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2023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

2023年深圳市国民体质状况公报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所属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 发布时间 2024/3/29
招标业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为系统掌握深圳市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不断促进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2023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幼儿园、社区、公园、厂区、写字楼等社会场所累计提供公益体质测试服务共计*****查看详情人(次)。测试内容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结果显示,2023年我市市民体质综合达标率[1]持续向好,达到91.5%。

  一、市民体质综合评定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抽样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我市采用基于严格人口构成比基础上的分区分层随机抽样统计方式(国内唯一),得出2023年深圳市国民体质水平综合达标率为91.5%,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综合达标率1.1个百分点。

  其中3~6岁幼儿为97.7%;成年甲组(20~39岁)为90.3%,成年乙组(40~59岁)为92.8%;60~69岁老年人为90.1%。男性达到“合格”等级及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8.9%;女性达到“合格”等级及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94.3%(详见表1)。

表1

2023年深圳市体质达标等级统计表(%)

组别

优秀

良好

合格

未合格

达标率

幼儿组

38.9

41.1

17.7

2.3

97.7

成年甲组

9.4

38.9

42.0

9.7

90.3

成年乙组

中国采招网(bidcenter .com.cn)+

10.7

43.2

38.9

7.2

92.8

老年组

10.3

38.2

41.6

9.9

90.1

男性

10.0

36.6

42.2

11.1

88.9

女性

13.1

44.2

37.0

5.7

94.3

总体

11.5

40.3

39.6

8.5

91.5

  二、国民体质基本状况

  (一)幼儿体质状况

  身体形态。幼儿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从3岁到6岁,男女身高均值分别增长了17.21厘米和17.1厘米,男女体重均值分别增长了6.02千克和6.1千克。对各年龄男、女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T[2]检验,P值[3]均低于0.05,说明幼儿组男、女在身高、体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身体素质。除男性幼儿坐位体前屈外,幼儿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从3岁至6岁,各项身体素质变化幅度最大的指标为立定跳远,其次为网球掷远。对各年龄男、女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验,除3岁男女幼儿在平衡木项目、4岁男女幼儿在双脚连续跳、平衡木项目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年龄及指标男、女幼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各年龄组男性幼儿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性好于同年龄组女性幼儿,而柔韧素质则为女性幼儿优于男性幼儿(详见表2)。

表2 2023年深圳市幼儿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年龄组

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身高

体重

坐位体前屈

折返跑

立定跳远

网球掷远

双脚连续跳

平衡木

厘米

千克

厘米

厘米

3

101.6

16.1

9.9

8.4

73.4

3.8

7.0

7.8

100.5

15.5

11.5

8.5

72.3

3.3

6.9

7.7

T值

8.531

11.043

-13.580

-2.605

3.481

16.105

2.102

0.75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

107.1

17.8

9.4

7.4

90.6

5.0

5.7

6.4

106.2

17.2

11.7

7.7

89.9

4.2

5.7

6.6

T值

8.706

12.374

-26.329

-11.363

11.481

29.257

-1.812

-1.33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5

114.0

20.3

8.6

6.6

107.4

6.8

4.8

4.9

113.1

19.5

12.0

6.9

101.9

5.5

4.9

5.1

T值

10.455

15.168

-40.369

-14.056

19.960

41.055

-3.613

-2.98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6

118.8

22.1

8.2

6.3

116.6

8.2

4.5

4.1

117.6

21.2

12.5

6.5

109.9

6.4

4.6

4.4

T值

10.407

11.673

-35.967

-12.057

18.173

37.105

-5.537

-4.37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对不同年龄男、女组别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其指标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各年龄男、女组数据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修正后的T检验。(下同)

  (二)成年人体质状况

  身体形态。与20~24岁相比,55~59岁男女身高均值分别下降了5.4厘米和3.2厘米。体重均值最大的年龄组,男性为40~44岁,女性则为45~49岁。此外,对各年龄段男、女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检验,成年男、女在身高、体重、BMI[4]指数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

