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铜梁区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1-4月推进情况快报

铜梁区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1-4月推进情况快报

2024年05月13日   重庆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铜梁区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1-4月推进情况

一、总体推进情况

2024年全区实施重点项目211个,总投资1229.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4.67亿元。

1-4月,完成投资121.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29.39%。根据项目开工计划,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目前已开工项目32个(灏睿纳米隔热复合材料等6个项目已投产),开工率62.75%,应开工未开工项目19个。重庆铜梁全德至厚生110千伏业扩配套工程、分布式能源(燃机发电热电联产)项目等67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从建设性质来看:续建项目93个,总投资88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2.1亿元,1-4月完成投资100.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6.88%。新建项目118个,总投资347.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2.57亿元,1-4月完成投资21.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5.11%。

从投资类别来看:市场主导类项目83个,总投资607.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05亿元;1-4月完成投资80.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8.55%,达到序时进度。政府主导类项目128个,总投资621.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4.62亿元;1-4月完成投资40.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9.99%,低于序时进度。

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分类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目类别

项目数量

2024年年度

计划投资

1-4月

完成投资

投资计划

完成率

合计

211

414.67

121.88

29.39%

产业高地项目

98

260.81

88.61

33.97%

文旅胜地项目

17

21.68

3.85

17.76%

宜居美地项目

66

106.77

25.37

23.76%

民生福地项目

30

25.41

4.05

15.94%

二、“三色”管理情况

铜梁区科创新城金山大道建设工程(一期)、重庆镁丰 (略) 智能装备生产项目(二期)、 (略) 燃油/电动两轮及三轮机车生产项目(二期)、铜梁区大庙收费站互通口平面交叉优化建设项目、保障配套商业综合体项目、大庙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装修工程、设施水产养殖项目、食用菌产业项目、铜梁黑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园、粮油烘干项目、淮远古镇(二期)提升工程、安居古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铜梁区南部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略) 铜梁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 (略) 铜梁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南部片区主干线配套工程(市政配套及管网工程)、侣俸巴岳农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执勤三大队营房建设项目、 (略) 铜梁区2024年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19个项目应开工未开工,红色标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项目储备工作力度。各项目单位要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针对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资金支持投向项目进行深入的项目前期研究和论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狠抓项目建设。各项目单位要加强统筹管理,要到实地看、向现场跑、往一线去,并及时通过专题调度来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尤其是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务必要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项目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区政府三级协调机制,做实做细各行业各领域项目精准调度工作,有效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强化项目督查考核。区重点办将继续联合区委办督查室、区政府办督查室对全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考核。实行“限时制”“销号式”管理,全程跟踪督查、一追到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1.铜梁区2024年续建重点项目1-4月推进情况表

2.铜梁区2024年新建重点项目1-4月推进情况表

注:“绿色”代表按计划推进正常的项目;

“黄色”代表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

“红色”代表未能按期开工建设的项目。


标签: 重点建设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