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年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年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 规划

所属地区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发布时间 2023/8/24 关键词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   近期更新38879项目点击关注“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实时招标项目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


南丰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5月


前 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履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进一步落实国家、省级、市级生态修复规划安排,协同完善南丰县“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架构,提升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品质,以“世界桔都·休闲南丰”为总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抚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南丰县委、县政府组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协同财政、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农业农村等相关主管部门,编制了《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规划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县的生态修复工作成效与不足,分析了南丰县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其次根据国家、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对生态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围绕南丰县生态修复核心问题,明确本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了规划目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任务、修复分区、重点工程、成本效益和保障措施。

规划范围覆盖南丰县境内全部国土空间,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35年。


目 录

第一章 面临形势

第一节 形势与要求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一、森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二、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三、国土综合整治进展顺利

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二、挑战

第二章 生态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资源禀赋

一、自然地理状况

二、资源禀赋状况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一、森林质量有待提升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足

三、水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四、农田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五、矿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六、城乡用地布局统筹不足

第三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一、近期2025年规划目标

二、远期2035年规划目标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第一节 总体格局

第二节 修复分区

一、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

二、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

三、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

第五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任务

一、实施森林改造与质量提升战略,全面提升森林生态质量

二、着力开展河流湿地生态治理,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

三、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四、推进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构建,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推进农业空间生态建设,改善农田生态功能

六、开展城镇生态空间修复治理,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七、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第六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一、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二、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三、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五、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第六章 成本效益

第一节 成本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第二节 效益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第七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创新政策体系

第三节 加强科技支撑

第四节 强化评估监管

第五节 鼓励公众参与

第六节 拓宽融资渠道



第一章 面临形势

第一节 形势与要求

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国土空间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的土地利用格局失调、资源利用低效、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责和使命,由过去单一要素的保护修复转变成为以多要素构成的统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由以往的单一目标向具有显著区域性、空间性、系统性、功能性、综合性等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目标转变,实现退化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科学编制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正视突出生态问题,预判重大生态风险;谋划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稳步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明确县域国土空间整体修复目标任务,确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对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具有关键性作用,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努力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省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县、全省文化强县”发展定位,描绘好新时代南丰改革发展新画卷。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一、森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南丰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全力以赴推行林长制工作。各级林长深入各自责任区域,协调解决了一批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解决了森林质量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等突出问题,确保了全县林区社会安全稳定。“十三五”期间,南丰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工造林4.38万亩,封山育林7.1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764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生态优势进一步夯实。

二、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南丰县大力推进水生态安全建设。一是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实施了傅坊乡九剧水、桑田镇沧浪水等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河长82.445km,保护人口4.1万人,保护耕地4.6万亩。重点河段防洪减灾能力不断提升,为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水资源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项目个数32个,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开展水源地达标和农田管道输水高效节水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获水利部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三是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显著。全面实施封山育林,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2.0km2,全县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消灭V类及劣V类水,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国土综合整治进展顺利

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国土整治工作,在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原中央苏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支持下,全县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稳步增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布局得到有效优化。截至2020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1.87万亩;通过土地开发补充耕地31.67公顷,旱改水新增水田12.02公顷,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12.64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补充耕地20.24公顷,国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矿业布局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砂石土类矿产等小型露天矿山进行依法关闭,截至2020年底,全县矿山总数由2015年的30个减少至7个;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率95%;矿业绿色发展工作逐步推进,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14.43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13.83公顷,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十三五”期间,南丰县获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中国天然氧吧”“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县”,琴城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傅坊乡、紫霄镇、市山镇等7个乡镇荣获省级生态乡镇,潭湖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九剧水、沧浪水成功创建省级湿地公园。绿色GDP含量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壮大,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省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农旅文旅深度融合,“桔园游”“五个千年文化”品牌独树一帜,“世界桔都·休闲南丰”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一)2016年9月,财政部、原自然资源部、原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央财政将对典型重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给予奖补。

(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的新时期下,江西省作为国家批准的三个生态文明示范省,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也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立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委员会,统筹谋划领导全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三)扎实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编制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升国土空间承载能力、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迫切时代需求和重要保障,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挑战

(一)当前,南丰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不容乐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还有许多短板亟待解决,任务繁重、挑战巨大。

(二)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建设滞后,实现绿色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支撑和保障。近年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家环保督察制度等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制度陆续出台,有效遏制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力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应看到,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挥制度鼓励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的作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南丰县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生态要素的质量总体不高,生态效益不够明显,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受历史上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影响,一些生态系统退化较为严重,部分关系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区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和破坏,核心生态要素质量不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功能较低,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不强。同时,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所承载的压力不断增大,发展和保护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 生态现状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资源禀赋

一、自然地理状况

(一)地理位置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南部,地处东经116°09′~116°45′和北纬26°51′~27°21′之间,东靠武夷山山脉,与黎川县、福建省建宁县毗邻,西靠雩山山脉,同宜黄县、赣州市宁都县交界,南与广昌县相连。东西宽约60公里,南北长55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912.68km2,下辖7镇5乡1场。南丰县县政府驻琴城镇,距抚州市100km,离南昌209km,有“傩舞之乡”“蜜桔之乡”之称。

