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竣工环境保护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所属地区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发布时间 2023/12/26 关键词竣工环境保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近期更新3237项目点击关注“竣工环境保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实时招标项目
招标业主犍为县中医医院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23 年 12 月 21 日,犍为县中医医院根据由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 有限公司编制的《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蓝瑞鑫放环验(2023)第(005)号),并对照《建 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指南、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

要求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医院在内科大楼 1 层介入室内新增 1 台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 司生产的 Optima IGS Plus 型医用血管造影 X 射线机(DSA),属于Ⅱ类射线装 置,管电压 125kV,管电流 1000mA,医院年诊疗病例约 320 例,年曝光时间累

计约 76.1h(拍片 1.1h、透视 75h)。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该建设项目于 2023 年 6 月 16 日取得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犍为县中医医院 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乐环辐审[2023]12 号》,医院于 2023 年 10 月委托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并编制完成了《新建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三)投资情况

本次验收环评投资总概算资 996 万元,实际辐射防护与环保投资 32.3 万元。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的主体内容包括: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 1 层介入室内新增 1 台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Optima IGS Plus 型医用血管造影

X 射线机(DS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介入室机房有效使用面积 34.1 ㎡ ,机房内最大矩形长 6.65m×宽 5.13m×吊顶高 2.95m;四周墙体除西北面墙为 10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铅板,

其余墙均为 37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硫酸钡涂层;顶部为 120mm 混凝土+3mm


铅当量铅板;底部为 120mm 混凝土,无地下层;观察窗(1 扇)采用 4mm 铅当量

铅玻璃;防护门(4 扇)均采 4mm 铅当量的防护铅门。

本项目已配备门机联锁、门灯联锁、急停按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辐

射监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通风系统与对讲系统等相关安全措施。

二、工程变动情况

本次验收实际建设场所及设备技术参数与环评及其批复一致,项目无重大变

动情况。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本项目建设满足了环评报告表中各项屏蔽防护要求,设置了防护铅窗、铅门、

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门灯连锁装置和紧急止动装置安全设施等。

医院已成立了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并配备了便携式X- γ辐射监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计、个人辐射防护 用品等防护设备。已制定相应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按《四 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川环函[2016]1400号)的要求,规章制

度进行了上墙。辐射工作场所实行了监督区和控制区的两区分化管理。

四、环境保护设施屏蔽效果

本项目机房屏蔽和防护措施已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运行时,工作场所周围及辐射敏感点的监测点位X- γ辐射剂量率均能满足相关标

准要求,项目所致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满足验收相关标准要求。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运行期不会造成不良环境影响。

六、验收结论

本项目符合“三同时 ”要求,环境保护手续齐全,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 全,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文件要求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设施均已落实并满足 要求,辐射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齐全,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环境影响监测结果 满足相应验收标准要求,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

七、后续要求

1、确保辐射场所及各类辐射防护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犍为县中医医院

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蓝瑞鑫放环验(2023)第(005)号




编制单位: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法人代表:秦莉




项目负责人: 钟俊林




报告编写人: 钟俊林





报告审核人: 江祖海





报告签发人: 肖郁惠


附件

1、犍为县中医医院调查委托书;

2、犍为县中医医院地理位置图;

3、犍为县中医医院总平面布置图;

4、犍为县中医医院医院平面布局及外环境关系图;

5、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 1 层平面示意图;

6、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 2 层平面示意图;

7、犍为县中医医院介入室平面示意图;

8、犍为县中医医院介入室排风系统图;

9、犍为县中医医院介入室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

10、犍为县中医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1、犍为县中医医院《关于调整放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12、犍为县中医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13、犍为县中医医院《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4、犍为县中医医院《DSA操作规程》;

15、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乐环辐审〔2023〕12号》;

16、犍为县中医医院《辐射安全许可证》;

17、验收监测报告。


表一


建设项目名称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

犍为县中医医院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中国采招网(bidcenter.c om.cn)#



建设地点

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圣泉路 592 号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 1 层





主要产品名称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





设计生产能力

介入室内拟新增 DSA 型号为 OptimaIGS Plus,额定管电压为 125kV,额定管 电流为 1000mA,出束方向由下而上,属于Ⅱ类射线装 置,医院年诊 疗病例约 320 例,年曝光时间累计约 76.1h(拍片

1.1h、透视 75h)。





实际生产能力

介入室新购置1台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属于Ⅱ类射线装置,管电压

125kV,管电流 1000mA,设备年工作时间76.1h(拍片1.1h,透视

75h)。





建设项目

环评时间

2023.06

开工建设时间

2023.07



调试时间

2023.09

验收监测时间

2023.10



环评报告表

审批部门

乐山市生

态保护局

环评报告表编制

单位

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

设计单位

/

环保设施

施工单位

/



投资总概算

1000 万元

环保投资总概算

33.1 万元

比例

3.31%

实际总概算

996 万元

环保投资

32.3 万元

比例

3.24%

验收监测依据

1.1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 年1 月 1 日起

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月 1 日起

施行);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2014 年第653号

令修订,国务院令第709号令修改,2019年3月2日起实施;

(4)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2017

年修订)(国务院 682 号令,2017 年 10 月 01日起施行);

(5)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环

境保护部国环规环评[2017]4 号,2017 年 11 月22日起施行);

(6)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

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 年 第 9 号);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令第 31 号,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2021年1月4日,第四次

修订);

(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

令第 18 号,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9)《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会 公告[2017]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06 日);

1.2标准和技术规范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查看详情-2002);

(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

(3)《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

1.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4项目批复文件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装置(DS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乐环辐审[2023]12

号,乐山市生态环境局。

验收监测评价

本项目验收监测标准和环评评价标准一致,如下:






标准、标号、

级别、限值

1.5 管理限值

国家标准限值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查看详情-2002) 第 http://www.qwxzyy.com/4.3.2.1 条的规定,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不超过由审管部门决 定的连续 5 年平均有效剂量 20mSv;第 B1.2 条的规定,实践使公众 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年有效剂 量1mSv。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第6.3条款,在 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

求:

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 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 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

仪器响应时间。

(2) 目标管理值

本次评价采用《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增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宜环函

[2021]185号,所规定的目标管理限值,即:

职业照射个人受照剂量管理限值取 5mSv/a

公众照射个人受照剂量管理限值 0.1mSv/a




表二


工程建设内容:

2.1 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和环评内容的变更情况

验收时,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已建成的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诊疗工 艺流程、污染物产生种类以及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除屏蔽墙体厚度外均与环评及批复中

