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采招网 > 招标频道 > 招标日历 > 招标公告 >  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物资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公告

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物资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公告

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物资 多功能 电子

所属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 发布时间 2019/9/20 关键词物资多功能电子   近期更新166453项目点击关注“物资,多功能,电子”实时招标项目
招标业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项目招标进展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立即免费注册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登录

  • 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物资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公告

    2019/9/20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物资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公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就(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物资采购项目组织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现进行公告。凡符合本项目资格、条件要求的供应商均可参加,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采购条件:本采购项目已按相关规定履行了相关手续,资金来源已落实。

    2、项目名称:吉林油田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

    3、项目分类:三类

    4、项目类别:38大类

    5、项目金额:598500元

    6、资金来源:成本及投资

    7、项目编号:JLYT-GYC-JZ-JDK-2019-38-54

    8、采购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9、采购组织部门:吉林油田物资供应处

    10、采购内容及数量:

    序号

    物料组

    物资编码

    物资名称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限价(元)

    1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091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DSGD178 0.2S 10000V 50(200)A

    15

    39900

    合计总金额

    598500

    11、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按技术准要求

    12、供货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90天。

    13、采购方式:公开竞争性谈判。参加竞争谈判的制造商在限价以内采取两轮背对背报价方式,具体详见谈判文件。

    二、合格供应商要求:

    1.供应商资格要求:具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级物资供应商准入证且具有(********查看详情)准入产品。

    1.1截止公告发布之日,具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商准入资质,准入资质在中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查询为“正常”状态,准入产品包含(********查看详情)的制造商,须提供供应商状态及包含竞争性谈判项目的准入产品网络截屏。

    1.2由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和招标产品对应的有效的计量器具生产制造许可证(CMC)。CMC证书相应产品的电压、电流规格应涵盖投标产品的电压、电流规格。

    1.3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只允许一家公司参加投标。

    1.4由电力行业权威计量检测机构为该投标产品出具的、有效的、结论为受检样品所有检验项目的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的要求的全性能试验报告(含通信测试)。

    1.5投标人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1.6近五年经营活动中无违法违规记录,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无重大法律纠纷;

    1.7近五年在国家、行业、集团公司以及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检查中无重大质量问题及事故;

    2、资格审查方式:

    按照合格供应商资格要求,由竞争性谈判采购领导小组在谈判会议上进行资格审查,具体内容详见竞争性谈判文件。

    三、签约方式及签约人数量

    公开竞争性谈判,确定一家制造商。

    四、竞争性谈判文件的获取

    1. 竞争性谈判文件获取时间:

    2019年9月20日至2019年9月24日,上午8时至11时,下午13时至14时30分(公休日除外)

    2.竞争性谈判文件获取地点:

    吉林油田公司物资供应处计划科(松原市锦江大街1328号)

    3.竞争性谈判文件获取时须持证件:

    响应方持代理人身份证原件购买文件,按要求提供《法人代表人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原件(填写规范、印章签字齐全)经审核合格的,可获取竞争性谈判文件。

    4.竞争性谈判文件售价及交款方式:每份文件收取500元,电子汇款,售后不退。

    异地厂家购买文件说明:异地厂家须来人购买,采购人不负责邮寄。

    五、相关费用

    1.投标保证金

    1.1本竞争性谈判项目投标保证金收取额度为11970元(收取标准为估算额的2%,四舍五入保留到个位,估算额度以拦标价为准)。

    1.2投标保证金收取方式:投标保证金需要从潜在投标人基本账户划入到物资供应处指定账户;未按规定交纳投标保证金的潜在投标人,将被拒绝投标;具体缴纳时间及方式详见竞争性谈判文件。

    1.3投标保证金的返还: 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在竞争性谈判结束后三个月内返还;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在签订采购合同后三个月内返还。

    2.履约保证金

    项目预算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可将投标保证金直接转为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收取及退还方式详见竞争性谈判文件;

    3.签约供应商服务费要求:收取服务费标准是中标价格含2%服务费(不含税)。

    六、竞争性谈判文件的递交

    1.竞争性谈判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19年9月30日9时00分止。

    2.竞争性谈判文件递交地点:吉林油田公司物资供应处会议室

    3.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竞争性谈判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七、发布公告的媒体

    本次竞争性谈判公告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招标投标信息网(局域网Http://10.217.20.220和吉林石油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http://www.jlytwm.com/)采购公告栏上公布,公告期限为三天。

    八、竞争性谈判的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9月30日9时00分止。

    地点:吉林油田公司物资供应处会议室

    九、采购人联系方式:

    1、业务联系:物资供应处机电科:高先生 ****-*******查看详情

    2、文件发售联系: 物资供应处计划科:刘女士 ****-*******查看详情

    十、采购人监督管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吉林油田供应处纪委 ****-*******查看详情

    十一、附件:

    附件1: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文件

    附件2: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附件 1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格式

    法定代表资格证明

    单位名称:

    地址: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系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身份证复印件


    2019年月 日

    附件2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法人授权委托书

    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公司(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兹委托 (身份证号码)代表全权处理的投标、合同签订及合同执行的相关工作。 所签署的文件、所承诺的合同义务均代表公司的意愿,公司对 所签署的文件、所承诺的合同义务都无异议地接受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授权委托书的有效期为: 年月日至年 月日

    (本传真件有效)如有疑问请与我公司联系: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授权委托单位:

    委托人: (法定代表签字盖章)

    被委托人: (被委托人签字)

    授权委托日期:年月 日

    (注:本委托书与被委托人身份证对照使用)


    附件3: 技术要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吉 林 油 田 分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SY JL08005—2018

    Q/SYJL

    Modified polyethylene pipe for oil andgas pipeline lining


    2018-08-10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发布


    目录

    TOC \o"1-2" 1 范围.......................................................................PAGEREF _Toc********查看详情3 \h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PAGEREF _Toc********查看详情3 \h 3

    3 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格文件................................................. 2

    4 结构及其他要求.............................................................PAGEREF _Toc********查看详情4 \h 5

    5 试验...................................................................... 30

    6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PAGEREF _Toc********查看详情9 \h 39

    7 投标人资质要求............................................................ 40

    8 技术评分表................................................................ 41

    附录A:电能表执行费控功能的状态指示要求.................................... 43

    附录B:三相智能电能表带载能力及通信模块功耗测试方法............................................ 4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求等。

    本标准由生产运行专业标准化管理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由吉林油田公司勘察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可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给主编单位,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核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油田公司勘察设计院

    通讯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沿江西路166号

    邮政编码:138000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波王铁柱鲍力猛潘良萍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吴凤君张俊波于向辉付茂乾许显辉高兴业杨雨龙

    姜绍辉张伟刘宏彪宁永春王铁柱于显影张洪昌

    郭勇张乐李伟


    第一部分远传数字式电能表招标技术规范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1 范围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吉林油田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第四部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主要的技术依据为以下规范,这些规范的内容与本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不一致之处,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为准),投标产品应满足下述规范的要求:

    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7-200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8-2009《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9-2009《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0-2009《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1-2009《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

    Q/GDW 362-2009《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3-2009《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Q/GDW 37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Q/GDW 375-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Q/GDW 376-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五部分3 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格文件

    3.1由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和招标产品对应的有效的计量器具生产制造许可证(CMC)。CMC证书相应产品的电压、电流规格应涵盖投标产品的电压、电流规格。

    3.2由电力行业权威计量检测机构为该投标产品出具的、有效的、结论为受检样品所有检验项目的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的要求的全性能试验报告(含通信测试)。

    同一款电能表应提供唯一的投标方案及与其对应的全性能试验报告,并附投标方案的元器件清单(元器件清单应注明对应的全性能试验报告编号),投标产品的元器件应与招标前的全性能试验送样元器件一致。

    3.3同类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的证明材料。应按照招标文件资格要求的规定提交供货业绩、项目单位(最终用户)的中标通知、供货合同封面(国外供货业绩应同时附出口报关单的复印件)、签字页及货物清册、用户证明材料,同时按要求填写下表《同类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自2015年1月1日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日),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所提供业绩的属实性负全部责任的承诺声明,并在业绩表上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企业法人公章。(单、三相表必须分开)

    表1 近三年同类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产品等级

    工程名称

    数量

    投运时间

    使用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注:销售给电能表厂的供货业绩不作为投标人销售及运行业绩。

    3.4提供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生产设施设备的书面材料,该材料至少应符合国家质监局规定的企业制造许可证考核必备条件。提供自有厂房的产权证复印件、租赁厂房的租赁合同复印件(租赁厂房应提供至少到投标截止日的有效租赁合同复印件)、自有生产和测试主要设备台账(提交生产和测试主要设备采购发票复印件)、租赁生产和测试主要设备台帐(应提供至少到投标截止日的有效租赁合同复印件)。

    注:生产和测试设备包括贴片设备、回流焊设备、波峰焊设备、误差调校装置、线路板功能测试设备、插件流水线、总装流水线、老化室、带电老化设备、包装流水线、超声波清洗设备等。

    3.5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 应包括电源、通信、计量、显示、控制、存储等模块的主要元器件。

    3.6质量承诺书(对投标设备/材料维修、产品寿命、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的承诺和实施细则)、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技术服务制度。

    3.7投标产品有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证书、自主研发能力证明资料。

    3.8采购元器件和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

    表2 采购元器件和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

    元器件质量控制文件

    元器件采购质量合同(和元器件厂商或一级代理商签订的基于采购元器件质量的合同)

    元器件验收筛选控制文件(企业内部对外购元器件验收、筛选的质量控制文件)

    外协件质量控制文件

    外协件质量合同(和外协件加工单位制定的质量合同)

    外协件验收筛选规定(企业内部对于外部定制的印制板、表壳、互感器、电源变等外协件的验收、老化、筛选质量控制文件)

    元器件和外协件验收筛选设备

    需列出元器件和外协件验收、筛选设备清单(如印制板针床、时钟测试仪等)

