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衢州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

衢州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方案

所属地区 浙江省-衢州市 发布时间 2022/8/3 关键词方案   近期更新20714项目点击关注“方案”实时招标项目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为全面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衢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加快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现就“扩中”“提低”提出以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产业工人、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创业者、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与小农户、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地方性特色产业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等十类群体为重点,以促增收、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为路径,统筹考虑产业、就业、职业、收入、消费、城乡结构,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在四省边际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共同奋斗、共享成果。聚焦聚力抓工业、抓制造业、抓实体经济,积极探索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效路径,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加雄厚的基础。弘扬勤劳创新致富精神,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业创新实现增收致富。畅通向上流动渠道,防治社会阶级固化,形成人人参与的社会环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减轻育儿、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婚丧等方面负担,减缓人民群众焦虑感、提升幸福感。

——体现效率、注重公平。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形成有效激励;再分配更加注重均衡,形成合理分配结果;三次分配更加注重引导,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形成先富帮后富的良好社会风气。

——数字变革、激发活力。以数字变革支撑“扩中”“提低”政策集成化、精准化。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试点,推进“162”体系和“141”体系贯通,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关系,加快构建数字化时代社会关系的新规则新机制,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便利程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正确处理好发展、分配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不吊胃口、不养懒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在四省边际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6万元、力争达到5.8万元,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持续提高,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查看详情元、力争达到*****查看详情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家庭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69%左右,家庭可支配收入20-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32.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以内。

——居民增收路径全面拓宽。岗位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5万户,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低收入群体就业建档立卡,具备劳动能力可就业的家庭实现可就业动态清零。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不断拓展,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稳步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42.5%以上。

——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达到51.5%。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县级“三保”支出需求保障率达到100%。经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力争达到70家。

——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升。人力资本投入更加普惠、向上流动通道更加流畅。每年开展职业培训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5%,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5万人。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建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

——困难群体帮扶有序有效。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县级救助服务联合体覆盖率达100%,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超过99%。低保标准增幅不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查看详情元以上。

——公共服务支出提质扩面。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法定户籍人口)、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4万人、42万人、62万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逐步下降。租住困难有效解决,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3%,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15%以上。

二、实施十大群体激励计划

(一)产业工人激励计划

1.拓宽产业工人就业渠道。实施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业企业培大育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六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发区创强高新区进位、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业数字化改革、推进企业上市、外贸创强和衢州巨化一体化等工业强市“十大行动”,聚力培育“十六个”主导产业,吸纳更多产业工人就业(市经信局、市招商中心、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优化用工服务,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招聘用工服务对接平台,拓宽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渠道,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市人力社保局)。

2.优化产业工人工资结构。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指导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对产业工人实行岗位分红、股权激励,促进产业工人收入水平长期稳定提高。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津贴制度,提高产业工人工资待遇。(市人力社保局)

3.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制定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市人力社保局)。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开展产业工人工资集体协商(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

4.加强产业工人培育提升。推进“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实现技工院校县(市)全覆盖,推动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工作。推动企业按规定比例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补贴对象范围,多措并举支持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

(二)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激励计划

5.强化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强化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激发科研人员才能的薪酬市场化评价和分配体系,鼓励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制度(市人力社保局)。鼓励国有科技型企业对在本企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重要技术人员,以股权激励方式予以奖励(市国资委)。支持科研人员参与创新项目跟投,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

6.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长期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转移、转化和分配的市场化机制,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由其单独或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建立健全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内控管理机制(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采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股权激励等有效方式,加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新激励(市科技局)。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发展,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鼓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第三方开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加大研究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培育力度(市卫健委、市科技局)。

7.优化科研生态环境。探索浙大“两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财政资助科研项目“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更大自主权,强化以成果为导向的经费管理制度(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调整劳务费开支范围,将单位缴纳的项目聘用人员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承担科研项目,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8.强化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积极探索员工持股有效模式(市国资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鼓励引导企业对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制,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激励体系,通过合理晋升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加强中高层人员荣誉激励,提高管理人员成就感,激发业务潜力(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