一致。详情见表 2-1。

表 2-1 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内容对比一览表




环评内容

实际建设内容

变更内容

建设

内容

新增一台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

造影X射线机

新增一台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

造影X射线机

一致

建设

地点

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1层介入室

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1层介入室

一致

建设

规模

介 入 室 内 新 增 DSA 型 号 为 OptimaIGS Plus,额定管电压为125kV,额定管电 流为1000mA,出束方向由下而上,属于 Ⅱ类射线装置,医院年诊疗病例约 320 例 ,年曝光时间累计约 76.1h(拍片 1.1h 、 透 视 75h ) ; 机 房 面 积 为 39.40m2(长7.01×宽5.62m×高 3m), 机房实体屏蔽为: 四周墙体除西北面墙 为100mm实心砖墙(新增) +3mm铅当量 铅板(新增) ,其余墙均为 370mm 实 心砖墙(原有)+3mm铅当量硫酸钡涂层 (新增) ;顶部为 120mm 混凝土(原 有)+3mm铅当量铅板(新增) ;底部为 120mm混凝土(原有) ,无地下层; 观 察窗(1扇) 采用4mm 铅当量铅玻璃; 防护门(4扇)均采4mm铅当量的防护铅

门。

介入室内新增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 备有限公司生产的Optima IGS Plus型医 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 ,属于Ⅱ类 射 线 装 置 , 管 电 压 125kV , 管 电 流 1000mA, 出束方向由下而上,属于Ⅱ类 射线装置,医院年诊疗病例约 320 例, 年曝光时间累计约 76.1h(拍片 1.1h、 透视 75h) ;介入室机房有效使用面积 34.1㎡ ,机房内最大矩形长6.65m×宽 5.13m×吊顶高2.95m; 四周墙体除西北 面墙为100mm实心砖墙+3mm铅当量铅板, 其余墙均为370mm实心砖墙+3mm铅当量硫 酸钡涂层;顶部为120mm混凝土+3mm铅当 量铅板; 底部为120mm混凝土,无地下 层;观察窗(1扇)采用4mm 铅当量铅玻 璃; 防护门(4扇)均采4mm铅当量的防

护铅门。

机房内有效 使用面积因 增加装饰板 后小于环评 报告有效使 用面积 ,最 小单边长度 满足国家标 准要求 , 不 构成重大变

污染

物产

生种

X射线、臭氧、噪声、医疗废物、生活 垃圾、生活污水、医疗废水、 固体废

X射线、臭氧、噪声、医疗废物、生活 垃圾、生活污水、医疗废水、 固体废

一致






污染

治理

措施

DSA:①具有机器自屏蔽措施、机房屏

蔽措施

②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③具有工作场所划分区域措施

④废气经通风设备排放

⑤医疗废物与医院其他医疗废物一起 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 圾经同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 运; 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依托医院 已建的污水处理站,项目产生的废水 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市

政污水管网

DSA: ①具有机器自屏蔽措施、机房屏

蔽措施

②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③具有工作场所划分区域措施

④废气经通风设备排放

⑤医疗废物与医院其他医疗废物一起 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 生活垃 圾经同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 运; 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依托医院 已建的污水处理站,项目产生的废水 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市

政污水管网

一致

2.2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

建设地点: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圣泉路 592 号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 1 层

建设单位:犍为县中医医院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定员:本项目工作人员5人(1人为DSA设备操作技师,2人为护士,2人为手术医生) 工作制度:医院实行8小时单班工作制度,年工作拍片1.1h,透视75h。各科室单独设置

工作人员,不交叉使用。

2.3 项目内容

医院本次验收的内容为:内科大楼1层介入室机房使用一台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

备有限公司生产的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属于II类射线装置)。

项目组成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见表 2-2。

表 2-2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影响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环境影响

是否一致

主体工程

介入室位于医院内科大楼1层,机房有效使 用面积34.1平方米(长6.65m、宽5.13m、 吊 顶高2.95),墙体: 四周墙体除西北面墙为 100mm实心砖墙+3mm铅当量铅板,其余墙均 为370mm实心砖墙+3mm铅当量硫酸钡涂层; 顶部为120mm混凝土+3mm铅当量铅板;底部 为120mm混凝土,无地下层;观察窗(1扇) 采用4mm 铅当量铅玻璃; 防护门(4扇)均

X射线、臭氧、噪 声、医疗废物

一致






采4mm铅当量的防护铅门;新购置一台北京 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 属于II类射线装置,额定管电压125kV,管 电流1000mA,年最大出束时间76.1h。

辅助用房

操作间、专家休息室、设备间、污物暂存

间、缓冲区、无菌库房、病人等候区、医生 办公室、男/女更衣室等。

生活垃圾、生活污 水

一致

公用工程

市政水网、市政电网、配电系统等

/

一致

办公及生活 设施

值班室、卫生间等

生活垃圾、生活污 水

一致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

废水、固体废物、 废气

一致

2.4 项目地理位置及外环境关系

犍为县中医医院位于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圣泉路592号,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本项目位于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已建6F,高约24m)1层,外环境关系如下:以 DSA机房四周墙体为边界,东北部紧邻操作间,约3.5~7.3m为专家休息室,约7.3~ 19m为

东北方院内道路,约19~33m为东北方停车场,约33~50m为外科大楼;东部紧邻东方走

廊,约1.2~4.0m 为电井,约4.0~7.0m为卫生间,约7.0~21.0m为东方院内道路,约21.0 ~50m为东方停车场;东南部紧邻东南方走廊,约3.7~8m为医生办公室,约8~ 17m为无障

碍坡道,约17~34m为东南方院内道路,约34~50m为残疾人服务中心;南部紧邻缓冲区,

约2.3~8.2m为无菌库房/护士站/病人等 候区,约8.2~ 13.5m为南方走廊,约13.5~50m为 南方停车场;西南部紧邻西南方过道,约4.7~9.7m 为楼梯间,约9.7~ 19m 为西南方病 房,约19~50m 为西南方停车场;西部紧邻西方过道,约2.5~7.8m为加热区/男(女)卫生 间,约7.8~50m为洗浆房/食堂;西北部紧邻污物暂存间,约1.9~7.5m为西北方坡坎,约 7.5~ 16m为绿化带,约16~50m为翠屏路110号2栋;北部紧邻设备间,约1.5~8.5为北方坡 坎,约8.5~ 12.7为北方绿化带,约12.7~45m为翠屏路110号3栋,约16~50m 为翠屏路110 号4栋,约40~50m 为院外荒山;机房正上方为抢救室, 正下方无地下层。本项目周围无

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通过机房屏蔽防护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医院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2。

2.5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保护目标主要有:以DSA机房建筑实体为边界,半径50m内辐射工作人员和公

众。主要包括:DSA机房四周配套房间内工作人员、所在楼工作人员及公众及楼外流动公









众等。

由于电离辐射水平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此在进行预测时选取离辐射工作场所

较近、有代表性的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析,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3。

