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招标变更 > 西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采购项目采购更正公告第二次

西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采购项目采购更正公告第二次

2024年04月15日   四川
招标变更
发布时间 2024-04-15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招标预算 详见内容 资质要求 点击查看
采购规模走势
  采购规模走势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按月度提供全国近一年的采购招标预算金额的变化趋势分布情况。您可以通过分析结果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投标活动。

立即试用
点击查看 招标方式 点击查看
潜在报名单位
  潜在报名单位

根据类似项目的历史中标数量、中标金额等综合评定企业竞争力,预测潜在报名的单位,提供排名前三的企业。您可以通过分析潜在报名单位调整自己的投标计划。

立即试用
点击查看 潜在中标人
  潜在中标人

根据类似项目的历史中标数量、中标金额等综合评定企业竞争力,预测潜在中标的单位,提供排名前三的企业。您可以对潜在中标单位做出针对性的准备。

立即试用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 联系人:查看
      企业联系人/联系方式

    提供招标/代理单位的联系方式,可自主联系沟通。

    立即试用
  • 相关项目:查看
  • 累计招标金额: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 联系人:查看
      企业联系人/联系方式

    提供招标/代理单位的联系方式,可自主联系沟通。

    立即试用
  • 相关项目:查看
  • 合作业主数量:查看
招标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公告概要: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采购项目
品目
采购单位 西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行政区域 西充县 公告时间 **日 15:09
首次公告日期 **日 更正日期 **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王女士
项目联系电话 0817-*
采购单位 西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采购单位地址 南台街道天宝路278号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
代理机构名称 四川 (略)
代理机构地址 (略) 西充县商会大厦(13楼)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0817-*

一、项目基本情况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编号:N*6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名称: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采购项目

首次公告日期:**日

二、更正信息:

更正事项:采购公告

更正原因:
技术参数更正。

更正内容:

原采购文件:第三章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商务及其他要求 3.2.2服务要求-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内容更正为:

一、基本情况

为全面客观真实地反应我县年度自然资源管理成效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49号)、《 (略) 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做好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前期工作的通知》(〔2022〕-410号)《 (略) 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实施方案》(川自然资办发〔2022〕8号)、《 (略) 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耕地保护考核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川自然资函〔2022〕283号)文件要求,我局开展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考核自查整改的前期工作如下。

目标任务及政策要求:

1、关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2022年度变更调查是在2021年度变更调查基础上开展的全要素变更,是“三调”成果现势性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延续,是国土空间规划、卫片执法、建设用地审批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底版和基础,是增减挂钩、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进出平衡等项目成果核定的依据。

2、关于2023年日常变更调查工作。日常变更调查工作是一项新的任务,根据《 (略) 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在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基础上,按照“日常举证,双月汇总,年底更新”的思路,针对部、省下发的各监测类图,以及耕地保护、执法督察、闲置土地处置、耕地恢复整改等涉及的地类变化图斑,通过日常调查举证,逐级审核把关,报部审查确认,年底统一纳入当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

3、关于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工作。根据国家安排,今年拟统筹开展三项考核。一是2021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二是2021年度耕地“进出平衡”考核;三是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考核。要全面核实分析2021年度耕地变化情况;有序推进2021年度不合理流出耕地恢复整改;统筹谋划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