(三)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创业者激励计划

9.优化创业营商环境。放宽创业创新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证照分离”2.0版,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多场景应用,加快实施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注销制度,探索建立歇业制度(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开展柔性监管试点,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改进办税缴费服务,落实落细纾困惠企的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完善激励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全面落实政策举措以持续优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举措(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推进创新大厦、花园“258”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快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吸引更多主体来衢兴业(智慧新城)。科学合理设置夜间经济、旅游景区、大型群众性活动临时经营区域,持续做好临时经营区域管理工作,实施“柔性执法”(市综合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

10.降低经营融资成本。开展首贷户拓展三年行动和首贷户培育计划,深化“4+1”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加大对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力度,落实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市人行、市银保监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全面推广基于“贷款码”的“浙微贷”,打造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线上融资综合性服务平台,鼓励商业银行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比例。落实小微企业贷款授权、授信和尽职免责“三张清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强化增信服务质效,费率原则上不高于1%(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金控集团)。扩大小微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市银保监局、市商务局)。

11.优化小微企业成长环境。构建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培育库,大力实施“雏鹰行动”,持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工作,鼓励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健全高新技术和科技型小微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鼓励各地对首次通过“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小微企业争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市市场监管局)。实施“十百千万”智能化技术改造行动,支持小微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市经信局)。实施小微企业劳动者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进科创园、双创园、小微企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小微企业集聚平台建设、改造和提升(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四)高校毕业生激励计划

12.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精准分析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需求,创造条件鼓励引导报考国家职业资格类、行业专业技术技能类考试,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市人力社保局)。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对毕业2年内到我市中小微企业就业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学历给予个人就业补贴,中职院校毕业生可参照大专院校毕业生标准同等享受就业补贴政策(市人力社保局、市税务局、市教育局)。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衢就业。搭建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每年大学生来(回)乡数达到3万人(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吸纳低收入农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同步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新兴领域、新兴业态就业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就业。到2025年,高职毕业生留衢就业率达到35%(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13.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线上招聘,搭建企业和求职者招聘应聘、岗位发布、在线面试的公益平台,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通过“衢州就业”抖音号等新兴媒体为企业直播带岗。开展高校毕业生见习帮扶,推动就业见习实习基地联建,为毕业生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和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精准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县(市、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联动帮扶机制,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至少3次岗位推荐。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为在衢院校就读的应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

14.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为大学生对接创业引导基金等投资机构,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市财政局)。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并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按规定享受扶贫项目支持、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适度放宽高校毕业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市人行)。开展优秀创业创新项目评选孵化,充分利用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服务(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鼓励将一定比例的政府投资性孵化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等提供(市人力社保局)。

(五)高素质农民与小农户激励计划

15.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实施农民培训到就业全过程服务,健全“农民学院+乡村振兴讲堂”农民培育平台,力争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探索建立农民培训、就业服务机制,推动制造业规上企业每年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实施新乡贤带富工程,引导新乡贤投资现代种植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现代乡村产业,培养一批乡土人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统战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团市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市农业农村局)。加大高素质农民培养力度,培育9000名以上农创客、13.8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积极打造“衢州保姆”“衢州月嫂”等专业化劳动力品牌(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聚焦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等重点群体,探索数字化技能培训新模式,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信息技能和数字素养(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

16.加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民致富增收行动,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到2025年,培育产业农合联50家以上,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90%以上农户就业增收。推动项目富民,加快“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鼓励各县(市、区)推动1个以上重大乡村富民项目落地,建设1个农林产品加工园,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谋划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园(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供销社、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推动文旅富民,加快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建设,实施农家旅游致富计划,到2025年,全市民宿(农家乐)集聚村达到60个以上(市文旅局)。深入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市发改委)。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规范村集体经济股份分红,增加农民股份分红收益,到2025年,630个村实现股份分红10万元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现每年衢州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0亿元以上(市商务局)。加大“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力度,到2025年,“三衢味”授权企业年销售规模120亿元以上(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17.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现代乡村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等协同发展,健全农业价值拓展实现机制。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构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正向激励机制,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生产。实施产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竹木、柑橘等特色产业质量提升,有效促进小农户增收(市农业农村局)。推进乡村产业“一县一平台”建设,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市农业农村局、市银保监局、市财政局)。加快现代农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打造“3+X”农业主导产业,各县(市、区)聚焦聚力打造1-2条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农业富民产业链(市农业农村局)。

