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2023年度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2023年度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

2024年03月20日   广西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广西壮族 (略) 宜州区 2023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环境状况评估报告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

2024年3月


目 录

第一章总论5

1.1背景依据5

1.1.1工作背景5

1.1.2法规依据7

1.2目标范围8

1.2.1评估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8

1.2.2评估范围9

1.2.3评估内容9

1.3评估流程和技术路线9

1.3.1工作流程9

1.3.2技术路线10

1.4主要结论11

1.4.1基本情况11

1.4.2取水量保证状况11

1.4.3水源达标状况11

1.4.4环境管理状况11

第二章水源地基础状况13

2.1水源地基本状况13

2.2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13

2.2.1土桥水库水源地取水量保证状况14

2.2.2泵村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保证状况14

2.3水源达标状况15

2.3.1泵村水源地水质状况15

2.3.2土桥水库水质状况15

2.4环境管理状况16

2.4.1保护区建设16

2.4.2保护区标志设置19

2.4.3一级保护区隔离情况20

2.4.4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情况20

2.4.5监控能力22

2.4.6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27

2.4.7管理措施29

2.5评估结果认定分析30

第三章问题及成因分析30

3.1环境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30

3.2不同评估时段水质和环境管理的变化分析31

第四章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32



项目名称:广西壮族 (略) 宜州区2023 (略) 集中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 (略) 宜州生态 (略) 宜州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


技术审定: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 局长


技术审核:韦善佳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 副局长



编制人员:韦连云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水生态股

覃薇臻 (略) 宜州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员

第一章总论 1.1背景依据

1.1.1工作背景

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环境保护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 (略) 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 (略)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并对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略) 于2011年12月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要定期开展水质全分析,强化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性,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新思路。2015年4月, (略) 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明确提出“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即“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单一水源供水的地 (略) 应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前”。**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日执行新的水污染防治法,法律法规层面上更加明确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饮用水源风险评估与通报、供水保障措施、饮用水水质检测与报告、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评估与信息公开、饮用水安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保障饮用水安全内容,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掌握 (略) 饮用水水源基本状况,加强环境监管,保障水源安全,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印发《关于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4号),建立了年度评估机制,组织并指导 (略) 逐年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2015年12月,环保部发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编码规范》(HJ747-2015)等三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标准,为各地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与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指导,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依据。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 (略) 级、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要求, (略) 于**日前在“ (略)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填报并提交审核。要求各地级、 (略) 开展辖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质量及管理状况评估工作。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立即进行统一部署,组织评估小组人员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估小组对宜州区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自查情况编制成评估报告。

1.1.2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

(3)《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订);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94-2006);

(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8)《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环办﹝2009﹞30号);

(9)《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

(10)《关于开展全国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4号);

(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HJ773-2015);

(1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

(1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编码规范》(HJ747-2015);

(14)《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1〕93号);

(15)《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2012〕1226号;

(16)《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采集的通知》

1.2目标范围

1.2.1评估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为宗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保证规范范围内的水源地供水水质安全。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坚决杜绝水源地安全性环境污染隐患;水源地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巩固,保证水源地能够长久持续使用。

年度目标:以年度评估工作为抓手,落实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整治工作。坚决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 (略)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

1.2.2评估范围

宜州区本次参与评估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2个,分别为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

1.2.3评估内容

主要从水源地基本信息情况、水源水质检测情况、水源地环境管理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数据主要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 (略)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略) 宜州 (略) 等。

1.3评估流程和技术路线

1.3.1工作流程

(1)部门职责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评估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股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及指导评估工作方案与评估报告编制、进度监管、技术评审、现场核查等工作。

(略) 宜州生态环境监测站:评估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承担采集数据表汇总、数据审核与校验、水源环境状况调查、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的质量控制、评估报告编写等工作。

(2)工作内容

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及现场调研、数据审核、汇总评估、问题查找、水源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编写、工作建议等内容。

1.3.2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见图1-1。

收集资料及现场调研





饮用水水水源地基础状况

水源地水质、环境管理状况

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制定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方案




按《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


开展水源地水质和环境管理状况评估





结合水源地的

自然环境状况

和基本属性

提出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提出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议和对策