二、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

  1. 主要工作内容 :
  1.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采集2022年底卫星遥 感影像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对照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提取国土利用变化信息,作为地方开展变更调查工作的指引。各地结合有关监 测及相关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掌握2022年度土地利用现状的地类、面积、属性及相关图层属性信息 的变化情况,更新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形成年度变更增量包。 (略) 级和国家级内、外业核查及数据库质量检查,更新形成2022年度国家级国土调查数据库。
  2. 开展2022年度变更调查实地调查和建库工作。以部下发的2022年度遥感监测成果为基础, (略) 级及以下2022年度内监测发现的各类国土利用变化信息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制作2022年度变更调查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以下简称“工作 底图”)。通过比对2021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内业补充提取2022年度各类土地的变化情况。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为原则,查清工作底图上每一块变化图斑的地类、面积、属性、权属等实际情况;对需要举证的图斑,逐一实地拍照举证;日常变更核定图斑结果经2022年度遥感监测一致性核实确认的,可直接按照变更调查要求生成增量数据,无需再次实地举证;日常变更核定图斑结果与2022年度遥感监测成果不一致的,需再次实 地举证;在2021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基础上,结合林草湿等专项调查监测工作移交的变化图斑及举证成果,对涉及地类变更的,按照数据库更新 技术要求,形成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增量包, (略) 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时2022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的真实性负责。
  3. 在国家对2022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开展国家级汇总与专题套合分析,形成2022年度各类统计口径的国家级汇总分析数据。待国家下发同口径数据后及时开展同口径数据的分析,开展2022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产品加工与共享服务工作,向相关职能部门及局机关股室共享2022年度国土变更数据成果。
  1. 成果要求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采取分阶段控制模式上报,包括变化图斑数据成果和增量数据库成果报送两个阶段。
  1. 变化图斑数据成果2022年度变更调查参照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成果提交格式采取单图斑建库,先开展变化图斑变更符合性审查。成果包括: a.外业调查成果:图斑举证数据包(DB格式)。b.数据库成果:更新后的日常变更矢量数据(gdb格式)。c.图斑信息核实各类报表:举证图斑信息表(MDB格式);《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为MDB格式,填写图斑变更情况。 d.其他资料:(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西充县情况说明表(水旱轮种,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等)、(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西充县跟踪图斑列表。

(2)增量数据库成果 变化图斑审查锁定后,以此为基础开展增量数据库成果提交,省级组织开展增量数据库质检工作。增量数据库成果包括: a.外业调查成果:图斑举证数据包(DB格式)。 b.数据库成果:国土调查矢量数据包括2023年度变更调查更新数据包UPD格式(含增量信息与统计报表,由数据库质检软件打包生成) c.图斑信息核实各类报表:举证信息表为MDB格式;《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为MDB格式,根据遥感监测图斑的变更情况逐图斑填写;跟踪图斑列表。 d.相关证明材料: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对应的相关证明材料;灾毁图斑材料(矢量与相关媒体报道材料);水旱轮作说明材料;药 材年内种植收获证明材料等。 e.文字成果:主要包括2022年度国土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专题报告、情况说明等。相关业务部门根据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对2022年度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变化,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状况,设施农用地变化,25度和15度以上陡坡耕地变化,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变化情况,批而未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高尔夫球场、光伏用地以及稳定耕地等变化状况,各类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土地综 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实施状况,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形成专题报告。

三、2023年日常变更

工作内容:

(一)前期准备

一是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内容,主要成果、时间安排、组织分工、保障措施等。二是落实经费和队*,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等工作,统筹落实经费和调查技术队*。三是开展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包括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资料、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数据、最新遥感影像资料等,四是及时领取部、省生产的各类监测监管图斑。

(二)底图制作

以上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整合部、省下发的各类监测 (略) (州)、县(市、区)自然资源管理图斑,通过数据融合与清洗、内应预判等、确定日常变更调查对象图斑,将日常变更调查对象图斑叠加最新遥移影像,各类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和年度国土交更调查数据库等,制作形成调查工作感图。

(三)调查举证

开展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以实地现状认定地类为原则,逐图斑调查核实现状和边界,确定其地类、权属、坐落、种植属性、城镇村属性、细化调查属性等,明确是否纳入推堆土区、临时用地区、光伏板区、城镇村等用地区、路面范围等单独图层,并详细记录实地现状,其中对于耕地图斑,要记录当年种植作物的名称,对于建设用地图斑,要记录其用地主体名称和用途。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及地类认定要求与“三调”《实施方案》《技术规程》《补充通知》《技术问答》 (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相关问题的答复等保持一致。耕地的调查认定按照《 (略) 国土变更调查耕地认定技术指引(2022年版)》执行开展耕地变化类型补充调查。通过问询等方式,调查确定耕地变化的类型:其中,对于新增耕地图斑,上要类型包括土地整治、挂钩拆旧、工矿复垦、农户自主开发、进出平衡转入地块、其他等;对于耕地流出图斑,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平衡转出地块、农户自主产业调整、流转土地产业调整,生态退耕、撂荒成林、建设占用、因灾损毁、其他等。