表 2-3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项目

相对位置

距辐射源最

近距离(m)

人流量

(人次/d)

照射

类型

剂量约束值

(mSv/a)


DSA

介入室内的医生

0.5

≤3

职业

5.0


介入室内的护士

1.0

2

职业

5.0


东北部

操作间

3.0

1

职业

5.0

专家休息室

3.5

约5

公众

0.1

东北方院内道路

7.3

约50

公众

0.1

东北方停车场

19.0

约50

公众

0.1

外科大楼

33.0

约100

公众

0.1

东部

东方走廊、 电井、卫生间

3.0

约5

公众

0.1

东方院内道路

7.0

约50

公众

0.1

东方停车场

21.0

约50

公众

0.1

东南部

东南方走廊、医生办公室、无障碍坡道

3.5

约30

公众

0.1

东南方院内道路

17.0

约50

公众

0.1

残疾人服务中心

34.0

约100

公众

0.1

南部

缓冲区、无菌库房/护士站/病人等候区、

南方走廊

2.5

约20

公众

0.1

南方停车场

13.5

约50

公众

0.1

西南部

西南方过道、楼梯间、西南方病房

3.5

约20

公众

0.1

西南方停车场

19.0

约50

公众

0.1

西部

西方过道、加热区/男(女)卫生间

3.0

约20

公众

0.1

洗浆房/食堂

7.8

约30

公众

0.1

西北部

污物暂存间

2.5

约5

公众

0.1

西北方坡坎、西北方绿化带

3.9

约50

公众

0.1

翠屏路110号2栋

16

约200

公众

0.1

北部

设备间

2.5

约5

公众

0.1

北方坡坎、北方绿化带

4.0

约50

公众

0.1

翠屏路110号3栋

12.7

约200

公众

0.1

翠屏路110号4栋

16.0

约20

公众

0.1






院外荒山

40

约10

公众

0.1

正上方

抢救室

3.0

约20

公众

0.1

2.6 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本项目涉及1台Ⅱ类射线装置(DSA),于2023年6月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机房建设于 2021年07月开工建设,于2021年09月安装调试并投入试运行,涉及肿瘤科、神经科、心

脏内科。设备参数见表2-4,照片见图2-1。

表 2-4 本次验收的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型号

数量

主要技术参数

装置类

年出束时间

工作场所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

机、Optima IGS Plus

1台

管电压:125kV

管电流:1000mA

II类射

线装置

拍片:1.1h

透视:75h

单位内科大楼1层

介入室














图2-1 Optima IGS Plus型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












本验收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2-5

表2-5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项目

名称

年耗量

来源

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原辅材料

造影剂

64L

外购

碘克沙醇

能源

电(kW·h

3000kW·h/a

市政电网

水资源

用水量

100m3/a

市政水网

经验收现场核实,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原辅材料及用途均与环评一致。





2.7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包括1台Ⅱ类射线装置

(DSA),主要诊疗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2-2。

本项目DSA基本操作流程为:

(1)病人候诊、准备、检查:由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介入接诊医师检查是否有介

入诊疗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检查和预约诊疗时间。

(2)向病人告知可能受到的辐射危害:介入主管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详细介绍 介入诊疗 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预期的效果、术中所用的介入材料及 其费用等。

对各种需放置支架的病人,由介入主管医生根据精确测量情况提前预定核实的支架。

(3)设置参数,病人进入DSA 机房、摆位:根据不同手术及检查方案,设置 DSA系统的相

关技术参数,以及其他监护仪器的设定;引导病人进入DSA 机房并进行摆位。

(4)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医师及护师密切配合,完成介入手术或检查;

(5)治疗完毕关机:手术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像、刻录光盘或照 片,急症病人应尽快将胶片交给病人;对单纯接受介入造影检查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在

24小时内将诊断报告写出由病人家属取回交病房房病历保管。

DSA在进行曝光时分为两种情况:拍片检查和介入治疗。

第一种情况,拍片检查:DSA拍片采用隔室操作方式,通过控制DSA的X线系统曝光,采 集造影部位图像。具体方式是受检者位于检查床上,医护人员调整X线球管,人体,影像增 强器三者之间的距离,然后进入操作间,关好防护门。医师、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间的计算 机系统控制DSA的X系统曝光,采集造影部位图像。医师根据该图像确诊患者病变的范围、

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第二种情况,介入治疗:DSA介入治疗采用近台同室操作方式。通过控制DSA的X线系 统曝光,对患者的部位进行间歇式透视。具体方式是受检者位于手术床上,介入手术医师 位于手术床一旁,距DSA的X线管0.5— 1.0 m处,在非主射束方向,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铅 橡胶颈套、铅衣、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等)。同时手术床旁设有屏蔽挂帘和移动式 防护帘。介入治疗中,医师根据操作需求,踩动手术床下的脚踏开关启动DSA的x线系统进

行透视(DSA的X线系统连续发射X射线),通过悬挂显示屏上显示的连续画面,完成介入操

作。医生、护士佩戴防护用品。每台手术DSA系统的X线系统进行透视的次数及每次透视

时间因患者的部位、手术的复杂程度而不同。介入手术完成后关机,病人离开机房。

图2-2 DSA 诊疗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2.8 工程建设内容小结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已建成的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诊疗工艺流程、 污染物产生种类以及采取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均与环评及批复中一致,未发生变更;平 面布局、外环境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未发生改变。较好的落实了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中

工程建设内容的要求。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附处理流程示意图,标出废水、废气、厂界噪声

监测点位)

3.1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诊疗装置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具体污染物产生种类如下:

(1)DSA 在开机状态下产生的X射线,不开机状态下不产生X射线;

(2)由 DSA 产生的 X 射线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极小量的臭氧。

(3)本项目 DSA 采用数字成像,不打印胶片,会根据病人的需要刻录光盘,光盘由病 人带走并自行处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箱,依托医院医疗废物 处置设施统一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医院垃圾桶收集后定期 由环卫部门统一定期清运。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患者产生的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依托医 院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2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 ”处 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查看详情-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后,再通过市政污 水管网进入犍为县新开元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岷江。项目主要污染

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表 3-1。

表 3-1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污染物名称及产生量

污染防治措施

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少量臭氧

内科大楼1层介入室排风口位于机房东

部距地3m处,排风管道穿过设备间连

接至室外排气道(排风量500m3/h, 换

气次数≥4次),产生废气由排气道引至

内科大楼楼顶排风口排放

对环境无

明显影响

X 射线

射线装置所产生的 X 射线,通过足够厚度的屏蔽墙体及铅门屏蔽后,其所 致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查看详情-2002)和环评提出的电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标准,为环境可接