编制水源地环境状况自查报告




图1-1技术线路图


1.4主要结论

1.4.1基本情况

2023年宜州区共有2个水源参与评估,取水总量1950万吨,服务人口23万人。

1.4.2取水量保证状况

宜州区3个饮用水源地总设计取水量为5495万吨/年,2023年总实际取水量为1951.37万吨,小于设计取水量,不存在超采现象,取水量保证率为100%,水源取水量保证率为100%。

1.4.3水源达标状况

2023年宜州区参与评估的土桥水库饮用水源地和泵村饮用水源地,2个水源参与水质评估,水源达标率100%,与上年度(2022年)100%持平。

1.4.4环境管理状况

总体情况:2023年, (略) 宜州区现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3个,分别为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流河电站,三个水源地并网供水。互为备用。流河电站水源地未列入系统评估。3个水源地均为地表水型水源地。2023年3个水源供水服务人口约23万人,总取水量为1951.37万吨,其中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2个水源参与环境管理状况评估。2个水源地完成保护区划定,占100%。2个水源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占100%。2个水源地完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占100%。

水量方面:宜州区的水源水量充沛,能满足宜州区城区饮用水的需求。

水质方面: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宜州区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及历年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宜州区2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了饮用水的要求。

环境管理方面:1.宜州区土桥水库水源地2019年完成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调整。2.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均无违章建筑。3.两个水源地均开展了常规监测,确保饮水安全,结合泵村饮用水水源现状,无需未设置预警断面监测。结合实际,并在两个水源地安装了在线监测,待上级验收后委托第三方运维管理。4.宜州区设置了风险源名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制度;加强了应急能力建设,定期修编预案、建立应急专家库、有应急物资储备及技术储备、应急监测能力,未开展应急演练。

管理措施方面:1.对两个水源地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编码规范指南》进行编码。2.完善与水源地相关档案材料。3.泵村水源地水厂人员对取水点及周边环境开展定期巡查;宜州区成立了土桥水库巡逻队,每天定期或不定期对水库水面进行巡查检查,对非法网箱养鱼、捕捞、丢弃废物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略) 生态环境局,宜州生态环境局等各级印发文件,组织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宜州生态环境局组织宜州各乡镇每月不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检查巡查工作,宜州区河长办联合各部门对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强有力的措施,常态化做好监督管理;4. (略) 宜州生态环 (略) 饮用水源地开展相关的评估工作。5.饮用水源水质 (略) 生态环境局网站进行公示。目前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第二章水源地基础状况 2.1水源地基本状况

(略) 宜州区现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三个,分别为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流河电站,三个水源地并网供水。互为备用。流河电站水源地未列入系统评估。3个水源地均为地表水型水源地。2023年3个水源供水服务人口约23万人,总取水量为1951.37万吨,各水源基础信息见表2.1-1。

表2.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基础信息表

水源

名称

服务人口(万人)

设计取水量(万吨/年)

2022年实际取水量(万吨/年)

设计降深(米)

水位埋深(米)

水源建成时间

(年)

土桥水库

16

1825

1188.46

5

2

1970

泵村水源

7

790

15

1989

流河电站


2880

747.91




合计

23

5495

1951.37

2.2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

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在2023年的取水量分别为:1188.46万吨、15万吨,满足取水要求,未超采,水源水量保证率为100%,取水量保证状况分值为10分。


2.2.1土桥水库水源地取水量保证状况

土桥水库水源地,属中型水库,位于石别镇土桥洛寿河中游拉夯屯河段,距宜州城区约18km,由两根自流式DN800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输送至城区长岭水厂。土桥水库补水来源有地表水(洛寿河以及水库周边的汇水区域)和地下水,地下水补水来源则是水库东侧地下河发源于忻城县的里苗经清潭流入水库;另一条水库西侧地下河穿过地表水流域分水岭到达石别糖厂的露头“天窗”处流出地表。地表集雨面积为118.7km2,地下水集雨面积为142km2,总库容3.318×107m3,有效库容1.750×107m3,高程230m,最枯基流量达1.0m3/s。该水库建于1958年,经过两次加高扩建,该水库已成为集供水、灌溉、发电、工业用水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水库。

