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碳达峰试点城市规划编制指标体系及技术策略研究

碳达峰试点城市规划编制指标体系及技术策略研究

2024年03月12日   山东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 (略) 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激发地方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推进试点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政策机制,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 (略) 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 (略) (略) 、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 (略) 和园区, (略) (略) 、 (略) 成为首批碳 (略) 。本文 (略) 低碳试点的经验, (略) 碳达峰规划阶段不同领域指标体系建设及技术策略的相关建议。

??城市是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贡献了全国85%的直接碳排放。因此,城市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略) 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性质与规模、经济状况、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都不相同,城市碳达峰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城市碳达峰涉及多领域多专业,技术面广,需要协同推进,碳达峰规划是推进碳达峰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研究碳 (略) 规划时的技术策略与控制指标体系,供碳 (略) 规划时参考。

国家 (略) 经验总结分析

??2023年7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布《 (略) 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我国已分三批开展了8 (略) 试点,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和工 (略) (区、县)。

?? (略) 围绕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五个方面扎实落实试点任务,并在低碳发展的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协同创新等五个方面开展大胆探索,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01 城市低碳发展重点任务

??从长远来看,城市低碳发展重点任务有:第一,增长方式的低碳转型。通过改变产业发展方式,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的绿色低碳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第二,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通过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以清洁、低碳为特征的能源供应体系,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总量,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能源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第三,消费模式的低碳转型。 (略) 民生活和消费方式,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积极的政策引导,形成绿色、低碳、节约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消费方式,逐步实现消费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第四,城市化模式的低碳转型。城市形态、城 (略) 连通 (略) 温室气体长期排放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新、 (略) (略) 形态、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土地利用模式与公共交通体系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低碳转型。

??02 规划在 (略) 中的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任务,《 (略) 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总结低碳试点任务落实的经验时强调规划引领,强化低碳发展顶层设计。 (略) 出台低碳发展专项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多种形式规划。中国 (略) 利用规划 (略) 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第一, (略) 规划总体遵 (略) 低碳发展规划的一般性框架, (略) 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以及清单的编制,减排目标的确定及分解,分部门的低碳行动方案以及实施保障等。

??第二, (略) 将低碳发展规划置于更为主流的地位,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密切联系,碳排放控制目标(峰值目标)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吸收,分行业碳减排目标以及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被其他专项规划所吸收,较好的发挥了低碳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

??第三,越 (略) 支持成立专业技术团队,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譬如开展碳排放情景研究,基于减排潜力的重点领域识别和减排成本分析等。

??第四,大 (略) 的规划在具体内容上发展规划的色彩较重,突出了低碳发 (略) 发展转型中的作用,进一步理清了与现有节能减排相关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略) 的低碳发展规划探索空间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更好的结合。

??第五, (略) 低碳规划多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基础和面临挑战的分析,提出的规划目标,识别的重点领域以及提出的重点行动与项目,均充 (略) 定位。

??第六, (略) 在低碳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逐步建立 (略) 能源和碳排放统计基础,以适应低碳规划编制的要求。

??第七,大 (略) 均设立了超过国家要求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超额实现该目标,体 (略) 的先进性,也充分体现了低碳发 (略) 发展转型的推动作用。

??第八, (略) 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提高了意识、凝聚了共识、培养了人才、锻炼了能力、积累了基础数据和方法等,为更加深入持久的低碳发展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城市碳达峰规划的意义

?? (略) 碳达峰规划,不 (略) 把握碳达峰的关键要素, (略) 碳达峰行动方案, (略) 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向低碳转型,还有如下重要意义。

??01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具有高人口密度、高经济活动强度和高能源消耗强度等特征,城市层面的CO2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略) 碳达峰规划中,应充分引导绿色低碳发展,合理设定CO2排放总量、单位GDPCO2排放下降率等目标,确保在完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CO2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完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 (略) 基础设施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能力, (略) 韧性即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02 实现绿色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城市能耗、碳排放与城镇化率的增长仍呈正相关性关系。 (略) 碳达峰规划编制中,应 (略) 组团和功能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节能减排、增加生态系统碳汇等措施, (略) 高质量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 (略) (镇)在生态空间保持、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交通组织等方面的优势, (略) 发展的碳足迹,实现绿色城镇化。

??03 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的发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城市内生物面临着环境变化、栖息地破坏等多种威胁;但另一方面,城市所拥有的经济和技术优势,也使其能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重要作用。 (略) 碳达峰规划编制中,应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倡导健康的消费方式和餐饮文化等措施,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 (略) 。

??04 确保碳达峰目标实现

?? (略) 气候、资源及发展阶段、经济条件的不同,在明确碳达峰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指标体系,提出不同领域的具体控制目标。指标体系同时可作为实施效果评价和考核的参照,通过定期评估优化和持续推进工作,确保最终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城市碳达峰规划的控制指标和技术策略体系

