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萝北县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萝北县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2024年05月08日   黑龙江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萝北县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按照《 (略)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黑政办规〔2023〕3号)《 (略) 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黑政办规〔2023〕4号)和《 (略)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鹤政办规〔2023〕8号)要求,为充分发挥全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略)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略) 、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八届党代会精神,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立足我县“三农”新发展阶段,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实施“558”工程(强力推进五项重点产业、五项优势产业、八项攻坚行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 (略) 场主导,强化服务保障。把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尊重企业主体地位, (略) 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扶持力度。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提质增效。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注重构建绿色加工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引导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降成本、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坚持科技支撑,依靠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能和第一竞争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生物、数字等技术赋能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产品 (略) 场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力争全县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速11%,比2022年增加12.1亿元以上,三年增幅36.78%。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35.9亿元,增长8%;2024年达到40.2亿元,增长9%;2025年达到45亿元,增长12%。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比2022年提升28个百分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户,全县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

二、重点工作

(略) 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当前农产品加工实际,未来三年,要在全县范围内强力推进五项重点产业、五项优势产业、八项攻坚行动,即大力实施“558”工程,推动我县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一) (略) 区域布局,强力推进五项重点产业

(略) 三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我县水稻、肉类、食用菌、冷水鱼、预制菜等五大产业重点区域布局,科学谋划加工布局、发展目标、实施方向与路径,引领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快速增长。

1.水稻加工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团结镇、凤翔镇、宝泉岭等区域,培育高附加值稻米和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企业,打造绿色有机稻米产业集聚区。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水稻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整合激活水稻加工业,延伸加工链条,形成“吃干榨尽出精品,小稻粒做成大产业”的稻米加工产业模式。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其中,萝北县10万亩,宝泉岭120万亩。重点扶持山林粮食加工、圣兴粮食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品牌精米,逐步整合大米品牌,解决大米品牌多、杂、弱等问题,实现优牌优质优价,推动稻米加工业发展,整体延伸稻米加工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北 (略) ,各乡镇人民政府〕

2.肉类加工产业

区域布局:建设生猪加工产业集聚区和白羽鸡加工产业集聚区。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肉类加工产业产值达到27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肉类加工企业。畜禽总养殖量稳定在6500万头(只),肉产品产量稳定在13.5万吨。支持北三峡调熟车间建设,开发各类调理品及熟食制品。力促东方希望集团饲料场建成投产、养殖场新建和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支持萝北县发展湖羊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羊肉加工产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食用菌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延军农场等区域,发展食用菌加工产业。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食用菌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000万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全县食用菌数量达到500万袋,重点扶持北大荒集团黑 (略) 等企业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研发不同类型的系列产品,改进包装质量,全面提高食用菌加工产品的品质、品味、品相,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冷水鱼产业

区域布局:充分利用鹤北林业局和山区的渔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冷水鱼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渔业营业收入达到0.9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为重点,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88万亩,水产品产量稳定在2780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预制菜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凤翔镇发展预制菜产业。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预制菜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万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扩大规模、提高品质为重点,支持企业设备投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打造以绿色为特点,区域为风味的预制菜生产链。积极发挥地标优势,结合本地食材特色,在东北风味基础上探索地方特色口味,重点开发速冻食品、特色菜肴、预熟杂粮等产品, (略) 场多样化消费需求。重点推进萝 (略) 预熟杂粮粥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围绕地方地域特色,强力推进五项优势产业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地域特色和优势产区,积极发展玉米、大豆、中药材、森林食品和果蔬等五大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新增长点。

1.玉米加工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凤翔镇、肇兴镇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打造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玉米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其中,萝北县65万亩,宝泉岭75万亩。重点扶持兴汇粮食、鸿浩粮食等企业,扩大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白酒、玉米面条等生产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玉米深加工企业,应用玉米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玉米全产业链生产。抓好鲜食玉米产业,在肇兴镇等区域,积极开发鲜食玉米等产品,扩大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3年内实现年加工产值1000万元目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工信科局、北 (略) ,各乡镇人民政府〕

2.大豆加工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宝泉岭等地,发展大豆精深加工。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大豆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其中,萝北县35万亩,宝泉岭85万亩。积极 (略) 宝泉岭 (略) “老字号”带动作用,通过项目招引开发发酵类大豆食品,延长产业链条。 (略) (略) 和上 (略) 共同投资5亿元的30万吨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扶持金佰润粮油等企业在生产大豆油、药用豆粉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大豆加工产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工信科局、北 (略) ,各乡镇人民政府〕

