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贺州市平桂区美妆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贺州市平桂区美妆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园 美妆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 发布时间 2022/12/20 关键词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美妆   近期更新28150项目点击关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美妆”实时招标项目
招标业主贺州市桂美实业有限公司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贺州市平桂区美妆产业园

产业发展规划

贺州市桂美实业有限公司

2022.12



一、基础认知

(一)概念理解及产品分类

美妆泛指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其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安全受国家药监局、地方药监部门监管。根据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整理:

(1)按功效宣称分类,可归类为:护肤用品(祛斑美白、防晒、祛痘、修护、清洁、卸妆、保湿、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爽身)、头发用品(护发、染发、烫发、防脱发、防断发、去屑、发色护理)、香氛(芳香、除臭)、其他(美容修饰、脱毛、辅助剃须剃毛)等化妆品。

(2)按作用部位分类,可归类为:头发、体毛、躯干部位、头部、面部、眼部、口唇、手足、全身皮肤、指(趾)甲等化妆品。

(3)按使用人群分类,可归类为:婴幼儿(0~3周岁,含3周岁)、儿童(3~12周岁,含12周岁)、普通人群等化妆品。

(4)按产品剂型分类,可归类为:膏霜乳(膏、霜、蜜、脂、乳、乳液、奶、奶液等)、液体(露、液、水、油、油水分离等)、凝胶(啫喱、胶等)、粉剂(散粉、颗粒等)、块状(块状粉、大块固体等)、泥(泥状固体等)、蜡基(以蜡为主要基料的)、喷雾剂、气雾剂、贴、膜、含基材、冻干等化妆品。

(二)全产业链条构成

美妆全产业链环节:上游产业为原料供应,含生产美妆产品的原料、包装、设备;中游产业为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检测,分为护肤品、彩妆品、日化用品、香氛香水等;下游产业为产品营销,含产品提供给品牌方,以及后续的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

由美妆全产业链可拓展出相关产业,比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创设计、文创体验、研学培训、产品销售等)和文化旅游产业(工业文化旅游、地方文化旅游)。

图1-1 美妆产业链构成分析图

二、发展背景

(一)政策导向

1、国家层面:监管环境趋严,行业更趋规范化、准入门槛提高

自2018年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对化妆品行业发展进行约束规范(详见表1)。化妆品行业政策推动产业趋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功效性赛道备受资本青睐,行业需求拐点显现。近三年较为重点的几项政策为:

2020年6月,国家出台的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条例中创新性提出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首次提出注册人和备案人,并对其所负责人进行清晰界定,强化了主体责任,规范了监管体制,并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化妆品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1年4月,国家出台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措施,标志着我国化妆品行业步入功效评价时代,从法律层面约束了化妆品相关企业虚假宣传、舆论误导等化妆品行业乱象。有利于提高监管科学性、严格性,促进化妆品行业平稳、有序规范发展。

2021年7月,国家出台的《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意味着今后化妆品生产经营环节检查频率最高、检查力度逐年增大。


2022年1月,国家出台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儿童化妆品的监管法规文件。

表2-1 2018-202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主要政策汇总及解读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18年1月

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规程

6大类化妆品将被重点监测,包括:可能含有潜在危害因素的产品;流通范围广、销售量大的产品,根据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显示具有潜在风险的产品技术上无法避免,导致风险物质作为杂质带入的产品。

2018年1月

化妆晶分类规范

尝试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妆品分类方式,为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科学监管提供体据。

2018年1月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

化妆品企业需对产品功效宣柠类别进行评价,要求功效室称与其证提水平(评价)相一致。除了能直接识别的功效外,特定功效宣称均应景观相应评价,包括但不限于防晒、美白祛斑、育发、美乳、健美、除臭、抗皱、祛痘、控油、去屑、修复、保湿功效。

2019年5月

关于实施特殊用读化长品行政许可延续承

进一步提升化妆品审评审批效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相关规定,对实施特殊用连化妆品行政评可延续承诺制审批有关事直进行公告。

2019年8月

化妆品检验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指导原则》

加强化妆晶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监测能力,强化对化妆品检验检测机构在能力建设方面的指导。

2019年9月

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检工作规范

规范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保证化妆晶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科学。