受的水平。



噪声

空调和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较小,经墙体隔音和距离衰减后,机房周边

噪声可以达到标准限值要求。



固废

本项目为数字式X射线影像设备,不进行显影和定影操作,无放射性废液和

固体废物。








废水

医生在医疗过程会产生的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这些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

都依托医院原有处理设施处理。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是在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1层建设,对生态环境无影响。

3.2 污染防治措施

(1)屏蔽措施

介入室机房一间,建在内科大楼1层,机房有效使用面积(34.1㎡)、机房最小单边

长度(5.13m),四侧墙体、顶棚、防护铅门和防护窗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均能满足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的要求,具体参数详见表 2-2。

(2)安全防护措施

介入室铅门外具有电离辐射标识,机房内有通风设备、设备自带有紧急停止开关、

铅悬挂防护屏和床侧防护帘。见图 3-1~3-17。


图3-1 控制室

图3-3 设备紧急开关

图3-2 机房大门

图3-4 设备安装位置及自带防护用具





图3-5 污物门

图3-7 观察窗、控制室门

图3-6 设备间门

图3-8 防护用品

图3-9 上墙制度






图3-10 辐射自检设备

图3-11 个人剂量报警仪

图3-12 现场分区(监督区)图片






图3-13 现场分区(控制区)图片


图3-14 机房内通风口图片

图3-15 楼顶排风口图片

图3-16 两区划分图






图3-17 人员、污物路径图

3.3 工作场所区域划分

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切实做好辐射安全防范工作,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安全

基本标准》 (GB*****查看详情-2002)要求在辐射工作场所内划出控制区和监督区。

控制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预 防或 限制潜在照射,要求或可能要求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的限定区域。在控制区的进出口 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 指示。运用 行政管理程序如进入控制区的工作许可和实体屏蔽(包括门锁和连锁装置) 限制进出控制

区,放射性操作区应与非放射性工作区隔开。

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正常情况下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 要 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状况的制定区域。在监督区入口处的合适位置张贴电离辐射警 示标 识;并定期检查工作状况,确认是否需要防护措施和安全条件,或是否需要更改 监督区的

边界。

结合项目诊治、辐射防护和环境情况特点,将介入室划为控制区,而相邻的操作间、

设备间、污物暂存间、男/女更衣室、医生办公室、刷手区、无菌库房、缓冲区等辅助用

房划为监督区等划为监督区。




表四


4.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4.1.1项目环评结论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增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Optima IGS Plus)DSA,属于Ⅱ 类射线装置,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是提高医院诊治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符合辐射防护“实践正当性 ”原则。

项目新增使用1台Optima IGS Plus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建设地点位于 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圣泉路 592 号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1层,建成符合诊疗需求的

DSA机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介入室有效使用面积34.1平方米。

本项目DSA射线装置设备由放射科管理,医院近期规划主要开展为介入治疗,用于神 经介入、外周介入、心脏介入、心脏造影等,设备使用涉及放射科。根据医院提供资料

新增DSA预计每年出束时间:拍片1.1小时,透视75小时。

涉及使用本次DSA设备的医务人员共5人,其中1人为DSA设备操作技师,2人为护士, 2人为手术医生;手术医生与DSA操作技师不交叉;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工作250天,

每天工作8小时,实行白班单班制。

本项目总投资99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3万元,占投资比例3.24%。

4.1.2 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 (2020年1月1日施行)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为医院 医疗基础建设内容,属该指导目录中第三十七项“卫生健康 ”中第5款“医疗卫生服务设

施建设 ”,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4.1.3 选址合理性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犍为县中医医院内科大楼内。项目运营对环境基本无影响。本评价认为

其选址是合理的。

(2)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内科大楼位于医院西南端;选址避开人流较多的门诊区,并优化了平面布局,机房

尽量远离公众活动区域,医护人员从换鞋区进入,到更衣室换好衣服后穿过走廊、刷手






区进出辐射工作场所,医生用房独立成区,患者在陪护人员陪同下从缓冲区进出DSA机 房,病人、医生互不交叉。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污物暂存间打包后运出。因此,

本验收认为本项目总平面布置是合理

4.1.4工程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四川省永坤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的监测报告,本项目所在区域X-y辐射剂量率为 82~97nGy/h,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 (2023年7 月)中四川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自动监测结果(61.9~151.8nGy/h)基本一致,属于当地

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

4.1.5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结论

(一)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医院对施工期环境管理,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施工期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介入室内手术医生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2.0mSv/a, 介入室内护

士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6.2×10-1mSv/a,在控制室内技师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为2.3×

10-3mSv/a,机房周围的公众最大附加有效剂量为2.8×10-3mSv/a. DSA投入运营后,本项目

产生的X射线经墙体、门窗屏蔽、距离衰减后,对机房外公众影响更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工作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均低于本次评价中所确定的5.0mSv的年剂量 约束值,公众所受的年剂量均低于本次评价中所确定的0.1mSv的年剂量约束值。从上述预

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辐射工作场所的墙体、防护门窗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

4.1.6事故风险与防范

医院制定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规章制度可行,应认真贯彻实施,以减少和避

免发生辐射事故与突发事件。

4.1.7环保设施与保护目标

医院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可使本次验收中确定的所有保护目标,所受

的辐射剂量,保持在合理的、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4.1.8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

经过医院的不断完善,医院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领导分管,人员落实,责任明






确,医技人员配置合理,考试(核)合格,持证上岗,有应急预案与安全规章制度;环

保设施总体效能良好,可满足防护实际需要。

4.1.9项目环保可行性结论

在坚持“三同时 ”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

防治措施,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4.1.10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检查内容及环保投资

表13-1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及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设施

金额(万元)


介入

辐射屏蔽

措施

铅 防护 门4扇 (均为4mm 铅 当量)

4

铅玻璃观察窗 1 扇(4mm 铅当量)

1.5

西北面墙:10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铅板

其余墙体:37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硫酸钡涂层

20

屋顶:120mm 混凝土+3mm 铅当量铅板

地面:120mm 混凝土

安全

装置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3套

0.5

工作状态指示灯各3套

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1副(0.5mmPb)

设备自带

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1副(0.5mmPb)

对讲系统1台

1.0

门灯连锁装置3套

紧急停机装置1套(操作台和介入手术床旁共2个)

防夹装置与自动闭门装置各2套

监测仪器

和个人防

护用品

个人剂量计5套

0.2

个人剂量报警仪3台

0.6

便携式辐射剂量监测仪1台

1.5

医护:铅橡胶围裙3套、铅橡胶颈套3套、

铅防护眼镜3副、介入防护手套3双

3

患者: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1套、铅橡胶颈套1套

合计

32.3


综上所述,本项目总布局布置满足“诊治工作要求、有利于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以 及各组分布功能分区明确,既能有机联系,又不相互干扰 ”的原则,该项目选址合理,

