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招网 > 审批公示 > 赤壁市2021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赤壁市2021年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2024年05月17日   湖北
审批公示
正文  |  服务热线:400-810-9688

第一部分文本

一、项目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科学简明可操作性,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制度,开展国土 (略) 体检评估,有助于 (略) 空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略) 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建设安全韧性、绿色低碳、开放协调、创新智慧、包容共享并独具魅 (略) 。

二、工作目标

(略) 体检基本指标体系,明确判定标准,科学 (略) 体检。 (略) 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论证,形成体检报告, (略) 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持续推进问题解决, (略) 综合承载力, (略) 高质量、健康发展,建设更加宜居、韧性、 (略) 。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方向。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 (略) 建设需要, (略) ,以目标为导向, (略) (略) 建设开展全面、系统的体检评价,查找差距和不足,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

2.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略) (略) 建设中存在的短板,识别民生领域人民关注的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综合研判“城市病”产生的内在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诊断措施,努力建设没有“城市病” (略) 。

3.坚持治理导向,重在行动。 (略) (略) 更新、城市治理紧密结合, (略) 体 (略) (略) 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推动体检结果转 (略) 品质的治理行动和更新任务, (略) 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创新, (略) 治理能力。

4.坚持治理导向,重在行动。 (略) (略) 更新、城市治理紧密结合, (略) 体 (略) (略) 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推动体检结果转 (略) 品质的治理行动和更新任务, (略) 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创新, (略) 治理能力。

四、工作内容

1.城区范围划定。 (略) 体 (略) 域和城区两个层面。市域范围包括3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1个茶场、1个林场、1个农业开发区,市域面积为1717.74平方公里。城区范围划定依据为《城区范围确定规程》,城区范围划定面积为54.16平方公里。

2.城市体检评估。依据《国土 (略) 体检评估规程》要求, (略) 实际情况,一是明确指标体系。 (略) 体检基本指标体系,结合地方特色,制定符合地 (略) 体检指标体系;二是推进数据收集和社会满意度调查。收集政府统计数据、部门上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源数据。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充分动员社会 (略) 体检工作;三是科学分析诊断。 (略) 自身发展阶段,找准评价标准,科学分析指标, (略) 问题;四是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分 (略) 问题,提出分类分级分区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五、总体结论

(一)指标监测

1.安全方面。城市韧性能力有待加强。我市应急避难体系已初步形成,以防灾避险绿地为主。全市无超高层建筑,现有消防设施能满足消防扑救要求。城市消防站数量良好,基本满足5分钟到达火灾现场要求。城市内涝时有发生, (略) 排水系统改造,加快城区排水泵站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主要位于乡镇,应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推进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居民点搬迁。

水安全总体稳定,水资源利用合理,城市用水总量取于水资源总量的合理利用区间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河湖水面率偏低,未来应重点加大退耕还湖、退耕还河工程治理力度。

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已划定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用地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比例为22.61%,生态红线内还有少量村庄,应建立村庄逐步退出生态红线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推进村庄集并。

文化历史资源丰富。我市历史文化遗存较多,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较强,已启动历史建筑挂牌及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定工作。

2.创新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不稳定,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发展模式以利于存量用地为主。 (略) 存量土地规模较大,主要位于高新区,包括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近年来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较大,利用存量用地较多。城乡工业用地比例合理,城乡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城市综合地价整体水平优于周边县城。城市道路网建设进程较缓,加快打通小区道路微循环,增大路网密度。

3.协调方面。集聚集约程度较高,城镇化水平增长较快。 (略)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人口呈低增长速率趋势。城镇化水平逐年增长,已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

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城乡一体化亟待提升。我市行政村等级公路已全覆盖,自来水基本全部接通,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短板,应加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镇住宅用地面积、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较上一年度偏小,用地相对集约。

4.绿色方面。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整体较好,但森林覆盖率偏低,林地保有量降低,造林绿化任务有待加强。矿山生态修复还需加大修复力度,并形成矿山边开采边整治的开采模式。

节能减排初显成效。单位GDP能耗、地耗、水耗均有较大降幅。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100%,生活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5.开放方面。城市开放水平一般。我市对外日均人流联系量及国内、国际旅游人数较少,应加大宣传, (略) 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外贸进出口能力强。

6.共享方面。宜业能力较好,吸纳就业人口能力不足。居民出行便利,工作日通勤时间较短,居民出行通勤时间均在45min以内。 (略) 现有工业主要为小微企业,吸收就业人口较少,应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高就业人口吸纳能力。

宜居能力有待加强,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社区生活服务设施、 (略) (略) 建设较好。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养老设施、文化活动、 (略) 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部分短板。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菜市场( (略) )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与目标发展一致。

宜乐能力有待加强,补齐体育、休闲设施短板。社区足球场地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每万人拥有的咖啡馆、茶舍等数量偏低。每10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馆数量较充足。

宜游能力较强,但慢行系统建设较缓。城市绿道建设已准备启动,人均绿道长度偏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标,森林步行15分钟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率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城市集聚效应不强, (略) 圈融入程度不高。 (略) 圈功能对接不足,城市功能协调发展有待加强,赤壁位 (略) 区四大发展廊道之一的武咸城镇发展廊道上,主要对接长株潭 (略) 群,承接武汉外溢旅游资源,与其他廊道相比,产业竞争力较弱,处于末位层次。

工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缺乏;城市功能配套不全, (略) 场、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增收渠道不多,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人均年用水量较高。人均年用水 (略) 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节水观念,打 (略) 。

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较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空置率、闲置率较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需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力度,逐步拆迁合并零散农村居民点,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布局与节约集约用地。

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公积金覆盖率仍然不高,住房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略) 场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 (略) 场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略) 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策建议

1.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将主城区作为引领全域发展的核心,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 (略) 群、“武咸同城”发展布局。 (略) 空间结构, (略) 功能分区,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拉开城区框架, (略) 发展能级。

立足“京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定位,推动“京珠—107”经济带和“*水河—长江”经济带由点轴式向扇面式发展。围绕107国道协同升级镇域连接通道,以赤壁镇、柳山湖镇、黄盖湖镇、余家桥乡、沧湖开发区为重点区域,打造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以赵李桥镇、茶庵岭镇、新店镇为重点区域,打造乡村振兴汤茶“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官塘驿镇、神山镇、中伙铺镇为重点区域,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开发区。

2.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赤壁青砖茶、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三大产业,打造“一块砖、一块屏、一块布”,全年实现赤壁青砖茶产值15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90亿元,纺织服装产值150亿元。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全产业链要素聚集,加快培育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终端产品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网络,实现抱团发展。依托华润蒲圻电厂、中船重工、思贝林药业等企业,重点培育壮大电力能源、安全应急、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3.更加关注生态绿色。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贯彻长江保护法,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巩固“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果,加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让长江赤壁段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加强*水湖(河)、黄盖湖、西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落实大气防治调度机制,强化土壤污染防控和修复,推进非煤矿山生态治理,建设绿色矿山,深化垃圾分类处理,持续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调查,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工作方案,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全面构建节约型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略) 开展碳汇项目试点建设,建设“两山银行”,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化利用,筑牢自然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部分图纸

扫描微信服务号

每日接收免费信息

特色服务

采招网 版权所有 2006-     京ICP证070615号 京ICP备09044717号-2    本站法律顾问: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 周正国律师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