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方案 恢复

所属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 发布时间 2023/8/8 关键词方案恢复   近期更新31896项目点击关注“方案,恢复”实时招标项目
招标业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
  • 发布时间:2023-08-08 18:55:00
  • 作者:
  • 来源:
  • 字号【
中国采招网(bidce nter.com.cn)?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已先后遭遇了四次强降雨过程,特别是8月1日至5日,受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水汽北上和副高后部切变共同影响,我省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造成部分区域受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目前拉林河流域重大险情尚未解除,第6号台风“卡努”影响我省风险加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压力巨大。为做好农业抗灾恢复生产工作,奋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抗灾救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的具体工作安排,按照省统筹支持、市县具体负责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指导、科学救灾,以重灾市县为重点区域,以尽快恢复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大棚温室等设施农业和渔业生产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整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行政力量和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技术力量,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压舱石”作用。

  二、目标任务

  全力推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加快恢复农业生产正常秩序,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奋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保障粮食和蔬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

  三、重点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科学抓好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落实。

  (一)全力抓好农田排水散墒。要争分夺秒排出田间积水,晒地散墒,尽最大可能减少农作物水淹、渍涝时间,恢复正常生长。全面加强农田沟渠疏浚,及时清除沟渠淤泥、杂物,对坍塌、损毁沟渠尽快修复加固,全面恢复农田排水功能,提高排涝能力。针对旱田,地势较低、积水较深地块,及时采取机械强排措施,对积水程度较轻的旱田地块,及时挖沟排水散墒,提高土壤通气性能;对发生涝灾的水田地块,抓紧组织人力、物力排水抢救,防止水稻上三叶长时间浸水,在阴天排水时可一次排干,晴天排水时则先使稻株上部露出水面,恢复生机后再排掉剩余积水,先排地势高、易排的地块,争取上三叶尽早露出水面,减少被淹天数。

  (二)分作物抓好粮油作物田管措施落实。针对玉米。田间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造成倒伏,要分类扶苗清株。对倒伏较轻地块,一般不必扶直,植株可自然直立起来;对根倒、茎倒严重,特别是抽穗后匍匐倒地的地块,有条件的及时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以3~4株为一个单元扎把固定,倒伏3天后不能再扶,避免伤根;灌浆期倒伏严重地块,注意垫高植株,减少霉变和鼠害;对茎折地块,受灾较轻的,可及时清出折断植株,受灾严重的,视情况及时青贮保产。洪灾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严重失调,条件允许应及时中耕松土和培土,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恢复根部正常生理活动。要加强养分供给,清除烂叶、黄叶,恢复叶片光合机能,及时拿大草、割空秆,减少田间养分消耗,迅速足量追肥1~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和微肥,并视情况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加强养分供给,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可采用无人机喷施的方式,在吐丝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1.0%~1.5%尿素(硝铵)和0.3%~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每亩用液量40公斤,连续喷施2次,每次间隔期7~10天,喷施时可配合使用表面活性剂。针对水稻。排水后及时查苗扶苗洗苗,恢复叶片光合作用。针对近期低温天气,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提高土壤温度,确保水稻安全生长。对未抽穗的水稻,喷施促进抽穗的高钾叶面肥。对已抽穗的水稻,喷施促进灌浆和提高结实率的叶面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加速水稻生育进程。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如田块出现脱肥现象,适当补施氮钾肥。对于后期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田块,在倒2叶抽出、倒1叶露尖时合理施用穗粒肥,或叶面喷施钾肥,促进壮秆大穗。切忌盲目增施氮肥,防止贪青晚熟。针对大豆。排水后可叶面喷施0.5%~1%的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轻度倒伏植株可人工扶起,两行对扶,培土施肥。严重倒伏时不宜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断。可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2次。刚进入初花期,遇高温多雨易出现旺长,应每亩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20克,及时化学控旺。开花结荚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如出现脱肥可通过叶面喷施补充氮、磷、钾、硼、钼等营养元素,减少秕粒,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针对花生。排水散墒后,对叶片发黄明显的田块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硫酸亚铁,保证养分供给,促进植株恢复生长,预防早衰。开花至结荚期对植株密、长势旺、株高接近40厘米的田块要及时合理使用烯效唑、调环酸钙或多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时化控,增强通透性,提高抗逆性,防止后期倒伏,降低病虫发生危害风险。