平面、纵面布局可行。









4.1.11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根据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项目场所及周围环境 X- γ辐射剂量率 的监测结果,DSA场所及周围测点环境 X- γ剂量率测量值在0.07-0.10μGy/h之间,与参 考点医院院内其他测点相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辐射环境质 量报告》 (2023年7月)公告数据,项目区域辐射水平与电离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测得的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0.0619~0.1518μGy/h)一致,属于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

4.1.12 辐射防护措施有效性结论

项目DSA射线装置所在的介入室采取了实体防护、人员辐射防护措施,根据辐射设计 单位提供的资料,机房为规整四边形,防护方案如下:四周墙体除西北面墙为100mm实心 砖墙+3mm铅当量铅板,其余墙均为370mm实心砖墙+3mm铅当量硫酸钡涂层;顶部为120mm混 凝土+3mm铅当量铅板;底部为120mm混凝土,无地下层;观察窗(1扇)采用4mm铅当量铅玻 璃;防护门(4扇)均采用4mm铅当量的防护铅门。介入室最小长度为5.13m,有效使用面积 约34.1平方米。符合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

当量2mm的要求。

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医院已为该项目辐射工作人员配置多套铅衣、铅帽等个人防护用 品;工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专人佩戴,定期送检,建立个人剂量档案;配置 X- γ辐 射监测仪器及个人剂量报警仪;DSA设置紧急止动开关、门灯连锁装置、工作指示灯、报

警装置和对讲系统。

辐射安全管理措施: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工作组,制定了辐射事故应

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辐射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

责、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维护维修制度等。

医院DSA操作人员及辐射防护负责人已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 证,已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定期送检;已完善应急预案组织、经费落实和物资准备内 容,并加强应急演练;项目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辐射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已张贴于辐 射工作场所醒目处。医院已在监督区和控制区设立明显标识,并加强项目核技术利用场

所周围辐射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认真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

通过以上各项防护措施的综合使用,按照环评提出防护时间要求进行,可有效防止X

射线产生的辐射影响,对公众和职业人员所致剂量低于规定的管理限值。






4.1.13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

在项目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通过选取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 工时间等措施后,施工期间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较小。施工结束后,项目施工期环境 影响随之消除。本项目DSA设备的安装调试由设备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人员持证 上岗并采取足够的个人防护措施。设备调试阶段有X射线产生,已保障调试人员的防护, 做好周围疏导人员管理工作,避免了无关人员的误照射。设备调试阶段结束,则上述影

响随之结束。

4.1.14 辐射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新增一台Optima IGS Plus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在采取的屏蔽措施及布

局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年出束时间拍片1.1小时,透视75小时,通过监测数据,本项目

DSA正常运行时,对于职业人员拘留因子取1,扣除本底后最大受照剂量约为2.34×10-5 mSv/a;公众人员拘留因子取1/4,则公众最大受照剂量约为2.82×10-4mSv/a;术者位在

穿戴防护用品下最大受照剂量约1.17mSv/a。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项目DSA正常运行时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低于职业人员个人受照

射剂量管理限值5mSv/a,公众受照剂量0.1mSv/a的要求。

4.1.15 运营期其他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运行不产生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气及放射性固废。

DSA运行时产生少量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项目射线装置曝光时间较短,臭氧及氮氧化 物产生量较少,项目DSA机房安装了通风系统及空调通风,采取连续通风换气后,DSA产

生的臭氧及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DSA机房空调及风机运行时噪声值较小,设备工作时噪声值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经距离衰减、物体阻挡后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DSA采用数字成像,无须胶片冲洗,不产生显影、定影废物。介入手术过程产生的医 疗废物,采用专门的收集容积集中回收后,转移至医疗废物暂存库,按照普通医疗废物

执行转移联单制度,由当地医疗废物处理机构定期统一回收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本项目不会产生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固废,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

有少量医疗废水产生,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医院已有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

站,医疗废物分别依托医院已有收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办公、生活垃圾分别依托医院






已有收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

4.1.16 事故状态下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不同事故情况下人员曝光时间限值估算结果,依然存在超剂量照射可能,按国 务院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规定判断,属一般辐射事 故。为防止其他可能的辐射事故,建设单位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各种辐射防护设 施(措施)较齐全,效能基本可满足辐射防护要求,医院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较全 面,按评价要求完善各操作规程和制度后,在发生辐射事故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并采

取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辐射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4.1.17 利益分析代价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层次、多方位、高质量和文明便利的就诊需

求,提高对疾病的诊治能力。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展,可达到一般非放射性诊治方法所 不能及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拯救生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开展所带来的利益是大于所付出的代价的,所以符合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 ”

原则。

4.1.18 从事辐射活动能力评估

对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保部 3 号令)、《放射性 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 18 号令)中关于建设单位使用射线 装置应具备的条件要求。分析认为,犍为县中医医院具备使用Ⅱ类射线装置DSA的能力。

4.1.19 项目建设的环保可行性总结论

在坚持“三同时 ”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

防治措施,本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4.2 项目环评批复及要求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6月16日关于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乐环辐审[2023]12号》;批复的主

要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总体要求

该项目在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圣泉路592号犍为县中医医院内,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医院

将内科大楼1层北部抢救室改建为1间DSA机房,在机房内新增使用1台DSA,用于肿瘤科、






神经科、心脏内科等病症的放射诊断和介入治疗。新增DSA型号为 OptimaIGS Plus,额 定管电压为125kV,额定管电流为 1000mA,出束方向由下而上,属于Ⅱ类射线装置,医

院年诊疗病例约 320 台,年曝光时间累计约 76.1h(拍片 1.1h、透视 75h)。

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3.1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3%

犍为县中医医院已取得我局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川环辐证 [*****查看详情]),许可种 类和范围为使用Ⅲ类射线装置。本次项目环评属于新增使用Ⅱ类射线装置及其辐射工作 场所,为重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系核技术在医疗领域内 的具体应用,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年修改)中的鼓励类,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理由正当。该项目严格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 模、地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和运行,使用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及其他污 染物排放可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照射剂量满足报告表提出

的管理限值要求。因此,我局原则同意《报告表》结论。你单位必须全面落实《报告

表》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本审批意见要求。

二、项目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按照报告表中的内容、地点进行建设,未经批准, 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建设 内容及规模。该项目若存在建设内容、地点、产污情况与报告表不符,必须立即向生态

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辐射环境安全防护及污染 防治措施和要求,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辐射工作场所射线屏蔽能力满足

防护要求,各项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满足相关规定。

(三)落实项目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做好射线装置在 安装调试阶段的辐射安全 与防护。严格按国家关于有效控制城市 扬尘污染的要求,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污染;合

理安排施工时间、 控制施工噪声,确保噪声不扰民;施工弃渣及时清运到指定场地堆

存,严禁随意倾倒。

(四)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将新增项目内容纳入本单位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及

