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关于十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关于十四届市委第一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整改

所属地区 湖北省-襄阳市 发布时间 2024/1/30 关键词整改   近期更新6276项目点击关注“整改”实时招标项目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根据襄阳市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2022年3月7日至4月7日,襄阳市委第一巡察组对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问题开展了专项巡察。2022年6月10日,襄阳市委第一巡察组向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组织领导情况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整改。按照巡察反馈意见,将整改任务、整改标准、时间节点落实到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各整改专班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重落实。区党工委定期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周一碰头,半月一通报,重大事项随时研究”。各整改牵头单位采取销号式办法,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紧盯整改重点,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抓紧抓好整改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促长效。各相关单位针对巡察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举一反三,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进一步研究对策,建章立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使整改过程成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过程,成为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过程。

二、整改进展情况及成效

1.关于“落实土地集约经营理念存在偏差”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党工委成立专班,组织专人逐一摸清低效用地底数,全面查清企业基本情况,包括土地位置、面积、权属,闲置的时间和原因,出让价款缴纳和土地使用权抵押,优惠政策享受,政府和企业双方权利义务履行等基本情况。二是开展任务分解包保制,分类整理,对症下药。三是建立例会制度。根据汇报情况,集中研判,分类决策。团山镇低效用地企业22家,共计1206亩。低效用地得到整改企业19家,共计789.42亩,剩余3家企业正在处理中,共计416.58亩。米庄镇涉及低效用地16家,低效用地共计1520.6亩,已处理9家,共计1109.31亩,剩余7家企业正在处理中,共计411.29亩。刘集街道办事处共有低效用地企业18家,低效用地2183.2亩。目前已处置的共有10家,共计915.86亩,剩余8家企业正在处理中,共计1267.34亩。

2.关于“抛荒地给区级财政带来较大压力”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摸清底数。对全区不便耕种土地再次摸底,对接省市相关要求,参照其他县市区经验,进一步规范不便耕种土地的管理,减少资金支出。二是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并严格按照依法依规原则,明确全区土地具体用途,落实农田复耕相关政策,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切实发挥土地效益。三是建章立制。要结合全区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科学研究,逐步建立起管用、长效的土地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关于“招商引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多,落地少,效益低”的问题

整改情况:围绕高新区八大主导产业,提升招商精准度。2022年以来,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6次,研究审议项目157个,签约落地124个,未落地项目33个,占比21%。会同项目所在园(镇)办、科技城、区税务局等相关部门梳理核实46个未缴纳任何税收项目情况,其中有正常运营项目24个;停产或基本停产项目22个,已依法起诉8家;移交市公安局办理7家;市公安局正式立案2家;市公安局移交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2家;移交高新区公安分局1家;高新区回购1家;追回补贴款1家,涉及金额55万元。2021年入库开工的37个工业项目平均亩产税收实现22.31万元,超过国家要求25万元/亩标准的为13个。

4.关于“招商引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不高,引进项目效益低下,与高新区‘高’‘新’的定位不匹配”的问题

整改情况:2022年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位居全市考评第三,先后引进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投资53.1亿元的东风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东风纳米S31)项目、投资68亿元的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套汽车低压锂电池生产基地10GWh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夯实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从2022年7月起,高新区基本暂停了6个重点平台各项补贴的拨付,并协调相关部门加强项目跟踪,督促项目履约,切实发挥平台效益。2023年9月,已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相关公司招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招商引资产业资金使用安全和高效。1家企业已列入高新区两停项目整改范围。1家不合规企业已搬离科技城。

5.关于“招商引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补贴资金监管失控”的问题

整改情况:已建立政策兑现审查长效机制,按照《襄阳高新区加强招商引资项目闭环管理办法》和《襄阳高新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对申报政策兑现的项目进行现场查看、专业审计,对项目建设实行动态监管,综合研判项目履约情况。19家停产或基本停产企业已依法起诉11家;移交市公安局办理10家;市公安局正式立案7家,其中3家已移交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4家仍在继续侦办;追回奖补资金400万元。

6.关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展缓慢”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破冰”,有序推动了行政编制实名制和公务员职级工作,在做大高新国投集团公司基础上,成立3个市场化公司,推行政企分开,增强全区经济“造血”功能,向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汇报争取更多招录公务员名额。二是加大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工作。积极对标先进地区,不断探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三是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引育并举,培养数量足、素质高的本土人才队伍;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让人才在高新区实现价值、收获幸福。