2019年11月

化妆品境外检查暂行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强调境外检查应当基于风险控制原则,重点考虑对化妆品的原料与产品注册备案、检查、检验、不良反应监测、投诉举报等发现的安全风险因素,以及产品产品进口量大在国内市场有较多消费者和较高影

2020年6月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重点完善了我国化妆品行业监管体系,创新性地对化妆品的原料与产品实行了分类管理,简了注册、备案流程。除此,新条例还加大了造法现象的处罚力度,细化丁处罚情景和主体。

2021年1月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

我国境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为化妆品新原料等。

2021年1月

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锐定

规范儿童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保障儿童使用化妆品安全。

2021年2月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爱资料管理规定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和备案资料应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喜现、准确地描述新原科的性状、特征和安全使用要求

2021年2月

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

对资料的格式和规范性要求,用户开通资料、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交变和延续资料要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2021年2月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和备案资料应当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客现、准确地描述新原料的性状、特征和安全使用要求等。

2021年2月

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

对资料的格式和规范性要求、用户开通资料、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变更和延续资料要等进行具体规定。

2021年2月

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

规范儿童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保住儿童使用礼妆品安全。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更

在消费内循环方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注重消费升级趋势、新兴消费、质量品牌,培养国内文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培育出属于中国的高端品牌。

2021年4月

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

原料的安全性是化妆品产品安全的前提条件,化妆品安全评估应连循证据权重原则,以观有科学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基础等。

2021年4月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应当根据功效室称分类目录所列的功效类别选择对应序号,功效室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021年4月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

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宣称适用敏感皮肤、无泪配方,皮当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消费者使用测试的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2021年5月

关于进一步明确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

明确普通化妆品备案人提交备案资料即完成备案,产品可上市销售。

2021年6月

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

作为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文件实施后的又一安排,《办法》管理范围覆盖到文字标示规范、化妆品成分排序,功效宣称等细分领域,健全化妆品生产运作的社会体系。公告显示,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必须符合《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此前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化妆品,未按照《办法》规定进行标签标示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比选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标签的更新,使其符合《办法》的规定和要求。

2021年8月

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假期化妆品监督管理,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2021年12月

关于发布儿童化妆品标志的公告

加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提升儿童化妆品辩识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021年12月

“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

在“十四五”期间,将制修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标准2650项(个),新增指导原则480个。

2022年1月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自2022年7月1日起,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化妆品。2022年7月1 日前已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其厂房设施与设备等硬件条件须升级改造的,应当自2023年7月1日前完成升级改造,使其厂房设施与设备等符《规范》要求

2022年2月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对各监管、生产、销售部门职责与义务进行了规范,包括国家以及各省、市、县级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化妆品注删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化妆品经营者:医疗机构: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国家监测基地。


2、广西层面:紧抓东融发展机遇,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广西与大湾区的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广西正式印发的《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要积极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汽车零部件、整车装配等装备制造产业,加强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合作;《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指出,要全产业链承接大湾区日用化工、日用不锈钢制品、纺织服饰、家具家装建材等消费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全区打造15-20个全产业链园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瞄准大湾区产业发展新资源新需求,围绕大湾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主动对接大湾区,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推动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日用消费品产业要重点发展化妆品、医美、功能性个人护理、专业健康洗涤等,推动日用消费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向绿色化制备、特殊功能品种制备、医美产业等方向补链延链。

3、贺州层面:加大产业引进力度,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积极对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主动招商,在2021年平桂区组建8支专业招商分队,围绕黄金珠宝、大数据、服装美妆、供应链金融、电商直播和服务业等六大类重点产业,创新开展“揭榜招商”专项行动,累计走访企业368家,签约企业22家,达成意向企业61家,有力推动平桂区黄金珠宝、大数据、服装美妆等产业发展。此外,《贺州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加快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建设,加大黄金珠宝、电子信息、无人机、生物医药、大数据、服装美妆等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壮大发展;《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精炼茶油为核心,加大化妆品基础油、高级化妆品、药用茶油等精深加工,为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美妆产业市场格局

1、销量居全球第二、增速远超全球和美日,国货品牌加速突围

根据德勤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按2021年全球化妆品行业各国销售额占比看,全球第一、第二的化妆品消费国分别为美国(17.64%),中国(16.79%),其次为日本(7.30%)、法国(2.89%)、韩国(2.66%)。

