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4年4月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4年4月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2024年04月12日   云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厅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1-*、0871-*、0871-*(省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窗口)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西山区广福路1002号  传真:0871-*  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瓜镇程家坝

楚雄滇中 (略)

云南 (略)

根据投资项目备案证,该项目以已有生产系统的装备及工艺技术为基础,对现有转炉进行适应性局部提升改造,新增两台回转式阳极炉替代现有固定式阳极炉等,本次系统改造后粗铜产能由14.35万吨/年提升至25.28万吨/年(混合铜精矿用量不突破68.36万吨/年),阳极铜产能由19.17万吨/年提升至24.98万吨/年,硫酸产能由59.11万吨/年提升至61.57万吨/年。同步进行生产线延伸,配套新建阴极铜的电解生产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形成年产电解铜21万吨的生产规模。项目估算总投资为56646万元。

一、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为运营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项目废气排放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修改单中的特别排放浓度限值,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外排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的间接排放浓度限值。大气环境影响进行一级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进行三级B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二级评价(属于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声环境影响进行三级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进行一级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简单分析;环境风险进行一级评价。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对《报告书》的执行标准进行了确认。

距离项目厂界较近的敏感点为程家坝服务区(124.6米)、朝阳寺(149.6米)、黄家屯(160.6米)、谢家咀(242.1米)、外张家湾(158.6米),涉及西山自然保护区(5545米)、紫溪山风景区(4796米)、青山湖风景区(10446米)等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属金沙江水系龙川江流域,距离龙川江575米,水功能为南华-楚雄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Ⅲ类。周边分布有朝阳寺村泉点、谢家咀水井、山嘴子水井、张家湾水井、程家坝水井、汽车城内高速路旁水井、种子公司水井,厂区监测井水以及项目区及其下游分布的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根据环评报告的分析,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如下。

(一)施工期。施工期的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汽车尾气、施工噪声、施工生产生活废水及建筑垃圾等。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施工噪声和粉尘的影响较为明显。

(二)营运期。大气环境方面,根据收集到的自动站监测数据,项目 (略) 、禄丰县、牟定县和南华县2022年环境空气达到二级标准,属达标区。根据 (略) 2020年-2022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各项常规因子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地表水方面, (略) 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22年西观桥断面水质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要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在现有厂区及周边设置9个地下水监测点、新增占地厂区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同时在现有厂区内设置4个包气带监测点,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水质标准要求。根据收集现有厂区及周边设置5个地下水监测点2019年~2021年地下水的监测报告,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声环境方面,项目区厂界共设置11个监测点,昼、夜间监测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功能区标准要求。项目土壤设16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各监测因子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周边农用地各监测指标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筛选值要求。周边农作物监测结果表明农作物中铅、砷、镉、铜、锌的监测结果均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22)中的限量值。同时,根据收集的2019年-2021年厂址区域土壤的监测结果,厂区内各监测点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厂区外各测点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筛选值要求。生态环境方面,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在现有厂区范围及旁边建设,评价区无 (略) 保护动植物及名木古树分布,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敏 (略) 生态保护红线。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针对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相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如下。

