆土:项目临时堆场应选择在项目用地范围内,严禁新增占地,堆场应远离河道,并进行覆盖和拦档。堆存时间较长时,应在堆土期间新增临时撒草措施。临时堆土清理后应对临时堆场覆土绿化处理。

⑤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设备零件集中收集后,回收利用。

营运期:1、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主要是食堂油烟和异味,提出的措施是:

①项目内应使用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②食堂油烟安装抽油烟机;

③在化粪池、中水处理站周边进行绿化,并及时清掏,以减少化粪池异味。

(2)水环境保护措施

1)雨污分流

雨污分流可使项目废水充分得到处理,提高废水预处理的效率,减少废水产生量,减轻污水处理负担。项目在建设使用前期考虑雨污分流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隔油池容积不小于0.3m3

3)化粪池容积不小于0.8m3

4)中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m3/d。

5)中水贮存池容积不小于4m3。

(3)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在设备选型上选用低噪声设备。

②加强项目内的绿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废铅酸蓄电池、化粪池污泥、中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废矿物油等。拟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①在升压站内设置一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用于贮存一般固体废物;

②化粪池和中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③项目区内设置若干垃圾桶,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收集,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与周边村庄垃圾一同处置。

④变压器检修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委托具备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⑤主变压器底部设置一个集油坑,主变旁设置一个容积不小于59m3的事故油池。变压器在维修和事故情况下,产生的废油由集油坑、事故油池收集后,随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⑥设置一间2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油用油桶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危险废物定期委托具备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其转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执行。配置人员对危险废物进行收集、暂存和保管。建立危险废物产生记录台账,定期检查自行贮存和处置的危险废物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妥善保存危废转移联单及危废处置协议等相关资料。

⑦运营期做好固体废物台账管理。

⑧隔油池油污收集后委托收购潲水油的单位处置。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采取灌木+植草的方式进行绿化,绿化面积为438m2

②项目运行期,禁止工作人员捕杀野生动物;应注意观察评价区域内*栖脊椎动物的活动情况,并注意保护评价区域内*栖脊椎动物,发现异常应向林业部门报告,遇到受伤或死亡动物应将其交予林业部门,并排查原因。

③严禁员工破坏周边植被,严禁引入外来物种。

(6)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①变压器在维修和事故情况下,产生的废油由集油坑、事故油池收集后,随即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集油坑、事故油池严格做好防渗措施,施工期加强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提高防渗工程质量,做好照片、录像以及相关文字说明等存档资料。项目区内变压器油存油量约为111.32m3,集油坑及事故油池容积为131m3,池容满足主变压器油全部泄露的储存量。

②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重点防渗区:升压站事故油池、集油坑、危废暂存间,防渗要求为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一般防渗区:隔油池、化粪池、中水处理站、中水储存池、一般固废暂存间,防渗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1.0×10-7cm/s;简单防渗区:升压站内综合楼及道路,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③设置具有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及墙面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并涂刷环氧树脂漆进行防渗,废油用油桶盛装,在危废暂存间内四周设置截油沟、集油井,危废暂存间设置门锁及危险废物的标示牌,禁止将矿物油放置于室外,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建设。运营期定期检查各储存设施,避免出现泄漏等不良情况。

④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机制和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落实岗位环保责任制,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防止事故排放导致环境问题。

⑤在项目区配备适量的空油桶、消防沙、吸油棉、铲子等环境应急物资及消防栓、消防服、灭火器、火警报警装置等消防应急设备。

⑥在项目内设置醒目的杜绝明火、禁止吸烟等标志、标语,禁止火源进入项目内。

⑦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合法处置,严禁私自处置,做好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检查和档案管理工作。

⑧加强对项目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发生事故时,中水储存池可兼做事故池。

(略) 生态环境局

**日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您已成功参与促销活动!
稍候客服经理将会与您联系,请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