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十四五工作规划】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工作规划】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远景 规划

所属地区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发布时间 2021/7/15 关键词远景规划   近期更新31978项目点击关注“远景,规划”实时招标项目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12日明光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2021年5月


目录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346">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1642">第一章“十三五”发展成就.................................................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7737">第二章“十四五”发展环境...............................................18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1079">第三章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2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6514">第四章发展定位................................................................24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5360">第五章发展目标................................................................2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1747">第二篇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争创经济竞争新优势............3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7187">第六章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3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8413">第七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3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3380">第八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3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9549">第九章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36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7206">第三篇高质量融入长三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4003">第十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3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849">第十一章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建设.............................3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6118">第十二章共建美丽淮河生态经济带.............................40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7488">第十三章推进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4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5525">第四篇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4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9833">第十四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4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3445">第十五章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44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1868">第十六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4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146">第五篇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提质扩容现代服务业............4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0603">第十七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8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3325">第十八章建设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4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7843">第十九章加大文化旅游业发展......................................5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6193">第二十章推进数字经济发展..........................................5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3656">第六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5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2223">第二十一章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5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9456">第二十二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5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975">第二十三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7875">第二十四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5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6817">第七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58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699">第二十五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58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5000">第二十六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5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5368">第二十七章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60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0270">第八篇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6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7306">第二十八章全面推进新明城建设..................................6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4683">第二十九章加快发展小城镇和特色小镇.....................6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6367">第三十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66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0782">第九篇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发展支撑能力6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7069">第三十一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6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7097">第三十二章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6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2128">第三十三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71

中国采招 网.(bidcenter.com.cn)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296">第三十四章优化绿色能源供应体系.............................7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7800">第十篇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7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7662">第三十五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7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904">第三十六章提升环境质量水平......................................74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6133">第三十七章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7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5359">第十一篇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构筑社会发展新环境........76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第三十八章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7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9997">第三十九章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就业.....................7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9782">第四十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7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4556">第十二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明光进程............8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012">第四十一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82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7439">第四十二章全面提升教育水平......................................8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1881">第四十三章积极发展体育事业......................................84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7069">第四十四章推进“健康明光”建设..................................84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3134">第十三篇谱写民主法治新篇章,保障社会公平正义........8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680">第四十五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87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0231">第四十六章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明光”..........................88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3164">第四十七章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89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4299">第四十八章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90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2069">第四十九章加快“信用明光”建设..................................90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778">第十四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9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6047">第五十章强化重点领域安全..........................................91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881">第五十一章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9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4205">第五十二章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93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8413">第十五篇强化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9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1729">第五十三章加强党的领导...............................................9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4887">第五十四章强化规划支撑保障......................................95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20770">第五十五章推进规划实施监督评估.............................96


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明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全面阐明市委、市政府发展意图,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5402">第一章“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是明光砥砺前行、追赶跨越的五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特大洪涝灾害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加快实现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十三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20.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47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提升9个位次。实现财政收入24.5亿元,年均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亿元,年均增长18.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分别实现年均增长5%、26.1%和11.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2%。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十二五”末(2015年)

“十三五”

规划目标

规划年均增长(%)

2020年

完成

年均增长(%)

一、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0.2

230

10以上

247

6.4

2.财政收入(亿元)

13.05

25

14

24.5

13.5

3.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24.4

252

16

11.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8.5

108

13

134.7

18.2

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8.4

39

54.2

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0

65

65

7.城镇化(%)

户籍人口

22.1

32.2

36.2

常住人口

46.5

54.5

55

8.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0.47

0.66

7

1.5

26.1

9.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0.68

1

8

1.18

11.7

10.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亿元)

30.8

49.6

100

二、创新驱动

1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31

1.5

1.57

1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1

2.76

7.27

13.互联网普及率

宽带家庭普及率(%)

25

65

71

移动宽带家庭普及率(%)

46

90

92

三、民生福祉

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388

23230

10.1

32729

8.6

1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0.88

[3]

[4.51]

1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9.8

38.2

38.3

17.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0.3

滁州下达

完成

18.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0.3843

[0.6]

[1.76]

19.人均预期寿命(岁)

76.7

78.5

77.3

四、生态文明

20.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0.26

[1]

[3.02]

21.单位GDP能耗降低(%)

滁州下达

滁州下达

完成

2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与节能单耗同步

滁州下达

完成

23.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23.4

25.5

37.2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270

320

335

24.空气质量

城市PM2.5或PM10年均浓度值(ug/m3)

66(PM10)

滁州下达

完成

26.空气优良天数比例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滁州下达

完成

创新发展实现更大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27.2:34.4:38.4调整为2020年的16.8:29:54.2。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由2015年的104家发展到141家,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明显。明光经开区面积达17.78平方公里,企业总数达1225家,获批全国首批“绿色涂料园区”称号,化工集中区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获批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乡镇规上企业数达56家,形成全市“一核两翼多园”工业集聚发展格局。获批省、滁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7家,省、滁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三棵树产值突破10亿元。资质建筑业企业由18家发展到122家,建筑业从业人数1.13万人,增长304%。科技创新对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27件,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1.57%。服务业发展扩容提质。限上商贸企业由93家发展到129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一番。星光商贸城、徽商大市场等4个专业市场投入运营,南崇·开元酒店加快建设。明光市获批省电子商务优化升级示范市,创成省级电商示范镇5个、示范村7个,全市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广大物流园获批国家4A物流园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实现收入41亿元,荣获“中国最佳乡村养生旅游度假城市”称号。龙利得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浩淼安防成功挂牌“新三板”精选层,46家企业挂牌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名组建跃龙投资集团,总资产达241亿元,信用评级提升至AA,累计融资106.3亿元,融资能力显著提升。注册商标达2207件、发明专利拥有量585件,品牌效应更加明显。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46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3.8万户,市场更加活跃。现代农业增长提效。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划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883家、1605家,比“十二五”末分别增加207家、1003家。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市。艾草、大闸蟹入围滁州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甜叶菊入围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达191个,石坝艾草科技园、张八岭苗木旅游田园综合体、苏巷吉庄花卉基地等“九园一体三基地”形成集聚,金桥湾创成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专栏2产业发展重大成就

农业。深入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畜牧业升级、水产新跨越等工程,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产量达67.7万吨。种植业: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艾草4.5万亩、稻虾共作7.8万亩、绿豆2万亩、蔬菜4.7万亩、甜叶菊2.5万亩。甜叶菊育苗每年稳定在20亿株以上。畜牧业:肉蛋总产量7.5万吨,畜禽资源化利用率99%以上。水产业:水产品产量为7.7万吨,保护区禁捕和补偿工作全面完成。农业产业化: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培育“明光绿豆”“明光甜叶菊”“明光艾草”“明光梅鱼”“明光女山湖大闸蟹”等“三品一标”农产品191个,先后获评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称号。

工业新型化工:三棵树涂料、南大星新材料、蓝色经典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嘉宝莉、保立佳、科迪新材料、恒和乳液、衡光新材料、广成新材料、都铂高分子、大杉、卓成美科、罗斯夫等涂料项目加快建设。

机械电子:哥伦布物流机器人、利拓智能科技、鸿贝智能科技、华远高科、誉亿智能科技、九纲机电、骆氏电动车、皖能电气、哥瑞光学、赛时达显示科技、明视光电科技、硅迈科技、华铭达科技、小白助理科技、明丰科技、云芯电子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食品加工:明光酒业工艺改造、明龙酒业产业升级、恋尚你食品二期、恒泉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中宝分子筛、飞洲新材料、恒鼎凹土等项目建成投产,衡嵘凹凸棒调湿材料、绿萝兰新材料、力奥环境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入驻明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5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6家,凹凸棒产业园获批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滁州市级特色小镇、滁州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服务业。现代物流:建成广大物流园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中海油销售滁州有限公司石油码头。商贸服务:广大物流城、星光商贸城、徽商大市场一期、恒正商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开业。旅游休闲:建成各类旅游道路280公里,其中风景道主线50公里。八岭湖、景泰阳、金虹岭等文旅项目建成运营。新增A级旅游景区4个、优秀旅游乡镇2个、优秀旅游示范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研学旅行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省级水利风景区各1个。柴郢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电子商务:电商产业园获批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女山湖、张八岭等乡镇建成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全市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明光电商特色馆投入运营,建成消费扶贫地方馆、企业馆等专馆15个。金融服务:“十三五”末,全市贷款余额达228.6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79.1%。民丰村镇银行在城区设立支行,在潘村镇设立分行。市农商行设立体育路支行;完成邮政储蓄银行明光支行搬迁。科技服务: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建成“安农大皖东综合试验站”,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上海交大—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获批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9家滁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滁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康养服务: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90%以上。建成爱心夕阳红老年公寓、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8个农村敬老院、5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和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