近五年,中国化妆品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增速远高于全球和美日。2015-2021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由3188亿元增长至572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同期2.7%、高于美国同期2.0%和日本2.8%。

国产化妆品市场份额占比超半,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根据凯度BrandZ、欧瑞、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截止2019年国妆品牌市场份额占比56%;从消费者关注的品牌来看,2020年中国美妆市场排名前100的品牌中,有37%是国货品牌,超过了欧美品牌(29%)和日韩品牌(30%);从消费者关注的前十品牌来看,2021年中国护肤品品牌市场占有率48.8%,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其中,巴黎欧莱雅和雅诗兰黛高端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分别为14.96%和8.73%。

图2-1 2019年中国化妆品竞争格局

图2-2 2020年美妆人群关注TOP10品牌地区分布

图片来源:本项目组根据凯度BrandZ、欧瑞、中商产业研究院等数据整理绘制

2、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电商渠道渗透率逐年升高、成为主流

2000年至今,我国化妆品主要销售渠道从线下转入了线上。当下进入了社交电商红利时代,呈现线上渠道分散化、线下渠道注重体验的特征。根据欧瑞信息咨询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2020 年,国内化妆品市场电商、专营店渠道销售量占比逐年升高,百货和商超渠道的销逐年下降,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由5.3%提升至38%,电商已成为化妆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增长迅速。我国化妆品市场经历了四个阶段:

百货及大型商超(KA)时代(2000-2009 年):大型商超产品主要覆盖日化用品及大众美妆产品,百货渠道品牌档次高于商超,注重消费者体验,是海外大牌在国内的线下主战场;专营店(CS)渠道红利(2009-2015 年):通常为多品牌加盟代理经营,例如屈臣氏、丝芙兰、娇兰佳人等化妆品专营店;传统电商红利(2015-2018 年):电商渠道增长迅速并成为第一大渠道,以商品为中心、打折驱动买流量,如京东、天猫、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红利(2018年至今):社交电商兴起,以人群为中心、社群引流,如拼多多,云集、蜂鸟部落等。

图2-3 2009-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主要销售渠道占比变化图

图2-4 2015-2020年我国美妆品牌电商服务市场规模渗透率

图片来源:本项目组根据国家统计局、Euromonitor等公布的数据整理绘制

3、原料制造单一市场空间较有限、综合性制造市场有成长空间

化妆品原料种类较多,各种原料市场空间差距较大,本项目重点对常见的香料香精、活性成分防晒剂、透明质酸三个行业进行分析:

全球前五大香料香精企业主要为欧美厂家(瑞士的奇华顿公司和芬美意公司、美国的国际香料香精公司、德国的德之馨公司、法国的曼氏公司),此五大企业在全球香料市场中占有率合计超60%,它们主营产品除了单体香料原料制造外,还有化妆品、食品、饮料等产品制造。而中国本土的香料香精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2019年我国共有香料香精企业1000余家,年销售额过亿的仅仅30余家,占比较低。

全球防晒剂生产龙头企业科思股份为我国本土企业,2017- 2019 年期间其防晒剂市场销量份额全球领先,市场占有率由20.7%提升至27.9%。科思股份实际主营两种产品:防晒剂(占比70%左右)、合成香料(占比30%左右)。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市场、行业格局较为稳定。根据Frost & Sullivan企业增长咨询公司研究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销量排名前五的透明质酸原料企业均为在我国内的企业(华熙生物、焦点生物、 阜丰生物、安华生物),此五大企业销量全球占比70%左右,复合年均增长率13.0%。国内头部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出口价格低于境外公司同等产品,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其中,目前华熙生物利用玻尿酸原料优势将产业链延伸至终端应用产品,发展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业务。

综上,长期来看,我国单一原料制造的市场空间较为有限,多品类扩展或产业链延伸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与国内原料商主营一种或几种原料不同,国外的巴斯夫、亚什兰均为国际综合性原料供应商,规模较大。