    一、3.9投标人检测设备明细

    表3 检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1

    2

    3

    4

    注:检测设备包括电能表校验台、时钟测试仪、静电放电设备、快速瞬变脉冲群设备、浪涌设备、射频传导设备、衰减震荡波设备、电压跌落设备、高低温试验箱、直流和偶次试验设备、恒定磁场试验装置、外磁场试验装置、功率消耗测试装置、电源跌落试验装置、冲击电流试验装置、交流耐压试验装置、点温度计、继电器测试设备、冲击试验装置、振动试验装置、交变湿热箱、防尘试验装置、防水试验装置、脉冲电压试验装置(投标人应按检测设备明细表填写相应的检测设备,同时提供检测设备发票复印件)。

    二、3.10投标相关光盘电子文档

    表4 投标相关光盘电子文档

    序号

    文档内容

    文档格式

    所在目录

    1

    主要元器件清单

    EXCEL文档

    2

    主要元器件合格证明

    PDF文档(扫描件)

    元器件合格证明

    3

    主要元器件清晰照片

    JPEG,1024*768及以上

    元器件照片

    4

    外观、整表开盖、印刷板(正、反)面、端钮盒等至少五张清晰照片

    JPEG,1024*768及以上

    外观照片

    5

    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编程软硬件使用说明书

    PDF文档

    说明书

    6

    扩展通信规约

    EXCEL文档

    规约

    7

    产品生产过程检测项目表

    EXCEL文档

    检测项目

    说明:

    1.按本表要求的内容与格式提供光盘,同一项目单位的标包汇总成1张光盘提交,每包一个目录,其它无关文档不得刻入光盘。

    2.光盘表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厂家名称、项目单位名称。

    三、3.11投标人认为需要加以说明的其他技术内容。第六部分4 结构及其他要求一、4.1 规格要求

    本节所列内容为从技术方面描述货物的规格要求,供货时的规格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

    4.1.1 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5。

    表5标准的参比电压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

    参比电压(V)

    直接接入

    3×220/380,3×380

    经电压互感器接入

    3×57.7/100,3×100

    4.1.2标准的参比电流

    标准的参比电流见表6。

    表6标准的参比电流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

    参比电流(A)

    直接接入

    5,10,20

    经互感器接入

    0.3,1,1.5

    4.1.3最大电流

    最大电流应是参比电流的整数倍,倍数不宜小于4 倍。

    4.1.4标准的参比频率

    参比频率的标准值为50Hz。

    4.1.5脉冲常数:电能表的脉冲常数由下式决定并取百位整数:

    C= (2~3)x107/(m·UImax·t

    式中:

    C ——电能表常数,imp/kWh

    m ——测量单元数;

    Un——参比电压;

    Imax——最大电流;

    t——时间间隔,为1h。

    4.1.6推荐电能表常数

    表7推荐电能表常数

    三相直接接入

    电压(V)

    最大电流(A)

    推荐常数(imp/kWh)

    220

    20

    1200

    220

    30

    800

    220

    40

    600

    220

    50

    600

    220

    60

    400

    220

    80

    320

    220

    100

    240

    220

    120

    240

    三相经互感器接入

    电压(V)

    最大电流(A)

    推荐常数(imp/kWh)

    3×220/380

    6

    6400

    3×57.7/100

    6

    20000

    3×57.7/100

    1.2

    100000

    3×100

    6

    20000

    3×100

    1.2

    100000

    二、4.2 环境条件

    4. 2.1 参比温度及参比相对湿度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相对湿度为40%~60%。

    4. 2.2 工作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见表8,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表8工作温度范围

    安装方式

    户内式

    户外式

    规定的工作范围

    -10°C ~45°C

    -25°C~60°C

    极限工作范围

    -25°C ~60°C

    -40°C~70°C

    寒冷地区极限工作范围

    -25°C ~60°C

    -45℃~70℃

    寒冷地区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

    -25°C ~70°C

    -45°C~70°C

    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

    -25°C ~70°C

    -40°C~70°C

    备注:寒冷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秦皇岛地区。

    4. 2.3 工作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时,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4.2.4 大气压力

    电能表应在63.0kPa ~106.0 kPa(海拔4000 m及以下)的大气压力下正常工作,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三、4.3 显示

    4.3.1显示方式

    电能表采用LCD显示信息;液晶屏可视尺寸为85mm(长)×50mm(宽);主区域数字不小于7mm(宽)×12mm(高);副区域数字不小于3mm(宽)×6mm(高);汉字不小于3mm(宽)×3mm(高);符号不小于4 mm(宽)×4mm(高)。

    —常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FS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25℃~+80℃;

    —低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

    —LCD应具有背光功能,背光颜色为白色;

    —LCD应具有高对比度;

    —LCD应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应不小于±60o;

    —LCD的偏振片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LCD显示的内容参见图1;图中各图形、符号的说明参见表9;不同类型电能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内容。


    图1三相智能电能表LCD显示界面参考图

    说明:LCD显示界面信息的排列位置为示意位置,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

    表9三相电能表LCD各图形、符号说明

    序号

    LCD图形

    说明

    1

    当前运行象限指示

    2

    汉字字符,可指示:
    1)当前、上1月-上12月的正反向有功电量,组合有功或无功电量,Ⅰ、Ⅱ、Ⅲ、Ⅳ象限无功电量,最大需量,最大需量发生时间
    2)时间、时段
    3)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4)失压、失流事件纪录
    5)阶梯电价、电量1234
    6) 剩余电量(费),尖、峰、平、谷、电价

    3

    中国采招网(bid center.com.cn,)

    数据显示及对应的单位符号

    4

    上排显示轮显/键显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下排显示轮显/键显数据在对应数据标识的组成序号,具体见DL/T 645-2007

    5


    从左向右依次为:
    1)①②代表第1、2套时段
    2)时钟电池欠压指示
    3)停电抄表电池欠压指示
    4)无线通信在线及信号强弱指示
    5)载波通信
    6)红外通信,如果同时显示“1”表示第1路485通信,显示“2”表示第2路485通信
    7)允许编程状态指示
    8)三次密码验证错误指示
    9)实验室状态
    10)报警指示

    6

    1)IC卡“读卡中”提示符
    2)IC卡读卡“成功”提示符
    3)IC卡读卡“失败”提示符
    4)“请购电”剩余金额偏低时闪烁
    5)透支状态指示
    6)继电器拉闸状态指示
    7)IC卡金额超过最大费控金额时的状态指示(囤积)

    7

    从左到右依次为:
    1)三相实时电压状态指示,Ua、Ub、Uc分别对于A、B、C相电压,某相失压时,该相对应的字符闪烁;某相断相时则不显示。
    2)电压电流逆相序指示。
    3)三相实时电流状态指示,Ia、Ib、Ic 分别对于A、B、C相电流。某相失流时,该相对应的字符闪烁;某相电流小于启动电流时则不显示。某相功率反向时,显示该相对应符号前的“-”

    8

    指示当前运行第“1、2、3、4”阶梯电价

    9

    1)指示当前费率状态(尖峰平谷)
    2)“ ”指示当前使用第1、2套阶梯电价

    4.3.2 显示要求

    a) 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两种显示方式;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可在5~20秒内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带电时无操作60s后自动关闭背光。

    b) 显示内容分为数值、代码和符号三种。

    c) 三相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剩余金额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d) 单相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时间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e) 显示代码参见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

    f) 显示内容可通过编程进行设置。

    g) 组合有、无功电量有负号指示;反向电流、反向功率无负号指示,在屏幕上显示“反向”字段。

    h)日期时间显示要求:

    —日期显示格式为年月日,年月日之间用“.”隔开,例如:YY.MM.DD并显示出“当前时间”字段),且不显示周次。

    —时间按24小时制显示,时分秒之间用“:”隔开,例如hh:mm:ss ,并显示出“当前时间”字段。

    i) 电价显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仅执行费率电价:

    显示当前电价(同时显示当前费率字段,如 “当前电价”),显示当前电价对应的标识码是“当前阶梯电价”。;

    — 仅执行阶梯电价:;

    显示当前电价(同时显示当前阶梯字段,如“当前电价”),显示当前电价对应的标识码是“当前阶梯电价”。;

    —同时执行费率电价和阶梯电价:

    显示当前电价(同时显示当前阶梯字段和当前费率字段,如“当前电价”),显示当前电价对应的标识码是“当前阶梯电价”。

    j) 电能表处于公钥状态时,需要常显“”,在私钥状态时,该符号消失。在密钥下装或恢复操作成功执行后,“”相应消失或显示。

    k) 显示组合有功电量时不显示“组合”字段。

    l) 考虑以后实行阶梯电价的显示需要,要求将当前周期组合有功累计用电量和上1月周期组合有功累计用电量可设置为循显、键显显示内容。显示内容如下:

    —当前周期组合有功累计用电量:当前1月总电量

    —上一月周期组合有功累计用电量:上1月总电量

    m) 应具有停电后唤醒显示的功能。

    详见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和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具体规定。

    n) 正常工作情况下,电能表应支持红外抄表及红外唤醒液晶屏背光。电能表接收到任意红外编程器或抄表器的红外信号,不论是否能通讯上,均应唤醒背光。

    4.3.3 指示灯

    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各指示灯的布置位置参照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电能表外观简图,并要求如下:

    —有功电能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

    —无功电能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无功电能时闪烁。

    —报警指示灯:红色;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跳闸指示灯:黄色;平时灭,负荷开关分断时亮。

    4.3.4 停电显示

    —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

    —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或其他非接触方式唤醒液晶显示;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4.3.5. 上电自检

    电能表在上电时应全屏显示5s,开白色背光,同时跳闸灯和报警灯亮2s,便于检测人员检查。

    四、4.4 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电能表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除满足GB/Z 21192-2007要求外,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4. 4.1 外观结构、安装尺寸图及颜色

    —电能表外形尺寸有两种规格:

    规格1:265mm(高)*170mm(宽)*75mm(厚),适用于不带费控功能的三相电能表;

    规格2:290mm(高)*170mm(宽)*85mm(厚),适用于其它类型三相电能表。

    —电能表的外观尺寸与安装尺寸、端子座结构及尺寸、LCD结构及尺寸、通信模块结构及尺寸、电压和电流接线端子、辅助端子定义、以及电能表的条码、卡槽、编程盖板、指示灯、按键相对位置等内容,应满足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要求。