  身体机能。除25-29岁男、女在台阶指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年龄段及指标男、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性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指标平均值大于女性,但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身体素质。以握力为代表反映人体肌肉力量的素质指标,随年龄增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力量素质表现最佳的年龄组,男性为30~34岁,女性为35~39岁。男性力量素质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拐点比女性早5-10年左右。对各年龄段男、女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验,除50-54岁男、女在闭眼单脚站立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年龄段及指标男、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性平衡能力和柔韧素质优于男性,其他身体素质指标总体趋势男性优于女性(详见表3)。

  我市成年女性体质整体水平优于成年男性,且性别差异较去年增大。女性各身体素质指标,除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外,均优于去年,而男性身体素质指标,除肺活量、握力、选择反应时外均低于去年。此外,除握力外,成年组其余各项指标平均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表3 2023年深圳市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年龄组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身高

体重

BMI指数

肺活量

台阶指数

握力

厘米

千克


毫升


千克

20-24

171.6

67.4

22.87

3867

58.27

43.9

159.2

53.4

21.09

2693

58.32

26.9

T值

70.097

45.989

18.409

81.938

2.972

107.61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29

171.0

69.5

23.73

3812

58.09

44.6

158.6

53.2

21.16

2632

59.01

26.5

T值

84.317

63.717

31.598

94.269

0.795

126.52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0-34

170.0

70.5

24.34

3788

58.95

45.4

157.9

55.1

22.09

2629

60.12

27.1

T值

85.539

64.233

28.201

93.649

-3.883

127.38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5-39

169.3

71.0

24.74

3674

59.07

45.1

157.7

56.4

22.68

2571

60.95

27.5

T值

77.457

58.520

25.930

83.638

-7.319

114.81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0-44

168.6

71.1

24.98

3521

60.84

44.9

157.0

57.6

23.37

2481

61.81

27.5

T值

70.029

52.469

20.661

66.410

-5.760

100.6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45-49

167.5

70.2

24.98

3414

61.34

43.9

156.4

58.1

23.75

2408

62.47

27.0

T值

62.685

44.944

14.360

60.449

-6.587

90.01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50-54

166.9

69.0

24.79

3298

61.61

42.9

156.4

57.8

23.63

2305

63.34

25.8

T值

54.215

39.623

11.894

53.162

-5.969

83.18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55-59

166.2

68.2

24.66

3140

62.51

41.0

156.0

57.2

23.50

2208

63.36

24.8

T值

45.770

33.038

10.096

40.400

-2.263

66.07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2023年深圳市成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续)

性别

年龄组

身体素质

坐位体前屈

选择反应时

闭眼单脚站立

纵跳

俯卧撑

仰卧起坐

厘米

厘米

次/分

20-24

9.2

0.47

39.3

39.9

30

13.2

0.49

44.8

27.2

27

T值

-19.700

-11.660

-9.985

60.810



P

<0.05

<0.05

<0.05

<0.05



25-29

7.5

0.48

37.3

38.6

28

11.5

0.50

45.6

26.8

24

T值

-25.774

-9.887

-18.150

58.906



P

<0.05

<0.05

<0.05

<0.05



30-34

7.0

0.48

34.7

37.2

27

11.0

0.51

40.8

26.1

20

T值

-23.483

-8.806

-12.574

15.830



P

<0.05

<0.05

<0.05

<0.05



35-39

7.1

0.49

33.2

36.5

26

10.3

0.52

36.2

25.2

19

T值

-18.516

-8.980

-9.058

62.752



P

<0.05

<0.05

<0.05

<0.05



40-44

6.5

0.52

28.5

10.2

0.55

30.3

T值

-15.970

-9.147

-4.247




P

<0.05

<0.05

<0.05




45-49

6.5

0.54

22.9

10.0

0.56

27.0

T值

-14.479

-6.561

-6.240




P

<0.05

<0.05

<0.05




50-54

6.1

0.56

20.1

10.0

0.59

20.4

T值

-14.303

-9.381

-0.276




P

<0.05

<0.05

>0.05




55-59

5.0

0.59

17.4

10.0

0.63

15.4

T值

-17.714

-8.238

2.425




P

<0.05

<0.05

<0.05




  (三)老年人体质状况

  身体形态。老年人身高和体重均随年龄增长而持续下降。

  身体机能。老年人肺活量指标平均数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对老年男、女各组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检验,各指标男、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随年龄增长男性肺活量下降的幅度大于女性。心肺耐力水平均值以及变化趋势性别上存在差异,但相对较小。