取水点地理位置为108°37′57″、北纬24°21′5″,设计供水量为1825万吨/年(日供水15万吨),2023年实际供水量为1188.46万吨,占总取水量的65.12%;服务人口16万人,占总人数的70%。

2.2.2泵村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保证状况

泵村水源地,位于城区北部5km处的下枧河边。泵村水源水出口处设有下枧水厂,设计总供水能力2.5×104m3/d,由一根φ500输水管输送至城区。泵村水源地枯水期流量较小,仅有0.16m3/s。下枧水厂供水规模为2×104m3/d, (略) 管网进行供水。

取水点地理位置为经108°40′05″,北纬24°32′08,设计供水量为790万吨/年(日供水2.5万吨),2023年实际取水量为15万吨,占总取水量的1.89%;2023年流河电站水源地与泵村、土桥水源地并网供水,流河电站年取水量747.92万元,(暂未列入评估水源地),服务人口7万人,占总人数的30%。

2.3水源达标状况

(略)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2023年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并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得出以下结论:20 (略) 的饮用水水源地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全年所监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水源达标状况分值为60分。

2.3.1泵村水源地水质状况

泵村水源属于河流型水源。2023年该水源水质达标。取水服务人口7万人,占总人数的30%。

2.3.2土桥水库水质状况

土桥水库水源属于湖库型水源。2023年该水源水质达标。取水服务人口16万人,占总人数的71%。达标取水量的65.12%。

2.4环境管理状况

201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了《 (略) 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桂政函〔2011〕228号)的批复。2016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了同 (略) 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桂政函〔2016〕164号),即同 (略) 市区六坡水库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区, (略) 流河饮用水源保护区。2018年以来,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以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为重点的清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对设立在土桥水库水域内的网箱养鱼、库叉养鱼、地网捕鱼给予清除。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均无违章建筑;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均已关闭,所有住户均建有三级化粪池。两个水源地均开展了常规监测,确保饮水安全。设置了风险源名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制度;加强了应急能力建设,定期修编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有应急物资储备及技术储备、应急专家库、应急监测能力。经综合评估,2021年宜州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分值为29.62分。

2.4.1保护区建设

2.4.1.1保护区划定

为了保护和改善宜州区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防止水源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2010年, (略) 宜州区人民政府成立了“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桂政办电〔2009〕60号)的要求,组织重新核定并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为及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广西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作为《 (略) 区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编制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2010年通过开展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水质现状监测等工作,宜州区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1月完成了《 (略) 区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 (略) 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制定工作,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给予通过,2011 (略) 环境保护局将《划分技术报告》及《划定方案》 (略) (略) 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给予通过后上报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并在自治区环保厅的指导下,对《划分技术报告》进行了多次修改,终于在2011年8月获得评审通过,并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2019 (略) 宜州区生态环境局委托广西有色勘 (略) 对土桥水库西侧地下河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组织编制《 (略) 宜州区城区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及请示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并于**日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 (略) 宜州区城区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桂政函〔2019〕133号)。我区根据批复完成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率为100%。

2.4.1.2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

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其中:

(1)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土桥水库取水口半径1000米范围内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以下的水域。水域面积:1.59平方公里。

*域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外200米范围内的*域。土桥水库西面地下河自取水口上游延伸2000米至石别镇清潭村横山屯,土桥水库东面地下河自取水口向上游延伸至石别镇清潭村地下河溢流天窗,宽度为地下河左右两侧100米的*域,但不超过防洪堤坝和流域分水岭范围。*域面积:3.84平方公里。

一级保护区总面积:5.43平方公里。

(2)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域外的土桥水库所有水域。土桥水库东面入库支流洛寿河长度为自汇入口向上游延伸8000米,宽度为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以下的水域。土桥水库南面入库支流长度为自汇入口向上游延伸至源头,宽度为多年平均水位对应高程线以下的水域。水域面积:2.28平方公里。

*域范围: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外径向距离2000米的*域(一级保护区*域除外),土桥水库东面地下河轴线两侧和石别镇清潭村地下河溢流天窗外各1000米的*域,一级保护区以外土桥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及土桥水库南面入库支流和流经石别镇清潭村洛寿河上溯不小于3000米的汇水区域,但不超过防洪堤坝和流域分水岭范围。*域面积:31.25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总面积:33.53平方公里。