(二)地形地貌

南丰县属于南方红壤江南山地丘陵区。地势主要表现为中间低,东南、西北高,直通南北的盱江将南丰县一分为二,其中东南面属于武夷山脉,西北面属于雩山山脉,山脉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总体呈现“五林三园一分田,半分河湖半分城”的地貌特征。南丰县高程100~300m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为1255.2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65.7%,其中100~150m区域面积占比最大,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南丰县中部、盱江两岸,海拔由盱江两岸向东西方向递增,海拔最高处位于西北面雩山山脉。

(三)气候

南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能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南丰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8.4℃;多年平均降水量 174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91.5mm;多年平均风速为1.9m/s;无霜期达271天。

(四)水文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抚河水系,盱江(抚河上游)为主要河流,由南向北纵贯县域中部,流经南丰县长度54公里,为盱江干流上游段,现取水口位于盱江上游石佛地带。另有沧浪水、九剧水等盱江一级支流16条和樟坊水等盱江二级支流6条,22条盱江支流总长约497.25公里,河网密度为0.26公里/平方公里。

南丰县地表水平均径流量18.57亿m3。平均地下水资源为162.33万吨/日,年产水量为5.925亿m3。主要有松散岩类裂隙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3类,一般水质均符合国家规定饮用水质标准。

(五)土壤

南丰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在山区和丘陵、平原地区土壤类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山区主要以花岗岩、片麻岩等风化形成的黄壤土及红壤土为主,土层结构组成大部分为中壤土,有少数壤土;丘陵及平原区主要为红壤,质地粘重,保水性差,有机质缺乏,肥力差,存在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冲积土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土层厚度较深,土层疏散性强,透气性比较好,土壤肥力较高,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地。由于母质、地形及人为活动等成土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主要包括红壤土、水稻土、紫色土、草甸土、潮土和黄壤土六个土类,12个亚类、43个土属、103个土种,其中以红壤,水稻土和黄壤土分布最广。

二、资源禀赋状况

(一)土地资源

根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统计数据,南丰县国土总面积******查看详情.13公顷。其中耕地*****查看详情.40公顷,园地*****查看详情.74公顷,林地******查看详情.07公顷,草地面积2293.7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983.2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06.9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81.32公顷,其他土地1901.62公顷。

(二)矿产资源

南丰县矿产种类相对较少,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较为稀少。其中饰面用石材、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地热勘查开发潜力较大。经地质勘查和矿产普查,县境内已知矿产有20多种,主要有瓷土、石灰石、铁等,其中主要以瓷土、粘土储量多,品位佳,质量好。矿藏有瓷土、粘土、石灰石、耐火土、稀土、铁、银、沙金、辉绿石、石英石等。

(三)水资源

2020年,南丰县平均降水量1868mm,地表水资源量******查看详情万m3,地下水资源量*****查看详情万m3。南丰县地下水与地表水呈季节性互补关系,一般4-8月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较丰富;11月-次年2月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相对贫乏;汛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类型较多,有泉水、承压水、潜水等,多分布于砂砾层间和裂隙间。主要有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盱江及其支流的两岸,含在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中更新统冲积层之中,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一般为0.5-3m左右,水位年际变化约为1.0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9亿m3,过去一度是南丰县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四)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0年末,南丰县有9处自然保护地,面积为9312.21公顷,其中湿地公园5个,面积3293.8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1.72%;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749.3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0.91%。森林公园3个,面积4269.0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2.23%;

表 2-1 自然保护地名录

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km2)

1

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琴城镇、市山镇、三溪乡

25.26

2

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舍镇、紫霄镇

16.85

3

潭湖国家湿地公园

桑田镇、太和镇、太源乡

12.65

4

沧浪水省级湿地公园

莱溪乡

0.56

5

黄龙坑村红豆杉省级自然保护区

紫霄镇

17.93

6

九剧水省级湿地公园

太和镇、桑田镇

0.92

7

七里坑省级森林公园

白舍镇、三溪乡、紫霄镇

12.83

8

琴湖省级湿地公园

琴城镇、市山镇

1.96

9

实竹林林雕省级森林公园

付坊乡

6.73

(五)生物资源

南丰县境内树木种属丰富。用材林主要有针叶用材林、阔叶用材林;经济林主要有油料经济林、果木经济林、特种经济林以及其他经济林;竹林以毛竹为主;珍稀树种主要有南方红豆杉、香樟、楠木、香榧、银杏等。其中红豆杉多分布在紫霄镇,其他珍稀树种为零星分布;灌木主要有茅栗、黄端木等;观赏植物主要有芍药、野菊、杜鹃花等。此外,还有葛藤、石壁草、艾、蒲、浮萍、芒、茅及蕨类等野生植物。

南丰县动物资源丰富。兽类主要有狐狸、刺猬、穿山甲等,禽类主要有喜鹊、黄莺、画眉等。水生生物主要有青、草、鳙、鲢等鱼类。蛇类主要有五步蛇、金环蛇等;昆虫主要有蜻蜓、蜜蜂、蚱蜢等。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一、森林质量有待提升

南丰县近年来营造了大量的杉木人工林,并且柑桔灌木林面积占比较大,林种结构、树种结构都较为单一,林分质量不高,对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存在不利影响。此外,南丰县生态公益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22.37%,商品林占比77.63%,其中人工商品林占林地总面积的44.77%,而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大量人工商品林难以剔除,导致日后生态保护难度加大。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足