废气:项目有组织排放的废气有备料粉尘、制酸尾气、环集烟气、电解烟气等,项目设有组织废气排放口11个(主要排放口2个,一般排放口9个)。制酸尾气:艾萨炉、贫化电炉、转炉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硫烟气,在每个炉口均设置有负压集气罩,收集后的烟气先经过余热回收后再经沉降室、电收尘设备处理后汇至动力波洗涤除尘,然后再经填料塔、电除雾进一步除尘,收尘处理后的烟气采用转吸工艺制硫酸,制酸尾气再经离子液脱硫,电除雾器处理后由1根70米排气筒排放,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环集烟气和阳极炉烟气:对艾萨炉、贫化电炉、转炉、阳极炉等工艺设备的放铜口、放渣口、炉后等低空烟气逸散处,设集烟罩捕集烟气。烟气处理流程为“集气罩→布袋除尘器→洗涤塔→前电除雾器→离子液脱硫→后电除雾器→1根70米排气筒排放”。阳极炉烟气进入环境集烟系统前,单独进行布袋除尘和脱硝(采用SCR脱硝工艺)处理,再合并进入环集烟气的离子液脱硫系统和电除雾器处理后通过1根70米排气筒排放,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备料系统粉尘:现状混合铜精矿备料系统下料口经各自配套的袋式除尘器除尘后通过1根21米高排气筒排放。后续拟将布袋除尘器总体更换,布袋规格由400目提升至900目布袋,布袋材质提升为覆膜滤布,数量由576条提升至864条。电解废气:电解、净液过程产生的硫酸雾采用抽风净化处理,经捕沫塔后,再经玻璃钢酸雾净化塔清水洗涤喷淋吸收,吸收液返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电解车间设置酸雾废气净化系统2套,处理后分别由2根20米高排气简排放,净液车间设置酸雾废气净化系统2套,处理后分别由2根20米高排气简排放。锅炉烟气:熔炼设备停炉或检修时电解和净液车间不能同步检修,蒸汽需由锅炉提供,项目新建1台25t/h锅炉作为备用,使用燃料为天然气,天然气用量为72万m3/a(1000m3/h、年使用30d),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由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渣选系统:对渣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破碎、筛分、粉料环节的旋风、水浴除尘措施提升为布袋除尘设施,分别通过3根15米排气筒排放。针对无组织的控制措施有:(1)项目料场均采用封闭储存,采取定期清扫、洒水降尘,密封式堆场堆放、密封式皮带廊转运等措施控制粉尘无组织排放。(2)备料工序产尘点全部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物料输送皮带通廊封闭,带式输送机的受料点、卸料点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冶炼炉(窑)的加料口、出料口应设置集气罩并保证足够的集气效率,配套设置密闭抽风收尘设施,收尘系统均为微负压状态下运行。(3)厂区内粉状物料运输全部采取密闭措施;厂内运输道路硬化,并采取洒水、喷雾、移动吸尘等措施;运输车辆驶离冶炼厂前应冲洗车轮。(4)溜槽全部设置盖板。(5)针对电解系统采取有效控制电解液温度在58-65℃之间,槽面覆盖耐酸尼龙布,阳极泥地坑采用机械搅拌,强化槽面区域的通风,电解槽内保持负压将酸雾抽至净化塔处理进行控制。经《报告书》预测,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均达标,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含酸废水、一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本次不涉及冶炼工艺和制酸工艺变更,新增电解系统酸雾洗涤净化酸性废水5m3/d,进入污酸处理站的总处理水量增加至835m3/d,污酸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200m3/d,可以保证处理规模的需求,污酸处理站采用硫化法+电石渣中和铁盐法处理工艺处理。项目一般生产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脱盐水处理站外排水及锅炉排污水以及新增电解系统设备冷却水(27m3/d)等,一般生产废水总计1070m3/d,其中477m3/d直接回用于压滤机冲洗、药剂制备、圆盘制粒、备料料场、渣选等,220m3/d回用于渣缓冷蒸发补充水,剩余373m3/d送废水深度处理站后回用,废水深度处理站处理能力1200m3/d、可保证处理规模的需求,废水在废水深度处理站经调pH、除钙、絮凝、沉淀、超滤、膜过滤处理后,产生的淡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 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中表1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全部回用至硫酸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产生浓盐水作为渣缓冷补充水,不外排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产生量68m3/d,生活污水经厂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A级标准后, (略) 政污水管网, (略) 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水收集后的全部进入初期雨水处理站(采用中和+超磁分离工艺,处理能力为200m3/h)处理合格的水回用至生产给水系统,初期雨水不外排。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地下水: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电解车间、净液车间、电解及净液循环水站、初期雨水池及事故水池、雨水处理系统等区域设为重点防渗区,厂区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严格进行分区防渗,项目已设置5个地下水监测井,后续再增设3个,共8个地下水监测井,并定期对各监控井进行跟踪监测。

固废:项目生产的固废主要为熔炼烟尘、净化烟尘、废触媒、中和渣、石膏渣、硫化砷渣、废矿物油、废矿物油桶、化验室废液、阳极泥、黑铜粉、选矿尾渣、深度水处理泥、初期雨水污泥、废镁砖和生活垃圾。部分可返回生产系统再利用,根据企业固废管理台账、签订的委托处置利用协议及危废转运联单等,企业现有固废处置利用符合要求,可100%处置利用。

噪声:噪声源采取消声、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进行控制。根据预测,项目厂界处昼、夜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项目200米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目标处昼、夜间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质量,声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生态和土壤: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位于产业园区,新增占地已进行场地平整,无珍稀、敏感保护动植物分布。

环境风险:现有项目区域企业已严格按照要求建设了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在硫酸生产区已设置1座3200m3事故水池,熔炼区域已设置1座2000m3生产废水收集池,在渣选矿区域已设置1座2500m3事故水池。项目新建电解车间设置围堰,并配置1座144m3的事故水池,用于车间滴漏和事故液体的收集储存。

建设单位分别采取网络公示( (略) 政府网站和楚雄高新区网站)、报纸公示(楚雄日报2次公示)及张贴公示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反馈意见。调查问卷均无反对意见。2023年9月再次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根据团体调查的结果团体单位针对本项目均支持项目建设,无意见。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