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吴江区行政审批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吴江区行政审批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02月08日   江苏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2023年,区行政审批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发展、普惠民生,坚定“进”的信心,保持“追”的劲头,提振“干”的状态,着力营造流程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办事环境,以政务服务更高标杆打造营商环境更好口碑。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在提升发展质效上再突破

一是全力推进“拿地即开工”。落实《 (略) 吴江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通过“提前服务、精准指导、前移预审、审批并联、部门联动”,以“最优流程、最短路径”压缩审批时限,夯实“拿地即开工”的责任链、服务链,全区49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略) 区重点项目全覆盖,项目数 (略) 。二是助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跨域项目审批,主动对接汾秋路(汾湖大道——联秋路)道路工程等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协助示范区执委会完成浦港路——金南路项目立项工作。采用“多方委托,一方受理”模式, (略) 首个跨域委托项目—— (略) 江苏馆项目“拿地即开工”,为长三角地区跨域审批提供新思路。三是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推行“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节点,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窗,建立“专属”服务工作群。 (略) 区重点项目分段许可、分段施工,先行办理桩基工程施工许可证。全年办理项目桩基工程施工许可证15件,开具项目模拟审批单60件。四是优化光伏审批绿色服务。创新光伏备案应用场景,实现15座变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打包备案,完成吴江首例利用构筑物办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项目备案。全区共办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360件,办件量同比上升94.59%。

(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加码

一是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实现企业开办8小时内办结,2023年,全区新增经营主体约3万户。首创示范区“1+N”证照联办通取模式,实现营业执照和准入类许可证 (略) 通办通取。主 (略) 行政审批局,依托“跨域通办·云综窗”, (略) 设立登记、有限公 (略) 等市级事项吴江可办。设置“个转企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个转企”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推行社区(村)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为个体经营者排忧解难。拓宽融资渠道,办理股权出质58件,助企融资90.22亿元。二是创新资源交易合作模式。实现示范区远程异地评标全域贯通,完成示范区项目11个。 (略) 内和示范区基础上,向外 (略) 异地评标新突破。 (略) 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 (略) 县一体化水利工程项目。大力推进不见面开标,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472个,交易总金额245.53 亿元,节约资金18.30亿元。三是 (略) 健康发展。拓展服务范围,动态调整吴江区涉审中介服务事项至119项。 (略) (略) 、“苏企通”平台对接,推进信息互通。打造集中介机构入驻、选取、跟踪、评价、考核为一体的“全链条”数字服务平台,构建“政府监管、协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中介监管模式。全年新增备案中介机构783家,交易项目4396个,中介服务金额约8964万元。四是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提升电子竞价流畅度。优化线下交易服务,提高线上交易效率,推进村级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省、市平台交易6272笔,成交金额5.42亿元。

(三)在推进一体融合上再提速

一是跨域通办获得新成效。落实“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省试点任务,聚焦劳动力、人才输出重点地区,全省首创“跨域通办·云综窗”, (略) 10地区开展合作,全区布设17个“云综窗”点位,实现280项民生 (略) 通办。二是业务互通激发新潜能。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实现示范区三地企业群众在吴江政务服务大厅和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上扫码取号、亮证办事。推进示范区行政许可事项同源和规范工作,对青吴嘉三地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最优化比对、“合并同类项”,形成示范区行政许可事项统一清单,梳理完成共性清单事项172项。三是自助服务取得新进展。 (略) 政务办“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要求,落实“规范拓展政务服务自助服务”试点工作任务,优化全区153台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点位,扩大服务覆盖面。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 (略) 1市66个地区的一体机实现互联互通,支持82项便民功能、2010项审批事项、示范区4603项事项自助申办,目前一 (略) 访问量1.2万余次。四是办事能力实现新提升。主动承担条 (略) 级试点, (略) 交通厅、省人社厅18个试点事项的办件材料标准化、结构化梳理。 (略) 行政审批局完成 (略) 厅系统的办件业务流转,借助政务中台“办件中心”实现事项“受办分离”、统一受理。 (略) 政务中台能力,依托OCR识别、实人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四)在实现群众便利上再聚焦