协调发展实现更大优化。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区控规覆盖率达100%,构成城乡发展新体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6.7%提高到55%。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共计200.3亿元。获批新增建设用地3.02万亩,实现出让土地1.08万亩。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乡路网网络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业能力不断提升。京沪铁路明光站改造投入使用,合新高铁明光段开工建设。徐明高速实现通车,明巢高速(明光段)开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71公里。完成国道104明光绕城线改造(含女山湖特大桥),提升车辆过境效率。实施S239涧来路等二级公路53公里,全市二级公路里程提升至203公里。实施806条农村公路建设,总长1480公里。全市2716个村民组实现通硬化路,占比98%,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改善。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5.5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3.3%。实施淮河干流浮山段、池河防洪综合治理、南沙河综合治理、73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女山湖大型灌区续建节水改造、坡耕地治理等工程,建设农村基层防汛预警体系,全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定明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建成华润风力发电、国祯生物质发电项目,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9.88万千瓦。实施118个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改线路845.2公里,建成柳巷变、管店变、石坝变、马岗变等4个35千伏变电站,17个乡镇街道均布置至少1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9%,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98%,户均容量由2015年1.7千伏安/户提升至2.88千伏安/户。城乡家庭光纤覆盖率、4G网络城乡覆盖率达100%。建成并开通5G基站164个,网络信号覆盖城区、集镇等重点区域。

专栏3基础设施重大成就

交通。公路:明徐高速建成通车。明巢高速(明光段)开工建设。S239涧来路二级公路、S321战备路、G104明光绕城线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建成市汽运新站和5个乡镇客运中心站,完成10个闲置地块停车场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投入运营。铁路:完成明光火车站改造工程并投入运营,合新高铁明光段开工建设。航空:明光通用机场完成选址。水运: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开工建设。

能源。天然气:定明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新建长输管线61公里、次高压管道15公里,建成中压管道126公里。供电: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1座,35千伏变电站4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座,实现乡镇35千伏及以上电源点全覆盖。国祯明光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华润明光东山风电场、爱康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水利。完成淮河干流蚌浮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池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城区段和焦城圩段池河堤防建设、南沙河、石坝河中小河流进一步治理工程等。完成73座小(二)型水库工程、49座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新建和加固小型水闸33座、塘坝扩挖5256面、河沟整治154条、改造灌区15万亩,农村供水管道铺设3300千米,规模化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从80.4%提高至99%。

新基建。实现无线4G信号、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覆盖,建成并开通5G基站164个。5家企业获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4家企业获滁州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企业完成“皖企登云”工作。

城乡建设更显品质。城市建设,“十三五”以来,城区面积由2015年的26平方公里发展到31.5平方公里。累计实施新明城重点项目205个,其中104国道明光绕城线、明光中学新校区等185个重点项目建成使用。累计实现城市房屋征收面积11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房地产销售404万平方米,增长231.9%。建成市政道路、桥梁284公里。建成嘉山公园等6个综合公园、2个主题公园,城区绿地面积达11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53%,人均公园绿色面积17.05平方米。建成安置房70.7万平方米,安置居民7073户。实施22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提升163条背街小巷。城南、爱府路、明光农贸等3个智慧农贸市场投入运营。增设机动车位3147个、非机动车位2.69万个。新建及改造提标公厕46座。相继创成国家园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省森林城市等称号。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1.89亿元,为“十二五”期间的1.86倍。实施集镇道路、雨污管网、绿化、硬化、公园、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一批卫生院、学校、环卫设施等项目,集镇的人居环境得到大提升。创成张八岭、泊岗2个省级林业示范区;管店、明南街道等7个省级森林城镇;明光街道卞庄村、石坝镇王桥村等56个省级森林村庄。乡村建设,投入资金9.72亿元,完成1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44个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稳步推进,改厕7.9万户,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到了86%。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895户。完成土地确权登记170万亩。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供水管道延伸1390公里,新建2座规模自来水厂,新增供水能力4万吨/日。完成行蓄洪区搬迁985户,新建安置小区2个。全面开展河湖长制、林长制和路长制工作。全市域复制推广“陆郢模式”“腰庄样板”“尹集做法”等本地成功经验,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大力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打擂台”“大比武”活动,精美打造侯胡郢、何郢等特色村、示范点87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相关经验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专栏4城乡建设重大成就

市政建设。完成新庄路、抹山大道北延、滨河大道、北环路中段等86条新建、续建道路工程,嘉山大道上跨桥开工建设。完成老城区污水管网畅通工程,清淤修复雨污管道68公里、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和12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建成污水管网72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6.7%。建成第三自来水厂、城西自来水厂等2座自来水厂,建设供水管网96.7公里。建成九道湾南园、九道湾北园、新庄河景观绿带、梅园、莲园、沙坝北公园、沙坝南公园和龙庙山公园等8个公园。新建创业大道、滨河大道等45条道路绿化及女山大道、雨相路等18条道路绿线绿化、改造提升了车站路、体育路等8条道路绿化。城南农贸、爱府路农贸、明光农贸等3个智慧农贸市场投入运营。

镇村建设。1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44个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点全部建成,实现城乡供水、公交、医疗、保洁“四个一体化”。改建农村公路畅通工程915公里。新建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410公里。实施县乡道养护水平提升工程6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49公里。完成170万亩耕地确权颁证、139个村居“三变”改革、12万户农房权属和5.3万亩农村宅基地调查摸底。

开放发展实现更大进步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开发园区、外经外贸和区域合作。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完成国家级试点改革11项、省级试点27项。“维权保”治理欠薪经验被作为安徽典型改革案例上报中央办公厅、中央改革办。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先后推出“小委大公司”、“智慧供销”等一批具有我市特色改革事项。医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国家试点,滁州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心卫生管理圈试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82亿元,累计新引进亿元项目188个,三棵树、嘉宝莉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创新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园区公安和企业“两握手”等系列暖心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相关做法获全国人大代表点赞、登上《人民日报》专版。“投资促进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获批全省唯一试点。外经外贸不断提升。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0.4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进出口实绩企业43家、进出口备案企业61家,分别增长27.3%、48.7%。全市利用外资由2015年的0.68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18亿美元,年均增长11.7%。区域合作不断增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政策范围,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我市与加拿大圣·阿黛尔市缔结友好城市。

专栏5深化改革重大成就

四最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一网办、一次办、一窗办”,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验收,打造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明光模式”。事项认领率、进驻率和全程网办率达100%,事项平均提交材料精简至1.82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缩至1.02个工作日。上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1.56万个事项可查可办。“皖事通”活跃度470万人次、“安康码”申领58.1万个。创新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等系列暖心企业服务工作机制,相关做法获得全国人大代表点赞、登上《人民日报》专版。企业实现电子化网上办理营业执照。

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全市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面积170万亩;完成3个省级、2个滁州市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和4个省级土地托管改革试点工作。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土地托管”试点经验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推进,提前实现“全覆盖”,典型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医药卫生改革。市人民医院被列为全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医院。市中医院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银针行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心卫生院管理圈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分级诊疗格局形成。

绿色发展实现更大提升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比例81.4%、PM2.5年均浓度49ug/m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完成规划目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下降,达到目标任务。“一河一策”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7.8%、99%、92.7%。实现城北、城东污水处理厂和1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新增处理能力为6.1万吨/日。实施池河、南沙河等流域治理工程,水环境得到改善。开展河湖“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河道采砂集中整治,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建立矿山立体监管体系,开展联合执法,维护矿山开采秩序。完成37.5万亩水域“六无四清”。修复城区雨污管网68公里,建设雨水管道178公里、污水管网156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7%。新增造林21.2万亩,森林抚育25.2万亩,形成泊岗银杏、张八岭朴树等特色林6.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2%。林业提质增效,以乡土苗木为主的产业基地初步建成。创成省级林业示范区2个,省级森林城镇7个,省级森林村庄56个。持续抓好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扬尘治理率达到100%。全市所有加油站点增设油气回收装置,完成31座加油站防渗改造。加大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力度,累计建成垃圾中转站24座,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成功获批省生态文明示范市。

共享发展实现更大普惠。“十三五”以来,连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认真办好为民十件实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7.4亿元,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全市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640户17603人全部脱贫。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组组通道路、社会保障及义务教育全覆盖。组织开展村企联建,135个村与154家企业结对联建,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彻底“清零”,1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20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8万人,实现制度全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2%、100%、95%。职普比达47:5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明光中学新校区、滨河实验学校等一批学校投入使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通过国家认定。全市共有卫技人员3270人、医疗床位数3202张,分别增长23.5%、78.6%。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全覆盖,参保率达99%以上。市文化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建成使用,年均接待群众达78万人次。年举办春晚、花灯大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350余场,参与群众32万人次。年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实现收入1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气“镇镇通”,集镇与城区居民共享清洁能源。实现全市城乡供水、公交、医疗、保洁四个一体化,房地产均价低于滁州市同类县市,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8.1%、28.2%。平安明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获评全省平安市。

民主法治有了整体性进步。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作用充分彰显,人民政协民主协商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老龄、红十字会、慈善、残联等再创新业绩,审计、统计、供销、气象、机关事务、机构编制、老干部、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关心下一代等迈上新台阶。法治明光、信用明光建设取得新进展。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动员建设持续加强,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党的建设得到系统性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监督管理不断加强,“重品行、重业绩、重适配”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三不”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以“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必干成”的严实作风、“天黑赶路、天亮进城”的奋斗精神,跟快的赛、同强的争、与高的比,奋力抢拼,加速奔跑,全力推动明光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专栏6民生工程重大成就