南丰县在造林上重针叶林轻阔叶林,树种单一化;在利用上以木材为重,忽视综合利用和开发。据南丰县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发现,部分物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十分狭窄,如不加予重点保护,一些野生物种将有灭迹危险。部分地方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一些分布在毛竹林中的散生目的物种的管理难以到位,死角较多。在实施造林和抚育工作中人为破坏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幼树幼苗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造成部分野生植物资源不断下降。

三、水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水利设施与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水体自净功能弱,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境等遭到破坏,缺乏生机。水生态景观和文化缺失,水体生态退化和特色缺失。农田灌溉灌区布局不合理,部分乡村渠道内淤积严重,干渠渗漏严重、塌方频繁,部分建筑物老化破坏,影响渠道灌溉能力,灌区无法满足南丰蜜桔产业灌溉任务需求,从而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供水规模普遍偏小。

四、农田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南丰县耕地分布差异明显,耕地资源集中分布在县域南部和西部,尤其在白舍镇,而东北部的市山镇、三溪乡则耕地较为稀疏。农田景观存在布局零散、无序等问题,农田边角地严重浪费,单一化种植蜜桔导致生态风险。历年整治模式相对单一,后备资源有限,耕地保护任务重,农田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五、矿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南丰县在长期的采矿活动中,造成地形、地貌景观、植被、耕地的破坏和损毁,厂矿设施、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及次生地质灾害等造成的土地占用和损毁等,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矿山环境问题,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弱等环境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另外,一些矿山区域因采矿占用而造成大量土地荒废闲置,废渣废石堆积在山底,致使原本可用的土地利用率下降。露采矿山形成裸露岩面,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并且存在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

六、城乡用地布局统筹不足

南丰县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粗放,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偏大。建设用地二级地类中,农村宅基地面积最大,占建设用地总量的58.72%;其次为城镇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16.87%。其中村庄面积与城镇住宅面积比约为3.48。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南丰县县域常住总人口27.19万人,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162.72平方米,从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在全县范围内呈零散不规则分布。



第三章 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以南丰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为对象,构建全县生态安全保护格局,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划,明确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为筑牢南丰县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战略引领,科学编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按照国家和所在市域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程要求推进规划编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按照保证生态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的次序,基于充分调查评价和深入研究分析,统筹安排规划期内生态修复工作。

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本县域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状况,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态风险。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规划目标,明确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研究提出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途径模式和保障措施。

统筹协调,加强衔接。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农田、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注重山上山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河流湖泊的系统性,体现综合治理,突出整体效益。与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国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加强衔接。

充分论证,公众参与。坚持“开门编规划”,建立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编制工作机制,组建由经验丰富技术单位参与的规划编制团队,系统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充分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凝聚群众智慧,回应社会期盼。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规划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近期2025年规划目标

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着力扩大绿色增量,巩固绿色存量,增强绿色碳汇能力,推进生物多样性提升。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力量参与造林。推进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推进森林科学经营。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7.68%,森林蓄积量不低于780万立方米。

全流域治理得到有效提升。加快中小河治理项目建设,重点防治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全面控制,生态实现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全面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完成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实施河湖生态清淤、连通通道和引排水闸建设以及废弃闸坝拆除等措施,推进城市规划区内外河湖连通及其他重点区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到2025年,全县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省考断面)不低于100%。通过退养还滩、退田还湖、清淤疏浚、植被种植恢复、生态廊道建设等多种方式,修复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岸线,维持岸线自然风貌。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加快。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保护,推进矿山边采边治,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依法关闭乱挖滥采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污染治理不规范矿山。到2025年,废弃矿山完成治理数量达到23座,治理面积不少于446.86亩。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着重加强农田耕地质量提升,改善农田生物多样性,试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不低于19.19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5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整县、整乡、整村推进。支持应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沼肥应用、增施有机肥等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开展污染耕地治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制度,加强农田、渔业水域、森林、湿地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生态修复等工作。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优化自然保护地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建立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调查、检测和评估制度。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规范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经营活动,全面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二、远期2035年规划目标

到2035年,全县森林、农田、河流湿地、草地、矿山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明显好转,全县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7.68%、森林蓄积量不低于800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4.9%、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不低于19.19万亩、矿山恢复治理面积达到0.29平方公里、废弃矿山治理数量达到23座。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合理,物种更加丰富,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进一步巩固。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得到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提升,受威胁物种和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得到系统修复,生态脆弱区、生态受损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实现“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河美”的美好愿景,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同时,高标准建成美丽江西“南丰样板”,生态文明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表 3-1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

类型

指 标

单位

2020年基期值

2025年目标值

2035年目标值

属性

1

自然生态质量

森林覆盖率

%

77.58

77.68

77.68

约束性

2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764

780

800

预期性

3

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4.87

≥4.87

≥4.9

预期性

4

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

%

24.79

24.79

24.79

约束性

5

水土保持率

%

81.9

83

85

预期性

6

湿地保护率

%

83.1

≥83.1

≥83.1

预期性

7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省监测断面)