一是实行服务事项动态管理。依法梳理政府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编制完成涵盖284项的《吴江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组织各区镇(街道)、区级部门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认领和办事指南编制工作,梳理完成涉及23个部门196项的行政备案事项。完成民政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付”等4个事项的下放,打通保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打造“政务+”服务矩阵。推动“政警融合”,全区有12家派出所入驻属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便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门式服务”,10家派出所设立“政务+警务”服务点,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办理。深化“政银通办”,在全区208个银行网点的自助终端实现不动产登记、社保、医保、尊老卡等业务的一站式办理,辐射吴江81个社区,覆盖率达83.5%。三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吴江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的通知》,发布吴江区“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目录,并逐步拓展至52个“一件事”,明确责任分工;召开全区“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进会议,落实“一件事”改革月报制度,建立起动态跟踪和运行通报制度。吴江区已实施50个“一件事”,其中22个“一件事” (略) 统一受理端的对接,累计办理28915件。 四是完善“好差评”工作机制。做好“好差评”工单和大厅投诉的处理和电话咨询解答,健全“差评”问题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2023年,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量*条,好评率99.9%,“差评”整改率、“差评”回访率、“差评”回访满意率均为100%。

(五)在增强党建动能上再聚力

一是以学铸魂,打牢思想根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做到全员学习、全员武装、全员实践,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完成12次高质量集中学习。承办第十五期“江城学堂”,为全区相关领域基层干部讲解项目建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最新政策。二是凝聚合力,深化党建共建。参与组建吴江区“惠企红盟”党建联盟,开展涉企政策集中宣讲。探索政校合作新模式,开展政务服务进高校,携手苏大未来校区举办“众‘智’已至·未来‘政’来”主题党日活动,促成政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紧扣示范区一体化,开展青吴嘉政务服务部门“学习二十大·聚力现代化”主题党日活动。三是正风肃纪,加强廉政建设。制定2023年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明确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开展廉政教育课,编印《警示教育案例口袋书》,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审慎用权、干净做事。进行干事创业廉洁风险报备,完成投资建设审批相关事项报备工作。强化年轻干部“8小时外”生活圈监督,开展17名年轻干部家访工作。四是多维培养,强化队*建设。以多岗位锻炼增加干部实践经验,对29位干部进行岗位调整。做好优秀干部选拔推荐工作,组织2名年轻干部基层互挂,1名干部抽调至“333”专班,1名干部到区委办公室挂职。选优配强干部队*,提拔任命5名中层干部。强化干部激励,2名同志晋升职级。

二、2024年工作计划

区行政审批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抓牢示范区建设机遇,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全面落实“刷脸即可办、拿地即开工、跨省即能办、窗口优服务”,坚持缩减环节不停步、政策创新不松劲、破题解难不懈怠,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一)以合力攻坚破难点之功,收服务发展“出众”之效

一是创新重点项目审批模式。拓宽项目源及应用领域,推动房地产项目、民生实事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关注重点项目推进需求,推进苏州南站周边配套工程、浦港路东延对接工程、汾秋路道路工程等项目报批流程,实现科创学园(一期)项目“拿地即开工”,加快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审批。持续深化跨域项目审批,为示范区发展贡献吴江智慧。探索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助力绿色新能源发展。二是提升经营主体办事便利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供政策、科创、法律等全周期增值服务,力争做到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聚焦低空经济发展,强化政务服务保障,推出一批便利化举措。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实现与更多平台的对接。探索“电子证照+证照联办”,实现经营主体“一部手机、一个身份、全网通行”。积极对接青浦、嘉善,深化示范区营业执照“通办通取”,切实解决群众“多头跑、跑远路、跑多趟”问题。通过简化材料、减免成本、优化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个转企”办事体验感。三是引领公共资源交易新常态。优化合作机制,推进示范区内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完善水 (略) 县一体化评标机制,推进水利工 (略) 县一体化。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求,推动框架协议采购标准化。立足用户需求,推动“多点分析、一键归档、掌上投标”等智能化服务,增强交易主体办事体验感。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打造“数字人民币+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四是持续 (略) 建设。 (略) 政务办要求, (略) (略) 的对接融入、数据推送。提高中介机构进驻审核、项目发布审核的速度,做好中介机构年度评价及首次“双优中介”评选工作。拓展业务运行范围,力争2024年每个区镇完成5个以上社会性资金项目。做好涉审中介服务事项梳理、认领、维护工作,确保吴江区涉及事项认领率、维护准确率均为100%。加大对法律服务、设计服务等高端中介的培育力度,鼓励本地中介机构做大做强。