4、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护肤、护发、彩妆为市场主力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增速有所减缓。2016年至2020年,化妆品市场规模从3392亿元增至了5199亿元,其中护肤用品、护发用品、彩妆品常年为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2021年三者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51.2%、11.9%、11.6%,合计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超过70%。


图2-5 2016-2020年我国美妆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2-6 2021年我国化妆品细分产品市场份额占比

图片来源:本项目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等公布的数据整理绘制

(三)美妆产业园发展现状

1、企业集聚珠三角、长三角,产业扩张有向内地转移趋势

我国化妆品产业经历了从代加工到本土品牌崛起,再到产业逐渐聚集形成化妆品产业园区的过程。根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截止2020年底,我国化妆品企业5447家。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东南西北四大方位均已布局化妆品产业园区,意味着化妆品产业进入集群式高速发展期。从地域上来看,我国化妆品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域和沿海地区,主要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其中广东省拥有的化妆品企业排名第一、并遥遥领先,其次为浙江、山东、上海等地。而随着美妆产业生产成本水涨船高,发达地区土地寸土寸金、人工成本高的发展现状,美妆企业的发展逐渐把目光瞄准内地、进行产业向内地转移,比如湖南省宁乡经开区的“美妆谷”,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美妆产业转移,吸引了来自广州的多家美妆企业入驻。


图2-7 截止2020年底各省(区、市)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情况

图片来源:本项目组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整理绘制

2、九大产业集群,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依自身优势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重点美妆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四川、重庆,由此形成了九大美妆产业集群,其中广州白云美湾、上海东方美谷、浙江埭溪美妆小镇构成了我国美妆产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广州则为我国最大的美妆产业集聚地,拥有全国五分之三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从特色发展来看,九大美妆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特色化发展:

特征1:依托城市高新科技、产学研基地、商务优势,打造形成集“产学研检用”全产业链的美妆产业集群,如上海东方美谷、广州的中国美都、北京未来美城等;

特征2:依托城市具有丰富文旅资源,发展集文化体验、文化旅游、文创设计、产业生产制造、社区等功能为一体美妆产业集群,如浙江湖州美妆小镇、广州的中国美都等;

特征3:依托当地周边已有产业基础、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研发和生产富有中国特色、当地特色的美妆产品,如重庆西部美谷、广州清新区的美妆硅谷等;

特征4:随社交电商销售渠道的崛起,近年来新建的美妆产业园设置“电商直播”基地、打造经济网红地标,如广州的中国美都、四川成都的“她妆美谷”。

表2-2 2021年全国重点美妆及美妆工具产业园发展现状情况一览表

区位

园区名称

占地(亩)

产业特色

建设年份

省份

位置

上海

上海市奉贤县

上海东方美谷

8925

集研发、设计、检测、展示、营销、用户体验、行业服务、专家指导的完整产业链,开展美妆直播,创新线上化妆品批发零售业务模式和商业业态等。

2015

浙江

湖州市吴兴经开区

湖州美妆小镇

3000

融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化妆品特色小镇

2015

广东

广州市白云区

白云美湾

*****查看详情

美丽健康产业园:涵盖生物医药、化妆品、城市建设、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2018

广州市花都区

中国美都

>*****查看详情

集创新研发、智能制造、包装设计、国际原料、检验检测、商贸会展、直播电商、创投融资、企业孵化、文旅休闲、人才培训、商务咨询等全产业链条于一体

2019

广州市清新区

美妆硅谷

600

聚焦化妆产品组装、展示、交易等环节,以药物类、天然类化妆品、彩妆产品为主,譬如美仪器、按摩仪、电动洗脸仪、LED光照美容灯等。

2019

广州市黄埔区

南方美谷

561

覆盖化妆行业上下游生产产业链,依托当地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开发以中草药植物资源、天然产物资源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妆产品。

2020

重庆

铜梁区

重庆西部美谷

8000

凭借高端美容化妆品产业集聚优势,发展以天然中药材萃取物为原料化妆品产业。

2020

北京

昌平区

北京未来美城

——

聚焦植物特色资源化妆品、定制化生产试点、美妆新文创等六大领域,着力打通“产学研检用”全产业链条,

2021

四川

成都市武侯区

“她妆美谷”