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十大工程”,实现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基层公共服务、组组通道路、社会保障及义务教育全覆盖。扶贫小额信贷、贫困人口就业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滁州第一;消费扶贫工作连续11期受到省消费扶贫工作专班通报表扬。

教育体育。“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定,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通过国家验收。累计实施教育类重点项目282个,投入资金10.5亿元,建筑面积78.3万平方米。建成明光中学新校区、明光三中扩建、滨河实验学校、城南小学、滨河幼儿园、城南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迁建等项目。实施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社会足球场8块。

就业创业。在全市乡镇街道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10个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站,基本完成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六到位”目标任务。新建5000平方米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81人,成功入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2名。留香泵业、飞洲新材料获批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远高科、龙利得、金桥湾等14家企业挂牌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

医疗健康。市中医院创成三级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获批三级综合医院;完成市人民医院搬迁、市中医院扩建、市疾控(妇计)中心及女山湖镇等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建成明光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3.7%。人均寿命77.3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心卫生院管理圈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分级诊疗格局形成。

文化事业。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市。市文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个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省级非遗项目3个、滁州市级项目6个。建成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个。市博物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获批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养老民政:建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90%以上。统筹城乡低保发展,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628元/月,农村和城市特困标准分别提高至900元/月和1250元/月,高龄老人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

第二章“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市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市面临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产业转移窗口期政策红利,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在产业、创新等领域合作,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中取得新突破。面临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随着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市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优势,激发新型城镇化和内需潜力,勇当全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者。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新机遇,随着长三角区域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有利于我市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扩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面临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持续彰显的新机遇,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有利于我市发挥丰富改革经验,进一步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新动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明光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依然严峻,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时期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努力克服诸多困难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拉升标杆,奋勇前进,全面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专栏7五大发展优势

战略优势。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突出的政策叠加机遇。明光既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又是南京、合肥两个副中心辐射重叠的核心区域,依托日趋便捷的交通网络、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东引西连”的地缘优势,在区域发展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交通优势。铁路方面,京沪铁路明光站改造投入使用,合新高铁明光西站“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宁滁蚌亳城际铁路等一批铁路纳入规划。公路方面,明巢高速(明光段)、明盱高速、宁洛高速(明光段)改扩建、徐明高速桥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G104明光段改扩建、泊岗淮河公路特大桥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将基本形成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机场方面,明光通用机场“十四五”期间投入运营。港口方面,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建成使用,津里港口争取开工。

产业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双招双引”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龙头型、旗舰型的大项目落地投产。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增链文章,绿色涂料、机械电子等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整体活跃度和竞争力增强,产业层次和总体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生态优势。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水资源,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后发优势。明光在空间、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合理性、科学性逐步增强,化工集中区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凹凸棒产业园获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产城新区项目入驻不断加快,乡镇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够放大后发优势。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全市经济总量壮大、人均GDP持续提升、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激发投资和消费潜力,后发优势愈发明显,实现跨越式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和滁州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长三角一体化宜居宜业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两个更大”作出明光贡献。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工业强市战略、创新核心地位、深化改革开放、绿色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系统观念等八个坚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道路,突出抓招商“扩总量”、抓产业“壮体量”、抓创新“提质量”,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提高明光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中国绿色涂料之都”,做强高端电子产业,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以工业强支撑经济强。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突出抓好明光经开区、绿色涂料产业园、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区、乡镇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和企业来明安家落户,为全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贡献更多明光力量。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碳达峰”目标,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全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明光样板。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统筹美好新明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贯彻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四章发展定位

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供深化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以赴打造两区三基地,即中国绿色涂料发展样板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省际区域性物流基地。

中国绿色涂料发展样板区。依托三棵树、嘉宝莉、保立佳、衡光新材料等涂料企业,着力抓好产业项目招引落户。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按照集群化发展方向,统筹抓好产业布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绿色涂料发展样板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乡村旅游振兴为契入点,整体规划布局,一体化推广,做好“旅游+”文章,打造涵盖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文化等各种旅游方式,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融、共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基地。稳步推进凹凸棒等矿权整合收储,提升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水平,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中国凹凸棒基新材料研发展示窗口、全产业链企业集聚基地、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农产品优势,顺应长三角消费市场需要,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积极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艾草、绿豆、花生等特色农业,形成标准化、规模化效应。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长三角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省际区域性物流基地。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沪铁路明光站、合新高铁明光西站、淮河航道、国省干线和规划建设的通用机场等便捷优势,建设公路、铁路、水运等物流园区,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仓储等现代化技术,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

第五章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在锚定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市发展趋势、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明确“十四五”时期实现“5351”发展目标,即到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超500亿元、冲刺全省县域经济30强、财政收入超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滁州市第一方阵绿色涂料和凹凸棒基新材料两大产业成为全国行业领跑者,每年引进1个以上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重点工业项目。为了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

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冲刺全省县域经济30强,财政收入超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滁州市县市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实现“翻一番”。产业更加优化,农业更加稳固,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40%和50%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涌现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强镇。

科技创新得到新增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对提升产业链水平、产业竞争力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主要科技指标进入滁州市先进行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4%,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比重超3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亿元。

城乡协调取得新突破。城镇功能布局持续优化,各具特色的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8%以上。城区、乡镇功能更具完备,各功能区实现互联互融、组团发展,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升级,产城融合深度发展,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7个(含单体楼),棚户区1.2万户以上。城区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显著提升,城区面积发展到38平方公里,着力打造“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声”的公园城市。围绕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推广“陆郢模式”“腰庄样板”“尹集做法”,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公路”创建行动,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坚持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有效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加快推进,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20亿元以上不少于10个、50亿元以上不少于5个,实现到位资金年均增长8%以上。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进出口、利用外资年均增长分别达7%、8%。

社会文明得到新提高积极开展“五级好人”、星级文明户、文明卫生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等创建评选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滁州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当选数量增长10%以上,位居滁州前列。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创新型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绿色发展生态理念进一步夯实,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屏障更加牢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河流断控面水质达标率完成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目标任务。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吸引力明显提高,群众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0%,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含中职)全面普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100%,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5年。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有效健全,平安明光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锚定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滁州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新明光。全市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迈向新台阶,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滁州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明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素质大幅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创新型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明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好新明光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现代化交通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明光建设达到新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法治共同体;人民美好生活谱写新篇章,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专栏8“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总量

2025年总量

“十四五”

年均增长(%)

属性

一、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47

500

8左右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860

91500

9以上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8.5左右

预期性

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8

32

预期性

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

60

预期性

6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

预期性

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5

2.2

7

预期性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4.7

200

8

预期性

二、创新驱动

9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1.57

2.5

10

预期性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40

46

预期性

11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2

力争达到滁州市平均水平

预期性

1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左右

力争达到滁州市平均水平

预期性

13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49

150

25

预期性

三、民生福祉

1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4

高于经济增长

预期性

15

城镇调查失业率(%)

2.97

<5.5

预期性

16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45

高于滁州市平均水平

约束性

17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

2.15

2.5

预期性

18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7

>97

预期性

19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0.6

3

预期性

20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3

78

预期性

四、绿色生态

21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

滁州下达

约束性

22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

滁州下达

约束性

23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0

滁州下达

约束性

24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滁州下达

约束性

25

森林覆盖率(%)

37.2

38

约束性

五、安全保障

26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13.5

13.8

约束性

27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煤)

完成

滁州下达

约束性

注: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可比价。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30510">第二篇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争创经济竞争新优势

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科技强市。

********查看详情">第六章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优化区域创新资源布局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高端电子信息、凹凸棒基新材料、绿色涂料等产业园建设。协同推进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发展,把现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战略转型,推进明光市向科技强市跨越。引导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普惠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

推进科技基地创新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比较优势,引导明光经开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创成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错位发展,完善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等功能平台体系,打造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大力发展明光双创产业园,提供“一站式”、“保姆化”服务,营造优越投资服务环境,持续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返乡创业搭建平台。扎实开展“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在省和滁州市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示范项目。建设富有活力的明光科技馆,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用科技软实力助推科技发展。

打造高能级研发平台。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以创新政策为引导,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在明光建设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测中心等,积极吸引高校院所来明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打造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到2025年,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过30家,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以上,院士工作站6家以上。推进上海交通大学—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明光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大力推动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等产学研创新平台提升。加强留香泵业—江苏大学“流沙泵研究所”、飞洲新材料—安徽农业大学“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等创新平台发展,打造明光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引领创新平台。

加速创新集聚空间。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作用,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许可转让业务等各类服务。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拓展现有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功能,提高创新平台运行成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对接交易。