时更新射线装置台帐等各项档案资料。

(五)配备相应的辐射监测设备和辐射防护用品,并制定辐射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监

测计划。






(六)新增辐射从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要求,登录国家核技 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

训平台(http://fushe.mee.gov.cn ), 参加并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

三、申请许可证工作

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及相应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设备)建 成且满足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报条件后,你单位应在项目投入运行 前登陆四川政务服务网

(http://www.sczwfw.gov.cn) 向生态环境厅重新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四、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项目建设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 ”制度。项目竣工后,应严格按照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

社会监督。

五、项目运行中重点做好的工作与落实情况详见下表:

该建设项目运行中重点做好的工作与落实情况




序号

批复中要求

实际执行情况

是否

满足

1

项目运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 准和规定实施。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 量约束值应严格控制在5mSv/年以内,公 众个人剂量约束值为0.1mSv/年。依法对 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建立 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特别应 加强对从事 DSA 项目的医护人员的辐射 防护和剂量管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 过1.25mSv/ 季的应核实,必要时采取适 当措施,确保个人剂量安全;发现个人 剂量监测结果异常(>5mSv/ 年 ) 应当立 即组织调查并采取措施,有关情况及时 报告《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并 抄送我局。

经现场监测,医院满足《电离辐射 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 (GB*****查看详情-2002)和环评提出的电 离辐射安全管理限值标准, 已为该 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并建立有个人剂量档案;

满足

2

加强辐射工作场所和有关环保设施的日 常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各项辐射安全 和防护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实时有 效、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防止运行故

障发生。

医院已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防护管 理措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执

行,可避免事故发生

满足

3

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对辐射工作场所

医院已按照环评报告表要求对辐射

满足






实行合理的分区管理,杜绝射线泄露造 成公众及操作人员被误照射等事故发

生。

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以此杜绝射 线泄露造成公众及操作人员被误照

射等事故的发生

4

按照制定的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定期自 行开展辐射环境监测 , 并记录存档备 查。每年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年度辐 射环境监测,并将监测结果纳入辐射安

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自查评估报告。

医院已制定相应监测计划并委托四 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 司进行辐射监测,医院已购买X- γ

辐射仪进行自我监测

满足

5

按有关要求编写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 度自查评估报告,并于次年1月31日前经 由 “ 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 统 ” (以下简称“ 申报系统 ”)上报。做 好“ 申报系统 ”中本单位相关信息的日 常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实时准确完

整。

医院已按时提交年度评估报告。辐 射安全许可证已重新申领,新增使 用医用Ⅱ类射线装置和新增辐射工

作场所。

满足

6

对射线装置实施报废处置时,应当将其

拆解和去功能化。

医院目前没有报废设备

/

7

依法完备项目建设其他行政许可相关手

医院已依法完善项目建设其他行政

许可相关手续

满足

四、我局委托乐山市犍为生态环境局负责该项目的“三同时 ”监 督检查和日常监督 管理工作。你单位应在收到本审批意见后15 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报告表》送乐山

市犍为生态环境局备案,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表五


验收监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5.1 验收监测分析方法

本次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表 5-1。

表 5-1 本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监测因子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监测条件

监测仪器

X- γ空

气吸收

剂量率

现场监测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基本标准》 GB *****查看详情-2002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

规范》 HJ 1157-202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2021

拍 片 : 92 kV 195.3mA,曝光时 间>1s; 透视 : 87 kV 17.6mA ,

曝光时间>1s

设备名称:X γ巡测仪

设备型号:AT1123

设备编号:LRX*******查看详情

校准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

究院

校准有效期至:2024-03-16

校准证书号:202*****5716

5.2 验收监测质量保证

本次验收监测单位为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单位具有中国国家

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并在允许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和出具有效的监测报告,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合

法性和有效性。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

(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

(3)监测仪器每年按规定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监测仪器经常参加国内各实验室间的比对,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6)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

(7)监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审定








表六


验收监测内容:

6.1 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

本次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医院开展辐射诊疗的 1 台Ⅱ类射线装置(DSA)具体情况见

表 6-1。

表 6-1 本次验收监测的辐射诊疗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型号

数量

装置类别

地点

1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

Optima IGS Plus

1

II类射线装置

单位内科大楼1层介入室

6.2 验收监测的范围

本项目验收监测范围和环评时DSA评价范围一致,本次验收监测的范围为: Ⅱ类射线

装置介入室机房屏蔽墙体四周及相邻场所。

6.3 前期环评制度执行情况调查

项目前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委托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写了环境影响

报告表,并取得了乐山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批复文件。

6.4 施工期环保措施调查

本项目涉及的医用射线装置拟在医院内科大楼1层DSA机房使用,医院DSA机房和操作 室等均为原医院抢救室改建而成,DSA设备暂未安装,该项目施工期较短工量较小,无施

工期环境遗留问题。

(1)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要是在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主要通

过封闭施工管理和采取及时酒水等措施来进行控制。

(2)噪声

施工期噪声包括主体施工、装修产生的噪声,由于施工范围小,施工期较短,项目通过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建筑隔声选用低噪设备等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废水

本项目建设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医院已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施 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再通过市政管网进入犍为县新开元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一步

处理后,进行达标排。










(4)废气

施工期的废气主要产生在装修过程中,在装修时喷涂等工序产生的废气和装修材料中 释放的废气,影响装修人员的身体健康,该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因此在装修期间,应 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装修结束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因施工量小,装修周期较短,

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材料、装修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施 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材料、装修垃圾等,可与大楼施工垃圾一起分类收集,统一处理;施

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后送城市环卫部门处理。

小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了环保“三同时 ”制度,未对环境造

成明显影响,无环境遗留问题。

6.5 运行期环保措施调查

(1)大气环境

本项目DSA工作时产生的X射线会使空气发生电离,产生极小量的臭氧,经机房机房

排风管道,至排风井高于楼顶排放,经自然分解,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固体废物

本项目DSA采用数字成像,不打印胶片,因此不会有废胶片产生;手术时产生一定量 的医用器具和药棉、纱布、手套、废造影剂、废造影剂瓶等医用辅料及手术垃圾,项目 产生的医疗废物经专用容器统一收集,在污物间打包后与医院其他医疗废物一起在医疗 废物暂存间暂存,统一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理;工作人员会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公 垃圾不属于医疗废物,医院按照当地管理部门要求,进行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定

期清运,项目产生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水环境

本项目运行后,废水主要为辐射工作人员和患者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依托医院 已建的污水处理站,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再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犍为县新开

元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岷江。

(4)噪声

本项目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主要为空调噪声,最大源强度不超过65dB(A)






, 且均处于室内,通过建筑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后,运行期间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查看详情-2008)2类标准要求。