2.4.1.3泵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

泵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其中:

(1)一级保护区。

长度为该水源地取水口向地下河上游延伸3300米至南北两支流汇合处(外谷峒附近)、向地下河北支流上游(走向为外谷峒—泵处—龙岭—飞高—秧峒—断峒—近峒—坡廖)延伸10600米和向地下河南支流上游(走向为从外谷峒—泵底—任峒—十二峒—九共—泵峒—街峒—大任)延伸12000米处以及该取水口向地下河下游延伸至100米处的水域,宽度为上述地下河水域两侧各100米的区域。

总面积:5.58平方公里。

(2)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地下河段两侧不小于1000米的汇水区域及地下河南、北两支流一级保护区河段间的区域。

总面积:55.28平方公里。

2.4.2保护区标志设置

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中的相关要求,2017年 (略) 人民政府重新在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对两个水源保护区均设立了界标和公告牌等。20 (略) 生态环境局的县级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对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设立一级保护区标识牌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栏。因此,20 (略) 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为100%,依据《规范》设置标志的水源比例为100%。

2.4.3一级保护区隔离情况

宜州区的2个在用水源地中泵村水源取水点位于水厂内,且水厂已用围墙隔离。20 (略) 生态环境局的县级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对土桥水库设置隔离防护网封闭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率按100%计。

2.4.4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情况

2018年至2019年期间,宜州区开展专项排查工作时共排查饮用水水源地涉及生活面源、农业面源、墓葬、一级保护区桉树、二级保护区桉树、交通穿越、社会加油站、一级保护区隔离、二级保护区标识牌和工业企业共10个环境问题。2018年9月,宜州区印发了《推进宜州区土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存在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8〕65号,对10个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截至2019年12月底,1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完成自主销号验收。现未发现反弹现象。

2022年宜州区继续巩固水源环境保护成果。

(一)宜州区水库管理所加强对水库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周边村民不利于水源环境的行为。 (略) 落实人员对泵村水源地进行管护看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宜州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多渠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结合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启动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探索创新并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沿河自然村屯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在石别镇清潭村新、老大显屯、板贡屯、太平屯、土桥村高冲屯、横山屯、板围村纳赖屯、拉弄村免洞屯、拉弄屯、刘三姐镇良村村泵村屯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污水处理站已正式投入运行。不断提升周边基础设施及治污能力水平,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周边村屯群众生活垃圾都及时集中收集统一外运规范处理,避免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20 (略) 投入县级水源地预警监控项目建设。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建设了监督监控设施,并安装在线水质监测设施,验收后将与环保部门并网。20 (略) 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县级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在宜州区的土桥水库建设生态护岸,在洛寿河两岸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了石别镇清潭村太平屯污水处理站,水源地建设完成规范化,泵村水源地也已完成规范化建设。

2.4.5监控能力

(一)常规监测

20 (略)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土桥水库、泵村水源每季度一次的手工监测。监测点位于取水口附近水域。


表2.4-1 地表水、地下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表



























20 (略) 生态环 (略)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体系建设项目(一期)。涵盖宜州区土桥水库和泵村水源。主要监测因子有:常规五参数(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叶绿素a、蓝绿藻、镉、铅、锌、砷、生物毒性、大肠杆菌等,项目验收后将会与环保部门联网,实现实时监控。

2023年,宜州区城区在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方式仍为人工采样监测,按照本次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技术方案(暂行)要求水质监测指标,宜州区在用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指标已达到,因此,20 (略)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指标完成率为100%。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均建设了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点,水源自动(在线)监测能力覆盖率为100%。

综上所述宜州区的监测指标完成率为100%。

(二)预警监控情况

宜州区的土桥水库由宜州区土桥水库管理所直接管理有预警监控机制。20 (略) 投入县级水源地预警监控项目建设。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建设了监督监控设施,并安装在线水质监测设施,验收后将与环保部门并网。。预警监控完成率为100%。