%

100

100

100

预期性

8

农田生态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面积

万亩

16.22

19.19

19.19

预期性

9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系数

0.53

0.54

≥0.54

预期性

10

城乡生态质量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率

%

-

>98

>98

预期性

11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

%

93.77

>97

100

预期性

12

矿山生态质量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

公顷

14.43

20

25

预期性

13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复垦面积

13.83

77.56

446.86

预期性


第四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

第一节 总体格局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南丰县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将南丰县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总体格局确定为“一屏”(雩山山脉生态屏障)、“两岸”(盱江左右岸)、“三区”(雩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盱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多斑块”(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

第二节 修复分区

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一屏、两岸、三区、多斑块”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为基础,瞄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总目标,在统筹考虑山脉、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南丰县水文分析、双评价结果,将南丰县生态修复分区划分为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

一、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

区域范围:该区位于南丰县西部,涉及南丰县市山镇、三溪乡、白舍镇、紫霄镇四个乡镇,面积496.19km2。

区域概况:该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区域内囊括南丰境内雩山山脉,包含南丰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集中了全县绝大部分天然林资源,承担着木、竹产业生产任务。该区既是商品林建设的重点区域,又是生态敏感而需要重点保护的公益林区。区域大部分面积被低山丘陵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耕地垦殖率低,人口密度小。

主要生态问题:全区山区生态状况良好,但受人为活动、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该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有所退化,生态廊道功能受损;虽然森林覆盖率高,但森林质量不高,林分结构简单,人工林及中幼林占比较大,森林土壤水源涵养能力不足,生物多样性下降。

主攻方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修复,加强对现有自然林草植被的封育保护,严禁采伐水源保护区、陡坡地和天然林,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增强自然保护地连通性,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林下水土流失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大力开展废弃矿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助力构建南丰生态安全屏障。

二、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

区域范围:该区位于南丰县中部地区,盱江贯穿而过,涉及市山镇、琴城镇、莱溪镇、桑田镇、白舍镇、太和镇、傅坊乡,面积1103.25km2,是面积最大的生态修复区。

区域概况:该区处于抚河沿岸平原,人口稠密,为两岸丘岗夹持的河谷地形,地势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倾斜,农业生产以水田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坡耕地和坡地果、茶园。除种植油菜、花生、薯类、蔬菜等经济作物外,主要是蜜桔、油茶、茶叶等经果林。

主要生态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森林质量整体不高、耕地保护有待加强、水土流失时有发生、农业面源污染相对等。

(1)森林质量整体不高

该区域是南丰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分布较多、城镇、村庄密集、南丰县主要的工业多分布在该区域内,森林覆盖率相比于周围区域低,由于人为活动较频繁,森林结构区域单一,森林质量整体不高;加上历史上人类过度开采森林资源以获取经济价值,导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2)耕地保护有待加强

区域所处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及河流冲积地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业的发展,符合城镇建设的要求,导致区内人口密度较大,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由于长期的农药化肥使用,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同时耕地保护意识不够强,以及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一些良田荒废,降低基本农田整体质量。

(3)水生态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该区域内人口密集、城镇发展迅速,耕地面积大,区域内河流水质风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周边村庄产生的垃圾以及周边产生的弃土会倾倒在河中,侵占河道、污染水质,导致盱江流域水质下降。并且偶发的生活废水的无序倾倒、垃圾随意投放等,也严重影响县域内的河流水质。

(4)矿山开采造成一定破坏

该区域历史遗留矿山较多,由于矿山的开采,造成矿山地形地貌景观受到破坏,破坏形式主要包括露天采场、煤矸石、采空区及地质灾害等。其次废石(土、渣)堆场及尾矿库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煤矿、铁矿开采区固体废弃物造成水土污染。同时地下开采挖损及地下水涌水疏干造成含水层破坏,影响主要表现为民用井水位下降、疏干塌陷发生。

(5)农业面源污染相对严重

南丰县柑橘种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化肥有效吸收率仅30%,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物流入河流,渗入土壤,严重地影响到生态环境。农村烂果乱堆乱倒现象仍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周边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对盱江水质造成较大影响。

(6)生活污水处理不到位

南丰县虽已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项目,但未取得应有的成效。目前,全县12个乡(镇)仅有白舍镇和紫霄镇建设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但尚未正常运行),位列全市倒数,对人居环境质量和盱江水质均造成较大影响。

主攻方向:以水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主攻方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系统修复。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大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力度,加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修复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加强对矿山含水层的保护与监测,以及废水、废渣的治理;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对河流水质的监测,减少污染水质的排入,禁止将各类垃圾倾倒入河流中,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并大力开展河道疏浚及垃圾清理工作,清理内源、面源污染源,提高河流水质;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质量;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持续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排查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

区域范围:该区位于南丰县东北部地区,涉及洽湾镇、东坪乡、太塬乡三个乡镇全域范围,面积313.38km2,是面积最小的生态修复区。

区域概况:该区内有沧浪水省级湿地公园、潭湖国家湿地公园、潭湖水库风景区、实竹林林雕县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区,自然禀赋优越,人口密度较、植被覆盖率高。

主要生态问题:

(1)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水污染状况有待改善

受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水影响导致区域内湿地水体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及湿地生境的恶化,抑制了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