搭建创新信息平台。深入推进网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匹配技术供给与需求,实现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供需对接,推动需求导向的研发创新。利用电子商务渠道,实现资源集聚、定价、交易、服务、管理等技术转移转化节点的有机对接。建设网络展示交易平台、移动端展示交易平台和线下共享展厅,促进科技资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七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创新。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绿色涂料、高端电子、新材料等主导优势产业,提升骨干企业优势。支持龙利得、浩淼安防、瑞智电子等科技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长为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研发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25年,各类研发平台达6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比例达30%。加强各领域骨干企业的跨领域协作,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引领带动行业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推动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造集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滁州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认定,保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后劲。重点探索主导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围绕“高新基”全产业链,培育1-2个在国内有影响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一批行业“小巨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50家以上。

********查看详情">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和试点带动,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瞪羚”企业。引导中小型企业广泛深入参与政产学研联盟,推动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本紧密结合,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从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发明创造、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支撑。到202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160家。

第八章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着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项目,重点引进有科研项目团队来明中试、产业化,支持国内高校院所到明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主动对接和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引进长三角高校在明光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机构,加强与长三角“大院大所”和高校的深度对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明光转化。完善新技术新产品供需对接机制和市场推介机制,鼓励采用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到2025年,有效发明专利、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1200件、20件以上。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积极培育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以及科技中介市场,为产学研合作建立相适应的配套体系。规范中介机构市场,加强行业协会功能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分类管理。提高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对已有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到2025年,力争引进10家以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明光注册。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创型、初创型企业支持政策,探索推行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多种合作模式。积极应对科技领域面临的各种挑战,聚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批研发设计、分析测试、试验验证等研发与共享服务平台。到2025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0亿元以上。

第九章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聚焦主导产业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需要,加强企业经济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社会工作、农村实用等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来明创业。聚焦“专精特新”、规模以上、拟上市等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更新计划、技能提升行动,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开展“名师带徒”“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一批“明光工匠”。到2025年,培育带领企业进入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家5名、带领企业进入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家20名。

加快集聚各类人才。紧扣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开展院士、博士等人才招引行动,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加快集聚一批具有产业引领力、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完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实施产业聚才、项目招才、岗位纳才,创新人才飞地、特设岗位、“候鸟式”聘任等引才方式,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明创业。到2025年,全市高层次人才达200人以上。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化编制周转池、首席科学家、股权期权激励、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基金等制度建设,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广阔舞台。修订完善人才资助奖补政策,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推深做实“人才绿卡”制度,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构建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深化联系专家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专家人才,举办青年人才联谊、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活动,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

第三篇高质量融入长三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共建美丽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第十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快交通互联互通。紧抓京沪铁路明光站改造投入运营和宁滁蚌亳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机遇,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有机衔接,进一步织密外联交通网络。推进宁洛高速(明光段)改扩建、明盱高速、滁天高速明光支线等项目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与江苏泗洪、盱眙等接壤毗邻地区交通路网建设,提升省际交通通达水平,构筑连通长三角重要交通网络。

推进产业链分工合作。紧盯长三角地区高科技、服务业、软件业等优势产业,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按照“精准定位、精准对接”的要求,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力促一批项目落地。围绕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积极为其提供配套。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构建生态高效农业体系,主攻长三角市场,发展深加工,倾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强区域协作联动,促进居民异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便捷结算。建立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推进区域医保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网上备案等流程,提高门诊结算质量和效率,拓展结算范围。推进建立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资料共享机制。支持市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开展医联体或技术联盟合作,支持市中医院与上海交大一附院、江苏省中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南京胸科医院等开展合作,建立疑难重症就诊快速通道,形成高效便捷的转诊机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区域一体化、养老从业人员资质互认互通。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积极参与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学前、中小学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助推明光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引进高校在明光设立分支机构,加强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合作。加快推进公交卡联网通用,方便群众出行。

专栏9省际毗邻地区建设

明光-盱眙毗邻区。共建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以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示范区为定位。全面落实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加强跨区域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保共治、公共服务共享、文化旅游合作发展等五大主要目标。

明光-泗洪毗邻区。以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区为定位,在基础设施、旅游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建、成果共享。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旅游发展战略联盟、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等主要任务。

第十一章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建设

以畅通高速通道、构建城际网络、构筑通勤圈为重点,推进合新高铁、明巢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促进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明巢高速、G345明光段等建成运营,明光至合肥都市圈城市通达效率大幅提高。充分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争取合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与我市开展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一批优势学科领域的研发基地和跨地区产业技术科研机构,不断提高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能力。进一步强化多形式、多元化、多领域合作联动,推动产业、平台、服务共建共享,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贸易+服务”协作体系,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对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提高保障和安全能力为目标,推进池河跨区域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增强防洪抗旱能力。实施行蓄洪区和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快信息一体化建设,以互联互通为路径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以共建共享为导向推进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以高效利用为目标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会展、体育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引导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质配置。

第十二章共建美丽淮河生态经济带

扎实推进水污染修复,加快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明光水利基础设施和池河南沙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淮河经济带绿化美化生态化。加强对重点行业废水排放和达标处理监管,开展中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立跨界水污染纠纷协作处置机制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处置跨界水污染纠纷。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发展农旅休闲业,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农产品深加工,推进明光艾草产业园、石坝薄壳山核桃产业园、女山湖稻虾连作产业园、泊岗银杏科技示范园等,推动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相结合。加快田园生态观光旅游、山水旅居、生态康养等项目建设,推出休闲康养、生态乡村精品游,打造一批康养小镇。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瞄准区域内产业布局,实现绿色转型和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物流、专业市场、服务外包等业态。

专栏10淮河生态经济带(明光段)建设目标

优化生态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市防洪安全能力显著提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发展产业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品牌影响力显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打造康养胜地。以张八岭镇获批省首批健康小镇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内养生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康复养老产业链,打造精品康养小镇,加快建设康养产业示范区。

加强旅游合作。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县市区合作,促进旅游业联动发展,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十三章推进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

积极抢抓“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机遇,科学、高效利用凹凸棒等矿产资源,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实行分级、分类、智能化开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在“上海交大—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平台基础上,强化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一流科研机构合作,着力开发凹凸棒基新材料在耐高温涂层、新能源电池、环保吸附材料、无机凝胶等高端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实现10项以上凹凸棒基新材料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启动凹凸棒初加工基地建设,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逐步实现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绿色矿山开采建设、初级加工配套、清洁生产、研究成果转化、下游产业应用”等全链条集聚。加大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招商引资、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对接国际国内凹凸棒应用龙头企业。加强跨区域合作,推进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建设,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非金属材料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15059">第四篇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实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机遇,推进各类产业承接平台建设,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建设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十四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产业集群式发展,巩固提升新型化工、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拓展产业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0家,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50亿元以上。新型化工产业,将绿色涂料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实施品牌集聚化战略,建设产业布局最优、集聚程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核心竞争力最强的绿色涂料产业园,按照“国内创一流、国际有影响”目标,打造“中国绿色涂料之都”。到2025年,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机械电子产业,推进消防设备、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打造全省高端电子产业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白酒、休闲食品、大健康食品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效益、品牌全面提升,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在涂料产业、新型环保、医药载体、航空航天、化妆品等高端领域应用,发展光伏玻璃、硅基材料、新型建材、5G新材料、碳材料、超导材料等新材料,将明光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成全省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基地),成功申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国家级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围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和文化创意等,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产业协调发展。到2025年,实施“三重一创”重点项目20个以上。

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产业协调发展。发挥拥军光荣传统、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着力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互动共享。重点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特种车辆等领域军民融合产业,积极创建省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示范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开展关键物资生产布局,推动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着力提升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经济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满足应急服务、战时国防动员的保障需求。

第十五章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

全面对接长三角分工合作,实现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良性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承接的吸引力、选择力和融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产业转移的投资热土。统筹明光经开区、绿色涂料产业园、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乡镇产业园等平台发展需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体系,搭建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土地集约、环境友好、功能集成、服务共享的承接平台。统筹企业发展需求,加大蓝白领公寓、邻里中心、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功能性平台。经济开发区,全力做好资源集聚、资产优化、资本放大文章,建成区、产城新区填满布实,实现扩区面积12平方公里以上,到2025年冲进省级开发区前20,进入全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名单,力争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绿色涂料产业园,加快推进园区扩容,新扩区面积6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建成全国最美绿色涂料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涂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基地。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园,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合作,大力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到2025年,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1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150亿元。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全力推进中国凹凸棒产业小镇建设,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以上,签约入驻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加快凹凸棒产业集聚,推进凹凸棒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乡镇产业园,加快提升苏巷绿色涂料配套产业园、张八岭高分子产业园、石坝电动车及配套产业园、潘村电子服装产业园、桥头产业园、三界产业园等园区平台能级,力争引入1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通短途运输、航空旅游、农林作业等,引入飞行器组装和改装等产业,建设集多元化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园。

专栏11产业园区平台体系

明光经济开发区。壮大机械电子、绿色食品、新型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谋划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主板上市企业超2家,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进入前20,力争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绿色涂料产业园。支持园区扩容升级,到2025年,入园企业新增50家,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打造以绿色涂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和化工产业示范区。