  (三)抓好园艺特产业抗灾自救。一是及时做好生产设施恢复。对于棚膜蔬菜和食用菌园区,组织农民对受损的园区道路、棚室墙体、骨架、压膜线等尽快进行修复和加固。对不能恢复的棚室,抓紧做好物资准备和规划设计,上冻前进行改造和重建,确保今冬明春能够投入生产。对于人参基地,应及时清理排水沟,减少土壤水分,计划收获并过水严重的人参,应提前采收。二是搞好灾后消毒处理。及时清理食用菌、蔬菜、果树园区的淤泥与杂草,喷洒白灰或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处理。温室大棚采取烟雾剂熏蒸和覆膜高温焖棚的办法,进行排湿和消毒,消灭病原菌。三是加强田间生产管理。灾后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对于倒伏的蔬菜,要及时扶正、理顺和绑定瓜果藤蔓,注意不能损伤根系,并适时培土壅根,促进新根快发,增施土壤调节剂、叶面肥等,促使蔬菜尽快恢复生长。要抓好秋冬茬蔬菜育苗,确保受损恢复棚室定植需求,力争做到受灾少减收。四是抢收可上市蔬果。根据蔬果成熟情况及时组织劳力抢收,防止暴雨后在田间损伤、腐烂,力求降低因灾损失。五是及时枪种秋菜。对部分绝收地块,排水后要种植生育期适宜的秋菜品种,秋白菜选50~55天早熟品种,还可以选择芥菜、菠菜、油麦菜、樱菜、雪里蕻等速生叶菜。六是科学防控病虫害。对植株残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减少病虫基数,根据病虫发生趋势选择对路药剂及时开展防治,并注意药剂的交替施用和合理混配。

  (四)抓好渔业恢复生产和疫病防控。要加强巡塘,观察水色、水质变化,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发病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持续降雨引起水质恶化和缺氧泛塘。要尽快掌握养殖设施受损受毁情况,指导养殖单位尽快清除淤泥,修补池埂,完善拦鱼设施,全面消毒,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要因地制宜补投苗种。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对灾后地区再生产的技术指导,开展灾后渔业存量摸底调查,对于存塘量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进行精养投喂。要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提高灾后疫病防控意识,加大疫病监测力度,指导渔民科学防病治病,做好养殖水体消毒,对死亡的水生动物及时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谨防水灾次生灾害发生。9月之后,全省各地陆续开展放流活动,对放流苗种要全面实施产地检疫,防止病害跨地区传播。