(二)以数字赋能增亮点之功,收改革创新“出优”之效

一是提升跨域通办服务能力。 (略) 政务中台能力在“跨域通办·云综窗”方面的应用, (略) 通办免证办事。推动“跨域通办·云综窗” (略) 通办虚拟窗口融合对接,实现“视频帮办”场景从“网上”到“掌上”。建立“跨域通办”服务标准规范,推动“跨域通办·云综窗”规范运行。 (略) 域范围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收件受理。二是扩大政务服务网办深度。优化升级“苏服办”APP吴江站点和江苏政务服务网吴江旗舰店,有序推进政务服务条块统合工作,实现事项统一受理、办件有序流转、窗口综合出件,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业务融合、服务同质。推动政务服务大厅 (略) 网认领事项精准同源,提升群众网办友好度。丰富平台功能、优化服务内容,强化“一键填表”“一件事”的场景运用,推进企业群众办事“免申即享”“证照免提交”。以办事“小切口”撬动服务“大提升”。三是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积极对接长三角、省、市电子证照库的电子证照,推动高频业务办理“零材料”。挖掘居民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不动产登记证等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以“苏服码”为载体,推进各类卡、码、证数据互通、服务融合,实现“扫码亮证”“扫码免证”,丰富实人认证调取证照的应用场景。四是政务中台赋能“四端”融合。借助政务中台OFD组件,生成办件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文件、证照执照、单证凭据等。通过OCR文字识别技术,为办事人员预填写申请表单,减少办件时间。依托数字签名与电子签章技术,实现终端上所有材料“一键签名,一键盖章”,推进各类事项全程电子化办理。

(三)以持之以恒聚焦点之功,收提质增效“出色”之效

????一是常态化推进清单管理工作。落实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管理,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备案事项基本目录的编制、管理和调整等工作。协调各单位编制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保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规范运行。落实上级要求,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组织有关部门将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汇集至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在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大厅等更新办事指南,确保线上线下内容一致。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能级。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优化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在吴江区域内的点位布局,保障群众“多点办、就近办、全天办”。强化“政务+”服务建设,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探索便民服务多路径,推动“政警融合”“政银合作”,将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办理,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集成服务新模式。三是全力推进特色窗口建设。深化窗口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加大综窗工作人员关心关爱力度上下功夫。聚焦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开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和办事指南梳理工作,提升办事群众体验感。积极配合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认定,探索窗口工作人员激励措施。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供高效、温暖的窗口服务。四是持续完善“好差评”机制。紧盯群众满意度和上级考核区分度,对评价和事项库关联进行再梳理,对评级数据推送及时进行再排查,对差评整改“回头看”进行再审核。优化“好差评”工作机制,在延伸服务范围、优化服务方法、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四)以夯基固本抓重点之功,收党建引领“出彩”之效

一是强化政治导向,深耕思想引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领导干部学习的第一内容、党员学习的第一要务。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制定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计划,局党组书记、各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面向党员干部讲党课、传经验、下任务,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深化党建共建,提升工作质效。推进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依托党建联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筑便民惠企新格局。持续为“聚邻窗红”苏州湾大厦党建联盟、“惠企红盟”建设出谋划策,提升业务发展新活力。深化政务协同,联合吴中、青浦、嘉善等地政务服务部门,加强业务合作交流、互学互促。优化政校合作,以党建引领推动区域发展、服务便利。三是创新人才培养,建强干部队*。坚持多元化培训、专业化培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全面激活人才干事创业动能。开展吴江政务服务系统业务培训,打造现代化政务服务干部队*。开通政务服务直播间,安排业务骨干、年轻干部担任主播,实现干部磨砺与阵地创新同发展、共建设。分领域、分梯次进行专题培训,靶向提升年轻干部视野格局和治理能力,搭建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的“双课堂”。

标签: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