    -开关内置的费控电能表铭牌上应有明显的“”标识

    —端子盖内侧的接线图应符合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端子接线图的要求。

    —电能表的表盖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 Gray 1 U;

    —电能表的表座颜色:色卡号PANTONE:CoolGray 4 U。

    4. 4.2 编程开关

    编程开关采用按压形式,并应能施加封印;具体结构及位置见Q/GDW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

    4.4.3 通信模块

    本次招标要求提供带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其通信模块的尺寸及位置应符合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中开盖尺寸简图、侧视/后视/接线芯尺寸简图、无线通信模块尺寸图中的要求。

    外置通信模块应符合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G的要求。

    4.4.4 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

    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应符合Q / GDW 205—2008;布置位置参见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

    五、4.5 材料及工艺要求

    4. 5.1 采样元件

    —采样元件如采用精密互感器,应保证精密互感器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并用硬连接可靠地固定在端子上,或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线路板上;不应使用胶类物质或捆扎方式固定。

    —采样元件如采用锰铜分流器,锰铜片与铜支架应焊接良好、可靠,不应采用铆接工艺;锰铜分流器与其采样连接端子之间应采用电子束或钎焊。采样元件与线路板间的连线应拧紧,尽量减少包裹面积,绕线匝数应为偶数;条件允许时,采样元件宜与电路板进行硬相连。

    -采样电路应采取有效屏蔽措施,防范外界电磁干扰。

    -计量采样的差分信号输入端要采用平衡、对称的布线方式。

    4. 5.2 线路板及元器件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生产厂家的标识。

    —线路板应符合CEPGC-32F中的要求。

    —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焊迹,特别注意须将助焊剂清洗干净,不得有残留,并应对线路板做绝缘、防腐处理。

    -线路板布线要遵循强弱电分开、强弱信号分开、高低频信号分开的原则,强电输入部分要保证留有充足的安全电气间隙及足够的爬电距离。

    -线路板上的关键部位宜设置测试点以利于批量生产时的自动化测试。

    —表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

    —线路板焊接应采用回流焊、波峰焊工艺。

    —电能表内部分流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线路板之间,线路板和电流、电压元件之间,显示单元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

    —电源变压器、互感器等质量较大的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确需直接焊接的,应有相应的紧固措施,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在各几何位置处振动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生产厂家标志及产品批号。

    -线路板和元器件的制造过程中应采取防腐、防潮、防尘的三防工艺措施。

    4. 5.3 表座

    —采用嵌入式表座;

    —表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表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

    —采用嵌入式挂钩。

    4. 5.4 表盖

    —表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作;

    —表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变形;

    —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阻燃、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材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表盖上按钮的材料应与表盖一致。

    4.5.5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应具有耐高温特性,在电能表正常使用下不变形、不熔化。

    —电压、电流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端子应采用HPb59-1铜或导电性能更好的材料,表面进行钝化、镀铬或镀镍处理;接线端子的截面积和载流量应满足1.2倍最大电流长期使用而温升不超过限定值。

    —端子座的电压电流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18mm长去掉绝缘的导线;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2.5mm2的导线;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在施加封印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端子座内的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电压、电流端子螺钉应使用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钉,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易拧花锁死。经互感器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不小于M4,直接接入式电能表接线螺杆直径在电能表Imax≤60A时,应不小于M5,Imax>60A时,应不小于M6。

    —电压、电流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向6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辅助端子接线柱在受到轴内10N的压力时,接线柱不应内缩。

    —RS485端子的孔径应能容纳2根0.75 mm2的导线。

    —电能表端子座与电能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

    —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易磨损。

    4. 5.6 封印、表壳螺钉及封印螺钉

    —表壳螺钉及封印螺钉应采用HPb59-1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一字通用螺钉。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电能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表盖而触及电能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电能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

    4. 5.7 端子盖

    —端子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端子盖颜色与表盖颜色一致

    —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接线端子盖及编程开关的封印螺丝应作防脱处理。

    —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4. 5.8 铭牌

    —铭牌材料采用铝板或阻燃复合材料,应具有耐高温、防紫外线功能。

    —铭牌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铭牌标识清晰、不褪色,带有条形码位置。

    —铭牌上应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和制造标准的标识。

    —铭牌布置参见Q/GDW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及相关要求。

    4.5.9 ESAM模块(安全芯片)

    —费控电能表ESAM模块可采用DIP封装形式,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DIP封装形式如采用插接方式安装,需保证插接牢靠。

    —ESAM模块尺寸说明及管脚定义参见Q/GDW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附录H。

    4. 5.10 测试用直角挂钩

    在RS485、脉冲输出、多功能输出端子上须安装测试用直角挂钩,便于试验测试使用。

    4.5.11 生产工艺

    电能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应有通电老化工艺、电路板清洗工艺、电路板防潮处理工艺。

    六、4.6 机械及结构要求

    4.6.1机械结构要求

    电能表机械和结构要求除应符合Q/GDW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4.6.1.1 通用要求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尤其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过高温影响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的安全;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的保护。易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在正常条件下应予以有效防护。任一保护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受损。

    电能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高温和低温。

    部件应可靠地紧固并确保不松动。

    电气接线应防止断路,包括在本标准规定的某些过载条件下。

    电能表结构应使由于布线、螺钉等偶然松动引起的带电部位与可触及导电部件之间绝缘短路的危险最小。

    电能表应能耐阳光照射。

    4.6.1.2表壳

    表壳应具有阻燃、密封、防尘、防潮、防水性能,并有一定的强度,由能抗变形、腐蚀、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电能表外壳应选取能够耐受严酷环境的材料,保证电能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不发生变形,不出现按键卡死现象,严禁使用回收料。

    表壳应可实施封印,前后有螺钉固定。只有破坏封印才能打开前后螺钉触及表内部件。表壳悬挂点应采用镀锌铁或不锈钢构件。表壳的结构和装配应能保证在出现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碍电能表正常工作。表壳的全部或部分是金属材料时,应具有保护接地端,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表座,采用II类防护绝缘包封。

    4.6.1.2.1表盖

    表盖由能抗变形、抗腐蚀、抗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应密封防尘并有一定的强度,上紧螺钉后,不应有变形现象。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的材料(不应使用回收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4.6.1.2.2端子盖、接线端子、端子座、螺钉、底座

    电能表应有独立可封印的端子盖。端子座应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导线同接线端子的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的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发热。每一接线端子中的所有部件,应保证同任一其他金属部件相接触而产生腐蚀的可能性最小。

    组装在一起并具有不同电位的端子应加以保护,以防偶然短路。

    各接线端子、固定导体的螺钉、外部的或内部的导体,不应同金属端盖接触。

    端子座、端子盖和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不燃性(端子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端子盖和底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5℃)。

    端子座内所有桩头一体化,采用“—”型、“+”型通用螺钉。电压、电流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6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辅助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10N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底座。

    底座设计应考虑安装方便。

    4.6.1.3显示

    4.6.1.3.1电能表采用LCD显示,LCD尺寸、屏显图形和内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Q/GDW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有关要求,并应根据电能表工作温度范围选用不同类型的LCD。在电能表正常使用条件下,LCD使用寿命应大于10年。

    4.6.1.3.2 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15kV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4.6.1.3.3 电量数据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小数位可设置且不少于2位。

    4.6.1.3.4 具备背光显示功能。电能表在运行状态下可通过按键、红外等触发方式点亮背光,2个自动轮显周期后关闭背光。

    4.6.1.4输出接口

    4.6.1.4.1电能量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有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和LED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脉冲测试端口能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脉冲宽度为:80ms±16ms。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LED脉冲采用超亮、长寿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正面触及到。

    电脉冲输出口特性:在有脉冲输出时,通过5mA电流时脉冲输出口的压降不得高于0.8V;在没有脉冲输出时,脉冲输出口直流阻抗应不小于100kΩ。

    4.6.1.4.2 多功能测试接口

    电能表应具有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以及需量周期信号输出;三个输出信号可以使用同一输出接口(多功能测试接口),并可通过编程设置进行切换;电能表断电后再次上电,多功能测试接口输出信号默认为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

    4.6.1.4.3 报警输出接口

    具有报警输出接点,接点额定参数:交流电压220V、电流5A;直流电压100V,电流0.1A。

    4.6.1.5 铭牌

    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7级以上),不退色,并符合GB/T 17215.321—2008和GB/T17215.323—2008要求。条形码采用激光光刻技术刻蚀在电能表铭牌上,并应符合Q/GDW 205—2008的要求。

    铭牌盖板应可以翻开,并能实施封印。

    4.6.1.6 封印

    电能表表壳上应具有施加两个封印的位置。出厂的电能表应具备完整的两个封印,封印具有一次性防撬和防伪功能,并有明显生产厂家标识。

    4.6.1.7接线图和标识

    电能表应采用激光蚀刻等非粘贴性方式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4.6.1.8电池

    SEQ 款\r1 \* alphabetic a) 抄表及全失压电池

    应使用绿色环保锂电池,此电池电量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电池应方便用户更换。停电抄表电池要求采用全封装结构,电池盒采用与表壳无间隙衔接结构。

    SEQ 款\n \* alphabetic b) 时钟电池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

    4.6.1.9 外形尺寸

    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要求。

    4.6.1.10 电源供电方式

    电能表电源由线路供电;电能表应具备带隔离的多路输出电源,分别提供表内部测量与数据处理单元(或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使用。对于三相四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两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一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0.2s级和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电能表电源由线路和辅助电源(AC/DC自适应)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并可不间断自动转换,且辅助电源供电方式优先。

    4.6.1.11 开关、按键

    a) 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编程键设置在铭牌盖板下方,应能施加封印,防止非授权人操作。

    b) 电能表按键显示和编程开关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s。

    4.6.1.12 CPU卡

    对于采用CPU卡的电能表,CPU卡相关设备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4.6.1.12.1 插口

    介质的插口应能防尘、防水。

    防尘应达到GB 4208中规定的IP5X防护等级要求;防水对于户内的应达到IPXl防护等级,对于户外的应达到IPX4防护等级。

    4.6.1.12.2 卡座

    CPU卡在卡座中连续插拔20次后,卡片及触点应无划裂,并能用该卡座正常读写。

    电能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将金属片插入卡座5min后拔出,试验后电能表能正常工作,内存数据不丢失。