(2)水源涵养功能有待提高

该区内有沧浪水省级湿地公园、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其中潭湖水库是南丰县最大的水库。做好水源涵养是该区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受城市、农业用水需求影响,湿地面积减少,水源涵养功能持续下降。

(3)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该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主要以疏幼林地为主,耕地则以坡耕地为主,易受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主要侵蚀形态是面蚀。

主攻方向:提升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保护力度,加大对水质检测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第五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任务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理念,按照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三同治”的生态修复思路,根据南丰县自然生态现状、识别出的生态问题以及建立的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以“一屏、两岸、三区、多斑块”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为指引,结合三大修复分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解决全县生态、农业、城镇、矿山等领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按照各生态修复分区优先设置任务,因地制宜部署规划期生态修复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综合整治工程、矿山生态修复与绿色矿山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五大重点任务。

一、实施森林改造与质量提升战略,全面提升森林生态质量

大力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屏障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加大雩山山脉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抚育工程建设力度,以培育材质优良、景观优美、效益显著、前景广阔的珍贵彩叶用材树种资源为抓手,致力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等级、高品质森林,深入开展重点区域森林“四化”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大力开展森林造林、低效林改造项目,结合立地条件,科学采取更替、补植、抚育、封育等四种改造方式,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采取砍杂、割灌林地清理,更替改造优先选择在火烧迹地、疏林地、遭受森林火灾、严重病虫害的林地,砍除火烧枯木,补种树种并施肥,以提高森林质量。

二、着力开展河流湿地生态治理,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

针对全县不符合设置条件的违法入河排污口进行迁移、封堵、取缔。新建两岸堤、两侧堤防护岸、巡河路以及安全防护栏;进行盱江流域重点地段治理,大力开展河道疏浚,清理河道及河岸垃圾,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河流两岸沿河道路,新增污水管网并进行植被恢复,实现两岸生态防护。全力推进全流域水生态治理,以农村河道、水库、山塘水体污染整治和河塘、沟渠疏浚沟通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建设为重点,综合开展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整治等,切实改善人居生产生活环境。

三、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区域内矿山复绿复垦、生态重塑,全面完成废弃露天矿山治理重点任务,消除矿山边坡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矿山环境被破坏对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全面恢复,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重点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对矿业活动尤其是露天开采矿山导致的生态系统受损区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土地复垦、相应监测与管护等生态修复活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情况开展随机抽查。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采取政策扶持、科技示范、多元开发、多渠道融资等措施组织开展矿山综合治理。重点恢复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土地质量改善提升,全面遏制矿山水土流失给群众带来的严重生活影响,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开展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行矿山一体化生态修复,并结合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旅游、农业等开发方向,发展光伏、矿山公园等。

四、推进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构建,保护生物多样性

着力开展雩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重点推进军峰山森林公园、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区之间生物连通廊道构建以及重要野生动植物能量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廊道内重要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系统保育保护,大力开展廊道内低质低效林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农田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廊道内外来物种管控,增强本土物种培育栽植,提升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抵御能力。

五、推进农业空间生态建设,改善农田生态功能

推进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推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强化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村耕地质量,加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化水平,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耕地污染风险评估,进行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基于耕地污染类型、程度、范围、污染来源及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理与修复模式进行受污染耕地治理。

六、开展城镇生态空间修复治理,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以全县所在城区和乡镇所在地为修复对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蓝绿空间占比,营造城市内部蓝绿空间网络,构筑环城市外围生态防护带。统筹推进城内外河流水系生态连通治理,开展入城河岸湿地恢复整治。结合海绵城市,加大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水利、市政工程生态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依托河流水系、交通要道生态廊道网络,构建生态绿道,提升生态文化内涵。

七、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美丽乡村样板。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广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解决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空心房”整治,继续加强对残旧房屋、废弃宅院等合理利用。着力实施村庄整治等专项提升行动,纵深推进美丽宜居示范县(乡镇、村庄、庭院)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美丽宜居+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新模式。建立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村庄环境“一网统管”。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基本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行标准化养殖及粪污治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第六章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原则,根据全县“一屏、两岸、三区、多斑块”的生态修复布局,聚焦全县生态、农业、城镇以及矿山主要生态问题和主攻方向,围绕总体目标,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识别关键区域,并通过布局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按照提高生态质量、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品质、促进和谐发展的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共5项重大工程、27个子工程。

一、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涉及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三大修复分区。聚焦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以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地修复,增强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森林“四化”等工程。


专栏6-1 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1.低产低效林改项目。在全县12个乡(镇)继续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采取人工更新、补植补造、间伐抚育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提升全县森林质量。

2.森林抚育项目。通过中幼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和森林卫生状况,促进优势林木 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木材、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全面提升整体森林质量。

3.封山育林项目。持续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提高森林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4.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期内培育国家储备林6万亩,同时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改善林区基础设施。

5.森林“四化”建设项目。通过对抚河沿岸、重要通道沿线、生态重点区域裸露山体等,开展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

6.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选择适宜的地区或者地段建设生态廊道,大力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监管,严禁开发,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7.雩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在市域范围内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逐步逐级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掌握动态变化趋势,以强化就地保护为首要原则,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并启动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工程,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8.生态观测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湿地、森林、农田、城市等全自动监测站。