2.4.6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一)风险防控情况

按照环保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对区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特别是危及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尾矿库的企业进行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有力打击了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已经建立有饮用水源地风险源名录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因此风险源名录完成率为100%,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为100%,城市饮用水源风险管理状况为100%。土桥水库西侧流域地下水文调查结论为:土桥水库西侧地下河水因分水岭阻隔不能回流汇入土桥水库,石别糖厂不对土桥水库构成环境风险,且石别糖厂东南侧地下河露头“天窗”溢水口防范地表水倒灌工程已完工,彻底消除石别糖厂对土桥水库可能存在环境安全威胁的担忧。完成泵村地下水和流河地下水属性更改为地表水属性,执行地表水Ⅲ标准。

(二)应急能力情况

为了进一步 (略) 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源监测及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逐步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从12345投诉热线电话到环境应急预案启动的管理机制。

1.2016年宜州区制定印发了《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 (略) 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6〕159号)。201 (略) 宜州区生态环境局牵头 (略) 宜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8〕96号)建立健全宜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宜州区2023年未发生过饮用水源污染事故。

3.目前宜州区具备一定应对重大突发污染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宜州区应急管理局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负责编制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宜州生态环境局落实人员负责环境应急和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配备相关的环境应急人员及设备。

4.宜州区两个水源地均建设相关的应急防护工程。宜州区原划定的备用水源流河电站水源地已安装供水管道与泵村、土桥水库水源地供水并网,实现了3个水源互为备用。流河地下河水源位于距城区7km的流河村屯,水源地下水最枯流量约为1.22m3/s,正常水量为2.51m3/s,最大水量为5m3/s,该水源水质较好,常年清澈。

为满 (略) 发展的供水需求,宜州区动工建设城北水厂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主要内容为建设城北水厂扩建工程,出厂水管道工程及水源管道工程三部分。城北水厂扩建工程是将城北水厂的供水能力由2万立方米/日提升至8万立方米/日,以原宜州城北水厂工程为基础,将供水能力由2万立方米/日提升至8万立方米/日。完成工艺流程建设改造,通水运行,配套道路硬化及场地绿化。出厂水管道工程为从城北水厂沿龙江路及宜山路敷高DN1000MM供水管道至山谷路,沿途接通城区供水干管,使完成扩容后的城北水厂能向城区供水8万立方米/日,水源管道工程是从流河水源地建设水源管道至城北水厂,建设水源管径为DN1200MM,管线长度为5.85公里。实现流河水源地联通供水。目前项目完工,并实现了宜州区土桥水库、泵村、流河水源地三地联网供水,让宜州城区生活供水提标提质,为宜州城区饮用水供水提供有效保障。

5.宜州区完成了饮用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拥有应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储备和技术储备、设置应急专家库、建有应急防护工程和应急监测等5项指标任务。未开展应急演练,全区的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为91.66%。

2.4.7管理措施

宜州区在对饮用水源管理方面实施了以下措施:1.对两个水源地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指南》进行编码。2.2013年以来,宜州区政府专门成立宜州区土桥水库管理所,定编11人的事业单位,负责库区的管理和巡逻,巩固整治网箱养鱼成果,禁止电鱼、钓鱼等破坏水源水质的行为,并安排人员定期清理水库水源垃圾等。3. (略) 宜州生态环境局对宜州区饮用水源地开展相关的评估工作。4. (略) 宜州区水源地水质状况每 (略) 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管理制度完成率为100%。

2.5评估结果认定分析

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计 (略) 宜州区2022年度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量保证率100%;水源达标率100%,水量达标率100%;即水源达标状况分值60分;保护区划定完成率100%,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100%,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完成率100%,监测能力完成率100%,即监控能力分值3分;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100%,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100%,准保护区整治完成率100%,风险防控完成率100%,应急能力指标完成率91.66%,管理制度完成率100%。即环境管理状况分值29.62分,综合计分, (略) 宜州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评估计分结果为99.62分。

第三章问题及成因分析 3.1环境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宜州区人民政府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宜州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改变,可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财力有限,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本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下几点:

(一)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目前全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主要是由建设、卫生、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的,由于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不够明确,没有形成比较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普遍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现象,导致组织不力、推进不快。水源属性的定性各部门不一致。

(二)尚未制定和颁布实施《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三)宜州区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没有开展过应急演练。