7.关于“主体责任压得不紧不实”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党工委会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新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印发了《高新区党工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高新区党工委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二是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向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发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清单提醒函,落实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与下级“一把手”谈话制度。三是召开“一把手”述责述廉会议,分类制定高新区各镇(街道)、区直部门、区属企业、区直学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标准,拟定《2023年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四是开展清廉建设深化年活动和9项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活动。五是向相关单位发督办函,督促其对相关问题立行立改,均已整改到位。六是召开全区警示教育大会,现场通报一期6人典型案例,并发放《典型案例剖析》,取得较好警示教育效果。七是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纳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并结合实际加大考核分值,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监督力度。

8.关于“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压实区直单位主体责任。每月要求全区各单位上报各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2022年全区各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15人,2023年全区各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98人。二是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开展“送纪法到支部”“每月一警”警示教育等活动,编印《高新区党员干部酒醉驾典型案例警示录》,切实筑牢遵纪守法思想道德防线。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现场发放《损害政商关系典型案例剖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举办高新区“亲廉相伴·共筑港湾”家属廉政座谈会,培育新时代家庭新时尚,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三是推进廉洁教育阵地建设。通过建设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长廊、廉洁文化角,举办廉洁文艺演出、书画展、演讲比赛等方式,推动廉洁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涵养风清气正。四是加强村(社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搭建村(居)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出台《高新区村(居)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运行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平台累计录入信息约53万条,对2019年以来561个村(社区)工程项目、约15亿“三资”、72家村办企业实现监督数据全覆盖。

9.关于“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到位”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执纪问责。对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并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强化整改,建章立制。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向全区各单位发放工作提示,推动各单位全面自查自纠。三是将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纳入巡察、审计监督。将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作为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议事决策规则。城乡建设局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规范会议纪要,据实将议事内容记录完整,实现“三重一大”事项集中决策后执行。

10.关于“资金资产管理存在较大风险”的问题

整改情况:①按照安置补偿方案发布的时间节点,经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查询后,营业执照办理登记时间在安置补偿方案发布时间节点之后或注册登记地址不在拆迁地的,一是对营业执照的相关补偿予以清退追回,二是按照征迁户家里实际人口数,保障基本住房,除保障基本住房外,剩下安置房,待征迁整改调查核实且处理完后,再进行分配。②成立征迁遗留问题整改专班,对结婚证时间造假问题进行梳理,与婚姻登记处登记时间进行比对,对与婚姻登记处查询到的登记时间不相符的,将清退追回相关补偿,对拒不配合整改工作的查实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③对已享受公租房政策仍被纳入安置对象的,经查实后,相关补偿予以清退追回,对拒不配合工作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关于“资金资产管理存在较大风险。‘三资’管理问题突出”的问题

整改情况:建立工作专班,聚焦镇(办)履行“三资”管理主体责任,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强化指导督办,多次前往镇(办)相关村(社区)召开巡察整改调度会,调研推进落实情况,并下发工作提示函,强化行业审计监管。2023年,对高新区38个村(社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集体“三资”在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2022年7月至12月农村集体“三资”所有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以及2022年审计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再清理、再督办。高新区涉及往来账清收及未及时清收租金共2.82亿元,已累计清收1.78亿元,未清收1.04亿元。

12.关于“资金资产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国有资产管理有漏洞”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多措并举强化招商,降低资产空置率。2023年科技城新入驻投产项目5个,新增使用面积5740平方米,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有效降低资产空置率,实现了招商盘活的双向奔赴,有力促进高新区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欠缴租金催收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收1139.******查看详情万元,清收率达到97.4%,剩余29.07万元已全部进入法院强制执行阶段。三是抓好执行落实各项制度,推动工作规范化、效率化发展。严格按照高新区内部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根据新的租金标准签订租赁合同,年租金在原有基础上上涨租金3.6万元,且逐年均有递增。四是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腾退被侵占房产。对不配合腾退房产的问题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依法腾退。

13.关于“日常监督偏轻偏软”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巡视、巡察反馈未整改到位的84个问题,按省级巡视、市级巡察、区级巡察分解到相关单位,根据问题类型分类施策,推动反馈问题加速整改。通过积极向省、市纪委报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2023年6月省纪委同意全部整改完成销号;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问题反馈后,区纪检监察工委联合管委会督查室、巡察办、营商办等部门深入40家辖区党组织,看方案、看台账、看现场,督促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开展整改“回头看”,对区级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强化集中研判,发现问题线索立即移交。二是针对审计反馈超期未整改的213个问题,通过对57家单位下发督办通知、召开现场督办会、采取“一对一”跟踪整改等方式提高整改效率,推动213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清退上缴国库资金约866万元。

