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2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2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2024年05月11日   四川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通讯地址: (略) 色达县色柯镇金马大道东路14号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股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色达县塔子加油站改造升级项目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色柯镇光明社区南捷大道东段


色达县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和水利水土保持站

成都润泽 (略)

一、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的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混凝土拌合粉尘和施工机械废气,其中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以下即为针对施工废气的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

为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 (略) 扬尘防护规定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此,项目建设单位在施工建设中应严格按照《 (略)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略) 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川环发〔2013〕78号)》等一系列扬尘防治管理规定进行施工建设,最大程度减少扬尘产生污染环境。

具体要求是:

1)施工期应全面落实《关于 (略) 扬尘污染物的通知》《 (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及施工扬尘整治方面的“六不准”“六必须”“六个百分百”相关要求:“六不准”包括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十必须”包括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包括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2)根据《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要求,在任何情况下,施工扬尘排放单位均应严格落实各项扬尘管控措施,安装基于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监测,监测点位应设置于建筑工地施工区域围栏安全范围内,优先设置于车辆进出口处和工地下风向浓度最高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遵守本标准扬尘排放的控制要求。

3)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根据甘孜州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启动的不同预警等级,建设工地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①Ⅲ级响应措施

扬尘源减排措施:执行重污染天气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黄色预警减排措施。停止除应急抢险外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土石方转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停止建筑工地室外喷涂、粉刷作业,基坑护坡粉浆作业;停止石材切割作业,停运建筑垃圾、渣土、砂石。在日常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等作业频次。

移动源减排措施:执行重污染天气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黄色预警减排措施。

②Ⅱ级响应措施

在落实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移动源减排措施:在落实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停止使用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②Ⅰ级响应措施

在落实Ⅱ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移动源减排措施:当地政府结合实际实施更加严格的机动车管控措施。

(2)施工机械废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汽车尾气。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减轻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①通过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

②使用电气化设备,少使用燃油设备;

③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同时降低污染;

④合理施工布局,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⑤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段,减少交通拥挤和堵塞概率,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⑥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捷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3)混凝土拌和粉尘

各种物料进入砼拌和机时,小粒径颗粒物会飘散形成粉尘,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环境保护局)中“十一、混凝土配料”中推荐的混凝土配料工艺潜在的逸散排放因子,混料机水泥、砂石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按照0.02kg/t计。本项目水泥、砂石料总用量为29062t,则本项目搅拌过程总产生的粉尘量约为0.576t。环评要求项目采取密闭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强管理,洒水降尘。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搅拌粉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综上,项目施工期将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也会结束。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

2、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废水

本项目的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基坑排水及施工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

①基坑排水

基坑开挖会产生基坑废水,基坑采用明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布置兼顾基坑开挖及主体建筑物施工,采用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两种方式排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渗水,以保持基坑干燥。本工程采用在基坑内设排水沟、集水坑,并在下游设置一个集水井,基坑废水经集水井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工程回用水,严禁直接排入河道。

②施工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

本项目施工现场不考虑机械大修,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均在附近汽修店进行,施工区内不设置机修场地,只设置机械停放区和进行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清洗。施工期机械设备如拌和机、振捣器、运输设备等,以及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主要为含SS废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类比调查,施工废水的产生量约为5m3/d,属无毒废水,呈弱碱性,悬浮物含量一般为1500~5000mg/L。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场地修建容积为10m3临时沉淀池1座,池体设置篷盖。将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作业区洒水降尘以及混凝土拌和等,严禁排入河道。施工废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并且随施工结束而结束。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由施工人员产生,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依托附近民房用于施工人员的办公、生活,生活污水依托民房已建预处理池处理后用于农地施肥。

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施工过程未直接向水体排放废水,施工期废水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压级;设备用完后或不用时应立即关闭。

(2)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图,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场地中部,尽量远离四周敏感点。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强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开午休时间。

(5)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组成环境管理部门,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存档。以确保各类设备特别是环保设备正常运行。