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立足高品质凹凸棒资源优势,围绕环保吸附材料、分子筛、医药载体、功能性材料等发展方向开展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链条。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直接投资超100亿元、拥有发明专利超100个、入园企业超100家。支持通过依法依规方式,将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园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

苏巷绿色涂料配套产业园。将绿色涂料配套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做好绿色涂料上下游产业招引,发展包装、制罐、设备制造等产业,到2025年,新入驻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石坝产业园。围绕打造高端、精细、特色的电动车产业园目标,逐步完成电动车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到2025年,招引承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

张八岭产业园。以高分子产业为主导,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等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塑胶配件,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电子配件、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逐步打造成为滁州市产业配套园区。到2025年,实现工业企业入驻60家以上。

潘村产业园。以电子、服装、智能包装为主导产业,依托三友电子、京泰华电子等企业,大力招引电子企业,逐步形成以电子产品为主导的电子产业园区。到2025年,实现新增入驻企业15家以上。

三界产业园。以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打造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创新示范基地,发展创新创意木业、多功能性农业、以节能环保为主的新兴产业等创意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到2025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10家以上。

管店产业园。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的新型建筑材料为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大引强,建成装配式建材产业园。到2025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20家以上。

桥头产业园。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建设以绿色食品、服装、包装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到2025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10家以上。

第十六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立足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开展项目推介和企业精准对接,以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企业、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等为重点,通过科学分类、系统筛选,形成招商地图。深耕产业链条招商,依托现有产业,不断开展“延链、补链、优链、强链”工作,努力招引一批产业链项目,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工作开展流程和项目推进机制,推动项目线索快速转化、在谈项目快速推进、招商活动有序开展。整合资源招商,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施策,制定嫁接方案,通过资产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新项目。开展以商招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挖掘招商资源,通过挂大联强、协会招商等方式,不断放大“1×3×3”招商效应。“十四五”期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600亿元以上。

第五篇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提质扩容现代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同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限上商贸单位发展到180家,累计新登记注册企业500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1.5万户。

第十七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现代物流。依托交通区位等优势,构建“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大物流平台,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投入运营,规划建设明光铁路物流园、绿色涂料产业园配套物流园、津里港口物流园、明光通用机场运输服务中心,完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基地。健全特色产业物流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深入开展城乡高效邮政、快递配送专项行动,健全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加快培育物流新兴业态,支持网络货运发展。

电子商务。开展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工程。开展电商培训、电商直播、电商网点建设和电商企业培育,孵化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到2025年,创建省级电商示范镇10个、示范村20个,电商企业发展到600家,吸纳从业人员2.5万人。

金融服务。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信托、典当等融资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企业上市辅导,推动更多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股权交易中心等市场上市和挂牌,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到2025年,新增首发上市企业2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以上、四板挂牌企业50家以上。

中介服务。加快补齐高端中介服务短板,大力培育引进资产评估、法律公证、建筑图审、报关代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领域高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代理招聘等人力资源中介服务,落实劳务协作、就业补贴、交通补贴等优势政策,积极吸引流动人口来明就业创业、安家落户。

科技服务。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全市质量检测中心、凹凸棒基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粮油和水产检测中心建设,争创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建筑服务。大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培育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和一、二、三级企业。到2025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发展到200家,建筑业总产值达100亿元。

第十八章建设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优化调整商业布局,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和功能升级,高标准建设新城区商业圈,实施城乡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商业网点布局。实现明城国际、阳光城东区、徽商大市场二期等商业中心运营,建成明东智慧农贸、城北智慧农贸、人才公寓和邻里中心,提升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档次和功能,不断满足商业服务需求。

居民服务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发展就业保障、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业,发展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健康服务业,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照料等家庭服务业,建设明光市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等项目。鼓励发展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母婴护理、家庭用品配送等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建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保洁等机构,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

养老服务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建设市夕阳红智慧养老中心、市中医院医养结合等项目。

房地产业。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规范新建、激活存量、培育租赁住房市场,加大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商业、旅游、工业等地产开发。实施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满足居住需求。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到2025年,实现新开工面积450万平方米、竣工260万平方米。

消费业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社区菜市场等社区商业,积极发展“24小时便利店”“地摊经济”等夜间消费业态。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线上消费、无接触交易服务、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日消费。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十九章加大文化旅游业发展

立足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全面实施“旅游+”战略,充分发挥河、湖、山、林、草等各种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与医疗、康养、教育、体育、工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商贸等板块的深度融合发展,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旅企业。围绕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规划建设旅游设施,推进环老嘉山“X”线、环女山湖“O”线、淮河风光带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老嘉山、女山湖、沿淮地区等核心景观资源开发,黄寨草场、三界田园综合体、明镇泗方、静港营地等文旅项目投入运营,谋划推进女山湖古镇、大明盛世嘉年华等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柴郢、尹集等重点旅游乡村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餐饮和住宿接待水平,开发乡村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7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专栏12旅游开发重点项目

“X”线片区:跃龙湖黄寨旅游度假区、老嘉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嘉山禅养森林、栖凤湖自驾营地、大横山生态旅游、八岭湖康养基地、月牙湖综合集散营地、柴王城文化旅游、尹集知青旅游度假村、尖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三界外生态旅游度假区、张八岭健康小镇、自来桥红色小镇、嘉山集风情小镇、涧溪艾草小镇、西桃园森林养生基地。

“O”线片区:环女山湖旅游风景廊道、女山湖文旅小镇、女山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东风湖抹山旅游度假区、焦城圩田园综合体、七里天堂养生度假区、桥头金桥湾文化旅游、盛唐现代花卉文化旅游、池河风光带、淮河旅游风光带、泊岗银杏岛旅游区、明光沿淮风光带、义集民宿聚落、浮山堰遗址公园。

第二十章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坚持高点定位,促进大数据产业向数据价值挖掘深度拓展,增强业态多样性,大力培育大数据采集、确权、计算、建模、挖掘、可视化等中下游核心业态,提高大数据产业增值能力。大力推进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商务金融、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交通出行、教育、体育、健康等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参与合肥、南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作分工,大力发展数字文创产业。鼓励发展数字化转型共性支撑平台和行业“数据大脑”,推进前沿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按照“1233+N”建设思路,建设1个城市大脑数据中心;实施运营中心和城市大脑2个平台;完善标准规范、基础支撑和安全保护等3个体系;运营管理中心、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等3个载体;应用智慧城管、智慧养老、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N个场景。

第六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机制,推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十一章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增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36万亩以上,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快先进农业科技应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专用品牌粮”工程,重点推广优质水稻和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打造全省著名优质稻米和弱筋小麦生产基地。促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争创全国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市。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8%以上。完善粮食调控和监管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四个一”工程,突出发展艾草产业,建成华东最大的艾草生产基地,面积20万亩以上,建成明光艾草产业园,培育打造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医养结合的百亿级产业。全面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潘村、涧溪、明光街道等为中心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保障蔬菜有效稳定供给。以张八岭、自来桥为中心,推进苗木产业提档升级。依托“女山湖”水产品公共品牌,打造全国知名“优质蟹、健康鱼、绿色虾”生产基地,创建绿色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区4个以上,积极开展休闲渔业基地建设。推进畜禽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甜叶菊、绿豆、花生、山芋等特色产业。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壮大“明光艾草”“明光绿豆”“女山湖大闸蟹”等公共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200个以上。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到60万亩以上,建成千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50个以上。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示范主体创建和培育,强化农业产业化平台的支撑作用。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以农户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为骨干、其他为补充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金桥湾等“九园一体三基地”为基础,实施市场主体培育、示范园区提升等行动,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明光艾草产业园为依托,发展育苗、种植、加工、电商等产业,实现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到2025年,建成国家、省、滁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额达50亿元。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5年,全市家庭农村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滁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000家、950家、40家。全面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开展农村电商产销对接、直播促销等活动,到2025年,培育农村电商经营户3000家以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金融“输血”和自身“造血”,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到2025年,巩固提升148个益农信息社建设,培育规模经营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0%以上,创建一批国家、省、滁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二十二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持续实施村庄规划建设提升、村庄整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行动”。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围绕建设美丽“大花园”,全域推广“陆郢模式”“腰庄样板”“尹集做法”,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打造一批省级美丽乡村、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样板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公路”创建行动。到2025年,建成新农村示范点300个,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5个,改厕2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提升一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善一批文体场所,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形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完善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村民自治章程,修订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治理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为乡村治理提供“明光样本”。实施“互联网+农村社区”计划,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市镇政务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倡导新时代乡规民约,引导建设一批城镇聚合型、中心村聚集型、强村带动型等新型农村社区。全面推广“综治户长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第二十三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实施专项帮扶,确保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持续跟踪监测历年到村扶贫产业项目效益发挥情况,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围绕“产业兴旺”目标谋划实施产业项目,通过产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金融服务、土地以及人才智力支持等措施不断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内生动力,促进稳定增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深化“村企联建”行动。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投入乡村振兴。

第二十四章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按照“扩面、提速、集成”原则,不断增强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运用,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农村供水改革,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完成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径,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权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规范,着力体现“明光特色”、争创“明光经验”。

