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西山区关于开展民盟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出“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2

西山区关于开展民盟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出“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2

2024年01月17日   云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略) 西山区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民盟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出“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

保护难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略) 生态环境局:

根据《 (略)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民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 (略) 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昆发改基础〔2023]243号)要求,针对“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西山区高度重视问题整改,按照《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民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出“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函》(便函〔2023〕2476号)既定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及时组织推进整改,目前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描述

(略) 气候公报数据显示,2 (略) 平均气温17.6°C,较常年偏高0.9°C,连续13年偏高。气候变暖增加了湖泊蒸发量,促进了氮、碳、磷等营养物在湖泊中的微生物转化,加剧了营养盐在湖泊泥水界面释放作用;以上因素导致湖泊水体中营养物浓度增加,加速了水华藻类快速生长,有利于水华暴发强度,面积和频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原湖泊的保护成效。

二、整改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 (略)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民盟中央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指出问题昆明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的整改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三、整改措施

1.制定《 (略) 碳达峰实施方案》《 (略) 碳达峰碳中和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 (略) 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

2.结合生态环境部 (略) 评估有关工作要 (略) (略) 评估工作。

3.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区水资源保障、滇池、阳宗海水环境影响研究,开展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4.以滇池为重点加强蓝藻水华监测。

5.进一步加强滇池、阳宗海富营养化湖泊水华成因与防控研究,持续强化蓝藻水华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开展工作及成效

(一)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探索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联合区科技工信局印发《2023年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监督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方案》;联合区科技工信局、区政务服务局联发《2023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部门联合检查。

2.帮助企业申报 (略) 级财政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备选项目申报工作。

3.对西山区13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安排部署企业要落实能耗“双控”工作,谋划项目、抓紧设备技术升级改造、优化工艺,每月合理分配使用能耗,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用量。每月对新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实节能审查落实情况。

4.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统筹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印发《西山区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 (略)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西山贡献,并于每季度收集各牵头单位工作落实情况;为贯 (略)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大力推动全区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西山区实际,印发《西山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5.统筹推进全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印发了《西山区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技术改造。

6.启动对201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验收工作,目前已完成对7个工业项目的节能验收。

7.多聚并措,利用2023年节能宣传周契机,制定了《关于开展西山区 2023 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对宣传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同时印制了 3300 张宣传招贴画,1160个环保布袋分发到区节能办各责任单位,要求各职能部门动员各自领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争取节能降碳意识深入人心,入心入脑。

(略) 、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生态日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讲好美丽中国、绿美云南、绿美春城故事,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实践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略) 西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区级各单位开展全国生态日活动, (略) 西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对宣传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区级26个单位、10个街道办、 (略) 、辖区内医疗单位等自行上网下载全国生态日招贴画、视频,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为大力推动西山区全社会节约用能、科学用电、节约用电、错峰用电,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区级各单位广泛转发宣传。活动期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各机关单位、医疗单位、企业的辖区内LED显示屏、LED滚动屏、宣传展板对《 (略) 全社会节约用能用电倡议书》开展了广泛宣传。全系统共滚动播放6000余次。 (略) 场张贴倡议书100余份,对23家大型商超发放倡议书,利用会议开展10余次宣传,倡议书传递至600余家企业,对辖区内546个物业服务小区(含度假区移交)进行节能宣传。通过各机关单位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QQ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转发宣传2万余人。提高广大群众对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浪费的认识,养成节能低碳、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

8.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略) 进一步加强全社会节约用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区发展改革局积极统筹推进,按季度调度区级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9.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向区级各部门、 (略) 级文件, (略) 级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文件进行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结合我区情况,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节能社区建设,各 (略) 级要求;二是优化城镇建设布局,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着力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自然环境;三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加强宣传引导,推广太阳能暖房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四是推进生活垃圾污水低碳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配套设备;五是多措并举打造绿色低碳县城,从宣传、税收、企业扶持政策等方面,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各 (略) 级要求,实现碳中和、碳达标。

(二)结合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开展 (略) 评估有关工作

1. (略) 生态环境局**日《关于配合开展< (略) 重点企业碳资产现状调查评估及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于7月6日组织辖区10家重点企业填写了调查问卷, (略) 级。

2. (略) 生态环境局**《 (略) 生态环境厅碳捕集、利用和储存技术能力建设培训文件的通知》要求,西山区按要求于7月21日组织辖区内10家碳排放重点企业参加培训。

3.根据《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便函〔2023〕3275号)文件要求,形成通知《 (略) 生态环境局西山分局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发至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并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企业清单》 (略) 局综合处。目前我局已组织辖区内8家企业进行碳排放报告填报,后续我科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相关工作。

4. (略) 生态环境厅、 (略) 人民政府主办, (略) 生态环境局、西山区人民政府 (略) (略)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于** (略) 西山区融创滇池后海举行,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开展水资源保障各项工作

1、提高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一是完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成由2个国家级基准气候观测站、1个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探测站、28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部闪电定位仪、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1个GNSS/MET水汽站、6个负氧离子监测站组成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气象灾害监测网;新建1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新建和升级改造3套5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2套淹积水观测仪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二是对观测设备按规范要求进行检定、核查。三是预报预警准确率持续提高,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1.9%,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43分钟;建成西山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2、初步建成综合服务系统