  (五)科学抓好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控。强降雨天气过后田间湿度大,随着气温升高,病虫害发生及蔓延的风险增加。要加强常发、重发病虫害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科学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结合当期作物生育期,选择合适时机、合适药剂科学开展防治。根据区域病虫害发生特点,玉米要重点防控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玉米螟、黏虫、蚜虫、红蜘蛛、双斑萤叶甲等病虫害。灾后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等叶部病害发展迅速,选用肟菌酯与戊唑醇、氟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杀菌剂及时喷施;防治玉米螟、黏虫等蛀食性害虫,在成虫发生期可结合性诱、灯诱、食诱等物理防治方式,降低成虫基数,在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高密度发生时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抓住灾后害虫最佳防控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防治蚜虫,可在防治玉米螟化学药剂中混配喷施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玉米红蜘蛛,要在发生初期采用唑螨酯等杀螨剂喷雾防治;防治双斑萤叶甲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加甲维盐进行喷雾防治。水稻要重点防控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要高度重视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若气候适温高湿,间隔7天第2次施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药剂;防治纹枯病,要在破口抽穗初期,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防治。大豆要重点防控菌核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等病虫害。防治菌核病要适时喷施腐霉·多菌灵、氟唑菌酰羟胺、异菌脲、菌核净等药剂;防治霜霉病要适时喷施唑醚·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等药剂;防治细菌性斑点病要适时喷施春雷·王铜、噻唑锌等药剂;防治大豆食心虫,在成虫盛发期可利用食诱剂诱杀,产卵盛期田间释放赤眼蜂灭卵,初孵幼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防治(可兼治双斑萤叶甲),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田间湿度较高时,可选用白僵菌粉剂均匀撒施于田间地表防治越冬幼虫。花生要重点防治褐斑病、黑斑病等叶斑病和地老虎和蛴螬等虫害。防治叶部病害要在发生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唑醚·氟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化学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花生荚果期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要在危害初期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或噻虫嗪颗粒剂拌细沙顺垄撒施。

  (六)加强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及理赔。要积极协调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成立查勘定损工作小组,分赴受灾地区开展查勘定损工作。一是做到对受灾严重的地块逐村逐户进行灾情查勘和定损,保证查勘定损工作科学、合理、公正。二是做到理赔政策公开、理赔结果公开和查勘定损及理赔到户,确保应赔尽赔、快速理赔,最大程度减轻灾害给农户造成的损失。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决将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督促指导灾后恢复生产措施落实落细。各市(州)、县(市、区)也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为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指导服务保障。9个省政府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指导组将持续加强对包保地区的跟踪调度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恢复生产措施及时落地、取得实效。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成立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全力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或技术指导小分队,分区包片,及时深入受灾较重地区基层生产一线开展指导,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保障科学落实抗灾救灾措施。

  (三)强化农机救灾保障。坚持“就近调用”原则,合理调配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机具设备,加强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对接,有效调用应急水泵等排水设备,确保排水机具设备充足。组织各地充分依托农机装备主体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尽快组建农业救灾应急作业服务队,及时组织其奔赴农田内涝一线开展排水作业。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接,保障跨区调运排水设备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跨区救灾作业高效顺畅。

  (四)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财政厅积极向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争取救灾资金,支持灾区粮食、温室大棚和渔业生产恢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统筹用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项目,聚焦农业抗灾救灾现实需求,协同发力,推动恢复生产措施落实落细、提质扩面。

  (五)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抓好与发展改革、供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及时足量供应,加强蔬菜等适期作物的种子、种苗的市场调度和供给保障,力保及时足量供应。要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农资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六)强化宣传引导保障。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典型做法、先进经验的总结,积极联络各级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充分运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附件:

  1.吉林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2.吉林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

  附件1

  吉林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德明 省农业农村厅 厅 长

  副组长:刘文国 省农业农村厅 副厅长

  成 员:王永煜 种植业管理处 处 长

   郑 清 园艺特产处 处 长

   何衍林 渔业渔政管理局 局 长

   杨 明 农业机械化管理处 处 长

   张春祥 农田建设管理处 处 长

   段庆广 计划财务处 处 长

   史东兴 农业综合执法局 局 长

   史宏伟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站 长

   李德忠 省土壤肥料总站 站 长

   张万伍 省园艺特产管理站 站 长

   张志才 省参茸工作办公室 主 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种植业管理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附件2

  吉林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组

  组 长:王立春 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副组长:史宏伟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研究员

  成 员:才 卓 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 研究员

   胡文河 吉林农业大学 教 授

   侯立刚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研究员

   张 伟 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 研究员

   高华援 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所 研究员

   赵福顺 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郑士金 省蔬菜花卉研究员 研究员

   高月波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员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 授

   武志海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 授

   张 君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 授

   王英平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教 授

   姚方杰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教 授

   李长田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教 授

   王桂芹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教 授

   乔宏宇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副教授

  指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