*****查看详情

产品研发智造、体验消费和新零售为一体,融合美鞋、美妆、时尚服装等业态,借助“电商直播”打造美丽经济网红地标。

2022

3、广西美妆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

根据广西药监局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区化妆品生产企业仅有51家,整体规模偏小、分布散。据广西药监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不完全统计分析,从地理空间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广西42家美妆产业企业分布于10个城市,其中一半左右的化妆品企业位于南宁(20家),其次桂林(6家)、来宾(5家)。从企业经营生产许可范围来看,广西化妆品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较为单一,以护发清洁类、护肤水、啫喱、牙膏类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表2-3 广西化妆品企业信息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空间区位

许可范围

1

广西肤可迪赛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南宁市高新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2

广西厚德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宁市高新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

3

广西福莱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

4

广西和桂集团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

5

广西锦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6

广西锦秀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7

广西庆翠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8

广西瑞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9

广西英和药业有限公司

南宁市江南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10

南宁名露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

南宁市良庆区

——

11

广西花之丽人化妆品有限公司

南宁市武鸣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扶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12

柳州市中兴日用化工厂

南宁市武鸣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

13

广西把根留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14

广西茶氏家族山茶籽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15

广西湾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

16

广西正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

17

广西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18

南宁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

19

南宁大旭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有机溶剂类

20

南宁大旭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有机溶剂类)

21

广西龙广滑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市龙胜县

粉单元(散粉类)

22

桂林华诺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桂林市七星区

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

23

桂林美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桂林市七星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

24

桂林杏润化妆品有限公司

桂林市七星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扶水类)

25

桂林雪芙莲日化有限公司

桂林市象山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

26

桂林云汉日用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市永福县

牙膏单元(牙膏类)

27

广西德坤瑶药业有限公司

来宾市金秀县

粉单元(散粉类)

28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山源养生堂有限公司

来宾市金秀县

粉单元(散粉类)

29

广西象州县丝丝情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来宾市象州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粉单元(散粉类)

30

广西象州县一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来宾市象州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

31

广西瑶之御品贸易有限公司

来宾市兴宾区

粉单元(散粉类)

32

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海市海城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一般液态单元(啫喱类);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

33

北海市海真珠化妆品有限公司

北海市海城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34

北海市海珠韵化妆品有限公司

北海市海城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35

广西梧州市藤县亮友医药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梧州市藤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有机溶剂类))

36

广西田七化妆品有限公司

梧州市万秀区

牙膏单元(牙膏类))

37

广西田东增年山茶油有限责任公司

百色市田东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

38

广西源林中药制品有限公司

百色市田东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

39

广西凤山绿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河池市凤山县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粉单元(散粉类)

40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市城中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牙膏单元(牙膏类)

41

广西彤芷莹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

钦州市高新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

42

广西法莱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玉林市玉州区

一般液态单元(护发清洁类、护肤水类);膏霜乳液单元(护发类、护肤清洁类)

数据来源:本项目组根据广西药监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


(四)自身基础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便捷

平桂区位于位于广西东北部、贺州市中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区位优势明显。平桂区境内有贵广高铁、洛湛铁路、广贺高速、汕昆高速、国道207线、323线等重要交通干线,2小时即可直达广州、深圳,融入大湾区中心两小时生活交通圈,对外交通便捷。

2、用地充足,自然资源条件优良

平桂区有山地、丘陵、平地、岩溶等地貌特征,地处桂东南丘陵区,东北地势高耸,中部地势低平,南部地势险峻,呈东北向西南倾斜状,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及土地的制约,平桂区用地拓展空间充足,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全区森林面积8.58万公顷,森林覆盖面达42.4%,有稀有珍贵树种和珍贵野生动物20多种,为平桂区发展植物护肤、养肤、彩妆等美妆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境内已探明有60多种矿种,包括锡、钨、黄金、稀土和花岗岩、大理石、高岭土等,矿产丰富,尤以精锡、“贺州白”大理石享誉国内外,为发展碳酸钙下游的美妆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3、美妆产业蓄势待发,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化妆品零售数据,2021年全国化妆品零售总额402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41%,是近8年来化妆品类零售总额的最大增幅。平桂区美妆产业园通过招商走访61家企业,其中化妆品加工型企业28家、贸易型企业10家、零售型企业10家、其他类型企业13家;截止2022年8月中旬,已成功签约进驻加工型企业1家,配套型企业1家,意向合作企业12家,园区正在紧急施工建设厂房、办公楼等,美妆产业蓄势待发。平桂区主要旅游景点有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原生态景区、贺州玉石林、贺州温泉、紫云仙境等知名景区以及龙景玫瑰园、马峰小凉河休闲庄园、黄田土瑶寨等景点,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859.77万人次,旅游消费101.41亿元,消费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4、工业成本较低,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纵观全国美妆版图,大多数企业聚集于寸土寸金的沿海地区,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美妆企业生产成本成本增加、扩张受限,加之沿海美妆产业正逐步走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道路,倒逼企业逐渐把目光瞄准内地,将传统加工工业逐步外迁转移。而平桂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发展经济成本相对较低,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带来机遇,也为大湾区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出路。