??城市碳达峰规划,可以在国 (略) 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城市碳达峰规划的主线是碳足迹,规划目标应明确碳排放的达峰年份及达峰量,规划措施一般围绕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强度控制等要求制定。另外,城市碳达峰规划是一个多专业、复杂的规划技术体系,涵盖土地利用、产业、能源、交通、建筑、市政、废弃物、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低碳理念等专业,结合《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略) 建设的参考指标,经过研究给出各个专业的控制指标和技术策略。控制指标可作为评价碳达峰实施效果的主要参照,也可用于考核;技术策略 (略) 碳达峰在相应领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表所示。


??注:*9种主要再生资源为: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

??主要技术领域指标解释及规划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01 土地利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 (略) 的发展形态及密度紧密相关。在空间布局上,紧凑型、多中心的空间形态,生态优先、公共交通导向的结构模式是低碳的;在土地利用上,集约节约用地、合理设置土地开发强度、适当混合用地功能是低碳的,单中心、低密度蔓延、机动 (略) 形态或结构是高碳的。对于处在稳定期、建设用地增 (略) ,关注的重点则应放在建筑面积总量的控制、用地的混合兼容、职住平衡等方面。

??02 产业

?? (略) 经济的主要来源,但也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我 (略) 工业能耗及碳排放占较大比例,有的甚至超过80%, (略) 碳达峰的主要关注点应放到工业上。 (略) ,一般而言,对比工业与服务业,工业能耗强度水平及经济效益都不及服务业,利用第三产业替代工业 (略) 低碳化策略。 (略) (镇),一般服务业发展动能有限,仍需要工业带动,以工业促使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及居民收入的增长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向中小城镇集中,可以 (略) 工业项目的转移作为重点。

??03 能源

??能源是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领域,能源消费的总量与结 (略) 碳排放的水平。城市要实现碳达峰,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费必须先达峰。 (略) 能源需求仍保持增长的情况下,能源去碳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手段。 (略) 能源领域,主要规划目标一是推动节能、提高能效,尽可能减少能源需求的增量;二是加强可再生能源替代,碳达峰阶段能源的增量应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为主;三是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调峰,这需要一定容量的煤电或核电做保安电源,也需要跨区域能源调配及储能给予支持。

??04 交通

??城市交通碳达峰从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在限制碳排放、降低碳排放的基础上, (略) 交通管理以及节能控制,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目标。短期内,降低车辆的油耗以及燃料排放系数,达到减排的目的,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略) 交通拥堵问题为目标, (略) 交通管理与控制, (略) 交通出行的碳排放总量, (略) 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水平。

??05 建筑

??建筑应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工程,大力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优先选用绿色低碳建材,完善低碳建筑监测管理体制,建设建筑能源监测管理平台。建筑应因地制宜利用被动式技术降低能耗,应尽可能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很好满足建筑中的热水供应、采暖、制冷等需求。大型公共建筑应规划为高等级星级绿色建筑,建筑规划的能效标准按近期、中期、长期分梯次建设更高标准,并最终形成零碳或负碳(产能)建筑。

??06 市政给排水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非能源领域碳排放统一的计量与计算办法, (略) 当前发布的碳排放量一般也未将该领域污水及污泥处置中逸散的温室气体(包括CO2、CH4等)计入进去。 (略) 的碳排放清单,该部分温室 (略) 碳排放总量的1.0%~1.5%。

??07 废弃物循环利用

??废弃物处置伦敦、东京、 (略) 平均数据显示,废弃物处置碳 (略) 碳排放的1.5%~2.0%。我国由 (略) 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体系尚不完善,实际排放占比可能会更高,需要重视并加强管理利用。

??08 生态环境

?? (略) 中引入或保留景观、公园,增加绿地及水面,可 (略) 热岛效应, (略) 碳汇。

??09 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可大幅降低碳排放,如智慧信息技术通过感知、检测、评估、预测等方式,可实现节能增效与减碳,所以要加大科技投入,并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

??10 低碳理念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构建共享 (略) 碳达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总结了国家 (略) 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规划在实现重点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碳 (略) 可以借鉴过往的经验,更好地推进碳达峰工作。 (略) 碳达峰规划将会给碳达峰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路径,以及过程考核控制的指标抓手,不同的碳 (略) 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城市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率等特点,选取适当的控制指标与技术策略。城市编制碳达峰规划需 (略) 的碳排放清单, (略) 碳排放的关键因子,进行情景分析,结合控制指标和技术策略,最终确 (略) 的碳达峰路径及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R].北京.2023.10.

??[2]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 (略) 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R].北京.2023.07.

??[3]王克.城市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及案例分享[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4]魏保军,李迅,张中秀.城市碳达峰规划技术策略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1-9.

??[5]俞德高.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与建议[J].中国高新科技,2022,(11):65-66.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