二、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涉及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三大修复分区。聚焦盱江流域及南丰境内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水系治理及周边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工程等重大工程。


专栏6-2 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1.水系治理及周边综合环境提升项目。包括盱江东岸水系治理工程、琴城河水系治理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莱溪乡湿地综合治理工程、盱江水源保护畜禽定点屠宰场、琴台河生态公园二期建设工程等。

2.河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强南丰境内110公里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县城琴台河实现生态补水,总投资1.76亿元。针对洽湾镇西坪村、市山镇石谦村、市山镇陶田村、紫霄镇瞿村开展河道整治工程,清淤河道长度,卡口河道扩宽长度,清理河道杂物,综合治理河段总长度3.21km。

3.潭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包括潭湖水库生态恢复主体工程、水源地规划建设工程、水源地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污染源取缔工程和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4.紫霄镇洽村水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综合治理河长6.8km。

5.山塘整治工程。对全县30座重点山塘和38座一般山塘进行加固,坝体加固、溢洪道衬砌、新建底涵,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蓄水能力,满足灌溉和防洪需要。

三、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大力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整治。针对河流流域周边村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条件差和土地资源使用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村庄综合整治;拆除空心村,实行建设用地合理划分,推进城乡增减挂钩,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化水平,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生产力低下的农田进行土地整治,完善农田灌排和交通设施,合理规整零碎田块,实现现代化农业,修建拦水坝等水利设施,疏通流域内主要灌渠以保证农田灌溉水源。至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19万亩,累计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14万亩,至2030年累计建成19.19万亩,累计改造提升4万亩;规划期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工程涵盖全县12个乡(镇),涉及雩山山脉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区、盱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城乡统筹生态修复区、东部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三大修复分区。


专栏6-3 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十三五”基础上,至2025年扩建19.19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

2.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开展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项目,优化空间布局,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确保城市发展用地需求,涉及紫霄镇、白舍镇、傅坊乡等9个乡镇。

3.城乡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开展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改变村庄“老、破、旧”面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助力乡村振兴,涉及三溪乡、市山镇。

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涉及南丰县内所有乡镇村庄,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

专栏6-4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约115km,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建设,清淤疏浚、清理塘沟等(其中,清理塘沟*****查看详情m2,河道疏浚、村内水沟整治26.28 km),预计投资5800万元,

2.农村公厕建设项目。包括建设标准公厕112座、乡村旅游厕所3座。建设粪污处理系统,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2座,地埋三格式粪污收集池12个,罐式三轮抽粪车30辆,预计投资1475万元。

3.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重点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庄及中心村的村容村貌,完善村内道路的建设和村庄亮化、绿化工程以及相应的休闲文化设施等。其中路灯8032盏、道路约17km,绿化面积约11.7万㎡,其他项目包括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休闲文化设施等,预计投资6725万元。

4.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重点建设橡塑回收加工、废旧机械电子拆解再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再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废物回收利用环保项目。为区域内的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将再生资源以原料或半成品形式在无害化前提下加工利用。

5.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桔园畜禽养殖场新扩建沼气池、沉淀池、沼液处理池、沼液输送管道、运输车辆和水电改造等。沼气处理池面积1万立方米以上,运输管道10万米以上。主要农作物(水稻与蜜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92%以上建立绿肥种植示范面积2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面积2万亩、土壤修复调理示范面积2万亩。70万亩柑桔地实施全程绿色防控。成片达100亩的龟鳖养殖区实施养殖尾水处理。

6.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及填埋处理(二期)项目。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向第三方购买服务。日收运垃圾量3.4万吨。

7.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12个乡镇以及下属100户以上的村组或村组集合(涉及*****查看详情户),涵盖11个集镇(不含琴城镇)、69个(100户以上)村组或村组集合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备建设,以及50户以上100户以下村组或村组集合的改厕,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量9056.56立方米/天。

8.城乡生态环境整治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水系治理及周边综合环境提升工程(盱江东岸水系治理工程、琴城河水系治理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莱溪乡湿地综合治理工程)、盱江水源保护畜禽定点屠宰场、琴台河生态公园二期建设工程等。

五、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实施区域涉及南丰县全域,重点位于盱江沿岸乡镇。以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主,针对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废弃矿山盗采乱挖、导致土地损毁、地形地貌破坏、水土流失、植被损毁、水源涵养能力不足,煤矸石堆积等问题,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原则和“系统修复,整理保护,综合治理”的理念,实行“一矿一策”。通过生境营造(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水土保持等措施,提升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保护林草植被恢复,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规划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3座,面积共441.6亩。

专栏6-5 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1.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规划期内,对南丰县境内2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通过自然恢复、辅助再生、转型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

2.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和非电源污染并保护和改善脆弱生态环境,治理面积571.61km2,包含三溪乡、市山镇、琴城镇、洽湾镇、桑田镇、莱溪乡、白舍镇在内的7个乡镇。


第六章 成本效益

第一节 成本

一、投资估算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共部署5项重大工程、27个子工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综合类项目,根据规划布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结合项目特点,重点项目投资估算主要考虑综合系数法进行测算。经测算,工程总投资25.39亿元。其中,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投资约14.92亿元,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资约2.82亿元,国土综合整治工程投资约4.23亿元,城镇功能品质提升与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约1.95亿元,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投资约1.47亿元。

