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昂仁县水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冬季防冻保暖相关工作的告知书

昂仁县水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冬季防冻保暖相关工作的告知书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供水工程 冬季

所属地区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 发布时间 2023/11/22 关键词供水工程冬季   近期更新4993项目点击关注“供水工程,冬季”实时招标项目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全县广大用水户:

当前,受冬季天气影响,气温逐渐降低,农村供水设施极易发生冻损。为保障辖区人畜饮水用水正常,避免出现因气候、环境等问题造成农饮设施故障或冻裂,现告知如下:

一、履行农饮工程管护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村“两委”,各水管员队伍应履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主体和用水户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昂仁县水利局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要求,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对故意破坏、损害工程设施和浪费水的行为,做到及时制止并向管理单位举报,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发挥效益,更好地服务受益群众。

二、防冻保暖具体措施

(一)水井防冻措施

1、水井内应保持干燥,及时进行检查维修,防止漏水结冰。

2、井盖上应覆盖草帘、棉被、木(钢)板加盖土层等,防止雨、雪水进入井内。

(二)水龙头防冻措施

1、室外水龙头等用水设施,可以使用保温材料(玻璃纤维布、棉麻织物、泡沫塑料、草绳等)进行缠绕裹紧,背阴处的供水设施应加厚绑扎。

2、室内水龙头等设施,晚上要关紧房屋门窗,保证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同时也可用防冻材料包裹。

3、对已冻住的水管,宜先拧开水龙头,用热毛巾包裹水龙头,然后浇温水,用温水沿水龙头慢慢向水管浇洒,使水管解冻,切不可用力拧或用工具强行打开。若浇至水表处仍不见有水流出,则说明水表也冻住了,需在水表上包上热毛巾用温水浇洒,使水表解冻,切忌用火烘烤或开水急烫,防止供水设施损坏或发生爆裂。

4、利用水缸、水桶等储水设施适当做好贮水准备,避免因用水设施冻裂造成用水不便。另外,长期不用的水表,可将关闭水表控制阀,并放尽水表及表后管道中的水,防止冻管。

(三)机井防冻措施

1、农区发电机井应根据室外温度情况为用水户提供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供水。建议13:00、18:00两个时段发电抽水,此时天气、室温最佳,能够保证用水户饮水正常。

2、电机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初步排查或电话咨询有关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上报县水利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通,切勿私自进行拆卸或维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牧区光伏机井可参照农区机井抽水时段执行,发现故障问题可逐级进行反映。

4、村“两委”、村级水管员应妥善管理使用机井设备,避免人为破坏,禁止孩童操作或玩耍机井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农牧区机井设备应设立围栅,防止牲畜、野生动物破坏。

(四)水源点日常维护检查

中国采招网(bidcenter. com.cn*)

1、自流式水源地要加强巡查,清理取水口周边垃圾、杂草,防止温度骤降导致取水口冻结,加强取水口清理平整,维护好取水口保护设施。

2、地下水水源,做好水源周边卫生打扫,清理井房内卫生及排水管道,防止井房及周边大面结冰。

3、各级、各部门应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水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五)应急防冻五步法

一是“穿衣戴帽”。对暴露在室外水管、水表、水龙头等用水设施,预先组织用水户使用棉麻织物、旧棉衣、塑料泡沫或专业保温材料等包扎保温,外加塑料膜密封。二是“滴水成线”。当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通知用水户在夜间稍稍拧开水龙头至线流,保证管内自来水流动,以防止夜间冻结。滴下的水可以使用合适的容器接存,节水利用。三是“排空防裂”。结合天气预报,通知用水户在晚上睡觉前先将水表前阀门关闭,打开最低处的水龙头将管道内的积水排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冰冻天气来临之前,排空太阳能热水器水管里的水。四是“关门闭户”。天寒时, 特别是在晚上建议用水户关紧厨房、卫生间的门窗,以保证室内的一定的温度。五是“用水保障”。利用水窖、水缸等适当做好贮水准备,避免因用水设施冻裂造成用水不便。

三、饮水保障服务热线

为进一步保障广大群众饮水用水安全,现设立昂仁县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服务热线,提供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咨询、困难诉求、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请逐级反映情况。

0101.png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解决农村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人人来管水,方便你我他”。请全县广大用水户妥善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冬季保暖措施,共同营造节约用水、共同管水的良好氛围。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