(6)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将建筑施工环境噪声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工程招投标时,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并在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7)项目区域内的现有道路将在项目施工期用于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及运输路径,在途经学校、居民点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施工噪声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合理布局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至最低,且施工期噪声污染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小。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本项目河道开挖、回填后产生的弃土余方运至堤后低洼区域回填;表土暂存于临时堆场,用于回填。

(2)建筑垃圾能回收的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 (略) 政指定垃圾堆场,严禁随地倾倒,运输过程做好相应环境管理措施。

(3)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后由环卫部门处理。

(4)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在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5、生态保护措施

(1)土地与植被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为充分地保护评价范围现有土地和植被,需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①优先采用生态友好的工程建设技术、工艺及材料。

②施工前印发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③根据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严禁任意越界破坏周围植被。

④做好环卫工作,废弃物合理堆放,及时处置,严禁出现乱丢垃圾和废弃物、场内污水进入色拉沟的情况,确保周边环境不被污染。

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可以恢复的临时占地及时进行土地复绿。

(2)表土剥离及堆存

工程建设过程伴随着土石方开挖、回填活动,不可避免地对草地资源造成破坏,毁坏地表植被、挖损和埋压土地、破坏地表土壤等,不仅降低了土壤抗蚀能力,加剧了评价区水土流失。根据区域环境的特点,需针对性地开展表土剥离和堆存,尽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

①剥离区域:

施工结束后需要复绿的区域都应列为表土剥离区域,但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根据施工区域土层厚度、肥沃程度及后续植物措施搭配等确定。

对于占用草地区,在开工前,应首先剥离表层土,将其暂时堆放在表土堆存场,用塑料薄膜或草席覆盖,以防止雨水冲刷和风扬,作为项目完工后覆土造地或绿化的回填表土之用。

②剥离厚度:

根据现场调查,剥离区表层土的厚度平均为20cm,厚的可达30cm,但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根据剥离区域土壤耕植层厚度及后期复绿所需回填量来确定剥离厚度。由于区域内表土厚度存在差异,对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可适当深剥,对土层较薄、肥力不高的地方可适当浅剥,在总量控制(用多少剥多少)的前提下应尽量将剥离区域内最肥沃的部分土壤剥离出来。

占地区的草地表土厚度一般在30cm以内,表土剥离中应控制剥离厚度,剥离厚度过大,否则给保存带来不便,下部生土如混进表土,致使土地生产力下降。

③保存及保护:

a)表土临时堆存应尽量占用场内空闲地,表土保存过程中应设有临时防护措施。

b)根据剥离量和堆放条件,先用塑料彩条布或薄膜覆盖即可,四周用编织土袋临时挡护,编织袋外0.5m~1.0m处设临时排水沟,堆积形成后可利用铲车或推土机对顶部和边坡稍作压实,顶部应向外侧做成一定坡度,便于排水。

c)如保存期较长,超过1个生长季,可撒播草籽临时绿化,草种应该选择有培肥地力的牧草。

④回填利用

a)为提高草皮成活率,植草皮前应先覆土,覆土应控制厚度,一般为3cm~5cm,覆土时应适当压实,增加与边坡粘合力,避免剥落或因含水量增加与草皮一起顺坡向下滑移,如采用框格植草护坡,也应在框格内覆土。

b)表土回填及整地过程中应地面与周边地形相协调,应避免出现中间低四周高,以避免雨天造成洼地积水。

c)临时场地利用完毕后应先铲除地表泥结石层,然后回填表土进行全面整地,全面整地后地面高度应与周边相一致,以利于复绿。

(3)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措施

①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期避开雨天和大风天;分段施工,减少风蚀导致的水土流失。

②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和路线,严禁扩大施工作业范围,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

③设置一定的围挡,减少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量。

④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破坏区,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平整土地及复绿工作,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⑤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利用的废弃土方,做到随挖随填,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对*生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增强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避免发生捕猎保护动物,特别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②防止动物生境污染

工程开工之前,做好施工规划前期工作,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植被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不利影响。

③避免夜间施工的情况,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稳定。

④对野生动物具体保护方案

鸟类:①尽量减少施工对植被的破坏,施工后及时进行植被的恢复。②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避免出现非法猎捕保护鸟类及对人类有益的鸟类的情况。