3.2不同评估时段水质和环境管理的变化分析

(一)取水量保证状况

2023年,土桥水库、泵村两个饮用水源的取水量均达标,取水量保证均为100%。

(二)水源达标状况分析

宜州区的两个水源取水量保证率、水源达标率100%。

(三)环境管理状况分析

1.自2011年以来,宜州区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并开展相关的工作,完善标准牌,开展系列的清理工作等,保护区划分完成率、标志牌设置完成率均为100%,土桥水库、泵村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均建有物理防护,且两个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故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完成率和视频监控完成率均为100%,以上指标与2022年持平。

2.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率为100%,二级保护区的整治完成率为100%,准保护区整治完成率为100%,以上指标与2022年持平。

(四)宜州区的综合评估得分为99.62,2022年评估得分持平。

(略) 宜州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本年度评估工作针对宜州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宜州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一)尽快完善宜州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切实纳入到当地法律法规体系中,成为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明确水源地环境行政执法责任,落实发改、经济、财政、建规、市政、林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探索环境多要素综合管理机制。

(二)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加强联合执法,落实重点案件移送制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对不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或者超过核定的排放总量的单位,根据环境事权的划分,由各级政府做出限期治理的决定。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限产或者停产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三)以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为基本手段,坚持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生态园区的广泛深入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的优化;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绿色消费模式;多方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尤其是促进节水工作的广泛持续开展,从源头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减轻水源供给的压力。加强宜州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逐步实现污水处理深度达标排放,不断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严格执行水污染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产业准入制度,尤其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控制区域,落实水污染以“控”和“防”为主的控制措施。

(四)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改造农户厕所,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尽量遵循生态循环、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推广生态农业,积极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圈—沼—园”为一体的农户沼气池建设,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化治理利用,着重从源头控制污染负荷,减轻农业面源、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流失对水质的影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活动,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快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修复,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五)尽快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宜州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及时监测、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提高应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

(六)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督促、引导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市场及中央补助等多方面加大水源保护投入、保障饮用水水源规划项目建设资金,优先对保护区划分后、因保护水源而实施清拆关闭的项目给予投资政策倾斜。建设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各级政府应将政府环保投资(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环保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保障地方环保投资的资金来源,并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附表:1.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表

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

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

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年际变化对比表


附件:1.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 (略) 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环境应急预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6〕159号)

2.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 (略)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7〕39号)

3. (略) 宜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州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宜政办发〔2018〕96号)

4.宜州公路管理局关于印发宜忻二级公路穿越饮用水水源地(土桥水库)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宜路发〔2018〕47号)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水源地

名称

水源编码

水源地

类型

服务人口(万人)

设计

取水量

(万吨/年)

现状

取水量

(万吨/年)

实际取水量

(万吨/年)

已服务

年限

(年)

地下水类型#

设计

降深(m)

水位埋深(m)#

备注

埋藏

条件

含水介质类型

1

广西

(略)

宜州区

土桥

水库

HA*R0001

湖库型

16.00

5475

1188.46

1188.46

32





1970年

2

广西

(略)

宜州区

泵村

HA*G0003

地下水

7.00

912.5

15

15

24

潜水

岩溶水

5

2

1989年

附表A.1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表



附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填写。


附表A.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

附表A.2-1 水质达标的地表水水源地清单

  • 序号

    省份

    城市

    水源地名称

    水质类别

    年达标取水量(万吨/年)

    涉及服务人口(万人)

    1

    广西

    宜州区

    土桥水库

    湖库型

    1188.46

    16.00

    2

    广西

    宜州区

    泵村

    地下水

    15

    7.00



附表A.2-2水质不达标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清单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不达标取水量(万吨/年)

涉及服务人口(万人)

主要超标项目和倍数

不达标月份

1

广西

宜州区

-

-

-

-

-

-






附表A.2-3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营养状态评价结果

  •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地名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值(最大值)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级(最大值)

    总氮或(和)总磷超标(是/否)

    1

    广西

    (略) 宜州区

    土桥水库

    47.79

    -


附表A.2-4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地名称

    全指标分析缺测指标数量(个)

    监测月份

    缺测指标名称

    1

    广西

    (略) 宜州区

    土桥水库

    0

    7

    -

    2

    广西

    (略) 宜州区

    泵村

    0

    7

    -


附表A.2-8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汇总表

  •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地表水源地数量(个)

    地下水源地数量(个)