    当IC卡座水平放置、插卡口面向观察者且读卡触点处于下面时,与插卡口平行远离观察者的部分为卡座底部。要求到位开关触点应在卡座底部,并距卡座左侧内壁10mm~25mm范围内,到位开关触点的行程方向与插卡方向一致,行程范围为0~2.5mm。

    IC卡应能以90度垂直方向插入电能表卡座底部,插入底部后,卡尾露出电能表部分应为35mm±3mm。

    4.6.1.12.2.1触点压力

    卡座读写头触点对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应保证满足接触点不可大于0.6N,在插拔过程中不应损坏卡和集成电路或使之产生划痕。

    4.6.1.12.2.2接触电阻

    干净卡的触点与干净的卡座触点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100 毫欧。

    4.6.1.12.2.3短路保护

    卡座应具有承受触点间短路的能力,不论短路时间长短,短路触点数量多少,均不应损坏卡座或引起功能上的改变。

    4.6.1.12.2.4电源通断保护

    已插入CPU卡的卡座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操作的信号。

    4.6.1.12.2.5工作寿命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卡座应能承受不小于2万次的CPU卡插拔

    2.6.1.13 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可采用内置或外置方式,当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最大电流不宜超过60A,内置负荷开关的额定断开电流应大于等于80A。

    采用内置负荷开关时,开关操作时应有消弧措施(硬件或软件),其出口回路应有防误动作和便于现场测试的安全措施。触点寿命:通、断上述电流不小于6000次。电能表电压线路施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通过1.2Imax,使开关通断10次。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电能表电压线路在参比电压的70%~120%时,负荷开关应能正常工作。

    采用外置负荷开关时,电能表设计一组开关信号。正常工作时,输出的开关信号应维持负荷开关合闸,允许用户用电;当满足控制条件时,输出的开关信号应驱动外置负荷开关动作,中断供电。

    负荷开关无论内置、外置,用户购电成功后都须通过本地方式由用户自行合闸。

    4.6.1.14表内配件

    表内所有器件均应经过防锈蚀、防氧化处理,内部连接线路采用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如采用插接方式时应紧固、牢靠。端子座电流接线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七、4.7功能要求

    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应满足下述要求,其他功能要求参见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4.7.1电能计量

    4.7.1.1 具有正向有功、反向有功电能、四象限无功电能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

    4.7.1.2 四象限无功电能除能分别记录、显示外,还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的计算、记录、显示。(注:循环显示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但可按显和采集四象限无功量)。

    4.7.1.3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即可按相应的时段分别累计、存储总、尖、峰、平、谷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不应采用各费率(或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

    电能表峰谷平时段设置要求:

    峰时段8小时: 7:30-11:3017:00-21:00

    平时段9小时: 5:00-7:30 11:30-17:00 21:00-22:00

    谷时段7小时:22:00-5:00

    4.7.1.4 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不应采用分相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4.7.1.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电量数据,结算时间可设定为每月中任何一天的整点时刻。

    4.7.1.6 电能表的参数可根据需要设定;电能量参数不得设置底度值,只能清零;清零必须使用硬件编程键。

    4.7.2 需量测量

    4.7.2.1 测量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带时标的数据。

    4.7.2.2 最大需量值应能手动(或使用抄表器)清零,需量手动清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措施。

    4.7.2.3 最大需量测量采用滑差方式,需量周期和滑差时间可设置。出厂默认值:需量周期15min、滑差时间1min。

    4.7.2.4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时段转换、清零、时钟调整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测量。在一个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4.7.2.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最大需量数据。

    4.7.3 显示功能

    4.7.3.1 电能表显示内容包括主显示数据,辅助显示代码和汉字两个方面;显示内容对应显示代码参见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

    4.7.3.2 显示分为自动循显和按键显示两种方式,显示项目可按要求进行设置。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光方式。循环显示周期可以在5s~20s范围内设置,默认值为5秒;循环显示和按键显示的项目参见附录B。

    4.7.3.3 电能表显示方式和显示要求应满足Q/GDW 356-2009《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中5.1和5.2的相关要求。

    4.7.3.4 具有异常提示功能。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常(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等)时,显示应停留在该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出错代码至少包括下列故障: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

    4.7.4 时钟、时段及费率功能

    4.7.4.1 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时钟晶振和温度补偿电路宜与时钟芯片一体化封装;如采用分立设计方案,应做好清洗、三防、老化等工艺,以防止温度、湿度变化对时钟准确性的影响;不允许使用软时钟。具有日历、计时和闰年自动切换功能。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

    4.7.4.2 至少具有两套费率时段,可通过预先设置时间实现两套费率时段的自动切换。每套费率时段全年至少可设置2个时区,24h内至少可以设置8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min,并且时段间隔大于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值,时段可跨越零点设置。

    4.7.4.3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和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通信模块内部时钟信号取自电能表。

    4.7.5 校时

    4.7.5.1 通过RS485、红外等通信接口可对电能表校时,除广播校时外,校时必须在编程状态下才能进行。

    4.7.5.2 广播校时无需编程键和通信密码配合,每天只允许1次,电能表可接受的广播校时范围不得大于5min,应避免在电能表执行冻结或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min内进行;当校正时间大于5min时,电能表只有通过现场进行校时。

    4.7.6 测量及监测

    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总及各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提供越限监测功能,可对线(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设置限值并进行监测,当某参数超出或低于设定的限值时,应以事件方式进行记录,记录格式及要求按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4.7.7 事件记录

    4.7.7.1 应记录编程总次数,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4.7.7.2 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7.7.3 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7.7.4 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7.7.5 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7.7.6 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7.7.7 应记录最近10次电流不平衡发生、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

    4.7.7.8 应记录电压(流)逆相序总次数,最近10次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值量数据。

    4.7.7.9 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4.7.7.10 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端钮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4.7.7.11 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4.7.7.12 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4.7.7.13 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4.7.7.14 应记录全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

    4.7.7.15 可抄读每种事件记录总发生次数和(或)总累计时间。

    4.7.7.16 应记录最近10次远程控制拉闸和最近10次远程控制合闸事件,记录拉、合闸事件发生时刻和电能量等数据。(仅适用于费控智能电能表)

    4.7.7.17 应支持失压、断相、开盖等重要事件记录主动上报,上报内容可设置。(仅适用于无线智能电能表)

    4.7.7.18电能表能正常工作时发生全失压应同时记录分相失压事件,电能表不能正常工作时发生全失压只记录全失压事件。

    4.7.8 冻结

    4.7.8.1 定时冻结:按照指定的时刻、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保存12次。

    4.7.8.2 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所有电量数据、日历和时间以及重要的测量数据;瞬时冻结量保存最后3次数据。

    4.7.8.3 约定冻结:在新老两种费率/时段转换、阶梯电价转换或电力公司认为有特殊要求时,冻结约定时刻的电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4.7.8.4 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可存储2个月的数据量。

    4.7.8.5 冻结内容及标识符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

    4.7.9 负荷记录

    4.7.9.1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DL/T 645—2007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

    4.7.9.2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60min范围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7.9.3 负荷记录存储空间应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时间间隔为1min的情况下可记录不少于40天的数据容量。

    4.7.10 停电抄表

    在停电状态下,能通过按键或非接触方式唤醒电能表,抄读电能量等数据。

    4.7.11 数据存储功能

    4.7.11.1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总电能量和各费率的电能量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

    4.7.11.2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最大需量、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月末转存的同时,当月的最大需量值应自动复零,其他时刻最大需量值不转存,最大需量也不复零。

    4.7.11.3 电能表电源失电后,所有与结算有关的数据保存时间应不少于10年,其它数据保持时间应不少于3年。

    4.7.12 清零

    电能表清零操作必须作为事件永久记录;所有清零指令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4.7.13 通信要求

    4.7.13.1具有载波功能的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1个RS485通信接口和1个载波通信接口。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载波通信接口在物理层必须独立,一种通信信道的损坏不得影响另一信道。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载波通信接口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中4.8的要求。

    3、载波通信模块的信号频带、最大输出信号电平、使用频带外的干扰电平等技术要求应满足DL/T 698.35的4.6.1条。非计量、通信状态下电能表存贮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4、电能表RS485、红外、载波等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5、支持通过红外和RS485通信口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方案,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6、当使用载波通信时,不提倡通过载波信道修改设置费率表、时段表、电价方案等电表参数。

    7、支持通过授权的CPU卡和射频卡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方案。

    8、RS485接口芯片宜选用无极性的RS485芯片产品,减少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RS485极性接反而增加调试工作量,避免影响采集成功率的情况发生。

    4.7.13.2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2个RS485通信接口及1个GPRS/CDMA无线通信接口。红外、RS485和无线通信接口的物理层相互间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通信接口正常工作。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红外通信、RS485通信和无线通信接口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中4.9的要求。

    3、无线通信模块指标要求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214—2006和YD/T1208—2002的要求。

    4、电能表通过RS485、红外、无线等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时,底层协议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无线通信模块与主站通信应遵循698.41相关要求。

    5、支持通过红外和RS485通信口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6、当电能表使用无线通信时,支持通过无线网络信道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修改前需通过安全认证。

    7、支持通过授权的CPU卡或射频卡修改费率时段表及电价。

    8、RS485接口芯片宜选用无极性的RS485芯片产品,减少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RS485极性接反而增加调试工作量,避免影响采集成功率的情况发生。

    4.7.13.3其他三相智能电能表其通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和2个RS485通信接口。红外和RS485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接口正常通信;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2、RS485接口通信波特率可灵活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 、4800bps 、9600bps,缺省为2400bps。

    3、RS485、红外等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电能表应同时支持DL/T 645—2007协议中数据项抄读和数据块抄读。)

    4、电能表红外、RS485和载波通信接口在设置、抄读数据的内容和权限一致。

    5、RS485接口芯片宜选用无极性的RS485芯片产品,减少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RS485极性接反而增加调试工作量,避免影响采集成功率的情况发生。

    4.7.14 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量脉冲输出功能。

    光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17215.211—2006的要求。电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15284—2002的要求。