第七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

第二十五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提供暖企服务、支持民企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深做实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等系列暖心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营养师式”服务,进一步擦亮“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减少前置性审批,推动审批服务“一站式”办理。加快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人脸识别、远程视频等技术,大幅减少现场查看环节。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不再审批”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投资促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明光招商服务形象。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创造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更放心更透明的市场环境、更精准更到位的帮扶环境、更公平更安全的法治环境、更宜人更清明的社会环境,让投资者放心、企业家顺心、创业者安心、老百姓舒心、公务员尽心。

第二十六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力度,推进国有经济优化布局调整,推动企业改组和整合,推动市属公共服务类企业与省、滁州市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做大做强跃龙集团、久天公司、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强化投融资运作和风险防控,提升资本市场信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在关键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管理,实现效益提升。到2025年,跃龙集团总资产达400亿元以上,经营性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信用评级力争达AA+,累计实现融资100亿元以上。

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平等对待各类企业。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有序流动。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励民营企业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到2025年,个体工商户突破4万户,民营企业突破8000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扶持力度,鼓励更多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开展国外优惠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亚行贷款、新型城镇化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生态环保导向开发(EOD)、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专项债等领域融资。

第二十七章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

构建经济运行新机制。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立经济运行调节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和保障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继续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性和功能性转型,强化对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支持,加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积极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财权事权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第八篇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打造精致宜居的城市形象,建成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城市。

第二十八章全面推进新明城建设

********查看详情1">坚持“东扩、南控、西连、北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明、苏、石(明光城区、苏巷镇、石坝镇)”一体化同城发展核,强化核心区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美好新明光。提升老城区,精心打造明光火车站片区,推动老城区部分功能向周边疏解,强化高端商务、中介、文化娱乐等服务,巩固全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含单体楼)共177个,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分别安置居民1.2万户、8800户。发展南城区,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商业住宅、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就业环境,创建城南商贸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北城区,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体育运动、亲子体验等产业,大明盛世嘉年华、明镇泗方、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重点项目投入运营。突出“揽山引湖入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建成绿色生态宜居片区。打造高铁站片区,高标准编制片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新建站房及站前广场、商业、商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成“五横三纵多支”的站区路网及5.3公里创业大道至高铁站连接线,将片区打造成明光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旅游接待和综合服务中心。

第二十九章加快发展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显、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的小城镇。在明光凹凸棒滁州市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成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叠加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一批产业重点镇,苏巷、涧溪、石坝、张八岭、潘村、桥头、三界等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开展产业项目招引,加快产业集聚。到2025年,实现入驻亿元项目60个以上。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女山湖、明南街道、自来桥、柳巷、泊岗、管店、古沛等乡镇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镇。

专栏13乡镇发展定位、特色产业及主要目标

涧溪镇。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方面重点发展凹凸棒基新材料;农业方面重点打造溪口艾草产业园,艾草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着力打造工农优势互补、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建设成皖苏毗邻区的工业强镇、特色小镇。

潘村镇。农业方面重点培育种业基地,打造水产、蔬菜、艾草基地。协同潘村湖农场与农业高校成立产研结合研究院,推动甜叶菊、富硒米、虾蟹“三品一标”产业发展,依托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吸引社会资本开展仓储物流等投资,畅通社会物资运转内外循环,建设潘村镇商贸综合体,打造农业和商贸物流重镇。

女山湖镇。围绕水产养殖、文化旅游等产业,大力发展鱼虾蟹特色水产养殖、艾草种植等高效农业;突出火山文化和水乡渔文化,加快实施“招信古镇”综合开发、女山湖“O”型旅游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山水田园和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皖东美丽滨湖小镇。

张八岭镇。坚持“生态张八岭、旅游休闲地”的发展理念,以八岭湖、金虹岭等景点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以点串线带面,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省旅游名镇、休闲康养基地。

苏巷镇。推进抹山、焦城圩、七里湖旅游资源开发,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业采摘园;以绿色涂料产业园上下游配套为发展重点,以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为主导,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城区联动,积极承接产业、服务等职能,致力于打造城区卫星镇。

石坝镇。依托电动自行车产业园,发展“整车—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省电动车及配套产业集聚地;农业方面重点打造省级艾草科技园、发展万亩艾草种植基地,把石坝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农业高科技示范区;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打造旅游和工贸强镇。

桥头镇。立足“绿色食品、服装小镇、近湖胜地”定位,依托产业园区发展绿色食品、服装、包装、机械电子等产业;农业方面:重点依托金桥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打造艾草加工园、发展万亩以上艾草基地;利用花园湖、女山湖、紫阳林场等优质生态资源,构筑康养、休闲、慢生活休闲体验度假区及观光旅游景区。

明西街道。围绕打造“高铁新区,生态明西”,发挥交通枢纽及水资源优势,推动花卉、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盛唐花卉、螃蟹湾两个基地,促进生产、展示、销售、旅游康养相融合发展。

管店镇。以甜叶菊育苗为主,加强育苗基地、新品种研发基地、育苗大棚等载体建设,积极引进甜叶菊精深加工企业,建设“中国甜叶菊育苗第一镇”;大力发展农业,新建千亩以上蔬菜保供基地、千亩以上瓜果采摘基地,建成万亩山核桃现代产业园;推进装配式建材产业园建设,打造建材工业强镇。

自来桥镇。以山芋为主导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结合境内自然风光,进一步扩大红薯之乡、山芋城堡声誉,打造中国红薯之乡。发展万亩艾草基地。以林业苗木产业为基础发展农林经济,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山芋之都、榉树之乡、革命重镇、旅游胜地”。

古沛镇。立足“皖东富硒地,生态农业镇”定位,重点发展艾草、芦蒿产业,增强“古沛西瓜”品牌效益,加大富硒产业基地建设,从基础设施、农业特色、文化氛围等多方面打造生态农业康养小镇。

柳巷镇。发展瓜蒌特色产业,推进瓜蒌深加工,扩大淮河特产“淮王鱼”知名度,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完善乡村旅游规划,深入挖掘浮山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推进浮山堰旅游开发,实施“淮上银杏古道”旅游综合开发;以佳悦工艺品企业为龙头,扩大玩具生产规模,带动全镇玩具产业大发展。

三界镇。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重点打造木炭深加工、花生深加工、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结合自然景观与军事训练基地建立军事体验实战区、军事影视基地、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打造特色军旅小镇。

明南街道。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草莓、苗木花卉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和观光体验农业。以老嘉山(大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明光庭院。

泊岗乡。以银杏为主导产业,推进银杏、有机蔬菜、花卉苗木、优质花生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发展、提质提标;坚持发展现代旅游业,把泊岗打造成以银杏为特色产业的集新品种培育、育苗、采叶、采果、绿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小镇,致力建成“生态宝岛、水韵泊岗”。

第三十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园林绿化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提高市政设施管理水平。实施垃圾分类、城市内涝整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项目,建成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与复合污染综合诊断管理系统。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畅通能力。深入开展“美丽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广告招牌、农贸市场、渣土运输、小区物业等规范管理行动。强化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第九篇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坚持突出重点、适度超前、优化提升的发展原则,统筹布局实施交通、水利、新基建、能源等工程,构筑与城市功能相协调、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系统完备、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基建体系,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

第三十一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水运航道、通用机场为骨架,以港口、铁路和一般干线等为依托,以乡村公路为补充,对接长三角、淮河经济带,构建明光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铁路建设。合新高铁明光站投入使用。力争宁滁蚌亳城际铁路明光段开工建设。形成南北线由京沪铁路、宁滁蚌亳城际铁路和经快速通道通达的京沪高铁组成的出行路网,东西线由合新高铁组成的出行路网,基本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构建轨道上的明光,实现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公路网络。紧紧围绕“双环八射”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内通外联,构建立体化综合公路路网体系。充分发挥干线公路基础覆盖作用,推进高速公路联网、干线公路提升、农村道路畅通“三大工程”。“十四五”期间,一级公路新增125公里、二级公路新增162公里。加快水运和航空建设。加快航道通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淮河、女山湖、七里湖、池河等航道服务水平。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投入运营,谋划实施明光铁路物流园、津里港口物流园。明光通用机场建成运营,开展培训、旅游观光、农业等服务,谋划明光通航产业园。

专栏14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铁路。合新高铁建成通车、宁滁蚌亳城际铁路力争开工。

高速公路。明巢高速(明光段)、宁洛高速(明光段)改扩建、徐明高速桥头互通、宁洛高速张八岭互通及联络线等建成通车;明光至盱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推进滁天高速明光支线前期工作。

干线公路。国道,G104明光段改造升级工程建成通车,G345明光段开工建设。省道,实施S319一级公路改建、S321三界至拂晓段、S215明光至定远高铁站、S312一级公路改建等项目;推进S095凤阳支线东延、S602、S257等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明光泊岗淮河公路特大桥。

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县道33条,其中利用现状县道231公里,新增县道337公里,密度由9.94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到24.39公里/百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乡道83条,其中利用现状乡道167公里,新增乡道942公里,密度由7.17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至47.526公里/百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村道1906条,密度由69.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至142.57公里/百平方公里。