(五)小结

1、打造美妆全产业链,塑造平桂产业特色

合理利用平桂区自身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高端化妆品产业及配套项目,打造以化妆品为主导,涵盖原料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供应链等集聚关联产业和高端要素的美妆全产业链。支持化妆品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在积极承接大湾区美妆产业转移的同时,将平桂区客家文化、土瑶文化等融入产品研发和制作中,将品牌产品和地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赋予美妆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打造广西美妆产业新标杆。

2、加快产业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导美妆企业加快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文化、旅游、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与美妆产业的融合,丰富“美妆+文旅”“美妆+大健康”“美妆+大数据”“美妆DIY”等消费新体验,提升平桂区美妆市场软实力。推出美妆时装周、美容时尚周以及新媒体直播节等活动,加强平桂特色饮食文化、城市文化、时尚文化与美妆产品的融合发展,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平桂美妆产业融合新高地,共同推进平桂区美妆产业及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

3、科技赋能美妆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

充分吸取上海东方美谷、湖州美妆小镇、广州白云美湾等园区成功经验,针对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美妆产业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引入科技力量,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瞄准年轻群体,让老品牌年轻化,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为产品注入新活力。加快建设美妆产品检测研发中心、美妆产品加工中心、美妆科创中心、科技孵化园等配套项目,营造良好的美妆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品牌集中度。


三、目标定位

借力粤港澳美妆产业转移契机,依托贺州市丰富的文旅资源、优质的自然资源条件,加快产业新动能培育、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同步提升,基于“工业+旅游”、“互联网+”的化妆品全产业链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集智能制造、包装设计、检验检测、商贸会展、电商直播、文旅休闲、人才培训、商务咨询于一体的美妆产业集群,将美妆产业园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点化妆品产业基地、面向东融和东南亚市场的化妆品产业集群和国际化产业集聚地,助推贺州市平桂区乡村振兴建设。

到2025年期末,建成我国华南地区最具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地,实现总产值152亿元、税收4000万元、就业人员6000人、入驻企业数200家的发展目标。


四、产业选择

(一)产业筛选策略

遵循市场导向,差异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美妆产业发展规律,引进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产业项目,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细分产品种类,突出平桂特色。

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美妆产业中的核心作用,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引进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赋能美妆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质量优先,品牌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的引领作用,以产品质量为突破口,搭建产品溯源平台,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保障。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美妆产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塑造品牌形象。

坚持规划引领,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配置,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美妆产业与文旅、大健康、大数据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产业筛选方案

1、备选产业分析

根据重点产业选择策略,综合考虑现有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导向等因素,以良好的交通优势为依托,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筛选出符合平桂区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即得出园区发展的备选产业主要有: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碳酸钙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

表4-1 基于不同视角分析的园区可选产业汇总表

分析视角

可选产业

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碳酸钙新材料、电子信息、大数据、化妆品加工等

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国家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纲要

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

医药、电子信息、非金属矿深加工、新材料等

广西层面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

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

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

日用化工、日用不锈钢制品、纺织服饰、家具家装建材等消费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

碳酸钙产业、数字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日用消费品产业要重点发展化妆品、医美、功能性个人护理、专业健康洗涤等

广西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家用保健设备和辅助治疗仪器

贺州层面

《贺州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2022年工作要点》

服装美妆、黄金珠宝、电子信息、无人机、生物医药、大数据

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精品碳酸钙、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黄金珠宝、电力、特色农林、新型建材、生物制药、航空器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高级化妆品精深加工等