    4.7.15 失压、断相

    发生任意相失压、断相时,电能表都应进行记录并发出正确提示信息。

    电能表的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1999的技术要求。

    4.7.16 费控功能(仅适用于费控电能表)

    a)电能表费控功能的实现方式分为本地方式和远程方式两种,本地方式是通过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实现,远程方式是通过载波等虚拟介质和远程售电系统实现。电能表执行费控功能的状态指示要求见附件1。

    b)预置卡只能按照国家电网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清零和参数设置,不能通过预置卡进行其他操作。

    4.7.16.1 控制功能

    当电能表内剩余金额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报警金额时,电能表应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透支金额应实时记录,当透支金额低于设定的透支门限金额时,电能表应发出断电信号,控制负荷开关中断供电;当电能表接收到有效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应首先扣除透支金额,当剩余金额大于设定值(默认为零)时,方可通过远程或本地方式使电能表处于允许合闸状态,由人工本地恢复供电。

    4.7.16.2 记忆功能

    当供电线路停止供电时,剩余金额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信息不应丢失。

    4.7.16.3 迭加

    电能表的预存电费金额应能与表内的剩余金额进行准确迭加。

    4.7.16.4 返写

    完成电费预存后,电能表应能将剩余金额、电能表用电参数等信息根据费控实现方式返写至固态介质中或通过虚拟介质传回售电系统。

    4.7.16.5 辨伪

    使用非指定介质输入购电金额时,电能表不应接受。

    4.7.16.6 补遗

    使用CPU卡或射频卡购电时,当用户CPU卡或射频卡遗失,通过一定程序补遗后电能表应能接受新补的CPU卡或射频卡,并拒绝原CPU卡或射频卡。

    4.7.16.7 受检功能

    电能表应能接受由售电管理系统制作的检测卡的检查,并能将电能表当前状态的信息反写至检测卡中,以便对电能表运行状态进行检查。

    4.7.16.8 安全防护功能

    当使用非指定介质或进行非法操作时,电能表应有防护功能。在撤销非指定介质或非法操作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且数据不丢失。

    4.7.16.9 插卡响应

    使用CPU卡或射频卡购电时,在购电卡插入后电能表应在3s内读写完毕。

    4.7.16.10 参数设置

    可通过固态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除用户购电信息外的其他用电参数设置应通过编程开关和密码验证使电能表处于编程允许状态方可进行。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虚拟介质对电能表内的用电参数进行设置。

    4.7.16.11 安全认证

    通过固态介质或虚拟介质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置、预存电费、信息返写和下发远程控制命令操作时,需通过严格的密码验证或ESAM模块等安全认证,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ESAM模块的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的有关政策,推荐使用SM1算法。

    4.7.17 阶梯电价(仅适用于具有费控智能电能表)

    具有两套阶梯电价计费方式,并可在设置时间点启用另一套阶梯电价计费。

    4.7.18 扩展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选配以下功能:

    a) 计量视在电能,建议的计算方法参见DL/T 614—2007;

    b) 谐波电压、电流、电量的监测;

    c) 电能质量监测;

    d) 计算铁损、铜损。

    4.7.19 本地费控电能表内的电压、电流变比参数应参与电能表剩余金额计算,不参与电量计算。

    4.7.20 保电功能

    a)电能表应具有保电功能,当电能表处于保电状态时,若收到跳闸控制命令(含各类跳闸命令),电能表应回复否认,不执行跳闸命令。

    b) 当电能表处于跳闸状态时若收到保电命令应立即切换到允许合闸状态并处于保电状态。

    c) 远程费控电能表保电解除后,表计控制回路状态维持原状(合闸或允许合闸状态);本地费控电能表保电解除后,电能表检测剩余金额和透支金额情况判断是否跳闸。

    4.7.21停电过结算日补冻结功能

    若在停电时通过结算日,上电时电表应立即对需要冻结的数据(电量、最大需量)进行补冻结,转存至上1结算日中,若掉电时经过N个结算日,补N个冻结数据,并且最多补12个冻结日数据。具体规则为:对于电量数据,直接将当前电量数据转存至有缺失的上1~上N结算日中(当前结算周期组合有功总累计用电量=当前组合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总电能),所有电量数据转存操作结束后,当前电量数据保留。

    八、4.8 准确度要求

    4.8.1 准确度等级

    有功准确度等级:0.2S级三相电能表满足0.2S级;0.5S级三相电能表满足0.5S级;1级三相电能表满足1级;

    无功准确度等级:2级。

    4.8.2 基本误差

    有功0.2S级0.5S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

    有功1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无功2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3—2008的规定。

    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允许误差限值的60%以内。

    4.8.3 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f=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要求0.2S级、0.5S级升到0.001In,1级升到0.004Ib(In)后,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启动时间不超过下述公式计算结果要求。

    起动规定时间: min,

    式中:

    C为脉冲常数,imp/kWh;

    PQ为起动功率,W。

    4.8.4 潜动

    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的115%而电流线路无电流,电能表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4.8.5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f =1.0时,当I=0.1Ib(In)~Imax,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负载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φ=1条件下0.1Ib(In )、Ib(In)和Imax(1.2In)。

    4.8.6 时钟准确度

    在参比温度(23℃)及工作电压范围内,内部时钟准确度应优于0.5s/d。

    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在交流电源供电和直流电池供电条件下,时钟准确度≤1.0s/d。

    4.8.7 影响量

    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附加的百分数误差改变,0.2S级、0.5S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1级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4.8.8 剩余电量递减准确度

    电能表累计用电能量增加数与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之差应不大于计度器的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同一电量阶梯内,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由剩余金额减少数与当前电价相除得出。

    4.8.9 电价切换试验

    在一个约定的用电结算周期内,某一分段电量的累计值超过阶梯电量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时,切换到对应电价的另一分段计量用电量。

    九、4.9 误差一致性要求

    4.9.1 误差一致性

    同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能超过表10的限定值。

    表10 误差一致性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级

    Ib

    1.0

    ±0.06

    ±0.15

    ±0.3

    0.5L

    0.1 Ib

    1.0

    ±0.08

    ±0.20

    ±0.4

    4.9.2 误差变差要求

    对同一被试样品相同的测试点,进行重复测试,相邻测试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1的限定值。

    表11 误差变差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b

    1.0

    0.04

    0.1

    0.2

    0.5L

    4.9.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电能表基本误差按照负载电流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两次测试,记录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2的限定值。

    表12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限值(%)

    电流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0.01Ib≤I≤Imax

    1.0

    0.05

    0.12

    0.25

    十、4.10 电气要求

    4.10.1 功耗

    4.10.1.1 电压线路功耗

    在参比温度、参比频率和三相电压等于额定值的条件下,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1.5W、6VA;电能表采用外部辅助电源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0.5VA,辅助电源功耗<10VA。

    对于具备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在通信状态下,电压线路附加的功率消耗不应超过8W。

    4. 10.1.2 电流线路功耗

    在基本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基本电流小于10A时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2VA,电能表基本电流大于或等于10A时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4VA。

    4.10.2电源电压影响

    电压范围按表13执行

    表13电能表电压范围表

    规定的工作范围

    0.9Un~1.1Un

    扩展的工作范围

    0.8Un~1.15Un

    极限工作范围

    0.0Un~1.15Un

    辅助供电电源规定的工作范围

    0.8Umin~1.2Umax

    备注:Umin指辅助电源的最小标注值,Umax指辅助电源的最大标注值

    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相关要求。

    电压在0.8Un~0.9Un和1.1Un~1.15Un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电能表电测量单元)的允许误差改变值,应不超过其规定工作范围内允许误差改变值极限的3倍,当电压低于80%额定电压时电能表的误差可在+10%~?100%的范围内变化。

    电能表在3.4.1试验后,不应发生死机或信息改变。其它相关要求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4.10.3 短时过电流影响

    电能表应能承受

    1)直接接入仪表应能经受30Imax的短时过电流,施加时间为额定频率的半个周期。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2-7的限定值。

    2)经互感器接入仪表应能经受20Imax的电流,施加时间为0.5s。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14的限定值。

    表14 短时过电流变差限值(%)

    仪表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直接接入

    Ib

    1

    /

    /

    1.5

    经互感器接入

    In

    1

    0.05

    0.05

    0.5

    4.10.4 自热影响

    在功率因数为1.0或0.5L、负荷电流为Imax的工况下,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15的限定值。

    表15 自热影响变差限值(%)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max

    1

    0.1

    0.2

    0.7

    0.5L

    0.1

    0.2

    1.0

    4.10.5 温升影响

    在115%Un、120%Imax条件下,线路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2.10.6 抗接地故障抑制能力(仅适用于在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网上使用的电能表)

    对三相四线经互感器工作的,并且接入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配电网上的电能表(在接地故障及线对地产生10%过电压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线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额定电压)规定有下述要求:

    在三线中的某一线上进行模拟接地故障状态的试验中,各线电压提高至标称电压的1.1倍历时4h。试验时,电能表的中性端与电能表试验设备(MTE)的地端断开,并与MTE中模拟接地故障的一端连接。这时,没有接地的两电压端的电压则为相电压的1.9倍。试验时,电流线路设定电流为0.5 In,功率因数为1、对称性负载。试验后,电能表不应出现损坏,并且应正确工作。

    当电能表恢复到参比温度时,在功率因数为1.0、负荷电流为In的工况下,误差的变化量不应超过表16的限定值。

    表16 接地故障引起的误差改变(%)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2S级

    0.5S级

    1.0级

    In

    1

    0.1

    0.3

    0.7

    十一、4.11 绝缘性能试验

    4.11.1 交流耐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交流耐压试验的影响,且0.2S级、0.5S级电能表应满足GB/T 17215.322—2008中的要求,1级电能表应满足GB/T 17215.321—2008中的要求。

    4.11.2 脉冲电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脉冲电压试验的影响,且应满足GB/T 17215.211—2006中的要求。

    十二、4.12 电磁兼容性要求

    2.12.1 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电能表的设计应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以及静电放电的电磁骚扰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

    注:考虑的骚扰为:

    ——静电放电;

    ——浪涌抗扰度;

    ——高频电磁场;