表6-1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重大工程

子项目

预计投资(万元)

1

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

*****查看详情

2

森林抚育项目

*****查看详情

3

封山育林项目

1400

4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查看详情

5

森林“四化”建设项目

*****查看详情

6

生态廊道建设项目

*****查看详情

7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查看详情

8

生态观测基地建设项目

*****查看详情

9


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水系治理及周边综合环境提升项目

*****查看详情

10

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

3000

11

河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5000

13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1600

14

山塘整治工程

1000

15

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查看详情

16

中国采招网(bidce nter.com.cn)'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17

城乡增减挂钩项目

18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5800

19

农村公厕建设项目

1475

20

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6725

21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

1500

2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000

23

城乡生态环境整治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500

24

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及填埋处理(二期)项目

1000

25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项目

500

26

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查看详情

27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

2681

合 计

******查看详情

二、资金筹措

生态修复工作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建设过程突出统筹整合资金,形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自筹、项目资金整合、社会资本投入、企业补偿付出、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渠道。按照“职责不变、渠道不乱、资金整合、打捆使用”的原则,优先支持或向“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项目倾斜。在具有收益与产品的生态修复领域,积极引入各方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义务人投资。

第二节 效益

一、生态效益

通过分区实施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森林、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得到一体化综合治理与恢复,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多元化,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和切实有效的保护,持续增强整个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森林生态系统品质进一步提升,林相结构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二氧化碳固定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通过增强土壤植被蓄水效果,提高湖库周边湿地地表积水面积,有效缓解盱江支流枯水期用水紧张的局面;通过建设河道缓冲带以及生态拦截沟渠,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截留净化作用,加强对河流湖库周边自然植被的保护,控制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矿山开采破坏与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周边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社会效益

通过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实施,一方面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倒逼区域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促进区域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为特点,以现代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为代表,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目标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格局。这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将为我省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示范作用。另外,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能够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生态产品,提升民生福祉,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经济效益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将生态负担转化为富民福祉,是南丰县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实施将推动增收、拉动就业、提高农产品产量、带动生态旅游业发展等,产生一系列经济效益。通过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受污染土地的生态恢复,将大量荒废的土地资源转变为具有可带来经济收益的生态用地。工程的实施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带来很多劳动就业的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和配套设施建设,可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带动全域绿色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探索“红色底蕴+绿色生态”的振兴发展之路,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生态工业扩量优化、生态服务业提档升级,初步建成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从而为江西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南丰力量,为全国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赋能。


第七章 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地方责任。建立由南丰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南丰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协调,各乡、镇(街道)、林业、水利、环保、公安、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联合执行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为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管理职能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项目实施可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自然资源局、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相关部门技术骨干力量为成员组成的管理机构,各乡、镇(街道)以负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的具体施工、协调和管理工作。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目标,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实行系统管理。强化政府部门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管理机制。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分割现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协同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明确各管理部门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与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形成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包括统一的监管平台、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各部门责任主体实行统一评价与考核。

第二节 加强科技支撑

积极推广使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特别是开发性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生态修复项目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

——积极开发高科技生态产业项目。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江西省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积极开发、引进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探索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路径。加强南丰县生态产品价值、生态环境承载评估等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摸清生态本底,推动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环保科技专家及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推动高级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管理队伍、专业技术支撑队伍和专家咨询机构的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建立专项基金,给予主导产业的高端人才优惠政策,吸引生态环保建设领域所需的各类高科技人才落户;加强对从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经济建设专职人员技术培训,强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培训机构,鼓励和资助企业员工参加技术再培训,培养一支懂业务、善协调、会管理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业队伍。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监察能力。加强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增加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点,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城乡全覆盖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南丰县生态环境局、南丰县环境监察大队队伍建设,分片区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任务,建成覆盖城乡的监察网络。以生态修复工作为契机,积极培养、引进科技人才,选择各行业务骨干定期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第三节 强化评估监管

——加强信息公开。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涉密性信息外,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中央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省级补贴资金、市县政府配套资金的使用进行公开公示,并根据资金分配管理流程,对专项资金实行全链条公开,公开内容涵盖专项资金目录、管理制度、申报指南、分配公式和因素、分配结果、绩效评价结果等,使各方面能够全面、完整地获取专项资金信息。

——健全监督机制。丰富生态环境保护公众监督形式,保障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和环境舆论监督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搭建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平台,以电视、网络、报刊、问卷、听证会、座谈会、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公众参与。

第四节 鼓励公众参与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民营林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引导和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对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项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应有的奖励,鼓励公众参与,不断提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项目工作的全民参与度。努力回应人民关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总抓手,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增加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

——加强科学普及、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宣传、普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科学的知识,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环境意识,为方案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共建共享,积极引导全县上下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渠道和机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作用,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建立统一有力的监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调动和发挥各类组织参与生态保护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促进各个阶层,尤其是管理者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摒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错误观点。

第五节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综合考虑南丰县生态系统特点,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市、县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工程资金投入。加强财政政策整合统筹,集中安排,形成合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稳定、多元的投入机制,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遵循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思路,通过资金补助、对口支援、产业转移、园区合作、技术分享、税收共享等方式建立跨行政区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分担生态保护任务。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实行省级公益林与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联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资金使用管理。生态修复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管专用,单独核算,县级以上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集体讨论,严格审批,规范财务手续,明细每一笔款项的使用状态和使用途径,保障每一笔资金的正确使用。