2、产业选择结果

在产品类型上,由包括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构成;在服务配套上,由包括原料采购及加工、包装设计和生产、产品检验检测、物流配送、营销策划、品牌推广等配套功能构成;在产业体系上,以美妆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通过产品展示、用户体验、互动咨询等业态,以“产品+服务”的形式实现应用拓展和价值链延伸,实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五类主导产业、四类潜导产业、五类服务配套设施的“5+4+5”产业组合体系。

(1)五类主导产业

原材料生产加工业,包括:基质(油类、粉类、水剂类)、表面活性剂、色素、一般条件剂(胶质、抗氧化剂、香精香料、防腐剂等)、活性成分(防晒、保湿、美白、控油、除皱等)等化妆品原料的加工生产和植物萃取工艺。

护肤品制造加工业,包括:面膜、眼霜、面霜、精华素、洁面乳、原液、爽肤水、防晒霜等产品的加工生产。

日化用品制造加工业,包括: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洗衣粉等日用化学用品的加工生产。

彩妆化妆品制造加工业,包括:口红、唇彩、粉底、腮红、修容粉、散粉、粉饼、指甲油、指甲油去除液等产品的加工生产。

化妆品工具生产加工业,包括:眼妆工具(眼影刷、睫毛夹、眉刷、修眉刀等)、唇妆工具(唇刷、唇线笔等)、底妆工具(蜜粉刷、海绵、粉扑、腮红刷、粉底刷等)、卸妆工具(卸妆海绵、化妆棉、棉棒等)。

(2)四类潜导产业

医疗器械生产业,包括:医疗美容器械制造业(美仪器、按摩仪、电动洗脸仪、LED光照美容灯等)、化妆品智能生产设备制造业。

包装材料加工业,包括:内包装材料(面膜袋、保障瓶罐)、外包装材料(包装纸盒、包装膜、纸箱)的生产加工。

文化创意设计,包括:品牌策划、产品文化包装、包材外观创意设计等,如以国潮风、当地“非遗”文化为主题进行的产品创意设计、宣传。

工业旅游业,包括:结合贺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模式,制定和发布工业旅游路线,设置产品工艺加工展览区和展销区,定期举办美妆购物节、美妆创意工艺比赛、美妆直播大赛等各类活动,打造时尚消费热点,促进产城园融合。

(3)五类服务配套

包括含产品的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商务办公、会展交易、电商直播等)、金融服务等服务配套。


五、选址与布局

(一)项目选址

1、选址原则

(1)符合相关规划、环境保护要求

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要求相一致。

(2)应利用空闲地,避开良田和生态区

应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区。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3)用地充足、地势平缓,能源供应有保障

应提供足够的场地满足工艺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地势平缓,便于排除雨水和生产、生活废水。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保障。

(4)宜靠近交通主干道、原料生产基地

宜靠近高快速路口、交通主干道,利于原料和生产成品的运输。

(二)空间布局

1、美妆原料及产品等配套材料生产基地

建设时序及规模:一期,102亩

建设内容:未来重点发展化妆品原材料生产加工业、护肤品制造加工业、日化用品制造加工业、彩妆化妆品制造加工业、化妆品工具生产加工业、医疗器械生产业、包装材料加工业、文化创意设计、工业旅游等产业。

2、美妆智能制造展示交易及研发检测中心

建设时序及规模:二期,326亩

建设内容:进一步扩大规模生产,重点发展化妆品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医疗器械、产品成品(护肤品、日化用品、彩妆等)制造业,并发展包括含产品的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商务办公、会展交易、电商直播等)以及生活服务(人才公寓、饭堂、生活商超等)、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


图5-1 平桂区美妆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六、重点工程

(一)品牌示范创建工程

培育壮大“贺州制造”品牌化妆品企业。支持对标国际一流,提高品牌管理水平,开拓国际主流市场。做新一批经典品牌,在化妆品领域开展“贺州制造”行动,引领示范企业培育,推进经典品牌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做优一批新锐品牌,开展化妆品新产品、新品牌培育库建设,探索建立新锐品牌创新机制。支持企业品牌加快实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的突破和提升,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商圈开设门店或专柜。