兽类:施工方尽量保护现有的植被,使兽类有一个稳定的栖息地。为将项目建设对兽类栖息地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方需在所有可能的占地区进行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措施;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快速处理,避免废物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同时也减少工程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5)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间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污水。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方应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悬浮泥沙的发生量。

②严格按照本项目的施工方案,工程弃渣等不得堆放,及时运移。

③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防止发生机油泄漏事故。施工机械含油污水经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处理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后,再集中收集至*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使用后的废油,包括擦油布、棉纱等,必须集中回收处理,严禁乱倒乱放,不得直接排入色拉沟水域中。

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色拉沟工程河段中,项目施工期工人依托周边民房,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民房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

2)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边坡平整及疏浚工程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还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生活垃圾可由施工单位配合区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施工疏浚料弃土、弃渣应运送至弃渣场集中处置。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区位于部分鱼类进入近岸水域索饵、产卵、繁殖的通道上,工程作业所产生的影响会使作业区范围内鱼类逃逸到安全的江段。项目施工时需对其做好噪声防护措施,随着本项目施工期的结束,对周边环境噪声的噪声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①施工机械要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高噪声设备,应在其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单围障,以降低其噪音辐射。

②加强施工区附近交通管理,避免交通堵塞而增加车辆噪声。

③设备选型要选择符合声环境标准的低噪声设备,个别高噪声源强设备采取消声隔声设施。

④合理布置机械作业通道、车辆运行通道、设置标志信号等,以使施工区作业高效有序,减少鸣笛。

⑤避免夜间施工,缓解白天施工对鱼类上游或下游的影响,使鱼类夜晚能够自由活动,不受施工机械干扰。

4)施工迹地恢复措施

河岸生境提供了各种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河溪的微气候、稳定河岸复合生态系统等。工程在施工中对边坡土壤进行了扰动,使得边坡土壤结构松散,表面裸露,且往往呈不规则状态,在雨水的浸泡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泥石流和滑坡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减少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施工期临时围堰将对工程区河道河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堤防施工结束后,需及时拆除围堰,并对河道进行清淤等,最大限度地将色拉沟的河床恢复到自然状态。

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施工迹地和及时开展水土保持措施,在适合位置植树植草,恢复植被,取得工程活动与环境相协调的效果。

5)加强风险事故防范

本工程在涉水施工期间,将产生①石油类危险物料泄漏风险;②施工废污水事故排放风险;③围堰垮塌,工程区污染物进入下游河道;④雨水期,工程区涨水后,下游河道将形成污染带等风险。针对本项目出现风险时,可能造成工程河段珍稀鱼类受到伤害和死亡等事故,特制定以下防范和应对方案。

①工程区域内聘请护鱼人员对施工工区河段进行定期巡护,一旦发现河段鱼类搁浅、水质严重浑浊、污染物大量泄漏、珍稀鱼类意外伤亡等事故发生,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对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②一旦发生珍稀鱼类伤亡事故,业主需要及时报告渔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受伤鱼类进行现场救护处理后,转移到相关救护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救护和暂养,待鱼体恢复后,视具体情况确定将救护的鱼类放回原水域。

6)加强鱼类宣传保护与巡护

业主应积极与当地渔业保护管理部门沟通和配合,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沿河非法捕鱼等行为的监督。业主对施工人员参与非法捕鱼的,要通报给施工单位,并和施工单位一起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同时,开展施工人员以及流域周边水生生物保护宣传活动,增强鱼类保护意识。工程开工后应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管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防止污染水体和固体废弃物等直接进入工程河段水域。

建议业主在施工区岸边设置保护宣传标牌、标识,图文并茂地介绍受重点保护种类的基本情况,提高施工人员和公众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施工期配置临时护鱼人员定期对工程影响河段进行巡护监督管理,一旦发现珍稀特有鱼类发生搁浅,浮头等,甚至缺氧死亡事件立即通报主管部门,停止施工作业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鱼类救护工作。