    ——快速瞬变脉冲群;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

    ——衰减振荡波试验(仅对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

    4.12.2 无线电干扰抑制

    电能表不应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十三、4.13 可靠性要求

    4.13.1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作备用时钟电源,电池容量≥1.2Ah,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

    4.13.2 产品的设计和元器件选用应保证整表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年,产品从验收合格之日起,由于电能表质量原因引起的故障,其允许故障率应小于等于表17规定值。

    表17 寿命保证期内允许的故障率

    运行年数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允许故障率 %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0.55

    0.6

    0.65

    4.13.3 订购的电能表具有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出具MTTF不少于10年的可靠性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对电能表制造企业提供的主要元器件明细表进行标注。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负责对电能表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中使用主要元器件进行备案、技术审查和发布。

    4.13.4制造单位应提供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电能表设计方案、选用的主要元器件性能、可靠性相关工艺控制措施、可靠性计算过程及结果等,确保电能表的设计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主要元器件至少应包括计量专用芯片、CPU、液晶、电解电容、压敏电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晶振、片式二极管、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光耦、电池、负荷开关、无线通信模块、CPU卡(射频卡)、ESAM模块等,元器件参数应涉及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品级等。投标方应加强元器件的筛选力度,出厂前开展电能表加速老化试验,保证在全寿命周期内,电能表在恶劣环境条件内能够保持计量的准确性。

    十四、4.14数据安全性要求

    4.14.1一般性要求

    当其它设备通过接口与电能表交换信息时,电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数据信息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电能表存储、记录的电量数据以及运行参数不应因非法操作和干扰而发生改变。

    4.14.2编程要求

    可通过接触式(调制式)红外光口、RS485、无线通信口对电能表进行编程。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

    (1)编程开关:采用按键形式,设置在可封印的铭牌盖下,打开铭牌盖才可触及到该按键。编程开关可以切换电能表允许编程及禁止编程状态。电能表仅在允许编程状态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广播校时和读表操作不受编程开关的控制。电能表若在允许编程状态下中止操作超过240min,电能表应自动关闭允许编程状态。

    (2)编程密码:电能表密码分两种:管理员密码,操作员密码。按DL/T 645—2007要求,管理员密码为02级,操作员密码为04级。管理员02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000000,操作员04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111111。对电能表进行编程操作时,需先按下编程开关,正确输入编程密码后,方可进入编程模式,允许编程。如果连续3次输入编程密码错误,电能表应自动闭锁编程功能24h。

    十五、4.15 软件要求

    4.15.1 电能表生产厂家应提供操作应用软件,并可通过RS485接口或红外等接口方便抄读电能表内部记录的数据、信息,并下载到相应存储设备中。

    4.15.2 涉及计量准确性的软件设置功能,应提供明确的说明资料,并经试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4.15.3实施智能电能表程序软件备案管理。投标人供货产品应与全性能试验送检盲样的程序代码、软件版本信息等内容保持完全一致。

    4.15.4 投标人智能电能表的程序版本更新或程序代码更改设计后,须送电力行业权威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备案。

    4.15.5 设置软件应采用权限和密码分级管理体系,具有设置验证功能,并能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项目等信息,能备份被改写的内容。

    4.15.6 表内软件和操作应用软件应成熟、完整,表内软件出厂后不允许远程或现场升级更改;操作应用软件应满足用户要求;软件要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4.15.7 投标人应加强智能电能表软件程序检测,特别注意防范现场运行过程时在电压闪烁、跌落、中断以及电磁干扰情况下导致重要数据发生错误。

    4.15.8 投标人应加强智能电能表程序设计管理,特别加强寄存器定义的检查,防范寄存器定义错误导致故障情况发生。

    十六、4.16包装要求

    应按照GB/T 15464—1995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十七、4.17通信模块互换性要求

    带载波模块、微功率无线模块或无线模块的电能表,为保证电能表通信模块的互换性能,电能表的通信模块借口应和交流采样电路实行电气隔离,应有失效保护电路,即在未接入、接入或更换通信模块时,不应对电能表自身的性能、运行参数以及正常计量造成影响。

    第七部分5试验

    各等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全性能试验、抽样验收、全检验收的试验项目参见表18。

    表18试验项目明细表

    序号

    试验项目

    判定级别

    全性能试验

    抽样验收试验

    1

    外观、标志、通电检查

    B

    ·

    ·

    2

    准确度要求试验

    电流变化引起的百分误差

    A

    ·

    ·

    3

    电能表常数试验

    A

    ·

    ·

    4

    起动试验

    A

    ·

    ·

    5

    潜动试验

    A

    ·

    ·

    6

    环境温度影响△

    A

    ·

    ·

    7

    影响量试验

    A

    ·

    8

    计度器总电能示值误差△

    A

    ·

    ·

    9

    需量示值误差

    A

    ·

    ·

    10

    日计时误差

    A

    ·

    ·

    11

    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A

    ·

    ·

    12

    测量重复性试验

    A

    ·

    13

    误差变差试验

    A

    ·

    ·

    14

    误差一致性试验

    A

    ·

    ·

    15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A

    ·

    ·

    16

    电气要求试验

    功率消耗△

    A

    ·

    ·

    17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A

    ·

    18

    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

    A

    ·

    19

    自热试验

    A

    ·

    20

    温升试验

    A

    ·

    21

    抗接地故障抑制试验(仅对三相四线互感器接入式表)

    A

    ·

    22

    电流回路阻抗测试

    A

    ·

    23

    通信模块接口带载能力测试

    A

    ·

    25

    绝缘

    脉冲电压试验△

    A

    ·

    ·

    26

    交流电压试验

    A

    ·

    ·

    27

    电磁兼容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A

    ·

    ·

    28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A

    ·

    ·

    29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A

    ·

    ·

    30

    浪涌抗扰度试验△

    A

    ·

    ·

    序号

    试验项目

    判定级别

    全性能试验

    抽样验收试验

    31

    电磁兼容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A

    ·

    ·

    32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

    A

    ·

    ·

    33

    无线电干扰抑制

    A

    ·

    34

    气候影响试验

    高温试验

    A

    ·

    35

    低温试验

    A

    ·

    36

    交变湿热试验

    A

    ·

    37

    阳光辐射防护试验

    A

    ·

    38

    极限工作环境试验

    A

    ·

    39

    机械试验

    防尘试验

    A

    ·

    40

    防水试验

    A

    ·

    41

    弹簧锤试验

    A

    ·

    42

    冲击试验

    A

    ·

    43

    振动试验

    A

    ·

    44

    耐热和阻燃试验

    A

    ·

    45

    接线端子压力试验

    A

    ·

    46

    费控安全试验

    费控功能试验

    B

    ·

    47

    密钥更新试验

    B

    ·

    48

    参数更新试验

    B

    ·

    49

    远程控制试验

    B

    ·

    50

    安全认证试验

    A

    ·

    51

    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B

    ·

    52

    功能检查

    B

    ·

    注:在抽样验收试验中,带△项目从抽样中随机抽取6只进行试验。








    一、5.1 准确度试验

    5.1.1 基本要求

    电能表在参比条件下,基本误差、起动和潜动、电能表常数、由其他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极限等性能,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应符合GB/T17215.322—2008的规定;1级有功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2级无功电能表应符合GB/T 17215.323—2008的规定。

    5.1.2 潜动

    5.1.2.1 潜动试验

    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的115%而电流线路无电流,电能表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5.1.2.2 长时间潜动试验。

    试验前记录电能表底度值,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的115%而电流线路无电流,48小时后抄读电能表底度值,试验前后电能量应无变化。

    5.1.2.3 工频磁场下潜动试验。

    电能表放置于赫姆霍兹双线圈中心,电能表正面应与赫姆霍兹双线圈中心轴线垂直,在0.5mT工频磁场下,电能表施加额定电压,进行无负载试验,在20倍的理论起动时间内电能表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输出。

    5.1.3 电能示值误差

    5.1.3.1 费率时段电能示值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判定。

    5.1.3.2 计度器总电能示值组合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判定。

    5.1.4 日计时误差

    5.1.4.1 日计时误差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电能表的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0.5s/d。

    5.1.4.2 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按GB/T 15284—2002的规定试验,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时钟准确度≤ 1.0s/d。

    5.1.5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 =1.0时,当I=0.1Ib(In)~Imax,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φ=1条件下0.1Ib(In)、Ib(In)和Imax(1.2In)。

    二、5.2机械试验

    对电能表的防尘和防水试验、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机械性能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三、5.3气候影响试验

    对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气候影响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按本标准正确地工作。

    四、5.4电气性能试验

    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的温升、脉冲电压、抗接地故障能力等电气性能应符合GB/T17215.211—2006的规定。

    5.4.1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5.4.1.1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应符合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5.4.1.2 电压缓升缓降试验

    电能表电流回路通参比电流,电压回路从参比电压逐渐降低,寻找计量芯片工作电压临界值,使计量芯片内校表参数发生变化。电能表电压再上升到额定电压,电能表误差应满足准确度等级要求。

    5.4.2 交流电压试验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5.4.3 功率消耗

    0.2S级、0.5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 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电能表电压回路、电流回路的功率消耗应满足2.6.1.1和2.6.1.2规定。

    所有的测试都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即通以三相参比电压、基本电流,显示器应在全显状态。电压线路的有功功耗宜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电压线路的视在功耗宜用高内阻VA表测量,电流线路视在功耗宜用VA法测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5%。

    5.4.4 短时过电流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5.4.5 自热影响

    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2—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1级有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1—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无功电能表按GB/T 17215.323—2008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五、5.5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能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衰减振荡波抗扰度、无线电干扰抑制等电磁兼容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及GB/T 17215.322—2008、GB/T 17215.321—2008的规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无变化。

    六、5.6 误差一致性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批次n个被试样品(典型为3~6只表),在参比电压、100%Ib(In)、10%Ib(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被试样品的测量结果与同一测试点n个样品的平均值的最大差值不应超过表5的限值。被试样品应使用同一台多表位校验装置同时测试。

    七、5.7 误差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被试样品,在参比电压、Ib(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对样品做第一次测试;在试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间隔5min后,对样品做第二次测试,同一测试点处的两次测试结果的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6的限值。