(5)造影剂的存储、泄露风险

造影剂(碘海醇)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医院将外购造影剂采用不 锈锅药品柜作为普通药品单独密封保存:未使用完和过期的造影剂均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 在进行介入手术时,使用带托盘的不诱钢推车进行运送。在使用造影剂前由药剂师进行 剂量核算后护士取药,医生用高压注射器按照血液流速注入病人血管内,在X射线的照射下 达到血管造影的目的,最后由泌尿系统排除体外。医院未使用完和过期的造影剂作为医疗

废物进行处理。造影剂不属于重金属和其他持久性有机物,不存在泄露风险。

(6)辐射环境

本项目DSA工作时产生X射线,所致职业人员和公众的最大年附加有效剂量都符合本

验收执行标准,详见“验收监测结果 ”。




表七


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记录:

7.1 验收监测期间的工况

验收监测单位接受委托后,四川蓝瑞鑫卫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21年12月17 日,派出监测人员,并在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本项目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的

辐射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

本项目DSA在进行曝光时分为两种情况:拍片和透视。

由上可知,操作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Optima IGS Plus型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装置(DSA)时,医生在控制室进行操作。监测时工况如下表所示。

表 7-1 Ⅱ类射线装置运行参数一览表







名称、型号

类别

技术参数

监测条件

主射线方向

所在位置


医用血管造影X

射线机、Optima

IGS Plus

II类

射线装置

125kV

1000mA

拍片:92kV,195.3mA,

曝光时间>1s;透视:

87kV,17.6mA,曝光时间

>1s

向上照射

单位内科大楼

1层介入室


表7.2 验收监测布点及监测结果







点位

检测位置

(距屏蔽体30cm处)

X- γ射线辐射剂量率

( μSv/h)

标准差

( μSv/h)




拍片

透视

拍片

透视


1

观察窗左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3

0.012

关机

0.008

0.014



2

观察窗正中

开机

0.18

0.17

0.017

0.012

关机

0.10

0.007



3

观察窗右边缝

开机

0.16

0.15

0.012

0.008

关机

0.09

0.010



4

观察窗正中

开机

0.15

0.15

0.008

0.009

关机

0.10

0.008



5

观察窗右边缝

开机

0.17

0.16

0.013

0.012

关机

0.08

0.014



6

医生通道门上边缝

开机

0.16

0.15

0.010

0.009

关机

0.08

0.008








7

医生通道门下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6

0.008

关机

0.10

0.007



8

医生通道门左边缝

开机

0.17

0.17

0.013

0.012

关机

0.08

0.009



9

医生通道门正中

开机

0.17

0.15

0.012

0.008

关机

0.09

0.011



10

医生通道门右边缝

开机

0.18

0.17

0.013

0.015

关机

0.09

0.014



11

机房大门上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6

0.013

关机

0.09

0.016



12

机房大门下边缝

开机

0.16

0.15

0.007

0.009

关机

0.10

0.019



13

机房大门左边缝

开机

0.18

0.17

0.013

0.012

关机

0.10

0.017



14

机房大门正中

开机

0.16

0.15

0.008

0.009

关机

0.08

0.022



15

机房大门右边缝

开机

0.17

0.17

0.008

0.012

关机

0.09

0.016



16

污物门上边缝

开机

0.18

0.16

0.013

0.010

关机

0.10

0.011



17

污物门下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0

0.011

关机

0.09

0.007



18

污物门左边缝

开机

0.16

0.16

0.009

0.013

关机

0.10

0.009



19

污物门正中

开机

0.15

0.15

0.012

0.012

关机

0.09

0.004



20

污物门右边缝

开机

0.19

0.17

0.010

0.012

关机

0.10

0.007



21

设备间门上边缝

开机

0.16

0.15

0.013

0.009

关机

0.09

0.016



22

设备间门下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2

0.008

关机

0.09

0.012








23

设备间门左边缝

开机

0.18

0.18

0.013

0.012

关机

0.10

0.014



24

设备间门正中

开机

0.15

0.15

0.009

0.008

关机

0.09

0.020



25

设备间门右边缝

开机

0.16

0.16

0.013

0.008

关机

0.10

0.010



26

东南墙外表面

(缓冲区)

开机

0.16

0.16

0.008

0.012

关机

0.08

0.008



27

西南墙外表面

(过道)

开机

0.17

0.15

0.013

0.009

关机

0.09

0.011



28

西北墙外表面

(设备间)

开机

0.18

0.17

0.012

0.013

关机

0.10

0.005



29

东北墙外表面

(操作间)