树立“湾区美谷后花园”的产业形象。充分发挥平桂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等优势,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更加开放的思路,融入大湾区发展,积极接受大湾区辐射,承接大湾区美妆产业产业转移,提升美妆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确立“湾区美谷后花园”的形象,打响“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品牌,走出一条具有贺州特色的美妆产业发展之路。

打造面向东融、东南亚市场的化妆品产业聚集地。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东南亚市场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扣美妆产业发展需要,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化妆品行业标准,高起点布局智能制造、检验检测、科研孵化、展示体验、仓储物流等功能,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美妆产业,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美妆产业集聚新高地。

(二)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着力攻坚研发设计和检验检测。加强企业在高品质原料、特色植物资源研发与检测等方面的攻关,引入国际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和权威性,重点推进化妆品新原料及功效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的突破发展。加强对美妆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攻关,支持企业自主研发,鼓励企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美妆产品及包装。

加快推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美妆产业园在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等领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度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粤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加强与深圳、广州等地的技术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向贺州市平桂区转移转化。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预警、产品全命周期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制度,提高质量治理能力,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标准推广、与中小企业建立产品质量体系联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质量标准能力提升,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形成美妆产品“一物一码”,构建完整的产品溯源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产业提优增智工程

产业数字化赋能。深化企业“数字+”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运用AI、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对其他产业的放大、叠加作用,聚焦产业数字化领域,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具备全面感知、智能监测等能力数字化智慧园区。

供应链协同发展。支持企业利用产品二维码、会员制等手段,打通上游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反馈评价等环节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掌握化妆品销售情况及市场需求,降低产品库存周期,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鼓励企业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满足产业链物流仓储管理需要,开发精准布局、货品跟踪、智能补调等仓储物流服务应用。

建设华南地区化妆品智能生产基地。依托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布局科技前沿技术领域,与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生产技术接轨,积极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智能销售等于一体的智慧生态平台,高标准建设华南地区美妆产品智能生产基地。

(四)产业新生态融合工程

与文创设计融合。鼓励化妆品企业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加强与工艺美术、绿色食品、智能穿戴等时尚消费品,与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领域跨界创新。大力推广国潮文化、八桂文化、土瑶文化、时尚文化与美妆产品的融合发展,借势联名IP打响平桂美妆品牌,支持化妆品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与直播电商融合。培育具有全区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美妆直播电商平台,建设美妆直播电商基地。支持企业发展线下销售的同时,发展线上美妆产品批发零售。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开展内容营销、直播自销。鼓励企业运用人工智能自拍分析、AI个性化推荐及虚拟试妆等技术手段,辅助美妆产品营销。优化美妆产品供应链管理,建立与直播、电商等新消费平台匹配的供应响应机制。

与文化旅游融合。推进美妆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延伸发展工业旅游。加强美妆产业与文化、旅游、艺术、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电视、网络进行内容合作,开展富有八桂特色的健康时尚文化传播,创新化妆品营销模式和商业业态,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五)产业人才引育工程

加大专业人才引培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激励政策,加强美妆产业领军人才及关联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环节加强专业人才引进,继续对急需人才实行特殊引进政策。借助国际美妆节论坛等的引才效应,吸引高端人才落户。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搭建院校与企业订单式培养的互惠平台,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结对共建、培训交流、科研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加强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美妆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优化人才引进环境配套。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优良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助、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


七、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协同推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化妆品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化妆品产业联络员制度,定期交流对接信息,形成工作合力,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锁定目标创造性推进工作。

(二)强化政策引导

加强平桂区美妆产业相关政策保障,根据美妆产业特点出台租赁标准厂房、住房、企业壮大、人才扶持政策等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在厂房租金方面按照入驻先后给予一定优优惠,在公租房和人才购房方面也给予一定补贴,此外,给予规上企业一次性奖励。进一步落实助企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三)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引进培养美妆产业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符合条件的按一定标准分别给予企业和员工补贴。财政每年安排美妆行业人员培训专项资金,推动构建产学研高端人才交流平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专项人才培育创建基地,为美妆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此外,为更好留住人才,允许园企务工人员适龄子女就近入读公办学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