14.关于“信访件、违纪案件办理迟缓”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开展“信访大化解”“线索大起底”活动。对2018年以来的信访件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建立未办结信访件和线索台账,动态更新,销号管理。二是重点任务重点落实。对16件重复信访举报件、25条“查改治”线索、37条开发区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线索实行领导包保化解,下发督办函7期,目前已化解重复信访件16件,签订息诉罢访协议6人,“查改治”和开发区腐败专项整治线索已办结。三是开展“信访化解攻坚年”“案件质量管理年”活动。印发《关于开展超期事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信访举报全周期管理的实施方案》《关于案件监督全周期管理工作方案》《高新区重复举报化解不力专项治理方案》《高新区教育整顿线索受理处置方案》,对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全闭环管理。目前,中、省、市转办信访件按期办结率100%,省交办件办结3件,未出现超期办理现象。四是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对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立案查处情况实行一周一督办,对问题线索实行“ABC”法限时办理,建立《党员、公职人员酒醉驾快查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未出现一起酒醉驾案件超期办结现象。印发《高新区执纪执法专题会议议事规则》,《关于对查否件重复信访进行复核的办法》,推进监督执纪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五是充分发挥执纪执法、案件监督管理7.0、情报信息应用平台、检举举报等平台作用,对线索转办、措施申请、日常监督数据录入等“一网通办”情况全过程网上监督,今年累计下发督办通报、工作提示、工作指引12批次,督促规范、精准录入。

15.关于“以案促案、以案促治力度不够”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专题研究问题整改。进一步研究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提醒案件承办室加强“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教育”等促改促治工作。二是全面起底,举一反三。对2021年以来查办案件、制发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回访教育情况进行“回头看”,紧盯屡查屡犯、普遍性、典型性的案件,对相关单位发放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整治纠治。三是强化教育警示。形成《整合教育资源创新载体形式提升廉洁教育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开展“送纪法到支部”“每月一警”警示教育等活动,编印《高新区党员干部酒醉驾典型案例警示录》,切实筑牢遵纪守法思想道德防线。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现场发放《损害政商关系典型案例剖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举办高新区“亲廉相伴·共筑港湾”家属廉政座谈会,培育新时代家庭新时尚,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四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实际制定《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关于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落实清单》,从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明确案件运用类型、规范“三书、一报告”、做实总结提高、强化教育警示、促进社会评价等方面细化25条具体措施,确保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取得实效。

16.关于“执法监管不到位。监管、执法‘两张皮’”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重新梳理42起转办线索具体办理情况。经过梳理及持续推动,42起案件中共立案18起;不符合立案条件退回行业监管部门18起;重复交办线索5起;高新区土地储备中心收回土地1起。二是厘清监管、执法部门职责边界。2022年4月,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与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签订《关于开展高新区国土资源林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备忘录》,明确各自工作内容与职责范围。三是强化案件监督管理。2022年2月22日,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成立行政处罚案件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行政处罚案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对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7.关于“执法监管不到位。查处违建已罚代管”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重新梳理转办线索具体办理情况,及时督办相关镇(街道)切实履行拆除主体责任,加快违法建设拆除进度。经过梳理及持续推动,6起违法建设已拆除5起;剩余1起正在推进中。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已于2023年12月15日向高新区米庄镇米庄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违法主体退还非法占用土地,没收地上建筑物及设施,同时依法处以行政罚款4588.2元。待行政处罚执行到位后,进入结案程序。二是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对2名党委委员、4名执法大队(中心)负责人,通过提醒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追责问责。三是强化案件监督管理。2022年2月22日,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成立行政处罚案件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行政处罚案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对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8.关于“执法监管不到位。违法用地久查不结”的问题

整改情况:目前2家公司已整改完成,下一步高新区将积极督促2家公司加快施工进度,尽快达到整改标准后完成销号,1家待司法查封解封后积极处置。中国采招网(bidcenter.c om.cn)#