7)加强在线监控保护措施

为提高对工程河段内各种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效率,并实时掌握重要生境的现状,要求业主安装远程监控,接入色达县渔政在线监控系统。

根据工程附近河流特点及鱼类重要生境现状,分别在工程点位和色拉沟沟口的重点渔政监管区域设置2个远程视频监控点位。为确保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业主应提供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委托相关渔政主管部门实施。

8)渔业资源补偿费用概算

由于色达县色柯镇色拉沟防洪治理工程的实施将对河流原来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剧烈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栖息其中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二条及《 (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对因工程建设引起的水环境变化和对鱼类资源的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

经论证分析,减缓色达县色柯镇色拉沟防洪治理工程不利影响的总渔业资源补偿费用为19万元。其中,水生生物补救措施为14万元;业主自行预留风险事故防范经费5万元。

表5.3 渔业资源补偿费用预算表

措施

总实施年限(年.次)

工程补偿经费(万元)

备注

施工优化及防范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

/

业主自行实施

2、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

/

业主自行实施

3、噪音防治措施

/

/

业主自行实施

水生生物补救措施

4、施工期鱼类管护、鱼类保护宣传费


6

资料印刷费用和制作鱼类保护宣传牌、施工期护鱼人员费用。

5、加强在线监控保护


8

远程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

小计


14


(6)生态补偿措施

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包含资金补偿和生态植被恢复补偿。

资金补偿包含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监测费用、生态因子监测费用、土地复垦、复绿费用等。补偿费用的额度和管理形式,由施工方与业主单位共同协商解决,确保生态补偿资金足额到位。

生态植被恢复补偿措施主要是在临时占地区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7)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鱼类影响。

2)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要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隔声屏障或采用在临时工棚内作业的方式,除主体连续浇注外,高噪声工种避免夜间施工。

施工期间,进离场运输工具限速,禁止鸣笛,对拆模等工序加强管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撞击噪声。

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施工期间,对于临时堆放的余土、剥离的表层土及砂石料,堆好后用彩条布进行苫盖;为保持稳定,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对其进行拦挡,由于临时设置的施工作业带、材料堆放场区及其他施工临时占地区,在开挖时做好临时堆土的遮盖、坡脚挡护和坡面雨水的排导等临时措施,尽可能避免砂石随雨水下河。

4)迹地修复措施

基础施工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周边场地,避免河岸水土流失对水体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应该及时运走多余施工废弃物等,并在沿岸种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5)保护区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及生境的宣传,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宣传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力度。

6)水生生态监测

工程建设对色曲河保护区河段水生生态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科学评估工程带来的实际影响,对运行期工程河段水生生物及鱼类种类、种群结构等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反映工程河段水生生态变化趋势,为水生生物和鱼类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6、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

堤线布置优化

本项目位于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河道,根据《色达县色柯镇色拉沟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堤线布置方案,工程将占据保护区面积约1026m2。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建议优化堤线布置方案,具体如下:

(1)建议K1+398.07~K0+895段堤后具有一定的空间避让保护区,因此建议该段堤线往堤后方向挪3m。

右岸按初设推荐堤线也有大部分堤线位于保护区范围内,该段堤后均为天然草地,有避让空间,因此建议将该段堤线向堤后挪动7m,将整段挪出保护区范围。

(2)K0+393.31~K0+000段部分堤防工程位于保护区内,该处堤后与牧场最近距离为9m,因此建议该段堤线往堤后方向挪9m至牧场边界,以此减少工程修建对保护区的影响。

右岸为天然草地和牧场,其中牧场距离较远,堤后有一定的避让空间,因此建议将该段堤线向堤后挪动7m,将整段挪出保护区范围。

综上,堤线采取优化方案后,可减少工程占用保护区面积约873m2,只占用保护区面积约152m2。

项目设计单位应根据堤线优化建议,结合实际地理地形条件,对各段堤防和护岸堤线布置分别进行布置。新建堤防充分利用原有的河流走向,尽量保持各段堤防平顺相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工工程对河流水环境的扰动,减小对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堤型布置优化