18.加大改革富农力度。深入实施乡村集成改革,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到2025年,全市承包地流转率达70%,新增培育250个示范村;开展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每年培育30个示范村,到2025年,全市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量达2万幢以上;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村集体各类资源资产必须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十四五”期间,全市各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总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大花园集团)。深入推进“两山银行”改革,搭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GEP年均增长2%,推进生态资源产品化、市场化、金融化,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规划局)。

(六)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激励计划

19.完善新就业形态管理服务。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探索完善医疗、教育等行业从业人员多点执业新模式,依法放宽申请从事网约车运营服务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准入条件,培育直播电商基地(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开展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就失业管理服务,开设灵活用工服务专栏。合理界定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的不同类型,分类规范引导(市人力社保局)。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明确新就业形态企业和从业人员以及关联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市人力社保局)。推行新就业形态企业“承诺+信用”管理模式,确保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市人力社保局)。优化新就业形态人才发展环境、落户渠道,全面落实租赁住房落户政策,推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用工规范和劳动标准,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新就业形态企业劳动用工(市发改委、市民政局)。推动新就业形态行业集体协商(市总工会)。

20.提升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积极争取将新就业形态的职业(工种)纳入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清单(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针对新就业形态职业,开发相应培训课程,鼓励院校、培训机构、平台企业承接开发新职业标准、培训课程、评价规范等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培训”,推动行业技能劳动者素质整体提升(市人力社保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鼓励新就业形态企业为从业人员建立技能成长通道,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积极协调职业院校、社区大学(学院)探索以多种形式开放专业技能提升渠道,提高从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21.创新社会保障模式。制定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参保缴费政策,引导更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直播村播主播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引导新就业形态企业和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构建单险种工伤保险和补充商业保险“1+1”相结合的模式(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推进新就业形态领域工会组建和从业人员入会工作,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市总工会)。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方式,预防和妥善处理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纠纷(市人力社保局)。

(七)地方性特色产业从业人员激励计划

中国采招网(+bidcenter.com.c n)

22.壮大衢州文旅从业队伍。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薪酬机制,探索建立导游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体系,推动导游列入专业技术人才体系。引导旅行社企业根据导游等级分级设立薪酬标准,保障导游合法权益,激励导游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新业态融合发展机制,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向研学导师、户外运动向导、网络直播等新业务领域拓展(市文旅局、市人力社保局)。制定文旅从业人员培育政策,加强省内高校合作、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年度培训不少于100人次,培育一批文旅复合型人才(市文旅局、市教育局)。持续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加快打造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带动全市文旅等幸福产业发展(市文旅局、市发改委)。

23.擦亮柯城民宿金名片。深入农村产权改革,建立流转平台及价值评估体系,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通过专业公司运营,实现民宿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多方获益。聚焦产业融合创新,打造个性化、人性化文化主题民宿。建立民宿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规范,完善民宿评定和管理机制。聚焦配套保障,建立专项资金,不断改进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配套,优化激励政策,鼓励本地居民开办民宿,对星级和省级民宿给予相应资金奖励。聚焦数字化改革,完善民宿管理服务系统,推动民宿审批在线“一件事联办”在线审批,实现全区民宿房态管理、游客画像、市场精准营销和民宿经营奖励的精准化“免申即享”奖励。到2025年,全区星级民宿达到150家,银宿以上高端民宿达到30家,新增民宿、农家乐床位1000张,建成10个民宿集聚村,实现民宿增收超1亿元。(柯城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