19.关于“部分领域监管有漏洞。收储土地监管乏力”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巡查监管力度,防止乱搭乱建、弃土弃渣、蚕食占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大处罚整治力度。对于未批先建问题,严格实行零容忍,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从严处理一起;三是持续完善工作程序。做细做实基础工作,有力有序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建立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20.关于“部分领域监管有漏洞。项目申报审核‘缺位’”的问题

整改情况:按照立行立改要求,深刻剖析,深挖根源,落实整改到人到岗,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一是对专利涉嫌造假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补助一律不予发放。二是追回已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20万元(市级10万元,区级10万元),并全部上缴国库。三是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网已对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查询网,方便企业和相关机构查询。四是严格落实高新技术申报认定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市科技局备案制度。五是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局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及专利行政执法工作。截至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由2020年的279家增加到2023年的722家。

21.关于“部分领域监管有漏洞。合同履约监管不力”的问题

整改情况:按照培训合同共完成培训工种33个,结业72个班次,培训未达到合同约定的40个工种,目前,正在对之前未完成培训的工种加大协调督办力度,深入辖区企业做好调查,及时掌握企业所需所求,要求培训方及时调整设置企业所需课程,现已审批2个班次的开班资料。下一步将督促培训机构扩大调研走访范围,深入一线,找准企业需求,按步骤和合同约定完成剩余7个工种的培训量。

22.关于“项目建设监管不严。查办案件不作为”的问题

整改情况:存在人员未到岗的项目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因当时受疫情影响,不同地区封控措施不同,襄阳市区内和外地中标单位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到岗履职,为督促项目整改,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对人员未及时到岗的28家单位下达监管文书共30份。通过实名制系统对主要管理人员进行打卡考勤管理,加强了对项目管理人员到岗履职的监管。20个未批先建项目除团山供销社棚户区改造项目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外,其他项目均已办理施工许可证。

23.关于“项目建设监管不严。基础建设慢作为”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二是加强在建项目严格把关,按合同倒排工期,对超工期项目进行约谈处罚。三是加强项目协调,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加强对项目施工单位的监管,对违法转包和分包等问题及时查办。目前37个超工期项目,已完工34个,剩余3个项目因用地指标、工程进度款拨付问题等原因正在整改。12条未完成的基础道路,已完工5条,剩余7条道路因用地指标和征地拆迁等问题进度滞后,目前正在积极整改。

24.关于“项目建设监管不严。扬尘治理不到位”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工地巡查力度。二是强化工作措施。要求各工地备足防尘网、雾炮车、高压水枪,全部加装围挡喷淋设施,现场塔吊喷淋及外架喷淋系统等防尘抑尘设备。三是推行智慧工地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高新区已接入智慧工地系统25家,并已与省智慧工地平台对接。四是规范行为处置,积极完成整改任务。2019—2021年自查发现问题281个,移交综合执法局问题52个(涉及项目17个)。2021年发现“建筑垃圾、裸土未清理或覆盖”问题24个,移交综合执法局问题6个。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市住建局《关于襄阳市市区住建领域包容审慎执法的实施方案》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半个月之内出现3次及以上扬尘治理不达标行为的将移交处罚。其他未移交问题半个月之内没有出现3次违规行为,检查发现问题后无拒不整改情况,为优化营商环境,故未移交处罚。2022年下达扬尘问题整改通知书30份,已全部完成整改。

25.关于“帮扶企业走形式”的问题

整改情况:针对巡察反馈问题,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体责任,制定了《百名干部进百企“查改治”整改路线图》,召开百名干部进百企“查改治”整改督办会,明确具体措施和整改时限,督促各包保单位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切实做好包保服务工作。二是加大检查和督查力度,组织企业对包保干部进行包保服务综合评价,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通报表彰,满意度差的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三是举一反三,完善包保机制。结合干部调整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半年对包保名单进行调整,督导干部每月深入企业一线服务,按时填报“双千”服务平台,及时对企业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协调解决。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按照“三不放过”(原因不查清、责任不查明不放过,责任未追究、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问题的当事人及其他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思路,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坚持整改班子不散、目标不变、尺度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全部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进一步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我们将继续坚持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找和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构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制度体系。全面推动制度执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习惯于在清新的党风中生活、在监督的环境里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

三是注重整改工作成果运用,以整改促改革促发展促稳定。我们将把巡察整改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结合起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努力使整改过程成为高新区转型发展、跨越引领的过程,并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检验整改落实的成效。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集中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及时向我们反馈。联系方式:电话:159*****009;电子邮箱:**********查看详情@qq.com。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

2024年1月26日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