根据章节“4.5.2”,初设推荐方案为C25砼面板护坡式,该方案主要考虑到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施工工艺成熟、造价较低等方面,但由于占地面积大、施工开挖回填面积大,对保护区影响较大,主体工程绝大部分在保护区范围以内。

根据C25砼重力式堤型的特点,该方案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质量较容易控制,但投资较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C25砼仰斜式堤型施工方便、适应性较强、施工工艺成熟、工程占地面积较少,可节约用地、墙身抗冲能力较好,但投资较大,对地基要求较高,但该方案占据水域面积较小,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最小,因此从生态保护角度应考虑该方案。

施工进度优化

根据有关安排,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5月20日左右,5-8月工程区色拉沟分布的齐口裂腹鱼等裂腹鱼类的主要繁殖季节,为减缓工程施工对鱼类产卵造成的不利影响,建议项目在5-8月仅开展施工进场、*域施工等准备工作,涉水施工部分建议安排在10月至次年12月期间开展。

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评价将分析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泄漏,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事故造成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风险分析

(1)施工期风险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物布置及自然条件可能对安全卫生产生的影响、开挖边坡失稳、沉降、环境水腐蚀、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作业环境不良等因素。主要风险为洪水风险、河道边坡开挖塌方、施工期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施工设备机油泄漏等风险。

(2)营运期风险分析

营运期工程无“三废”排放,无环境风险。

2、风险防范措施

(1)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漏油的情况产生。施工单位应备有浮子式围油栏、无纺布聚*烯吸油毡、收油机、浓缩型溢油分散剂等,一旦发生油品泄漏事故,首先立即切断泄漏源,并及时布设围油栏防止溢油扩散,并尽可能地利用吸油材料等将油收回。对于逸散到水面的油,使用收油机或其他吸油材料回收溢油,残余溢油尽量回收,无法回收的采用喷洒装置喷洒消油剂去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含油废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2)政府有关部门水利管理机构应加大对项目区的执法力度,彻底清理水体周边污染源,加强监督管理,发现污染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加强水质安全宣传,防止人为污染水质。

(4)为避免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需按主体工程设计,设置警示标志,提示车辆减速行驶,严禁超车、超速。

3、应急措施

(1)组织体系

工程在施工期间应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职责,在遇到重特大洪水灾害和突发性污染事故等情况下及时作出反应。

(2)通讯联络

建立工程管理机构、社会救援机构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通讯网络,保证信息畅通,以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3)人员救护和事故处理

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应急指挥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救护和安全转移。

(4)安全管理

河道管理部门负责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对火源的控制,负责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培训内部消防人员。

本项目为色达县色柯镇色拉沟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堤岸建设,属于防洪治涝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当地的防洪泄洪能力,改善当地景观,营运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本项目总投资1368.1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5万元,占总投资的2.6%,环保投资估算详见下表。

表5-1 环保投资估算表

项目

环保措施和设施

投资金额

(万元)

施工期













废气治理



施工扬尘: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篷布遮盖、合理规划路线,建材建渣类运输禁止冒顶装载和撒漏,严格执行报告中提出的其余相关扬尘治理措施。

5

施工机械废气:加强机械维护及施工车辆的管理,路面洒水降尘,废气经项目区域扩散后无组织排放。

1

混凝土拌和粉尘:密闭搅拌,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洒水降尘。

1

废水治理



生活污水:依托民房已建预处理池处理后。

/

施工机械及车辆冲洗废水:设置一个沉淀池,容积为10m3。

1.5

基坑排水:在基坑内设排水沟、集水坑,并在下游设置一个集水井,基坑废水经集水井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工程回用水,严禁直接排入河道。

1.5

噪声治理

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机械基础减振、合理布置施工机械、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加强机械维修保养、禁止夜间施工等

2

固废处置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1

弃土:不单独设置渣场。

/

建筑垃圾: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至指定垃圾堆场。

4

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后由环卫部门处理。

2

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临时沉淀池及时回填;施工迹地平整和植被恢复;加强管理等;施工期鱼类管护、鱼类保护宣传费、加强在线监控保护

14

风险防范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机械,加强员工培训,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

2

合计

35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