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财政

所属地区 吉林省-四平市 发布时间 2020/12/31 关键词财政   近期更新11201项目点击关注“财政”实时招标项目
招标业主四平市财政局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四财法〔2020〕530号

四平市人民政府: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对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四平市财政局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责任科室、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及时动态调整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及时把国家和省有关降费减负文件及时转发至各执收单位,确保政策落实无遗漏、无盲区。进一步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市政府网站、市财政局网站向社会公布《四平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四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四平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有效遏制乱收费现象发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执行收费标准和范围,不得提高收费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增强实效性、精准性和透明度,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二)优化公共服务

  严格落实《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着力促进教育、卫生等文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入力度。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探索建立就业帮扶和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落实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

  1.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持续落实相关待遇。2020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540元提高到56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325元提高到342元;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为70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为423元/月;市辖区城乡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160元/月,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320元/月,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560元/月,确保群众困有所扶。促进养老保险扩面和基金增收,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金及时足额发放,确保群众老有所养。

  2.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是下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161万元,支持城乡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师待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及时拨付市直各类学校正常运转经费资金2760万元,支持疫情期间学校网上教学及有序复学工作。三是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安排项目资金829万元,保证四平卫生学校校园改造项目有序进行,支持四平职业大学品牌专业实训项目顺利实施,助力上级对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审计顺利通过。四是坚持“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的工作总原则,持续加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四平市实验中学学校操场塑胶跑道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四平市第一中学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教学楼大白暖气改造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学生能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高中完成篮球场地及沥青路面改造项目,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及时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贫困学生补助996万元,资助学生13098人。六是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在疫情期间拨付政府机关幼儿园317万元,用于维修校舍与购买文教具。七是为中高考等考试组织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大考试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各类考试正常进行。八是继续落实教师待遇,及时拨付2020年全年班主任津贴、课后服务财政补助494万元;按照国务院相关要求,拨付资金93万元,保障市直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九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拨付四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中心运转经费60万元,使学生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十是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教育,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开展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师培训。十一是国家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全额落实资金43.59万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组织实施采购,第五中学采购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设备、实验中学采购校园视力健康教育设备验收并投入使用。

  3.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一是拨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资金,保障各场馆基本运行。目前,已拨付免费开放资金503万元。二是支持“送戏下乡”、“全民阅读”、“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和盲人数字阅读工程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三是安排“三保”经费,其中:广播电视运转专项经费115.6万元、广播电台人员工资810万元、助学金105万元,冰雪亲子体育活动经费10万元。四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安排滑冰馆项目资金1779.23万元,用土地出让金解决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项目资金1.98亿元。五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安排国产影片奖励资金108万元,四平报社的正常运转和出版经费359万元,剧团市场开发、设备购置、新剧目创排等专项经费130万元。六是积极化解债务,清偿文广旅与恒达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债务周转金87.8万元、与四平嘉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费及设计费682.41万元。

  4.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营造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竞争环境,优化和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方式,2017年度我市正式颁布了《四平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同时颁布的内容还包含《四平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第二批),逐步将“养人”支出转向“办事”支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2020年度,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和全省政府购服务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强化制度保障。

  (三)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按照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的行为。严格执行《四平市财政资金拨付和有关工作管理流程》,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做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办法,各项收入与支出工作均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执行,保证了在遵循省、市的有关规定下,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全年无差错,确保法治政府工作任务落实完成。

  (四)完善财政内部层级监督

  进一步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工作,明确内部监督部门,严格落实《四平市财政局政策制定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四平市财政局预算编制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和《四平市财政局预算执行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等7个专项内部控制办法,制约内部行使权力。深入开展岗位人员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工作,局内各科室单位、各岗位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精准排查廉政风险,落细责任、落准任务、落实长效、分好责任,把廉政风险排查机制建设贯穿日常工作的全过程,细化任务表、细化防控措施,推动形成具有财政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五)全面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按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要求,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预决算草案后,于2020年1月17日通过政府网站,将市人大批准的《关于四平市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及相关报表等政府预算和市直部门(涉密部门除外)的主要职能、部门预算单位构成、部门收支预算、财政拨款收支预算等部门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