    水源达标率(%)

    水量达标率(%)

    达标水量(万吨)

    不达标水量(万吨)

    1

    广西

    (略) 宜州区

    2

    0

    100

    100

    1188.46

    0


附表A.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

附表3-1 饮用水水源地监控能力调查表

  •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名称

    水源类型

    是否完成水质全分析

    是否开展视频监控

    是否开展预警监控

    1

    广西

    宜州区

    土桥水库

    地表水

    2

    广西

    宜州区

    泵村

    地表水



附表A.3-2 饮用水水源地监控能力汇总表

  •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涉及的地表水水源数量(个)

    涉及的地下水水源数量(各)

    水源总数

    完成水质全分析

    开展预警监控

    开展视频监控

    水源总数

    完成水质全分析

    开展预警监控

    完成水质全分析

    开展视频

    监控

    1

    广西

    (略)

    宜州区

    2

    2

    2

    0

    0

    -

    -

    -

    -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名称

水源类型

保护区建设完成情况(是/否)

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是/否)

保护区划分

标志设置

一级保护区隔离

水源编码规范性

定期巡查

定期

评估

水源地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

公开

1

广西

(略) 宜州区

土桥水库

地表水

2

广西

(略) 宜州区

泵村

地表水

附表A.3-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措施状况调查表




附表A.3-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措施状况汇总表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保护区建设完成情况(个)

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个)

保护区划分

标志设置

一级保护区隔离

水源编码规范性

水源档案

定期巡查

定期评估

水源地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公开

1

广西

(略) 宜州区

2

2

2

2

2

2

2

2

2




附表A.3-5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状况调查表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水源名称

水源类型

风险防控情况(是/否)

应急能力情况(是/否)

风险源名录

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与备案

应急

演练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储备

应急防护工程设施建设

应急专家库

应急监测能力

1

广西

宜州区

土桥水库

地表水

2

广西

宜州区

泵村

地表水




附表A.3-6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状况汇总表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完成风险防控的水源数量(个)

具备应急能力的水源数量(个)

风险源

名录

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应急供水

能力

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与备案

应急演练

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储备

应急防护工程设施

建设

应急专家库

应急监测能力

1

广西

宜州区

2

2

2

2

0

2

2

2

2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水源地名称

一级保护区整治

二级保护区整治

建筑物

(平方米)

排污口数量(个)

网箱养殖

(平方米)

排污口

(个)

生活污水

(万吨)

畜禽养殖

(万吨)

网箱养殖

(平方米)

年初

面积

当年新增

清拆

面积

年初

数量

当年关闭

数量

网箱养

殖总面积

当年取

缔面积

年初

数量

当年关闭数量

年污水

总量

年污水

收集量

年污水

处理量

年废物

产生总量

年废物利用量

网箱养殖总面积

当年整治面积

1

广西

宜州区

土桥水库

0

0

0

0

0

0

0

0

0

24.36

24.36

24.36

0

0

0

0

2

广西

宜州区

泵村

0

0

0

0

0

0

0

0

0

25.6

25.6

25.6

0

0

0

0

附表A.3-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状况调查表



附表A.3-8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汇总表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保护区建设完成率(%)

监测监控完成率(%)

保护区整治率(%)

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

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

管理制度完成率(%)

保护区

划分

保护区标志设置

一级保护区隔离

地表水

地下水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

地表水

地下水


1

广西

宜州区

2

2

2

100

-

100

100

100

100

91.66

-

100



附表A.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年际变化对比表

附表A.4-1饮用水水源取水量及水源达标率年际变化对比表

序号

省份

城市

(城镇)

水源数量变化(个)

取水量保证率(%)

水量达标率(%)

水源达标率(%)

上年度

本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1

广西

宜州区

2

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附表A.4-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年际变化对比表

序号

省份

城市(城镇)

保护区划分完成率(%)

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

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完成率(%)

一级保护区整治率(%)

二级保护区整治率(%)

准保护区整治率(%)

监测监控

完成率(%)

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

应急管理指标完成率(%)

管理制度完成率(%)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地表

水源

地下水源

地表水源

地下水源

1

广西

宜州区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信息来源http://**_11072http://**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您已成功参与促销活动!
稍候客服经理将会与您联系,请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