(略) 气象局初步建成《滇池蓝藻遥感监测水环境气象服务系统》、《滇池周边大气环境气象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进行温度、降水、风、气压、湿度、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卫星监测滇池蓝藻水华分布情况。

3.积极开展滇池蓝藻水华防控预警气象服务

每天09时前发布马街、福海、碧鸡、海口、棕树营等街道当天白天至夜间天气预报,含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气温等。

每周发布《一周天气》,对未来一周天气趋势、空气扩散气象条件等进行分析、预测。

(略) 西山区气象局将加强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提高数据的可用性;继 (略) 气象局完善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开展水资源保障工作,完成“气候变暖加剧云南九湖保护难度”问题整改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4.确保入湖河道水质达标。西山区纳入生态环境部门水质通报的出入滇河道水质均达标,水质达标率达100%,其中1-11月大观河、西坝河2条达II类,1-12月乌龙河、金家河、太家河、玉带河鸡鸣桥断面4条达II类,老运粮河、新运粮河、盘龙江、船房河、正大河、玉带河巡津街分洪闸6条达III类,王家堆渠、采莲河2条为IV类;出滇河道螳螂川小鱼坝断面、石龙坝断面、中滩闸断面均为V类。

5.开展入湖河道生态补水。结合辖区内各主要入滇河道生态水量需求,依托各水质净化开展河道生态补水工作,确保入湖河道水体流动性,保障河道水质。现状对正大河补水0.2万方/天、金家河0.5万方/天、太家河0.4万方/天、清水河0.6万方/天、采莲河2.7-3万方/天、船房河8万方/天、西坝河0.7万方/天(为船房河向西坝河补水或回补)、大观河4.8万方/天、乌龙河1.1万方/天、老运粮河2.7万方/天、新运粮河1.8万方/天、王家堆渠0.7万方/天。


(四)加强水质监测

根据《 (略)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入滇河道水质监测,及时消除水污染风险隐患。2023年西山区涉及考核断面17个,其中国考断面4个、省考断面4个、市考断面9个,每月月初对西山区20多个监测断面开展监测,中旬、下旬对8条主要入滇河道开展加密监测,发现水质异常及时发布水质预警信息,为河长办及各部门风险管控与防范提供数据支撑,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整改风险隐患,防止“好水变差”,2021年至今西山区纳入区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2022年水质达标率为100%。根据《 (略) 西山区水环境质量月报》(2023年第11期总第160期), 2023年1至11月,西山区辖区内入滇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202 (略) 地表水断面水质目标》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昆政办文〔2022〕2号)及《 (略) 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关于印发滇池保护治理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昆滇指〔2021〕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的考核标准要求。

(五)通过进一步完善水质预警工作,强化蓝藻水华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

1.结合生态补偿断面开展河道水质预警工作。目前西山区共有11条主要入湖河道纳入生态补偿考核,为新运粮河、西坝河、王家堆渠、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采莲河、金家河共9条主要入湖河道,以及西边小何、正大河共2条支流。做到入湖河道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控监测,建设监测网络。

2.做好入湖河道及下穿视频监测。为做好重要入滇河道及排水口、闸、坝、溢流堰、易淹积水下穿隧道视频监控设施建设,我局2018年9月及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委托第三方单位开展57路视频系统监测工作,做到入湖河道排口实时监控工作。

3.强化蓝藻水华防控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略) 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并结合西山区入滇河道、湖滨湿地及滇池水面蓝藻富集情况,将辖区划分为6个重要片区、54个点位进行针对性部署。至目前,累计处置6个重要片区、54个点位56.05万平方米蓝藻水华富集水面,共投入*人次、水泵8014台班、其他设备(如保洁船、洒水车、抽水机、曝气船、背负式水枪等)共20669台班。进入11月后,滇池蓝藻富集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略) 级工作部署,我区转入常态化巡查处置阶段。目前配备处置船只40条,水泵40台,推流增氧水车约60台(套)。

五、满意度调查情况

未进行满意度调查。

六、自查自验情况

经查阅资料和现场核实,整改目标已达到,问题已得到解决,同意通过验收。

七、信息公开情况

(什么时候在什么网站上进行了信息公开,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情况)

八、下步工作计划

(一)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加强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和应用,在碳汇开发上闯出新路, (略) 场化机制建设, (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

(二)继续落实长效监管工作机制,采取定期巡查和突击检查,加强对辖区排污企业的综合管控和执法力度,持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督促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切实保障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进一步提升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三)落实好“一河一策”方案要求,持续做好水质断面监测工作,每月对考核断面水质通报,分析原因,督促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水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四)加强入湖河道管理,严格主要入湖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的审批及监管,根据《 (略) 滇池保护条例》要求,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许可、监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岸线分区管控要求的一律不得许可,严禁未批先建、批建不符、越权审批,确保“三区”管控要求落到实处,对滇池“三区”管控事项进行广泛宣传,让各行 (略) 民提高认知,互相监督,形成合力。


**日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