3.中药材产业

区域布局:重点在团结镇、名山镇、鹤北镇、太平沟等中药材生产优势区,建设刺五加、人参、五味子、北苍术、灵芝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中药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0.4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以中药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萝北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推进中药材品牌建设,叫响“寒地龙药”品牌。重点培育鹤江芝源灵芝、萝北老包人参、鹤北林业局刺五加等中药材品牌和“萝北五味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森林食品产业

区域布局:在萝北县区域内各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果、林菌、林蛙、蜂蜜、山野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林果、林药、林菌等林业总产值达到875万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林下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发展产品精加工、培育壮大品牌。积极发展林果、林菌、林蛙、蜂蜜、山野菜等特色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营销,通过福瑞源食 (略) 等示范带动,打造有林区特色的生态森林食品产业。〔责任单位:县林草局、鹤北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果蔬产业

区域布局:以团结镇、东明乡、凤翔镇为重点,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中化果蔬产业。

发展目标:2025年,全县果蔬总产值达到0.2亿元。

实施方向与路径:全县果蔬面积稳定在0.2万亩。加速推进产业延伸,重点扶持兴安食品发展,大力发展果蔬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果蔬速冻、脱水干菜等多样化加工产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此外,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杂豆、酒、乳、羊等其他产业。建设杂粮杂豆加工优势区,积极开发杂粮粥等产品;发展乳制品产业,积极开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积极开发白酒等产品。

(三)围绕要素保障,强力推进八项攻坚行动

围绕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聚焦育龙头、提质量、创品牌、扩产能,集中实施八项攻坚行动。

1.精深加工企业培育行动。做大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已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整合扩张、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企业引领行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活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绿色食品加工提升行动。扩大绿色食品加工规模,利用绿色有机、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等资源优势,加速发展大豆、冷鲜肉、冷水鱼、预制菜等绿色食品,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高绿色食品加工质效,依托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促进绿色食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巩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优势。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科技创新转化行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革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提升装备研发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装备研发水平。〔责任单位:县工信科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优势品牌打造行动。更新理念培育品牌,强化“产出来、加出来、管出来、树出来、讲出来”的品牌培育思路,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观念,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培育创建能力,不断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突出优势创建品牌,积极释放地域产品、产品品质等独有优势,开展农业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打造我县“黑土优品”标识使用授权品牌。加强宣传叫响品牌,组织“绿色食品”“黑土优品”地理标识等品牌, (略) 场竞争力和产品知名度。〔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加工园区拓展行动。加强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推动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实现“一园多能、一区多业”,提高园区承载、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园”集中,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产业强镇重点项目结合,构建“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上下游企业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格局,形成集聚效应。谋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物流仓储区、农产品加工区和综合加工区三大区,入驻企业14个,建设项目14 个,将创造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1.68 亿元,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0.42亿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县商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市场营销推广行动。密切产销对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优质优价为目标, (略) 场需求,推动产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聚焦展销联动,积极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遴选优质农产品品牌,参加国际大米节、农交会、绿博会等展会,优化品牌效应。健全营销体系,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专柜、专营店,在 (略) 建立直营或加盟网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培育营销团队,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专业培训,培 (略) 场、善营销的专业团队, (略) 场开拓能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招商项目建设行动。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围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领域招商,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聚链。瞄准重点地区招商,吸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投资。突出头部企业招商,重点对接引入优秀企业投资。用好大型展洽平台招商,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统筹协调。〔责任单位:县商务和外事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标准体系创建行动。健全标准体系,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建 (略) 情、市情、县情的农产品加工标准。推进标准执行,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企业使用先进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认证,提升全程质量控制能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发改局、县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农产品加工业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部署、落实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成立组织机构,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立健全县级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的组织保障体系,根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强化业务指导,协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按照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四个体系”,强化推动落实,制定全县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清单,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推进措施。

(三)强化政策支持。 (略) 级出台政策措施,在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推进重点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等方面给予鼓励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支持政策,统筹相关资金,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四)强化服务保障。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继续加大“建租贷”融资模式复制推广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政府与金融机构协商,探索推进“风险基金补偿”模式,解决小微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政银担”模式,提高企业贷款获得率。加快引进和培养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人才、生产能手和技术人才。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鼓励领办科技型加工企业。落实“人才振兴60条”政策,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