    八、5.8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按照负载电流从轻载到Imax的顺序进行首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的误差;负载电流在Imax点保持2min后,再按照负载电流从Imax到轻载的顺序进行第二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5的限定值。测试点的负载电流为0.01Ib(In)、0.05Ib(In)、Ib(In)、Imax。

    九、5.9 电流过载试验

    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Imax/Ib小于10时,应加载10Ib的连续过载电流15min,并在参比电压、功率因数为1.0以及电能表稳定的条件下测试误差,在此条件下,电能表的误差不应超过等级指数要求的2倍,恢复正常15min后,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的误差应符合等级指数要求。

    十、5.10 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电能表在全性能试验或验收试验时,应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通信规约一致性的检查。检查依据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十一、5.11 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对于与通信接口连接的,长度超过2m的脉冲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应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按照GB/T 17215.211—2006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电能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以共模方式耦合至输入/输出脉冲和数据通信线路。

    ——严酷等级:3;

    ——耦合在脉冲/数据传输线上的试验电压:1kV;

    ——试验时间:60s。

    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电能表及组网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

    十二、5.12 功能检查

    电能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十三、5.13 载波通信性能试验

    5.13.1 信号传输特性试验

    信号频率和电平、信号最大输出电平和频带外干扰电平、信号带宽等试验项目及指标要求应符合DL/T 698—1999的相关要求。

    5.13.2数据影响要求试验

    使电能表处于连续通信状态,电能表能正确计量,且表内存贮的计量数据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5.13.3数据传输可靠性试验

    (1)数据传输可靠性试验条件

    按照DL/T 698—1999的6.5.1条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

    (2)一次采集成功率试验

    依据DL/T 645—2007协议,以5min的间隔对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数据采集一次,共进行不少于400次的采集,统计一次采集成功率应满足DL/T 698—1999相关要求。

    (3)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试验

    依据DL/T 645—2007协议,对被试电能表的累计电能数据以5min的间隔进行采集,数据精确到0.1kWh,数据量不少于2000组,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满足DL/T 698—1999要求。

    十四、5.14费控功能试验

    5.14.1功能验证试验

    在表内设置倍率、电价、剩余金额、透支门限金额、报警金额后,对电能表进行剩余电量和报警、跳闸功能试验。其中剩余电量递减准确度要求为,电能表累计用电能量增加数与计算剩余电能量减少数之差应不大于计度器的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

    5.14.2安全认证试验

    电能表在全性能试验或验收试验时,应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电能表数据传输进行安全认证检查。检查依据国家电网公司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执行。

    十五、5.15 电价切换试验

    当累计月用电量超过阶梯电量一个最小分辨率值的计量单位时,应切换到对应电价。当电能表时间运行到预设电价切换日期时间点时,应启用第二套电价。

    十六、5.16 可靠性验证试验

    电能表的可靠性试验,应根据环境条件,按表3中对应的温度范围上限以及参比电压上限等条件进行,本标准的可靠性试验按JB/T 6214—1992中的截尾序贯试验方案4:6(a=b=0.2,Dm=2)进行,见表19。

    投入可靠性试验的样品出厂检验项目必须全部合格,在试验前发现有不合格项目,可用合格样品替换。

    方案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m0——指定的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1——不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a——生产方风险,实际的m= m0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

    b——使用方风险,实际的m= m1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Dm——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鉴别比。

    Dm的计算公式是

    Dm=m0/m1

    已知Dm=2.0,m1=5×104h,所以m0=1×105h。

    表19 4:6合格判定表

    失效数

    累计试验时间(m0的倍数)

    拒收
    (等于或小于)

    接收
    (等于或大于)

    0

    1.40

    1

    2.09

    2

    0.35

    2.79

    3

    1.04

    3.48

    4

    1.73

    4.17

    5

    2.43

    4.87

    6

    3.12

    4.87

    7

    3.81

    4.87

    8

    4.87

    a) 可靠性试验抽样数

    抽样数按表20进行。

    表20推 荐 的 样 品 数

    批量

    最佳样品数

    批量

    最佳样品数

    1~3

    全部

    53~96

    8

    4~16

    3

    97~200

    17

    17~52

    5

    200以上

    20以上

    b) 计算累积试验时间

    可利用电能表上的计时器计时,第k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应为所有计时器读数的总和

    Tk=

    式中:

    Tk ——第k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h;

    tk·m——在第k次失效时第m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n ——电能表总数,台。

    在判定点上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

    T=

    式中:

    T——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h;

    tm ——到判定点时第m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n——电能表总数,台。

    根据计算累积试验时间,按表13进行下列判定。

    1)如无故障发生,则在1.40 m0时间后可验收。

    2)如在0.35 m0时间内发生两只以上故障则拒收。

    3)其余情况按4:6判定表确定是否继续试验。

    试验工作条件参照DL/T 830—2002中6.7.3.4的规定。

    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

    十七、5.17三相智能电能表带载能力及通信模块功耗测试

    三相智能电能表带载能力及通信模块功耗测试方法见附件2.

    十八、5.18恒定磁场试验

    除满足影响量中外部恒定磁场试验外,以50mm×50mm×50mm的截面磁场强度为300mT的永久磁铁,贴近电能表正面移动,电能表内部负荷开关状态应无改变;磁铁置于电能表正面最靠近变压器的位置20min,电能表应能不黑屏、不死机。

    十九、5.19 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极限温度下的通断电试验

    电能表通以参比电压、参比电流,分别在-25℃和70℃的温度下,进行断电上电实验,断电持续时间10s,上电持续时间2分钟,试验次数2000次。试验结束抄读电能表EEPROM和ESAM剩余金额数据项,此两个数值应相同。

    二十、5.20 高温升压试验

    在60℃的环境温度下,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的115%,试验电流I=Imax,运行2小时,在试验过程中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第八部分6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一、6.1 技术服务

    6.1.1卖方应应负责进行现场试验调试,并协助产品使用方进行试运行和验收,确保全部设备均可接入吉林油田公司现有远程计量系统并正确传输数据;若因质量问题导致产品不能正常运行或存在批次质量隐患,卖方应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实行免费召回并更换同类新的合格产品;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并提供免费升级。

    6.1.2接到产品使用方的服务要求后,卖方应在12h内作出响应,48h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解决方案。

    6.1.3对于不能及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及时填写不良技术服务记录。

    6.1.4卖方 保证本合同货物中提供的资料正确完整,应至少提供包括原理图、安装图、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出厂报告、配套检验软件光盘、装箱单及其他相应技术资料。

    6.1.5卖方 除提供合同所列出的货物之外,还应提供为保护货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安装维护所必须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附件;并应按照专用部分规定的比例/数量免费提供必需的集中器、采集器、编程器、加长天线等辅助装置。

    6.1.6卖方 应提供现场免费培训或到厂免费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仪器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卖方 应按招标人制定的标准,在指定位置刻制和粘贴条码。

    6.1.7设备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在卖方 更换产品后质量保证期应予以延长。

    6.1.8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投标人提供的货物有缺陷,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如属投标人责任,则招标人有权向投标人提出索赔。由此产生的到安装现场的换货费用、运费及保险费由投标人负担。

    6.1.9卖方应在软件更新后,应提供免费升级。

    二、6.2 现场安装调试相关要求

    6.2.1供货前协调会议

    由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卖方牵头、智能电能表卖方参与,主动向买方提出召开协调会议。协调会上,买方应在供货合同中明确采集芯片的型号、规格等参数,确保卖方在后续供货和调试工作中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6.2.2 现场调试

    建立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现场调试协调机制,现场通信调试工作由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卖方牵头、智能电能表卖方配合,以实现智能电能表卖方的供货产品与用电信息采集设备间达到100%调通率的要求。

    6.2.3通信成功率验收

    买方按照智能电能表100%调通率进行验收,若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和智能电能表供货产品达不到要求,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卖方和智能电能表卖方均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三、6.3 出厂测试数据

    按买方要求格式提供电子版。

    6.4 设计联络会

    6.4.1为协调设计及其它方面的接口工作,根据需要买方与卖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应制定详细的设计联络会日程。签约后的 天内,卖方应向买方建议设计联络会方案,在设计联络会上买方有权对合同设备提出改进意见,卖方应按此意见作出改进。

    6.4.2 若遇重要事宜需双方进行研究和讨论,经各方同意可另召开联络会议解决。

    6.4.3 每次会议均应签署会议纪要,该纪要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四、6.5 工厂检验和监造

    6.5.1买方有权派遣其检验人员到卖方及其分包商的车间场所,对合同设备的加工制造进行检验和监造。

    6.5.2如经检验和试验有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合同设备,买方可以拒收,卖方应无偿给予更换。

    6.5.3由制造单位对所生产的每个产品按照本标准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施加出厂封印,并出具质量合格证明,检验项目参照GB/T 17215.301—2007等相关标准要求。

    第九部分7 投标人资质要求

    7.1投标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符合本项目要求,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制造商;

    7.2 投标人须具有ISO9001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具有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具有OHSAS18001(或GB/T28001)系列健康安全职业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三个体系的有效性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http://www.cnca.gov.cn/查询为准)。

    7.3 具有上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为“无保留意见”,新成立公司提供近期财务报表。

    7.4 投标人需提供近3年以内国家认证的电力行业权威计量检测机构出具的全性能试验报告,全性能试验报告的委托方和产品制造方必须是供应商,全性能试验检测报告结论必须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标准”。

    7.5 投标人需提供有效的与本产品同类型设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7.6 投标人需提供投标产品的结构图以及结构尺寸表。

    7.7 投标书中需提供投标产品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和试验仪器设备的厂家、主要参数和投入使用时间,以表格表示。

    7.8 投标产品使用的主要组件,应提供生产厂商、型号和牌号,以表格表示。

    7.9 近3年投标产品现场使用证明。

    7.10 近三年经营活动中无违法违规记录,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无重大法律纠纷(提交承诺书,盖公章)。

    7.11 近三年在国家、行业、集团公司以及地方政府质量监督检查中无重大质量问题及事故(提交承诺书,盖公章)。

    7.12 投标人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7.13 投标人承诺满足本招标技术要求。