  (六)强化预算资金管理,保障法治政府建设资金

  市财政局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等方式,完成了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将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经费、落实办案场所有关装备保障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经费纳入预算,确保项目的平稳运行。

  (七)筹措资金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经费

  为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市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四平市财政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做好法律援助经费保障,2020年根据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及时拨付法律援助专项资金22万元,保障案件补贴的发放。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方式创新不足,缺少针对性

  当前,主要普法形式依然是召开培训会议、举办法制讲座、观看宣传影片、发放普法读物,或者是挂横幅、贴标语、制展板、发传单、摆摊设点喇叭喊等,形式单一,群众关注不高。部分机关干部对学法用法的认识停留在听听课、做做考卷上,没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作用,没有从思想上树立起法治理念。部分干部认为学法是领导的事,用法是专业人员的事,自己学不学法不重要,跟自己关系不大,被动学法、回避学法、应付学法现象比较突出。

  (二)法治政府建设队伍,缺少培训,专业性不强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多是布置工作、分配任务、印发文件、汇报情况,几乎没有进行业务培训,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性、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普法队伍多数未接受过全面、系统、专业法律培训,普法宣传过程中难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市财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相关制度要求,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组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亲自部署制定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和2020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二是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担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督导法治建设任务落实,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法治工作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三是狠抓领导干部学法。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不断强化领导干部遵法守法、依法办事能力。

  四、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1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新要求,加快建设法治财政步伐。

  (一)提高财政制度建设水平。一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我局规范性文件审核与备案工作。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要求,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二)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窗口服务,牢固树立“高效、优质、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延时服务,积极探索在线办理、一网通办,从群众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环节,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推进财政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谋划“八五”普法工作,结合财政法制工作实际,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宣传教育。

  特此报告。

  四平市财政局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四财法〔2020〕530号

四平市人民政府: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对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四平市财政局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责任科室、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四平市财政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及时动态调整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及时把国家和省有关降费减负文件及时转发至各执收单位,确保政策落实无遗漏、无盲区。进一步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对目录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市政府网站、市财政局网站向社会公布《四平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四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四平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有效遏制乱收费现象发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执行收费标准和范围,不得提高收费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增强实效性、精准性和透明度,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二)优化公共服务

  严格落实《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着力促进教育、卫生等文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投入力度。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职能。探索建立就业帮扶和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落实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

  1.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持续落实相关待遇。2020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540元提高到56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325元提高到342元;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为70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为423元/月;市辖区城乡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160元/月,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320元/月,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560元/月,确保群众困有所扶。促进养老保险扩面和基金增收,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金及时足额发放,确保群众老有所养。~中国采招网(bid center.com.cn)

  2.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是下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9161万元,支持城乡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师待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及时拨付市直各类学校正常运转经费资金2760万元,支持疫情期间学校网上教学及有序复学工作。三是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安排项目资金829万元,保证四平卫生学校校园改造项目有序进行,支持四平职业大学品牌专业实训项目顺利实施,助力上级对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审计顺利通过。四是坚持“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的工作总原则,持续加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四平市实验中学学校操场塑胶跑道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四平市第一中学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教学楼大白暖气改造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学生能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高中完成篮球场地及沥青路面改造项目,校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及时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贫困学生补助996万元,资助学生13098人。六是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在疫情期间拨付政府机关幼儿园317万元,用于维修校舍与购买文教具。七是为中高考等考试组织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大考试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各类考试正常进行。八是继续落实教师待遇,及时拨付2020年全年班主任津贴、课后服务财政补助494万元;按照国务院相关要求,拨付资金93万元,保障市直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九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拨付四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中心运转经费60万元,使学生实践活动能正常开展。十是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教育,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开展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师培训。十一是国家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全额落实资金43.59万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组织实施采购,第五中学采购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设备、实验中学采购校园视力健康教育设备验收并投入使用。