采用“天府调查云”进行实地举证,采用具有卫星定位和方向传感器的设备,利用“天府调查云-日常变更调查”功能模块,逐图斑进行举证,拍摄包含图斑实地卫星定位坐标、拍摄方位角、拍摄时间的实地照片或视频,并将举证材料及举证说明等综合信息形成加密举证数据包,上传至“天府调查云“平台,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实地拍照举证,连续图班分段举证、局部航飞影像举证等方式,在保证举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举证工作效率。原则上不采用承诺举证、类似图斑典型举证方式进行日常变更举证,未举证的暂不纳入日常变更成果。

各地要规范日常变更举证,确保举证成果质量,一是举证成果要反映变化图斑全貌;二是突出重点,重点反映该图斑实地现状地类,耕地图斑应能清楚反映种植作物或耕作条件,设施农用地图斑应能清楚反映内部种植或养殖特征等;三是避免重复举证,合理控制举证照片数量,同一位置同一角度不得重复拍摄;四是规范使用无人机实地拍照举证,无人机举证照片既要反映图斑全景,又要反映图斑地类特征,必要时辅助人工对图斑的细化特征进行补充举证;五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四)日常变更数据库建设

各地以县级调查单元为单位,以变化图斑为对象,在上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套合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坡度图等基础数据,优化变化图斑边界,确定耕地坡度级和田坎系数,准确计算图斑面积,补充记录数据年份,调查月份,以及调查举证、数据库建库人员,单位等属性信息,形成日常变更调查变化图班数据库成果。开展变化图斑数据质量检查,确保与上年度国土调查数据库相衔接。

(五)核查把关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成果质量核查把关,县级对日常变更调查成果的真实性负责,负责日常变更调查成果全 (略) (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所辖县区调查成果质量负总责,负责对所辖县区日常变更调查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全面把关, (略) (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确认后上报。省级将组织专业力量对数据库质量进行检查,并对调查成果进行内业全面核查,必要时开展“互联网+”在线核查以及外业实地核查, (略) 日常变更调查成果质量。 (略) 级核查成果数据库,在地方上报成果基础上,详细记录核查时间、人员、结论等,确保核查结果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省级质量检查合格后,根据自然资源部有关要求适时报部核查确认。

(六)成果汇交与统计分析

结合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按照每月汇交、双月汇总的方式,开展日常变更成果汇交与统计分析。各地每月10日前汇交日常变更调查成果,并从合同履约服务期开始,每两个月汇总一次日常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并开展地类现状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并围绕耕地保护、规划管理、用途管制、执法监察等自然资源工作,探索构建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自然资源管理成效, (略) 自然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七)共享应用

基于日常变更调查变化图斑数据成果, (略) 日常变更调查数据库,在成果汇总基础上进行双月定期更新,其中,同一地块在同一调查年度内发生两次及以上变化的,按最新一次调查认定的地类进行更新。数据库成果及 (略) 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日常变更成果共享公用。结合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工作,安好业务处(室、局)需求,定期向 (略) (州)函告并推送日常变更调查主要成果数据,充分发挥调查成果作用。

四、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

1、制作监测底图和提取、分发耕地疑似变化图斑。以三调及历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为本底,以三维地形为基础,通过收集整理自然资源管理基础数据,制作单独图层,并将相关管理属性关联至最新国土 变更调查数据库中, (略) 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本底数据库。根据卫星遥感 影像覆盖情况,充分应用遥感影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制作监测区正射影 像图,对照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围绕监测内容,提取建设用地、耕地、园地、林地、采矿用地、水面用地、未利用地等遥感监测基础变化信息,县级开展核查认定。