24.答好衢江茶业富民卷。落细落实扶持政策,推广种植茶叶优新品种,到2025年,全区推广种植茶叶优新品种5000亩、新建茶厂12个、产业提升项目12个、品牌推广及提升示范基地5个,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茶叶加工企业,每个宜茶低收入农户人均至少拥有1亩良种茶园,力争带动宜茶低收入农户每年人均增收3300元以上。加快调整品种结构,加大生产大众化优质名茶,增加中、低档名优茶比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益,争取到2025年全区茶园面积达3.6万亩,年产干茶2200吨。提升品牌效能,强化品牌推广,通过茶博会、电子商务平台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度,重点打造“衢州玉露”“衢江山农”等商标,打响区域公共品牌。发挥衢江茶产业协会、衢江茶文化研究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茶”内涵,推进茶文化建设,延伸茶产业链,加快茶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茶园亩产值从2020年5800元提高至6800元,茶农年增加收入2500万元,带动全区1万多户农民就业增收。(衢江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25.唱响龙游竹产业增收曲。依托竹材生产经营基地,带动竹产业一产人群增收,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竹产业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设高质量小竹笋用林1000亩,高质量笋竹两用林1万亩,大径材竹林1万亩以上。打造推广竹药、竹菌、竹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支持家庭林场、笋竹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依托竹产业创研中心,提升竹产业二产人群技能,支持竹加工小微园建设,增加竹农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现代竹产业示范园1个,省级竹产业小微园3个,培育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加快水发·全竹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建设,构筑“全竹生态利用”产业链、价值链,创造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带动6万名以上竹农增收。依托竹生态文旅项目,推动竹产业三产人群就业,挖掘浙江大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形成以竹生态为导向的旅游主题区域,支持当地竹农文旅创业,扩大竹生态平台优势,招引建设一批集实地体验、餐饮、住宿、文创等为一体的竹文化娱乐旅游项目,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森林人家4个、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4个、浙江森林氧吧4处。(龙游县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市资源规划局)

26.打好江山电商增收富民牌。积极依托电商园区及创业基地,支持江山籍电商从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直播电商及跨境电商,支持个体网商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壮大电商市场主体规模,力争到2025年,电商从业人数达到1.2万人,累计培育各类活跃零售网店1000家,其中农产品活跃网店150家。持续深入推进“十县百亿”工程,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聚焦猕猴桃、食用菌、蜂产品、茶叶、中药材等本地特色产业,打造农产品线上全国集散中心,力争到2025年江山农村电商网销收入11亿元以上,创建电子商务专业村(示范村)15个以上,电商专业镇2个以上。探索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建直播基地3个,培育本地网络主播超100人,不断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重点群体增收创收。健全电商人才培养孵化体系,开展多层级、多领域的人才培育和引进,到2025年,累计培训孵化各类电商人才超5000人。(江山市政府、市商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局)

27.念好“常山阿姨”发展经。重点围绕常山阿姨素质全面提升、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品牌影响力全面打响三个维度聚焦发力,实现从以往的人力输出向标准输出转变,从单一的培训向职业教育—就业服务—跟踪评价全闭环体系化管理转变,力促常山高水平打造以“常山阿姨”为引领的四省边际职业教育新高地。每年完成“常山阿姨”培训2000人次以上,动态保持“常山阿姨”外出就业3000名以上;探索0-3岁社区托育服务,将服务时限、客户评价与常山阿姨资格认证进行挂钩,打造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引进知名家政企业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或者依托知名家政职业集团,打造校企融合项目,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改造提升常山阿姨学院,将其打造为四省边际设施最完善、环境最优越、服务最一流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常山阿姨”家政服务数字平台迭代升级,创新谋划多个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家政服务员全流程监管机制,实现培训-就业-认证-应用-政策奖励-评价反馈全闭环管理;战略合作杭州、温州等“领跑者”劳动力输入地城市知名家政企业10家以上,带动全行业增收10亿元以上。(常山县政府、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妇联)

28.打响“开化大厨”品牌。将开化菜技能厨师等级培训纳入人力技能培训计划,编制开化菜厨师及服务人员培训教材,出台开化大厨星级评定标准,按照等级划分、专项考核的要求授权颁发开化菜技能厨师及技能服务能手等级证书。扩大衢州旅游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支持创办第三方开化厨师、面点师、酒店服务培训机构,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将“衢州有礼·根缘开化”“公筷公勺、用餐有礼”“拒绝舌尖浪费”等文明实践内容融入到餐饮服务培训课程,从“开化菜”标准体系、文化内涵、菜品创新、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培训,每年系统化培训输送掌握开化菜烹饪技艺的初、中、高级烹饪技能厨师和服务人员2000人次。打响“钱江源”品牌,力争到2025年,建成100个食材基地、发展1000家开化美食门店、培训*****查看详情名厨师及服务人员。(开化县政府、市文旅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八)进城农民工激励计划