  3.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一是拨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资金,保障各场馆基本运行。目前,已拨付免费开放资金503万元。二是支持“送戏下乡”、“全民阅读”、“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和盲人数字阅读工程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三是安排“三保”经费,其中:广播电视运转专项经费115.6万元、广播电台人员工资810万元、助学金105万元,冰雪亲子体育活动经费10万元。四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安排滑冰馆项目资金1779.23万元,用土地出让金解决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项目资金1.98亿元。五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安排国产影片奖励资金108万元,四平报社的正常运转和出版经费359万元,剧团市场开发、设备购置、新剧目创排等专项经费130万元。六是积极化解债务,清偿文广旅与恒达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债务周转金87.8万元、与四平嘉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费及设计费682.41万元。

  4.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营造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竞争环境,优化和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方式,2017年度我市正式颁布了《四平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同时颁布的内容还包含《四平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第二批),逐步将“养人”支出转向“办事”支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2020年度,全面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和全省政府购服务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强化制度保障。

  (三)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按照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的行为。严格执行《四平市财政资金拨付和有关工作管理流程》,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做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及管理办法,各项收入与支出工作均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执行,保证了在遵循省、市的有关规定下,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全年无差错,确保法治政府工作任务落实完成。

  (四)完善财政内部层级监督

  进一步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工作,明确内部监督部门,严格落实《四平市财政局政策制定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四平市财政局预算编制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和《四平市财政局预算执行风险内部控制办法(试行)》等7个专项内部控制办法,制约内部行使权力。深入开展岗位人员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工作,局内各科室单位、各岗位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精准排查廉政风险,落细责任、落准任务、落实长效、分好责任,把廉政风险排查机制建设贯穿日常工作的全过程,细化任务表、细化防控措施,推动形成具有财政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五)全面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按照财政预算信息公开要求,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预决算草案后,于2020年1月17日通过政府网站,将市人大批准的《关于四平市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的报告》及相关报表等政府预算和市直部门(涉密部门除外)的主要职能、部门预算单位构成、部门收支预算、财政拨款收支预算等部门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

  (六)强化预算资金管理,保障法治政府建设资金

  市财政局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等方式,完成了2020年预算编制工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将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经费、落实办案场所有关装备保障经费和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经费纳入预算,确保项目的平稳运行。

  (七)筹措资金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经费

  为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我市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四平市财政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做好法律援助经费保障,2020年根据法律援助工作需要,及时拨付法律援助专项资金22万元,保障案件补贴的发放。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宣传方式创新不足,缺少针对性

  当前,主要普法形式依然是召开培训会议、举办法制讲座、观看宣传影片、发放普法读物,或者是挂横幅、贴标语、制展板、发传单、摆摊设点喇叭喊等,形式单一,群众关注不高。部分机关干部对学法用法的认识停留在听听课、做做考卷上,没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作用,没有从思想上树立起法治理念。部分干部认为学法是领导的事,用法是专业人员的事,自己学不学法不重要,跟自己关系不大,被动学法、回避学法、应付学法现象比较突出。

  (二)法治政府建设队伍,缺少培训,专业性不强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多是布置工作、分配任务、印发文件、汇报情况,几乎没有进行业务培训,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性、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普法队伍多数未接受过全面、系统、专业法律培训,普法宣传过程中难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市财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相关制度要求,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组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亲自部署制定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和2020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二是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担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督导法治建设任务落实,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法治工作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三是狠抓领导干部学法。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不断强化领导干部遵法守法、依法办事能力。

  四、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1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新要求,加快建设法治财政步伐。

  (一)提高财政制度建设水平。一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我局规范性文件审核与备案工作。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要求,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二)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窗口服务,牢固树立“高效、优质、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延时服务,积极探索在线办理、一网通办,从群众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环节,让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推进财政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谋划“八五”普法工作,结合财政法制工作实际,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宣传教育。

  特此报告。

  四平市财政局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