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云南省屏边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云南省屏边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2024年05月16日   云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5天。

  联系电话:0873-*。

  通讯地址:屏边县大平田凹嘎路口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屏边分局综合科;邮编:*

  项目名称

   (略) 屏边县国家储备林项目

  建设地点

   (略) 红河州屏边县湾塘乡、新现镇、玉屏镇

  建设单位

  屏 (略)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屏边县湾塘乡、新现镇、玉屏镇,主要建设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林下经济种植、苗圃基地、管护用房及林区道路。集约人工林栽培483.3亩,现有林改培6502.6亩,中幼林抚育3377.7亩,林下经济种植(屏边三七)规模520.0亩,支撑体系苗圃基地1个(74.0亩)、管护用房4套、林区道路24.0km。项目总投资15012.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5万元。项目于2023年8月编制完成《 (略) 屏边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2023年10 (略) 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该建设方案的论证意见。于2023年11月编制完成《 (略) 屏边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年11月取得屏边县发展和改革局核发的《 (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311-*-04-01-*)。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会对植物、动物、景观、生物多样性及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项目施工期较短,且项目为国家储备林项目,项目运营过程中会对生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故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工程量较小,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燃烧废气。均呈无组织排放,且位于林间经扩散后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人员主要为当地村民,故不在项目施工区域设置施工营地,不设置食堂。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主要为少量手部清洗污水,在施工场地分别设置一个1m3的临时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道路施工时优先对道路两侧的截排水沟进行开挖对雨水进行引流沉淀,可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等,噪声强度在75~95dB(A)之间。施工期间采取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施工中加强管理,选用低噪设备,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工作,闲置不用的设备应及时关闭等相应措施,施工过程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且项目辅助设施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故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土石方用于项目区回填,不产生弃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统一收集后清运至周边村落指定堆存点一同处置。

  二、运营期

  1、生态影响:项目为储备林建设项目,项目林木种植、抚育可促进林地利用功能,符合林地使用要求,项目的建设可促进林地价值得以提升。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区域植被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多样性改善,植物种类增多,植物资源量丰富 ,由此带来动物回归,生物多样性丰富。项目运营对原有采迹地景观效能得以提升,对涵养水源、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林木采伐粉尘、燃油废气、农药挥发的异味和苗圃基地食堂油烟。林木采伐粉尘、燃油废气及农药挥发的异味通过空气自然稀释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食堂油烟经油烟机净化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无生产性废水产生,管护用房主要用于管护人员小憩,无生活污水产生,主要废水为苗圃基地人员及林下经济种植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道路雨天地表径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苗圃基地施肥。道路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对雨天地表径流进行引流排放,减少雨水对路基冲刷增大水土流失强度。

  4、声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林木采伐噪声、车辆及机械使用噪声,噪声源强在60~85dB(A)之间。项目主要采取采伐期合理安排采伐时间,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及保养,运输车辆减速慢行,再加之林地之间的阻隔,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点进行处置。废包装袋收集 (略) 处置。枯枝落叶无需管理,任其自然腐烂作为林地肥料。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①严格按照施工总布置设计开展工作,严禁超范围施工,禁止在项目外设置临时工程用地,不得破坏项目占地以外植被。

  ②项目区分布有5株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在施工前应挂牌标识避让,禁止砍伐;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发现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应采取就地挂牌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减轻对野生保护植物的影响;

  ③要求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固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行开辟便道,以保证周围地表和植被不受破坏;

  ④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凡因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均应在施工结束立即整治,恢复植被。

  ⑤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暴雨天气施工,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选择冬眠期或非繁殖期进行施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⑥施工单位应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动土作业尽量避开雨天,施工期间做好水流排泄、积水疏导等工作;开挖需暂时堆放的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必要的临时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⑦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增强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土方挖掘后,要及时回填,同时防止水土流失;回填土方时,对干燥的表土要适时洒水,防止扬尘产生;

  ②施工单位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减少废气排放;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加注的油品应符合“国家汽柴油标准”;

  ③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尘;

  ④散装物料运输时必须加盖篷布,并控制运输量,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散落应及时清理,以减少道路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场地分别设置一个1m3的临时沉砂池(共设置7个,布设详见附图)对施工废水及员工清洗污水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②道路施工时优先对道路两侧的雨水沟进行开挖对雨水进行引流沉淀,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对土壤重构物料的运输安排在非休息时段进行,以减小载重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④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5)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

  ①土石方:土石方用于项目区低洼处回填,及道路周边基础的平整填方,做到土石方平衡,不产生弃方;

  ②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统一收集后清运至周边村庄指定堆存点一同处置。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①合理使用农肥,以使用有机肥为主;

  ②尽量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并控制好施用的比例,对树下药,减少农药的滴洒;喷药期间在林区外围挂牌提示林区喷洒农药,严禁人员进入,当农药味消除后撤掉提示牌,将农药喷洒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③整地采取穴状整地,不集中进行大片土地的翻整,降低水土流失强度;

  ④整地及砍伐树木时禁止砍伐影响到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桫椤,应采取就地挂牌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减轻对野生保护植物的影响;

  ⑤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制定生态系统监测方案,监测内容应包括污染水平和生态系统功能、结构方面的变化,及时提供信息,以保证在生态系统变化未达到允许水平之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⑥在项目用地范围经营本项目,禁止跨越红线经营,严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加强宣传教育,粘贴和设置公告、宣传册、警示标语(牌)等;

  ⑦根据设计资料对适龄树林进行分批次渐伐,严禁乱砍滥伐,并及时更新造林;

  ⑧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强化对现有森林的管理;

  ⑨强化森林防火措施,配备专职护林员负责巡护森林及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调查森林火灾事件,贯彻执行《森林保护条例》和当地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和入林管理制度。

  ⑩选苗选用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62-2006)中规定的Ⅰ级容器苗进行栽植;

  ?加强林分抚育,选择抗病树种、本土优良种源等技术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发生率。

  (2)运营期废水防治措施

  ①在苗圃基地设置1个0.5m3油水分离器处理食堂含油废水;

  ②食堂污水及它生活污水经5m3的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苗圃施肥。

  (3)运营期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选用生物环保农药,喷药时在林区外围挂牌提示,降低农药喷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林木采伐粉尘、运输扬尘及燃油废气自然稀释扩散。

  (4)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为确保场界噪声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项目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选用高效低噪设备;

  ②定期检修清理设备,防止因设备故障产生的噪声;

  ③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不得采伐;

  ④在路口设置限速牌、禁止鸣笛等;控制运输车辆的行驶车速,减少鸣笛。

  (5)运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①生活垃圾:用垃圾桶或垃圾袋收集后,期清运至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点进行处置,运至周边村落指定堆存点一同处置;

  ②废包装袋:装袋收集 (略) 处置;

  ③枯枝落叶:无需管理,任其自然腐烂作为林地肥料;

  ④食堂泔水:食堂设置2个泔水桶进行收集后按住建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标签: 国家储备林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