2、全面开展耕地疑似变化图斑核查工作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下发的所有耕地疑似变化图斑进行内业判读、外业核实举证,如实填写耕地疑似变化图斑外业核实确认表。根据判读和调查核实情况,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内业判读、外业核实举证,和处置情况均通过“国土调查云” (略) 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成果要求西充县2023年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工作的主要成果包括“互联网+”举证成果单图斑数据库、其他资料、扫描资料和表格成果。(一)“互联网+”举证成果。符合年度变更调查要求的举证成果包(DB 格式) 和举证信息表 (MDB 格式) (二)单图斑数据库。变更图斑,用GDB 格式存储。其中,DLTBGX 图层属性 字段参照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要求,并增加调查单位、人员等信息;单独图层 (LMFW、 GFBQ、LSYD、TTQ、CCWJQ) 全量提交 (三)其他资料。情况说明表、临时性过程性变化图斑用途确认表。 (四)扫描资料。县 (市)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出 具的新增耕地验收确认表,土地审批等相关佐证材料扫描件 (五)表格成果。西充县2023年度 1月-12月日常变更主要地类变化情况表。

五、耕地保护自查整改上图入库

(一)服务内容

1.对接*方落实工作任务及内容,确定技术路线,设计技术方案,以便有序开展后 续工作。

2.收集最新版2022变更调查数据库及影像、二调数据库、三调数据库、林业一张 图、耕地后备资源、征地报批范围等相关数据,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准备。

3.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成果以及其他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西充县当年前可复耕潜力图斑。

4.以可复耕潜力图斑为基础数据,分别以镇、村为单位制作表格、图片、KMZ(使 用奥维地图或外业精灵等实时定位软件可打开)下发到各乡镇,各乡镇以该数据为指引选择拟复耕图斑。

5.由供应商派出技术人员指导乡镇村进行拟复垦地块选取并给与技术指导,最终将乡镇确定好的拟复耕图斑汇总和逐一核实,确定每个图斑的位置是否在可复耕潜力图斑内。

6.对于确定需开垦的图斑,配合乡镇村工作人员对图斑进行指界,采用拉线、打点、撒石灰等方式确定拟复垦图斑的范围,避免位置开垦错误。

7.各乡镇对确定的图斑进行复垦并种植农作物, (略) 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审核并给出相应意见,达到耕地认定要求后对复耕地块进行举证。

8.复耕地块完成举证后,参照举证照片和方位角对图斑进行逐个上图入库,具体标准参照变更调查要求执行。

9.将数据成果 (略) 级审核,审核未通过的图斑反馈给各乡镇进行整改,直到通过审查为止,所有图斑通过审查后,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依法对地类予以变 (略) 和部。

(二)政策依据和技术标准

1.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 (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4)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自 然资办发〔2021〕47号);(5)《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 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6) (略) 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川自然资办函〔2021〕156号); (7)《 (略) 自然 (略) 农业农村厅 (略) 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 用途管制实行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2〕35号);(8)《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开展耕地恢复的通知》;(9) (略) 自然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耕地保护考核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川 自然资函〔2022〕283号)。

2.技术标准依据 :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19);(2)《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TD/T1016);(3)《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 (4)《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6)《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7027);(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 5/16 2023/12/22 11:51 6/16 (8)《地图学术语》(GB/T16820); (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GB/T 30319);

(三)提交成果要求 :

1.项目成果符合国家、省、市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要求,最终成果体现以西充县国土 (略) 级认定通知为准。 2.*方在完成最终成果后 (略) 级认定通过后的耕地恢复图斑矢量数据、举证成果。

其他内容不变

更正日期:**日

三、其他补充事项

1.本项目的最高限价:*元。

2.供应商应当在法定质疑期内一次性提出针对同一采购程序环节的质疑。

3.投诉受理单位:本项目同级财政部门,即西充县财政局。联系股室:西充县财政局采购监督管理股506,联系电话0817-*,联系地址:西充县南田路7号。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供应商投诉事项不得超出已质疑事项的范围。

4.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以采购文件要求为准。

5.只有从四川政府采购网(http://**)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投标(响应)管理-未获取采购文件中选择本项目获取采购文件的供应商才能参与本项目的采购活动。

四、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西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址:南台街道天宝路278号

联系方式:*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四川 (略)

地址: (略) 西充县商会大厦(13楼)

联系方式:0817-*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女士

电话:0817-*

四川 (略)

**日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