水运。实施池河航道改建、淮河航道改建、涧溪新河开发、七里湖航道开发等工程;淮河明光新港(润辉港口)投入运营,推进津里港口物流园前期工作。

航空。明光通用机场建成使用,谋划通航产业园。

站场。合新高铁明西客运枢纽站、明光城西客运枢纽站、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停保场等建成。

第三十二章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防洪减灾综合能力。加快全域水系的综合整治,增强水灾害防御能力,引导建立和与城市、乡镇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实施防洪排涝、洼地防洪安全等城乡防洪排涝工程,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建设淮河干流浮山段以下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彻底解决淮河洪水对我市的威胁。结合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池河、南沙河、涧溪河、石坝河、百道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项目。规划新建崔家湾水库。

优化提升水资源配置。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设,开展河湖“四乱”、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重点水源、配套灌区和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新建中型水库、拦水坝等蓄水工程,完成女山湖和分水岭、林东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中型泵站更新改造任务,继续巩固和有序推进河道水利设施管护。实施林东等4座中型水库和团山丁等169座小型水库清淤扩容,实施女山湖、七里湖等多座电灌站灌区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保障粮食安全。努力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管理信息化综合保障体系,以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水利发展。

强化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新建城东自来水厂,改扩建林东、分水岭等自来水厂,建设自动控制监测系统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巩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能力和水厂信息化能力建设,逐步完善运行管护体系。到2025年,全市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集中自来水达100%,自然村庄通水率达100%。

专栏15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城乡防洪。实施城市防洪排涝、潘村洼防洪安全建设。

治淮工程。建设淮河干流浮山段以下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泊岗、池河、女山湖等洼地治理。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池河、涧溪河、石坝河、南沙河、百道河(明光段)等流域综合治理及配套、女山湖综合整治等。

排灌泵站。拆除重建戴巷、芦咀、陈郢等电力排灌站,拆除重建淮宁闸。

除险加固。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扩建女山湖船闸,开展中小型水库扩容,推进崔家湾水库项目前期工作。

城乡供水。改扩建沁民、分水岭、林东自来水厂,新建城东自来水厂,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实施女山湖、石坝、燕子湾、杨洼、东西涧、山东、王巷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水系连通。实施七里湖水源控制、南沙河和林东水库水系连通等项目。

水土保持。实施水源及河源防护、重点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等。

第三十三章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5G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5G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提升5G网络建设水平,加大5G基站站址、用电、用地、审批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幅提高5G基站规模,支持鼓励全市主要功能区重点区域室内建设新一代小(微)基站。到2025年,建设5G基站370个,实现5G信号城乡全覆盖。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局域网等领域,全面部署5G网络。推动5G网络商业应用,在城市管理、农牧业、医疗健康、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领域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推进全市骨干网、接入网和城域网等IPv6升级改造,探索基于新一代IP承载协议(SRv6)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下一代互联网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深度融合。

第三十四章优化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强化对现有14.88千瓦风力发电、1.98万千瓦光伏发电、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运行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明光经开区、绿色涂料产业园供热管网建设,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扩建220千伏贺庄变,新建定远至明光220千伏线路、110千伏涧溪变电站和浮山变电站及配套35千伏线路、管店至三界35千伏线路,改造明光至明西35千伏线路,保障全市供电需求。持续推进天然气“镇镇通”,向具备条件的中心村、人口集聚较多的村组延伸,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使用到清洁能源。推进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在明光的规划布局,进一步保障全市能源供给。实施中海油油库改造。按照布点规划,实施城乡加油加气站建设。

第十篇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明光样板。

第三十五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河湖湿地生态保护恢复。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推动耕地、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大力开展淮河、池河、南沙河、女山湖及城市内河修复,增强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逐步提升河湖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绿色廊道。持续开展黄寨草场、女山湖自然保护区管护,实施保护区生态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到2025年,湿地保护率超64%。

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严格落实林长制,在做好“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基础上,加快林业改革示范区建设,构建“一河一湖一岭”全市国土绿化新格局。北部以淮河为“带”,加快道路河流、集镇村庄、农田林网建设,建设淮河防浪林50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中部以女山湖为“核”,全面实施“湿地大保护”,建设池河干流综合治理、女山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建设以抹山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公园,以涧溪、石坝、苏巷为中心的高效经果林示范区。南部以江淮分水岭为“轴”,全面实施“林业大产业”,全力打造“中国朴树之乡”;以炭元科技为龙头,加速发展栎炭产业。到2025年,完成全市营造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林木总蓄积量达38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强化矿山耕地生态修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科学合理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转变矿山发展方式,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探索市场化等多种方式修复废弃矿山,规范持证矿山开发利用,推进绿色矿山达标。积极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实现矿山开采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和矿产环境生态化。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到2025年,力争创成绿色矿山2个。巩固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加强分工协作,全方位推进耕地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建设全面禁捕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池河翘嘴鮊等水产种质资源管理,保护重点流域生态多样性。提高森林良种繁育水平,重点发展麻栎、朴树、乌桕、榉树等乡土树种。

第三十六章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措施,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上级下达任务。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提升脱硫脱硝效率。加强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强力推进工业炉窑和锅炉排查整治,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健全防尘措施“六个100%”长效机制。实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和相应油品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废弃排放。加强餐饮油烟治理。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

加强水环境治理。深入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接续接力打好碧水攻坚战。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河流水库生态缓冲划定,完成岸线修复。开展淮河、池河等重点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改善流域水体水质。加快推进黑臭水体及饮用水水源地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及修复,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国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体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全面消除城镇污水垃圾、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污染。强化农业灌溉用水保护,建立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确保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稳定。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设建设,严格重点行业的废水排放和达标监控,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到2025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不低于目标值;淮河小柳巷、池河公路桥等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七里湖湖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

实施固废危废综合整治。推动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合作,建立涉固体废物单位清单,严控固废危废的产生、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提高固废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严格防范工业企业搬迁关停中的二次污染和次生环境风险,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统筹规划固废资源回收基地,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处置补偿机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鼓励以市场化经营方式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第三十七章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着力引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适度消费,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支持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物流,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力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绿色洁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提高新能源和清洁燃料类公交车辆比例。改造提升公共照明,推广低碳绿色照明灯源。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光盘行动”。推广环保公益行动,培育和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开发利用“城市矿产”,鼓励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杂金属及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划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城市生活、工业、农业等各类用水强度指标进行管控,重点发展中水回用,加快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第十一篇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构筑社会发展新环境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工程精准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第三十八章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进一步提高居民劳动收入,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为重点,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推进收入分配领域改革。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切实增加中低收入者要素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再分配机制,发挥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作用,提高精准性。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第三十九章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就业

围绕全市“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广开就业门路,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培训各类城乡劳动力1.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提高到1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拓展更加稳定广泛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将第三产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支持发展新型就业形态,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着力支持乡镇返乡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就业。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就业激励政策,鼓励吸纳更多人员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增加。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帮助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贫困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以大学生实习基地、基层特定岗位、就业见习工作为抓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

构建更加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用工需求与求职就业有效衔接。健全覆盖全市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积极构建完善就业服务和就业、失业登记等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失业预警机制,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权益和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完善援企稳岗扶持政策体系,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循环。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实名帮扶机制,构建更为精准就业帮扶体系。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项目选择、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扶持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大力构建创业承载平台,申报认定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提升技能培训水平,力争建成一个培训功能较为完善、培训能力较高的市公共实训基地。合理规划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采取“定单式”“储备式”“定向式”培训方法,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鼓励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开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模式。按照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层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新录用员工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劳动者更高质量就业。

第四十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有序衔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5%左右。认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着力促进服务业人员、中小微企业职工、工商个体户,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长期持续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52万人。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完善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征缴,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机制,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基本建立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相挂钩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社银直连”安全快捷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推进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社保经办服务运行机制。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保障工作,执行优抚补助政策,充分发挥“四个基地”作用,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岗位和支持。实施军供站升级、三界严集烈士陵园、军人公墓、乡镇烈士陵园等退役军人教育基地项目。全力支持三界部队建设发展,创建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全国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提高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开展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新建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养老中心,改扩建18所农村敬老院,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需求。着力打造“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等特色养老服务产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构建“互联网+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和应急救援等服务。规划建设市中医院北城区康养分院,打造成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医养结合人才培训中心。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能,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提升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坚持差异化分类救助,建立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梯度综合救助格局。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制度。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病、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群体精准施策,完善认定办法,加强分类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救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正确引导,保障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人口的基本生活。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构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加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法律援助,残疾人补贴和流浪乞讨等救助服务。