    8评分表

    表21技术评分表

    序号

    评标因素

    证明材料

    评分标准

    标准分值

    每项得分

    1

    商务部分

    财务状况

    营业执照复印件

    注册资金最高得满分3分;其余投标人注册资金得分=投标人注册资金/有效投标人最高注册资金*5(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如投标人注册资金为外币的,计算注册资金时以开标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准;如营业执照未注册资金,出具注册地工商部门出资证明。

    3

    上年度审计报告

    提交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得0.5分,30%≤资产负债率≤70%的加0.5分

    1

    2

    近3年同类型产品销售业绩

    合同文本复印件,对应发票复印件

    提供近3年标的物的销售业绩,(满分3分)业绩最低的得1分,业绩最高的得3分,中间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没有业绩的得0分。

    3

    3

    交货期

    承诺书

    交货期在满足招标文件基础上最优的得满分2分,其他按排序依次递减0.3分

    2

    4

    保修期限及保修响应时间

    承诺书

    在满足招标文件基础上最优的得满分1分,其他按排序依次递减0.2分

    1

    5

    售后服务

    承诺书

    对投标人零配件持续供应能力、技术支持、现场服务、人员培训等进行比较排序,最优的得满分,其他按排名依次递减0.3分

    2

    6

    用户评价

    出具石油系统厂级及以上单位出具的使用证明;电力系统市县级公司或同级别主管部门出具的使用证明。

    每提供一份证明得0.2分,满分2分

    2

    7

    设计研发能力

    专利情况

    专利证书复印件

    投标人提供实用新型专利每一项加0.5分,有发明专利每项加1分,最多得3分

    3

    8

    参与标准制定情况

    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证明材料

    参与制定并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得2分,行业标准得1分

    2

    10

    生产制造能力

    生产工艺

    提供工艺控制文件

    具有完整的工业文件,包括:程序烧录工艺(含参数设置)、线路板功能测试工艺、装配/总装工艺、整机高温老化工艺、调校工艺、出厂检验工艺、包装工艺等,每提供一项得0.3分,满分2分。

    2

    11

    生产设备

    提供设备购买发票等相关信息

    具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设备,包括线路板功能测试设备、总装流水线或装配流水线、误差调校装置、老化室、带电老化设备或走字试验装置、耐压试验装置、采集终端检验装置、包装流水线等,每具备一项加0.5分,必备生产设备必须自有,不能租借其他公司设备。其中误差调校装置、采集终端检验装置、耐压试验装置应具备有效期内合格的检定/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

    4

    12

    试验检测能力

    试验检测设备

    提供设备购买发票等相关信息

    主要试验设备包括:静电放电设备、快速瞬变脉冲群设备、浪涌设备、衰减振荡波设备、电压跌落设备(电压暂将和短时中断试验设备)、时钟测试设备、采集终端检验装置、通讯测试系统、采集终端模块测试设备、高低温试验设备、功率消耗测试装置、交流耐压试验装置、振动试验装置、交变湿热向、防尘试验装置、防水试验装置等,试验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应具备有效期内合格的检定/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每具备一项加0.3分

    4

    13

    试验检测人员

    提供资质证书

    提供国家级机构培训并颁发资质证书的每人次加0.3分、提供省部级机构培训并颁发资质证书的每人次加0.2分,提供地市级机构培训并颁发资质证书的每人次加0.1分,满分1分。

    1

    合计

    30


    附录A:电能表执行费控功能的状态指示要求

    A.1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

    1.报警提示:

    1.1 剩余金额≥0操作流程:

    1.1.1 剩余金额≤报警金额1: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国网技术规范4.4.2.3,要点亮背光)

    1.1.2剩余金额=报警金额2:电能表拉闸,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拉闸”字样常显(允许插卡或按键合闸恢复)

    1.1.2.1插卡合闸后显示方式:

    若对表进行购电充值操作,根据充值后的剩余金额来判断相应的显示方式。

    1.1.3剩余金额=0

    1.1.3.1剩余金额=0,透支门限金额≠0

    电能表拉闸,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拉闸”字样常显;(允许插卡或按键合闸恢复)。

    1.1.3.2剩余金额=0,透支门限金额=0

    拉闸, 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拉闸”字样常显;拉闸后,这时必须再购电(须判断合闸允许金额限值, 出厂默认设置为0元)才合闸,步骤如下:

    ①剩余金额>合闸允许金额限值,合闸;

    ②剩余金额≤合闸允许金额限值,不合闸;

    剩余金额为用户购电金额剩余数量,当有该值时表示电能表内有存储金额;透支金额为用户赊欠金额数量,当有该值时表示电能表内存储为用户透支金额。

    1.2进入透支状态操作流程:

    液晶屏“透支”字样闪烁,相应透支金额记录在电能表和卡中的透支金额数据项,剩余金额数据项记为0。

    1.2.1 当电能表处于透支状态,且电能表处于保电状态不允许跳闸时,报警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透支”字样闪烁。

    1.2.2当电能表处于透支状态,且电能表未处于保电状态时:

    1)透支门限金额不为0:

    a. 透支金额低于透支门限金额: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透支”字样闪烁。

    b. 透支金额等于透支门限金额:拉闸, 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拉闸”和“透支”字样常显。.

    c.透支金额高于透支门限金额:当由于继电器故障无法跳闸时,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闪1s灭1s),“拉闸”字样常显;显示Err-01故障代码(提示继电器故障)。

    d.透支金额等于透支门限金额并拉闸后,这时必须再购电(须判断合闸允许金额限值, 出厂默认设置为0元)才合闸,步骤如下:

    ①剩余金额>合闸允许金额限值,合闸

    ②剩余金额≤合闸允许金额限值,不合闸

    e.当有透支金额时,购电充值要先减去透支金额后将剩余值记入剩余金额中去。

    2) 透支门限金额等于0:

    a. 剩余金额=0: 当由于继电器故障无法跳闸时,点亮背光,报警灯常亮、跳闸灯常亮,同时液晶“请购电”闪烁显示,“拉闸”字样常显;显示Err-01故障代码(提示继电器故障),此时允许购电充值。

    b. 在报警金额2跳闸时,如果没有插卡合闸,还能用电也要提示Err-01故障代码(提示继电器故障),此时允许购电充值。

    2 插卡显示

    2.1 购电时,插用户卡后需提示读卡成功,点亮背光同时显示购电前剩余金额,应在全部信息交换完毕后方可显示购电后的剩余金额。

    2.2 不购电时,插本表的用户卡显示当前剩余金额。

    A.2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1. 报警及报警解除

    1.1电能表收到“报警”命令后,应点亮液晶屏背光,“请购电”字符闪烁,报警指示灯常亮。

    1.2电能表收到“报警解除”命令后,“请购电”字符停止显示,在无其它报警情况下,报警指示灯及背光灯灭。

    2. 跳闸

    a) 电能表收到“跳闸”命令后,在跳闸前的延时过程中,应点亮液晶屏背光,“拉闸”字符闪烁(闪1s灭1s),跳闸指示灯不亮。

    b) 跳闸延时时间到,执行跳闸,“拉闸”字符常显,跳闸指示灯亮。

    3. 合闸允许

    a)对开关内置表,电能表收到“合闸允许”命令后,处于合闸允许状态,“拉闸”字符停止显示,在用户手动合闸前,跳闸指示灯闪烁(亮1s,灭1s)。用户长按电能表按键3秒后,表内负荷开关合闸,跳闸指示灯灭。

    b) 对开关外置表,电能表收到“合闸允许”命令后,表内继电器直接合闸,“拉闸”字符停止显示,跳闸指示灯灭。用户不需按电能表按键,只需合上外置负荷开关。


    附件B:三相智能电能表带载能力及通信模块功耗测试方法

    B.1测试依据

    Q/GDW 361《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中4.7.1.1条款规定电压线路:

    在参比温度、参比频率和三相电压等于额定值的条件下,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1.5W、6VA。电能表在载波通信状态下,电压线路附加的功率消耗不应超过8W。

    Q/GDW 356《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表G-1 电能表与载波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说明:

    VDD电压5V±5%,最大电流50mA,与VCC电源共地。

    VCC电压13.5V±1.5V,最大电流400mA。

    Q/GDW 379.4《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5.2静态功耗:三相载波电能表用通信单元的静态功耗应不大于0.35W。

    Q/GDW 379.4《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5.2动态功耗:三相载波电能表用通信单元处于发送状态时,功耗增量应不大于2.5W。

    B.2 测试方法

    1.电能表通信接口静态功耗测试

    忽略VCC电源静态功耗,仅对VDD电源进行静态功耗测试,接入0.25W/100Ω纯阻性负载,满足VDD接口输出功率大于0.25W的要求。

    所需设备:电压表(优于0.05级)、电流表(优于0.05级)、功率表(优于0.05级)、测试工装。

    2.电能表通信接口动态功耗测试

    VCC接入6W(24Ω~37.5Ω)可调纯阻性负载,分别调节可调负载为24Ω、30Ω、37.5Ω,VCC电压应能在11V~15V范围内,并能稳定提供400mA电流输出。同时,在VDD模拟电源接入0.25W/100Ω纯阻性负载。长时间连续工作,满足整机动态功耗不大于8W的要求。

    所需设备:电压表(优于0.05级)、电流表(优于0.05级)、功率表(优于0.05级)、测试工装。

    3.通信模块静态功耗测试

    用直流电源为模块提供VDD数字电源和VCC模拟电源,测试静态工作电流,满足模块功耗小于0.35W的要求。

    所需设备:电压表(优于0.05级)、电流表(优于0.05级)、功率表(优于0.05级)、测试工装。

    4.通信模块动态功耗测试

    按图1搭建测试系统,接入V型人工电源网络,通信模块放置在标准测试电能表中,测试主机连接抄控器,连续发送测试帧抄读测试电能表,用电流表测试通信模块的峰值电流,动态功耗小于2.5W。

    图1通信模块动态功耗测试系统连接图

    所需设备:抄控器、隔离设备、电压表(优于0.05级)、电流表(优于0.05级)、功率表(优于0.05级)、测试工装、示波器。


文件下载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

恭喜您抢到

具体详情请联系客服人员

您已参加了618礼品抢购活动
稍候将会有客服人员联系您
请注意来电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采招网所有