29.支持进城农民工就业创业。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和辖区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做好进城农民工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服务工作。迭代运行“欠薪一件事”平台,切实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性问题(市人力社保局)。用好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扶持外来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人行)。

30.完善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人地钱挂钩、以人定地、钱随人走制度,逐步实现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依托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便捷的社保事项便捷“一网通办”(市人力社保局)。强化职业病健康风险评估,构建完善新型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市卫健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

31.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逐步改善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新建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为务工人员提供集体公寓和宿舍,降低务工人员生活成本(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智造新城)。加快建设优质的教育、文化、休闲等人文环境,打造全覆盖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让进城农民工与市民共享高品质生活环境(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进城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提高归属感和幸福感(市委宣传部)。

(九)低收入农户激励计划

32.加强监测帮扶。健全数字化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和帮扶体系,逐户建立低收入农户幸福清单(市农业农村局)。深化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打造新型帮共体,汇聚党政机关、经济强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慈善团体等力量,探索建立多形式立体化的帮扶形式,实行低收入农户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管理,确保困难人群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帮扶(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

33.强化政策引领。以更大力度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每年新增2000个公益岗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广“公司(合作社)+低收入农户”等帮扶新模式,推动淘宝、抖音等大型电商平台销售低收入农户农产品(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强化村集体经济富民惠民功能,优化政策指导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积极发挥村集体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推动养老、救助等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作用。实施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建立标准化清单化帮促制度。加快“两山”银行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更多农村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实现(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

34.促进就业增收。探索发展劳务合作社,建立重大项目吸纳就业机制,鼓励重大涉农项目优先吸纳本地低收入农户就业。迭代升级来料加工,重点带动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家就业,到2025年,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达20万人,发放来料加工费25亿元(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妇联)。促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注重扶智扶志相结合,多形式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力争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全覆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实现低收入农户增收,确保低收入农户增收“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社保局)。

(十)困难群体激励计划

35.强化困难群体政策兜底。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评估机制,到2025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00元左右(市人力社保局)。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人群面,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推进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更好解决常住人口面临的急难困难(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市民政局)。稳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标准,到2025年,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查看详情元以上(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

36.拓展困难群体就业渠道。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强化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推广“百县万品”等消费扶贫模式,加大对山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按规定给予相应扣减(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争取将解决“飞出地”困难群体就业纳入山海协作重要事项(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加强残疾人就业兜底保障,加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市残联)。

37.完善困难群体救助体系。构建完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运用好“统衢助”“新时代希望工程”等平台,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制度体系,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实现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率100%,救助家庭关爱率100%。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救助需求。(市民政局、团市委)

38.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全面打造“善行衢州”,加快构建新型慈善体系,大力发展慈善行业组织,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市民政局)。加快发展慈善社会事业,完善慈善褒奖制度,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市民政局、市税务局)。大力发展枢纽型、资助型、行业性公益慈善组织,打造以“慈善公益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积极拓宽、畅通慈善单位、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市民政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委社建委统筹协调作用,构建“扩中”“提低”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每类群体的牵头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在精准识别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等基础上,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时间表、路线图、具体推进举措,细化“扩中”“提低”具体措施,推动《行动方案》落实落地。

(二)强化政策引领。构建“共性+专项”公共政策工具箱,以数字变革推动政策集成化、精准化,推动构建有利于“扩中”“提低”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形成以发展型政策为牵引、以兜底型政策为保障的共同富裕政策框架。各县(市、区)应根据本行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地区“扩中”“提低”具体政策,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三)强化试点示范。有条件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就“扩中”“提低”重大改革进行集成式创新和专项试点,打造更多最佳实践,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突破。建立最佳实践总结推广机制,归纳提炼体制机制创新经验,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全省“扩中”“提低”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

(四)强化督查考核。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摸清全市社会群体结构特征,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扩中”“提低”工作的专项督查考核,强化对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五)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营造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的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增强舆论引导力,全面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扩中”“提低”各类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汇聚起推进“扩中”“提低”、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强大合力。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