推进社会福利及慈善事业。完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创建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儿童关爱服务的工作制度机制。积极探索社区普惠式、企业福利式、托幼一体式等多种模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社会托育机构建设和规范发展。健全残疾人综合保障体系,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发挥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示范作用,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自愿开展慈善帮扶活动。规范引导互联网慈善,加强全方位监督,推进信息公开。弘扬志愿精神,建立志愿服务有效激励机制。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和工程质量监管,用好管好住房公积金,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完善城乡物业管理机制,推动物业小区管理达标升级和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提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二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明光进程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第四十一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构筑和完善主城区10分钟、中心镇15分钟、一般镇村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和城乡公共文化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实施文化场馆数字化提升工程,整合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资源,联通乡镇、村公共文化网络,构建多渠道“互联网+文化服务”模式。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创作出一批体现时代特点、彰显明光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实施群众文化提优工程,精心打造“明光之夏·纳凉晚会”、“我们的村晚”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增强文化惠民社会效益。实施文博提档升级工程,充分挖掘现有文物资源的深厚内涵,打造女山湖古镇、明酒大道文化街等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形成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实施“书香明光”提质工程,制订“全民阅读”指标体系,打造“书香明光”。打造“灵迹大讲坛”等读书活动品牌,深入开展“四点半阅读”读书活动、“小手拉大手”活动,丰富全民阅读内容。大力开展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凝聚起上下同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批科技类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一批文化企业升规上限。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总数达50家。

第四十二章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坚持立德树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大城区幼儿园建设,提高经费保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样板学校、典型教师及各级教学能手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水平;积极推进城北中学等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认真落实教育专项资金,实施教学楼、宿舍、仪器设备等建设,全面开展信息化教学等软硬件建设。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促进高中优质化提升,积极开设富有吸引力的特色课程和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全市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结合绿色涂料、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增强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能力,改革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强化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力发展体育艺术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在线教育。高质量办好老年大学,让更多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四十三章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举办广场舞、羽毛球、职工乒乓球大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推广手球、冰球、古典摔跤等特色项目。以老嘉山、女山为载体,组织开展“拥抱自然”登山活动,积极打造“明光健身圈”。积极承办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等体育项目。致力开展体育教育,广泛开展小学足球、校园篮球等体育活动。实施明光全民健身工程,建成市体育中心,推进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改造和完善全市乡镇体育设施,完善生活小区晨晚练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定期开展健身器材维护、保养管理的常态化检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十四章推进“健康明光”建设

积极推进“健康明光”战略,统筹实施健康优先政策,推进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持续推进“强基层、扩优质、补短板”,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双轮驱动”。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发展、辐射带动的原则,继续推进“两核、六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做好人口计生及妇幼健康工作。到2025年,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服务关键指标均达到滁州市平均水平,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2张,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市域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心及服务能力提升、市中医院扩建,自来桥、明南街道、明东街道、石坝、桥头、张八岭等乡镇卫生院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进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支持市中医院建设北城区康养分院。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提升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潘村、涧溪、女山湖等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持续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鼓励社会资本服务卫生健康产业。加快卫生人才储备,深入落实编制“周转池”制度,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工作。

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快速推进应急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病区建设,提升重症病房床位量。提升明光市疾控中心PCR日检测能力。健全重大疫情应急物资保障制度,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建设急救中心1个。

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继续夯实“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深入推进“银针行动”,积极借助中国针灸学会资源优势,创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建成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提升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至2025年,能够开展六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加快中医药人才培训,开展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带教,定向培养基层中医技术人员,培养中西医复合型人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主体责任,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改革路径,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建立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市的分级诊疗格局,实现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稳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共体内绩效工资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保障力度,稳定保障水平。健全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完善“中心药房”建设,缓解基层用药问题。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推动“智医助理”与电子病历等系统对接应用。加强部门协调,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创建安定有序的诊疗环境。

专栏16社会事业重点项目

教育。建成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新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推进二中扩建等普通高中建设,推动城北中学、自来桥小学新校区、逸夫小学改扩建等义务学校建设,谋划推进智慧校园及20所幼儿园。

文化。谋划实施明清印记创意文旅综合体、陇西王陵园、明酒文化街区、女山湖古镇、柴王城文化旅游、御荷园赏石传习基地、文化中心“五馆”提升等项目。

体育。建成体育中心,实施体育公园、桥头镇社会足球场、女山湖镇全民健身中心、潘村镇全民健身中心、抹山健身步道、韩山体育健身步道、单排轮滑球场地、女山湖镇手球馆、体馆中心体育场改造等项目。

健康。建成市中医院扩建、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心,实施北城区康养分院、市中医院自来桥分院、市中医院明南街道分院、市应急医院等项目。

第十三篇谱写民主法治新篇章,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增强文化创造力和保障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增强防范重大风险化解能力,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第四十五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起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制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规划,确保如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狠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创成全国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2个以上,实现全国文明校园与文明家庭创建“零”突破。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做优做实“把阵地建在庄上”品牌,大力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工作相融合。

第四十六章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明光”

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明光,为奋力谱写明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抓好全面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认真实施“八五”普法,促进公民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努力提高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日常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建立执法、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司法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

第四十七章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紧抓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网络化+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长效机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推深做实“综治户长制”,助力乡村振兴。推广苏巷镇吉庄和陆郢、涧溪镇腰庄、张八岭镇尹集、石坝镇陈郢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实现综治户长与村民理事会全域覆盖、同一网格。探索党群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综治户长+村民理事会“四网合一”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治理格局,打造具有明光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样板。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六清”行动,以“10+N”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行业清源”行动,强化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行业源头治理。加强法律、政策等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办案执法水平。围绕依法严惩、铲除滋生土壤、人民满意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

第四十八章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港澳、对台等政策,加强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等群团组织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审计、统计、供销、气象、机构编制、工商联、文联、红十字会、老干部、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提高市委党校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新校区建设,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抓好民兵整组训练、拥军支训、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兵员征集等工作。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四十九章加快“信用明光”建设

深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推进区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共享,强化对相关失信主体的共同约束。积极推动区域商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通、奖惩互助。搭建纳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区域涉税信用信息共享、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互认、联合激励措施共用。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旅游、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等,探索建立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发布跨区域联合奖惩典型案例。规范和健全失信行为认定、归集、共享、惩戒和信用修复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

加强诚信理念宣传教育,组织诚信主题实践活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信用明光”。

第十四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第五十章********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827">强化重点领域安全

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着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坚持源头管控、系统治理,持续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统筹抓好防震减灾、防灾救灾、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强化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积极争创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健全全程监管、原产地可追溯、质量标识制度,提高检验检测科学化水平。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综合运用市场化机制、信息化手段,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推广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保险。

保障金融领域安全。建立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妥善处置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止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风险集聚和交织传导,不断提升地方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构建网络安全防护。着力抓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管网治网工作体系,突出技术管网、拓展管网治网参与主体、推进行业自律。着力推进网络安全能力建设。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水平,抓好国产化替代和等级保护等重点工作。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网信法治宣传教育,培塑网络安全意识和网上守法行为习惯。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响应处置、应急支撑能力。

第五十一章********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7104">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时刻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发生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织密织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防护网。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对经济、民生领域违法犯罪和“黄赌毒”、“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打击和常态化整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依托“互联网+公安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指尖服务”新领域。深化“路长制”工作,严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办案整体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智慧公安“雪亮”工程,升级改造全市公安派出所执法办案区,新建苏巷镇、管店镇等5个派出所,交警桥头中队与城西派出所、交警涧溪中队与涧溪派出所“双警”合并建设;推进交管、刑侦大队业务用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警,持续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警务模式转型升级。

第五十二章********查看详情0/********查看详情38.html#_Toc662">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制

健全应急保障体系。修订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构建统一指挥、协调一致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水平。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加强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和常态化演练,加强应急救援组织协调和实操演练能力,确保出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第一时间战胜灾情。

完善物资储备机制。加强统筹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构建多元、完整的救灾物资储备方式。整合人防、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力量,建立集中统一的物资储备场所,提高救灾储备能力。加强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建议品种和数量,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切实做好“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综合消防救援机构为骨干、专业救援队伍为补充、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时代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录用,建立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强化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拓展消防安全宣传社会面,提升全民火灾防控能力。

第十五篇强化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第五十三章加强党的领导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明光。在实施十四五”规划中,要将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十四章强化规划支撑保障

强化项目支撑。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围绕重点领域,谋划提出有前瞻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大工程、大平台、大民生,策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动态完善“十四五”重点项目库。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和土地结构,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优先安排涉及公共服务、社会民生、文化发展等领域的项目。全面落实高质量“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路径走”要求,加大项目投入力度,推动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特别国债、政府一般及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支持。

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各类政策对规划的协同落实机制,强化财政、投资等政策对市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强化市发展规划对产业、区域、投资政策的引导约束。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市发展规划,强化政策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第五十五章推进规划实施监督评估

加强规划衔接。强化本纲要作为制定城市规划、专项规划、各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安排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完善调控体系,加强年度计划与本纲要的衔接,建立健全发展规划项目库,强化本纲要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金融资本运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引导和协调。

压实工作责任。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大胆突破,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有效实施。对规划中所有涉及的任务和措施逐年分解到当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在执行年度计划、财政预算计划、各类行动计划时要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分解,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作为对各部门、功能片区、街道落实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部门、经开区、乡镇街道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责任和期限,加强合作、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强化监测评估。创新监测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有效整合互联网数据和统计数据,加快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化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