南丰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安排表(2021-2035年)

序号

重大工程

子项目

建设地点

实施内容及面积

建设时序

责任单位

预计投资

(万元)

1

森林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

傅坊乡、东坪乡、紫霄镇、白舍镇

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实施面积7.57km2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2

森林抚育项目

傅坊乡、东坪乡、市山镇、桑田镇

通过中幼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和森林卫生状况,促进优势林木 生长,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木材、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全面提升整体森林质量,实施面积6.67km2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3

封山育林项目

紫宵镇、太源乡、太和镇、市山镇、桑田镇

持续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提高森林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实施面积4.94km2

2021-2035年

林业局

1400

4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全县范围

规划期内培育国家储备林4000km2,同时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改善林区基础设施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5

森林“四化”建设项目

莱溪乡、东坪乡、太源乡

开展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实施面积3.21km2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6

生态廊道建设项目

军峰山森林公园、潭湖国家湿地公园

开展生态廊道建设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7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雩山山脉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8

生态观测基地建设项目

雩山山脉

与科研院所或高校合作,进行生态观测基地建设

2021-2035年

林业局

*****查看详情

9


水生态保护修复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水系治理及周边综合环境提升项目

旴江东岸水系、琴城河

进行全县110km河道生态修复治理

2021-2035年

水利局

*****查看详情

10

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

潭湖水库

潭湖水库生态恢复主体工程、水源地规划建设工程、水源地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污染源取缔工程和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2021-2035年

水利局

3000

11

河道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洽湾镇西坪村、市山镇石谦村、市山镇陶田村、紫霄镇瞿村

河道整治工程,清淤河道长度,卡口河道扩宽长度,清理河道杂物,综合治理河段总长度3.21km

2021-2035年

水利局

5000

12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紫霄镇洽村

综合治理河长6.8km

2021-2035年

水利局

1600

13

山塘整治工程。

全县范围

对全县30座重点山塘和38座一般山塘进行加固,年坝体加固、溢洪道衬砌、新建底涵,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蓄水能力,满足灌溉和防洪需要

2021-2035年

水利局

1000

14

国土综合整治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全县范围

在“十三五”基础上,至2025年扩建19.19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

2021-2025年

农业农村局

*****查看详情

15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紫霄镇、白舍镇、傅坊乡等

通过开展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项目,优化空间布局,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确保城市发展用地需求

2021-2025年

自然资源局

16

城乡增减挂钩项目

-三溪乡、市山镇

通过开展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改变村庄“老、破、旧”面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助力乡村振兴

2021-2035年

自然资源局

17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全县12个乡镇

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115km,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建设,清淤疏浚、清理塘沟等(其中,清理塘沟*****查看详情m2,河道疏浚、村内水沟整治26.28 km)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5800

18

农村公厕建设项目

全县12个乡镇

包括建设标准公厕112座、乡村旅游厕所3座。建设粪污处理系统,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2座,地埋三格式粪污收集池12个,罐式三轮抽粪车30辆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1475

19

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全县12个乡镇

重点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庄及中心村的村容村貌,完善村内道路的建设和村庄亮化、绿化工程以及相应的休闲文化设施等。其中路灯8032盏、道路约17km,绿化面积约11.7万㎡,其他项目包括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休闲文化设施等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6725

20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

琴城镇

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重点建设橡塑回收加工、废旧机械电子拆解再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再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废物回收利用环保项目。为区域内的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将再生资源以原料或半成品形式在无害化前提下加工利用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1500

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全县桔园畜禽养殖场

桔园畜禽养殖场新扩建沼气池、沉淀池、沼液处理池、沼液输送管道、运输车辆和水电改造等。沼气处理池面积1万立方米以上,运输管道10万米以上。主要农作物(水稻与蜜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92%以上建立绿肥种植示范面积2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面积2万亩、土壤修复调理示范面积2万亩。70万亩柑桔地实施全程绿色防控。成片达100亩的龟鳖养殖区实施养殖尾水处理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1000

22

城乡生态环境整治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盱江东岸水系、琴城河水系、莱溪乡湿地、盱江水源保护畜禽定点屠宰场、琴台河生态公园二期

进行城乡生态环境整治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1500

23

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及填埋处理(二期)项目

琴城镇

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清扫保洁向第三方购买服务。日收运垃圾量3.4万吨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1000

24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项目

全县12个乡镇

12个乡镇以及下属100户以上的村组或村组集合(涉及*****查看详情户),涵盖11个集镇(不含琴城镇)、69个(100户以上)村组或村组集合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备建设,以及50户以上100户以下村组或村组集合的改厕,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量9056.56立方米/天

2021-2035年

农业农村局

500

25

矿山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三溪乡、市山镇、琴城镇、洽湾镇、桑田镇、莱溪乡、白舍镇

治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和非电源污染并保护和改善脆弱生态环境,治理面积571.61km2

2021-2035年

自然资源局

*****查看详情

26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

南丰县境内2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

通过自然恢复、辅助再生、转型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

2021-2035年

自然资源局

2681


合计






******查看详情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