  身体素质。老年人的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对老年男、女各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验,老年人在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男、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性在力量素质上明显好于女性;而女性在反映柔韧素质的坐位体前屈上好于男性;其他指标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详见表4)。

表4  2023年深圳市老年人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

性别

年龄组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握力

坐位体前屈

选择反应时

闭眼单脚站立

厘米

千克

毫升

千克

厘米

60-64

166.8

68.3

2841

38.50

3.6

0.67

11.5

155.7

57.3

1948

23.90

9.3

0.68

12.4

T值

40.700

25.958

32.256

50.770

-16.977

-0.254

-1.72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65-69

166.3

67.0

2675

36.20

2.7

0.70

10.1

154.5

57.2

1852

23.30

9.0

0.71

11.3

T值

42.731

22.558

27.642

45.681

-15.917

-0.243

-1.32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三、综合分析情况

  2023年我市市民体质整体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个别指标也存在不足,包括幼儿组男童坐位体前屈低于全国理论达标率[5],30岁以后男性BMI指数平均数均高于超重界限值,成年人握力达标率较低,老年组体质综合达标率低于全国水平。

  四、建议

  (一)幼儿增加柔韧性训练

  幼儿组男童坐位体前屈达标率为61.2%,低于全国理论达标率。建议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增加柔韧性训练的项目和游戏,如瑜伽、舞蹈等。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家中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拉伸动作,提升幼儿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二)成年男性亟需加强体育锻炼

  30-59岁成年男性BMI指数平均数均高于超重界限值。对于超重人群,建议多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

  (三)成年人需增强力量训练

  成年人握力达标率为54.6%,低于全国理论达标率。可以通过增加上肢力量训练,如举重、引体向上等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等,减少上肢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四)老年人需要关注综合体质状况

  老年组体质综合达标率90.1%,比全国水平低1.3个百分点。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瑜伽等,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多种慢性疾病。

  五、市民健身活动状况问卷调查情况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为了解深圳市市民全民健身参与情况,为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我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采取社区定点随机拦截访问的方式,对深圳市10个区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5085份。结果显示,2023年我市市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热情不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6]比例44.8%,较2022年增长1.9个百分点。

  (二)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项目

  不同性别的人群选择的运动项目类型存在一定差异。男性与女性在“跑步健步走”“登山、攀岩、户外、徒步”“羽毛球”等项目上差异不大。男性更偏好球类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等;女性更偏向舞蹈健美类项目,“瑜伽、普拉提”“街舞、广场舞等舞蹈类”等项目女性提及率较高。

  (三)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

  不同年龄群体体育锻炼目的略有不同。整体来看,“强身健体”是不同年龄层市民体育锻炼的共同目的,提及率均超75%。60岁及以上市民以“减肥瘦身”为目的的比重较低,为4.76%;随年龄增大,以“防病治病”为体育锻炼目的人数占比增长趋势明显,由6.36%逐步提升至11.36%。

  备注:

  [1]体质综合评定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简称“综合达标率”。

  [2]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检验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健康相关调查数据间的差异分析。t 值表示样本均值与对照组均值之间的差异,以标准误差为单位度量。t 值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差异越显著。

  [3]p 值表示样本数据出现在原假设下的概率,衡量了在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观察到样本统计量的概率。通常,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通常是 0.05)时,可以拒绝原假设。本文中原假设为不同组别间达标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同年龄段男/女两组样本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当p<0.05,即表示两组别间达标率有显著性差异,男/女两组样本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当p>0.05,表示两组别间达标率、男/女两组样本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4]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判定,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千克/米2),评价标准:BMI<18.5为“低体重”,18.5≤BMI<24.0为“体重正常”,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5]国家制订《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时规定,单项指标的达标率理论界限是65%。

  [6]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08年公报提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含儿童青少年)。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3月28日

附件:

相关文档: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