开机

0.16

0.15

0.015

0.009

关机

0.09

0.015



30

楼上地面

开机

0.17

0.16

0.016

0.008

关机

0.09

0.012



31

楼上地面

开机

0.16

0.15

0.12

0.008

关机

0.10

0.014



32

楼上地面

开机

0.17

0.15

0.008

0.012

关机

0.10

0.012



33

第一术者位

开机

25.3

11.0

0.688

0.562

关机

0.09

0.012



34

第二术者位

开机

15.6

7.4

0.709

0.507

关机

0.10

0.013



35

专家休息室

开机

0.12

0.12

0.013

0.025

关机

0.11

0.009



36

东北方院内道路

开机

0.10

0.10

0.017

0.013

关机

0.10

0.011



37

东方院内道路

开机

0.13

0.11

0.011

0.015

关机

0.10

0.011



38

东南方走廊

开机

0.12

0.11

0.021

0.009

关机

0.11

0.009








39

东南方院内道路

开机

0.13

0.11

0.016

0.015

关机

0.10

0.009



40

残疾人服务中心

开机

0.11

0.12

0.019

0.008

关机

0.10

0.012



41

护士站

开机

0.12

0.11

0.023

0.019

关机

0.09

0.007



42

东方停车场

开机

0.12

0.12

0.024

0.014

关机

0.10

0.013



43

绿化带

开机

0.11

0.12

0.015

0.013

关机

0.11

0.013



44

西南方停车场

开机

0.13

0.11

0.015

0.021

关机

0.10

0.012



45

食堂

开机

0.12

0.12

0.013

0.011

关机

0.10

0.019



46

翠屏路 110 号 2 栋

开机

0.11

0.11

0.015

0.017

关机

0.09

0.015



47

翠屏路 110 号 3 栋

开机

0.12

0.13

0.021

0.013

关机

0.12

0.014



48

翠屏路 110 号 4 栋

开机

0.12

0.12

0.017

0.008

关机

0.09

0.009



注 :①该监测场所本底值为0.10μSv/h,上表结果均未扣除本底值;②机房每监测位监测点不少于6

个,监测结果取均值;③防护监测设备校准因子为1.21;④术者位监测时均在铅悬挂防护屏监测。







7.3 X 射线照射年有效剂量估算

根据现场调查,DSA年最大出束时间见表 7-3。

表 7-3 DSA年最大出束时间一览表







设备名称、型号

数量

年出束时间

工作场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Optima IGS Plus

1

拍片:1.1h

透视:75h

单位内科大楼1层介入









7.4监测及剂量估算结果分析

从表7.2得出结论

该机房外周围环境 X- γ射线辐射剂量率最大为 0.19μSv/h;根据单位情况与环评报 告预设全年最大曝光时间约为 76.1 小时;对于职业人员居留因子取 1,公众人员居留因 子取 1/4;扣除环境本底后职业人员全年累计受照剂量最大为 6.85×10-3mSv/a,公众人 员全年累计受照剂量最大为 1.71×10-3mSv/a;符合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 全基本标准》(GB*****查看详情-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有效剂量 20mSv/a 的限值和公众照射有 效剂量 1mSv/a 的限值;同时也符合职业人员 5mSv/a 的年有效剂量管理约束值和公众人 员 0.1mSv/a 的年有效剂量管理约束值,且与环评报告中职业人员和公众累计预测最大受

照剂量均处于同一水平。

本项目介入手术医生透视工况剂量率为 11.0μSv/h,全年累计受照剂量为 0.825mSv /a,护士透视工况剂量率为 7.4μSv/h,全年累计受照剂量为 0.555mSv/a;符合国家标 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查看详情-2002)规定的职业照射有效剂量

20mSv/a 的限值;同时也符合职业人员 5mSv/a 的年有效剂量管理约束值。

经机房实体屏蔽防护后,本项目 DSA 对机房周围公众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对评价范

围(50m)内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根据监测结果,该项目对职业人员与公众人员的年有效受照剂量值均符

合国家标准与医院目标管理值要求。

7.5 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本项目属于改建项目,通过现场调查情况,该项目建设依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

同时 ”制度,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7.6 项目环保防护措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根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环评报告中环保设施(措施)及落实

情况见表 7-6-1。





序号

环评中验收内 容

验收要求

实际执行情况

是否一致

1

辐射屏蔽措施

铅 防护 门4扇 (均为4mm 铅 当

量)

铅防护门4扇

(均为4mmPb)

一致

铅玻璃观察窗 1 扇(4mm 铅当 量)

铅玻璃观察窗1扇(4mmPb)

一致






屋顶:120mm 混凝土+3mm 铅当量

铅板

西北面墙:10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铅板

其余墙体:370mm 实心砖墙+3mm

铅当量硫酸钡涂层

屋顶:120mm 混凝土+3mm 铅

当量铅板

西北面墙:100mm 实心砖墙

+3mm 铅当量铅板

其余墙体:370mm 实心砖墙

+3mm 铅当量硫酸钡涂层

一致

地面:120mm 混凝土

地面:120mm 混凝土

一致

2

安全

装置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3套

已在机房大门、污物门、控制 室门处各配备一个

一致

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1副

(0.5mmPb)

已配备床侧防护帘1副(机器

自带)

一致

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1副

(0.5mmPb)

已配备铅悬挂防护屏1(机器 自带)

一致

对讲系统1台

已配备1套对讲系统

一致

紧急停机装置1套(操作台和介入

手术床旁共2个)

已在介入手术床与操作台旁配 备两个紧急止动装置

一致

门灯连锁装置及工作状态指示灯 各3套

已在污物门、控制室门和机房

大门配备门灯连锁装置及工作

状态指示灯各1套

一致

防夹装置与自动闭门装置各2套

已配备防夹装置与自动闭门装 置各2套

一致

3

监测仪器和个 人防护用品

个人剂量计5套

个人剂量计5套

一致

个人剂量报警仪3台

已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3台

一致

便携式辐射剂量监测仪1台

已配备便携式辐射剂量监测仪

一致

医护:铅橡胶围裙3套、铅橡胶颈

套3套、铅防护眼镜3副、介入防

护手套3双

铅橡胶围裙3套、铅橡胶颈套3

套、铅防护眼镜3副、介入防

护手套3双

一致

患者: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 形)或方巾1套、铅橡胶颈套1套

铅橡胶性腺防护方巾1套、铅

橡胶颈套1套

一致

4

其他

新风系统1套

风量500m3/h,

连续通风

一致

5

监测

设备

医院可以购买便携式辐射监测仪 自行监测,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

已配备X- γ辐射仪一台

一致

6

辐射工作人员 培训情况

需完善,应明确“培训平台为国 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学 习平台 ”学习辐射安全与防护知 识并通过考试; 已取得辐射安全

5名辐射工作人员全部取得辐 射安全培训合格证

一致






培训合格证的,合格证到期前需 进行再培训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 训成绩合格单有效期为五年

7

验收监测

操作位、防护小门、防护大门、 与机房相邻的房间各点位 X- γ辐 射剂量率,监测值应满足管理限 值要求。

各监测点位 X- γ辐射剂量率 均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 防护要求》 (GBZ130-2020) 规定

一致

7.7个人剂量检测

经调查,医院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职业人员均佩戴个人剂量计,并定期进行个人剂量 检测。医院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结果没有异常情况(辐射工作人 员的体检结果样本附件),在医院常态化使用DSA的过程中,因按时进行辐射工作人员个

人剂量监测并合理分配个人工作时间,确保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表8


验收监测结论:

8.1 结论

通过对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现场调查和竣工环境

保护验收监测,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本项目介入室的墙体、铅门、铅玻璃屏蔽能力均满足防护要求,对电离辐射起到 了有效的屏蔽作用,机房铅门外设置了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限制了无关人员的进入,保证

了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

2、医院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标准要求限值及医院目

标管理值。经机房实体屏蔽防护后,本项目DSA对机房周围公众环境影响较小。

3、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臭氧、生活污水、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和噪声等对周围环境影

响较小。

4、医院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程 序、辐射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能够有效防止辐射事故的发 生。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具备处理辐射事故的能力。医院已配备有专业技术

人员,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具备了安全操作相应诊疗设备的能力。

5、医院成立了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及辐射事故应

急预案,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医院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设施(措施)和环评批复的要求。

犍为县中医医院新增 DSA 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防护措施落实得当,防护有效;管理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完善;职业人员及公众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 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查看详情-2002)相关管理限值,同时也低于医院目标管理值。项目 环保手续齐全,工程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环评批复范围相符,环评及批复提出的环 保意见已落实,在项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各项监测结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具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8.2 建议

经过现场调查,医院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医院应按照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自我监测,并制定台账备查。

(2)院方应在常态化使用DSA的过程中,因按要求进行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并合理分配个人工作时间,确保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3)院方应在常态化使用DSA的过程中,因按要求安排辐射工作人员参加相应培训

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